袁颂之做了这么多年菜,速度很快,一大桌子菜很快就做好了。
“好香啊,袁同志,你的厨艺居然这么好。”黄梅发泄过一通后又因着苏小银帮她恢复了一写,她连说话都更有精神了。
看到自己媳妇这么激动,夏长星说:“我刚还在跟袁同志开玩笑呢,我们说不开服装厂了,就开个小饭馆,请他来给我们做厨师。”
说是玩笑,袁颂之难得搭了句玩笑话,“我当厨师的工钱可是很贵的。”
几人都笑起来。
袁颂之的手艺是真不错,苏
小银好几天没吃他做的饭,饭都多吃了一碗,等下桌时肚子还饱饱的,主动担起了洗碗的任务。
晚上夫妻两人邀请他们在家里住,想了想几人还是拒绝了。
关系好是一回事,该保持的距离还是应该保持一下的。
回去的路上,苏小银问:“你怎么想起主动做饭了?”
虽然在家大部分时候都是袁颂之动手,但在外面他可没这习惯。
袁颂之没有隐瞒,说:“我看你中午吃得不多,你好像不太吃得惯他们这边的饭菜,我想让你吃好一点。”
旁边等着听原因的袁悦之嘴角抽了抽,她就多余来这一趟。
三人又在羊城各个地方逛了一圈,查探了许多厂子作坊的情况,给孩子们买了些小玩意儿就准备返程回京市了。
偌大的火车站人来人往,好巧不巧,苏小银居然看到了林丽梅,对方跟一个男人一起拿了不少的东西往火车上挪。
那男人似乎是她的丈夫,两人也不知是不是吵了嘴,此刻脸色都很臭。
“在看什么?”袁颂之抬手将苏小银护在怀里,又瞥了一旁的袁悦之一眼,确保她们两人的安全,他这才顺着苏小银的视线看去,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到隐在人群后面的两人。
“林丽梅,他们怎么也来羊城了?”
一看袁颂之的反应苏小银就知道他应该是误会了。
林丽梅再怎么也不可能跟着他们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苏小银觉得对方很有可能也是来羊城拿货回京市卖的。
作为一个重生者,应该知道这年头做生意有多赚钱,林丽梅重活一场不可能不心动。
书里她也是走上这条路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们之前在京市的时候还安分吗?”苏小银问。
袁颂之点头,他时不时会找人去打听。
“自从上次她孩子掉了安分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林丽梅。”
苏小银点头,所以对方不是真的安分了,是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了。
如果她能一直和自己井水不犯河水,苏小银也不想和她对上了,毕竟她如今也算是遭到报应了。
“她应该也是来那东西去赚钱的,你应该知道,她野心一直不小。”
袁颂之没有否认,只问,“她不会影响到我们吧?”
“只要不凑到我跟前来就影响不到我们,不用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过有件事我们可以开始着手去办了。”
“什么?”
“之前跟顾西说的合作的事情,安保公司的事。”
自从王美丽夫妻来了家里,家里的安全指数直线上升,毕竟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用着很放心。
袁颂之有些疑惑,“你不是说不急吗?”
他们这趟过去,也有观察个个厂子的安保情况。
其实这时候大多厂子的安保人员都是充足的,这个领导的亲戚,那个领导的亲戚,就连招工进去的人都特别少。
如果他们要派人过去,势必会分走别人的蛋糕,所以这件事情不能着急,最好是在新旧厂子交替地时候安排谈合作。
所以苏小银对这事,一直的说法都是不急。
“我说的不急,是不急着谈合作,但我们得先把人培养出来,要不然到时候那什么谈合作?”
袁颂之点头,“你说得在理,你打算怎么做?”
