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恨齐咏文,觉得齐咏文抢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能把孩子从他身边抢走,那会让她心里爽快,就像她拐了赖三的孩子一样。
然而她想得再好,却到底是高看了那些拐子的良心。
对方费劲心思去拐了个孩子怎么可能白白送给她?
齐咏文猜到了苏小银刚才说那番话的用意,他说道:“你也不用为她说话,我没打算瞒着小慧,与其让小慧一直念着她的生母,不如让她明辨是非。”
对方都已经做好打算了,苏小银也无权干涉。
她没有资格去评判齐咏文的对错。
“我明白,小慧是个聪明又勇敢的孩子……”苏小银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齐咏文未置可否,只是怜爱地摸了摸小慧的头,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关心爱护孩子的。
有他这样的爱,孩子以后不会过得太差。
他本来就只是来感谢苏小银一家的,他给苏小银他们带来了许多的东西,还有钱票,还承诺给他们一个县城的工作机会。
齐家在文来县这么多年,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苏小银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虽然他们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救下小慧,但救了也是事实,一次性把这恩情清了也免得对方心里有负担。
他们这次救下的人不止一个两个,专门跑那么远来感谢的也就是齐咏文父女了,想必他真是个有恩必报的人。
拿到一个城里国营饭店的工作,苏小银当即拿去送给了张淑兰。
张淑兰和朱强因为工作的缘故一直分居,就连当初张淑兰生了孩子也是请娘家人来照看的。
再者现在张
淑兰在国营饭店的位置尴尬,离开或许没什么不好。
如果有了城里的工作,两口子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张淑兰说什么都不要,最后拿了三百块钱给苏小银,算是买下了那份工作。
没过几天,另一个好消息又来了。
叶家平反了。
就在柳柯回去后的第二个月,文件送到了叶青远的手上。
他们回去安顿后,叶家人得知苏小银夫妻要去京市读书,便在家附近给他们置办了一座院子。
这个礼太大,苏小银听说的时候都吃了一惊。
“他们也太客气了,真是送我们,不会是你理解错了吧,不是借给我们住?”
袁颂之很肯定,“说是谢礼,肯定就是送给我们的。”
之前苏小银就已经跟袁颂之说好了,等通知书一下来他们就直接搬去京市,到时候买个院子,一家人就在京市安家了。
苏小银话里话外都是对京市四合院的憧憬,袁颂之都看在眼里,他还有些惭愧自己赚的钱不够多,可能买不了多好的院子。
所以当叶青远说要拿院子给他们做谢礼时,袁颂之也没直接拒绝,想着回来跟苏小银商量一下。
他没想白要叶家的东西,但既然是叶家的,或许能够便宜一点买下来。
“我们不能要这谢礼,太贵重了,养几个孩子也没有费多大事,孩子多懂事啊,而且他们是给了钱的。”
叶家给的钱足够他们养七八个孩子了,再要人家那么贵重的谢礼,他们成什么了?
“院子应该也不是太贵,你要是喜欢的话,到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出钱买下来,看他们的意思,几个孩子可能还要跟我们住一段时间。”
这个法子苏小银可以接受。
“住就住呗,几个孩子早就跟我们是一家人了。”
他们早就说好了,等几个孩子回叶家后就认干亲。
不过恰恰是这亲密关系,他们才不能白白要对方的院子。
利益关系牵扯太多不好。
“反正你把意思传达到位,我们先借住吧,等去了再看情况。”
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等。
等通知书。
三个人都对考试很有信心,总有一个人能考上。
不负众望,送到公社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就是他们家的。
袁悦之被美术学院录取了。
悦之选择的专业是服装设计,这是苏小银帮她选的。
很多文理科的知识悦之不喜欢,学起来也费劲,但她喜欢做各种玩意儿,手很巧,也静得下心来做。
她的一手画技更是不错,难得可贵的是她根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仅靠着自己练习画得也有模有样的。
苏小银估计以她这样的水平进了学校并不可能是拔尖的,所以他们得早点去京市请个老师给悦之补一下基础。
现在老师已经请好了,只要他们一去,悦之就可以开始学习。
没让他们等多久,袁颂之的通知书也来了,京大金融系。
当初得知他要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苏小银很是诧异,因为他从始至终没有表现过自己对做生意感兴趣。
但他做出了选择,苏小银也没有泼他的凉水,直接选择了支持他。
“你为什么会选择金融学,以后是打算从事相关的行业吗?”