“我打算现在名单里选三五十个人作为骨干成员,以后他们是第一批上岗的人,也是教练。”
这么一说,袁颂之瞬间明白了。
“以后再来新人就由这些人带。”
“对,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找一个比较大的能容得下他们训练的场地。”这也是为什么苏小银舍不得花钱买那个三进院子的缘故。
一旦开始搞事业,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袁颂之点头,“那我们回去先选人,然后制定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这样的岗位。”
苏小银不置可否,这也是为什么她非要培训的愿意。
回到京市,他们就马上投入到了接下来的事情里。
出去摆摊需要用到的桌子架子包,这些都是要订做的。
还有和顾西一起探讨人员名单,一起制定规则。
很忙。
等把这些都做好,他们有马不停蹄地出门摆摊。
赶在过年前他们能赚一波。
他们暂时选择的摆摊地点就在电影院门口,一开始苏小银没打算让袁颂之跟着一起去,他那样的性子,根本想象不出他在街上叫卖的样子。
但袁颂之不放心不让她们自己出去。
等出发的时候顾西也来了。
“我听说你们要出去买衣服,我跟你们一起,我穿上你们那衣服往那儿一站,肯定能多卖出去不少,你们瞧好吧。”
想象他们四个穿上好看的新衣服站在那儿,想想确实挺养眼的。
苏小银当即让几人都把新衣服换上,不说话没关系,知道价格就行。
她和袁悦之一人穿大衣一人穿羽绒服,袁颂之穿的也是一件黑色的大衣,顾西则是穿了一个比较偏运动的短款外套,很符合各自的气质。
东西刚摆出来,就有人来询问了。
“这位同志,你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多少钱?”
“四十五,可以试试吗?”苏小银把衣裳递给对方,对方显然被价格镇住了。
苏小银的价格确实定得高,百货商店只要三十多,但款式质量都没有这个好,还得搭布票。
而且按照老胡一开始给的进价,就得卖这个价才有赚头。
衣服很好看,但对于那女人来说价格显然还是太贵了些。
“这我要不还是不试了,太贵了。”
“您先试试,买不买没关系,万一试了你又想要了呢,反正试试又不要钱。”
所有女人大概都没办法拒绝最后一句话。
反正试试又不要钱。
很多时候新衣服穿在身上似乎会自带魔力,会让自己新衣服觉得比普通的衣服更漂亮一些。
女人亦是如此。
她刚一穿上,苏小银就拿了镜子站在她的面前,一下就将她穿这衣裳的样子展示给了她。
苏小银的站位也是有讲究的,那是她和袁悦之在家研究好几个小时的成果,大概什么位置能最快地让对面的人看清自己的样子。
女人果然有些心动了。
但是她还是觉得太贵了。
四十多,顶她一个月工资了。
“能便宜点吗?太贵了,她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苏小银故作为难地想了想才说:“您是我们这儿的第一位顾客,这样吧,给您打八折,三十六块钱,再送您一双袜子。”
听到八折,女人明显意动,等袜子塞到她的手里,她再不犹豫,直接掏钱了。
有了刚刚这一出,路过行人都看到了他们这里的热闹,纷纷上前询价试衣服。
后面苏小银都是打九折,也送东西,不是人人都会花钱买,但是基本只要试了就没有不心动的。
看苏小银卖了两件,顾西很快就学到了精髓。
他一个帅小伙穿得好看会说话,不一会儿就卖出去两单。
反观袁家兄妹在外人面前一向不太多话,这时也不是很放得开,但两人帮忙拿东西、整理衣服、收钱,手脚很麻利。
四人合作,今天的出摊还算顺利。
苏小银几次看到拐角处有不善的视线盯着他们,但大概是因为有袁颂之和顾西在,所以那些人都不敢凑上来。
带出去四十件衣服,卖出去了二十八件,比苏小银想得还要好,毕竟他们只摆了三个小时。
一件衣服平均赚十块左右,三个小时就赚了二百八。
回去后她先是一人发了十块钱辛苦费,又拿出二十给王美丽,让她帮忙去买些好菜回来,苏小银要庆祝他们初战大捷。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分不同地方摆摊,大多是各个厂子的门口。
每天基本都能有八十到两百的进账。
这可把家里几人都给惊呆了。
尤其是赵翠兰和周军夫妇。
三人都是这年代土生土长的比较保守的老实人,又因为没有读过太多书,对形势并不敏锐。
当初得知苏小银几人想摆摊做生意,他们嘴上虽没说,其实心里是不太能理解的。
毕竟在他们的想法里,苏小银三人都已经是大学生了,以后做什么不行,为什么要去当个体户呢?
个体户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业,换到以前那就是投机倒把,是要被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