等拿到通知书了,苏小银才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袁颂之说:“我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而且我猜很快国家在这方面会有比较大的改动。”
苏小银震惊。
“这话怎么说?”
袁颂之在她面前一直是个无微不至的好丈夫形象。
他温柔体贴,处事周到,厨艺好,但他很少像那些男人一样喜欢指点江山。
这还是苏小银第一次听他聊起这些。
“我也是看报纸有类似的猜测,而且你看现在高考恢复了,说明上面已经变天了,咱们的经济已经像现在这样很多年一直停滞不前,总要变的,在这个变化的风口我们要是抓住了先机对我们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袁颂之看着苏小银望着自己的亮晶晶的眼睛,他笑道:“其实你也给了我启发,你不是常说以后要是可以做生意了咱们就摆个小摊什么的也不会饿死吗?”
“你想现在高考恢复了,像咱们这样拖家带口去城里读书的应该不会少,到时候城里人口多工作少,人们势必需要养家糊口,黑市不是长久之际,为了社会稳定,个人做生意迟早要放开的。”
袁颂之还有很多想法没有说。
比如人口一多,不仅工作紧张,住房也会紧张,到时候房价肯定会涨。
所以他是很支持之前苏小银提过的等有钱就在城里买个五六七八套房随便住的。
到时候不住还能租出去。
另外住房紧张后,建筑行业肯定能有所发展,他选择专业的时候其实有犹豫到底是选金融还是建筑,甚至干脆劝悦之选择建筑。
但后来他还是选择了金融,也没劝悦之。
一来建筑并不是他的理想,而且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只要他掌握了宏观的政策,到时候大学再学也不迟。
二来建筑肯定也不是悦之喜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不可能让悦之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早在苏小银决心要考大学的时候,或者说是更之前他就在考虑这些事情了。
苏小银很聪明很优秀现在还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娘家。
但这个娘家对她来说并不一定是好的。
所以他一定要快速成长起来,他要成为苏小银的后盾。
考上京大只是第一步,而且他已经很慢了。
苏小银不知道他想了那么多,她还沉浸在袁颂之对未来发展的敏锐洞察力上。
不由得又在心中感叹自己捡到了宝。
“你一定会成功的,我相信你。”
“你也是。”
时间一天天过去,几乎整个公社的人都知道袁家考上了两个大学生,其中袁颂之考上的还是京大。
那可是京大啊,是存在于他们想象中的首都的大学。
一时间很多人都说苏小银走了狗屎运遇到了这样的婆家。
大家听说她也参加了高考,但那么多人都拿到了通知书她却没有拿到更是觉得她高攀。
不少人上门在赵翠兰三人面前给苏小银上眼药,还把自己的家中晚辈往袁家推。
什么苏小银配不上袁家。
什么袁颂之该娶个更有前途的女儿,还能在家给他们带孩子。
什么袁悦之年纪也大了,该找个知根知底地嫁了,到时候袁颂之不在家,家里有个男人才不至于被人欺负了。
甚至还有些男人想要上门做上门女婿,条件就是让袁颂之把大学名额让给那男人,让小两口一起去上大学。
“我呸!什么污糟玩意儿都往我跟前凑,真是晦气!”
这几天为了不让几个孩子出去听了不好听的话,买菜什么的都是赵翠兰去的,每天她都是战战兢兢地出门,骂骂咧咧地回来,看得苏小银和袁悦之都好笑不已。
今天因为要买鸡蛋,袁颂之出门去了,赵翠兰不得已带着袁悦之出了门。
苏小银看赵翠兰气成那副样子,可再一看袁悦之却是一副想笑不敢笑的样子,她疑惑问:“这是怎么了,这是什么人又说了什么难听话?”
她问了,袁悦之实在忍不住,憋了一路的笑终于忍不住爆发出来。
“嫂子,你都不知道是谁,是那钱家人,钱氏不是有个大哥死了媳妇吗,大家都说他媳妇是因为被他打死的,你猜他说了什么?”
她一说钱氏,苏小银还愣了一秒,“你说的是林母的娘家?他能说什么,难不成那钱老大还把主意打到你头上了不成?”
看袁悦之的表情,显然不是,要真是这样,袁悦之恐怕都要气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