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一直心心念念想要重游故地,但是真正到的时候却有些近乡情怯。还是宋允知拉着他,才迈入了安县境内。
他们出行乃是初春,如今都已经入夏了。天气有些热,宋允知又好动得很,进县城后,他便在马车上坐不住了,闹着要下来逛。
陈素等人都依着他,唯有两个御史仍在碎碎念,一肚子不满:
“原就不该带个孩子出来,毛手毛脚的,还得照顾他。”
“可说不得他,一个个都护得紧呢。”
沈渊等人只当是没听到,只有三皇子不雅地翻了个白眼。这两个御史嘴太碎了,真是讨人厌。
他们这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极为惹眼,陈素不想引起过多的注意,等宋允知逛了一圈后就赶紧将他带到茶楼里去。
其实安县也没什么好逛的,几十年还是那样一条街,从东街走到西街,两刻钟足够了。
跟着先生来了茶馆后,宋允知发现先生面上的感慨一点儿也没少,他不由得凑上去:“这间茶馆也是有些年头了吗?”
陈素怅然若失:“是啊,大概有五六十年了。”
宋允知惊奇地望着周围,这么古老吗?
没想到这里的房子还挺结实的。
还不等他仔细探索,忽见身侧有一人迟疑许久,试探着走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可是陈大人?”
陈素从回忆中醒了神,目光落到对面之人身上,凝神想了片刻,从久远的记忆中寻到了相似之处,他不可置信地问:“梅生?”
“是下官。”江梅生随即露出笑意,笑了一会儿,却又有些酸涩。一晃几十年未见,他真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故人,“人老了,背也驼了,难为大人还能认出来。”
陈素端详了一下江梅生,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是跟从前一样,双目如炬,精神十足。”
从前县衙里头的人,就数他眼睛最有神采,即便过去这么多年,即便人已经老得不像话,那双眼睛也依旧熠熠生辉。凭着一双眼睛,陈素无论如何都不会认错。
今日旧友重逢,陈素欢喜地想要聚一番,不想后面的北戎侍卫却悄悄走了过来,监视之意不言而喻。
陈素那颗火热的心立马又凉了许多。
这已经不是夏国的安县了。
他无奈地笑了笑,也没去雅间,只是在大堂中请江梅生坐下吃了点茶水点心。
江梅生望着北戎人,心中也猜到了些大概。夏国使臣来访的消息,他也曾听人提及过,陈大人大概便是带队的一员吧。看这些人严防死守,便知道北戎是何态度了。请人过来,却不给任何体面,这与羞辱何异?
当初有许多人都能南下,安县也有许多官员富商大贾都离开了中原,可江梅生没走,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离开故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侥幸在战乱中平安逃出去,更多的人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留在故乡后的这些年,江梅生不曾有过什么安生日子,每次看到北戎贵族蹂躏中原百姓,他心中都愤懑不平,恨不得直接死在那场战乱中,也省得如今这般难熬。
这么多年,江梅生依旧是个小小的县丞,顶头上司早就换了几轮,可换来换去都是北戎贵族,汉人不会有出头之日。那些北戎官员只一心想着盘剥百姓,北戎王室说得好听,不论汉人北戎一视同仁,可是现实哪有这么公平?
被县令刁难磋磨之际,江梅生甚至好几次想一死了之,可他这不中用的身子骨,偏偏还挺能熬的,硬是熬到了如今。他活下去的动力,便是跑着夏国有朝一日能收回故土,将北戎赶出中原。
那些不好听的话,江梅生并没有告诉陈素,只是捡着能说的,说给陈素。他们几个活下来的老头子已经不多了,除他之外还有三四个,江梅生将他们三四人的近况说了一遍后,便决口不提安县的事,反而追问起了夏国那边的情况。
陈素也不大想提懦弱的朝廷,只说起了国子监,提到了自己的几个学生,跟让宋允知过来问好。
江梅生看向允哥儿,苍老的脸上露出柔和的笑意:“这个我知道,大名鼎鼎的小神童,我在北边都听到他的名声了,聪明得很。”
陈素谦虚道:“哪里聪明?只是比寻常孩子调皮捣蛋一些。”
话题放到孩子身上时,才真正轻松了不少。
许是不放心陈素跟安县的人接触,北戎“侍卫长已经在催促他们离开了。
三皇子一阵暴躁,这些北戎人是不是欺人太甚了?
他嚯得一下站起来,但还没开口便被陈素给打断了:“也罢,今日出来的时间不早了,是该回去了。”
说完,陈素还给三皇子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示意他不要冲动行事。他们若在此得罪了北戎人,大可以一走了之,可是留下来的人,譬如江梅生等却要承受不明不白的迁怒。
夏国造的孽已经够多了,不能再连累无辜者。
“回去吧。”宋允知也牵起了三皇子的手。
三皇子忍了忍,才没有发作,可是心里却憋屈透顶,这些北戎人未免太不把他们当一回事了,使臣来访,便是这样的态度?三皇子打定主意,这次回去之后便鼓动他父皇勤加练兵,务必尽快报复回去!
江梅生见状,也默默地同陈素告辞,不想让对方为难。
陈素心中颇为不舍,交代道:“替我想林瀚几人问好。”
江梅生点头应下,良久,他轻声问道:“还有重逢之日吗?”
他问得很轻,身边的北戎人根本没听到。
陈素挣扎一番,似乎下定了决心:“会有的。”
一定会有,北方还有人多人记挂着他们,他会不留余力地劝说君王,收复北方领土。
夏国不可能当一辈子的逃兵,他们丢掉的尊严,总有一日要讨回来。
二人分别后,陈素一行便准备回程了。只是如今已近傍晚,众人夜间不好赶路,好在众人于天黑之前赶到一处村落中,准备借宿一晚。
只是对于谁来出面借宿这件事,两个御史颇有意见,沈渊等觉得宋允知模样可爱,让他打头阵,兴许会给他们找个好人家。黄御史冷笑:“找他有什么用,要去也是我们去。”
冯子归扯了扯嘴角:“凭什么?”
黄御史跟崔御史站出来,掷地有声:“就凭我们是夏国鼎鼎有名的御史!我若借宿,他们没有不应的!”
才说完,前面忽然砸来一块大石头。
黄御史耳聪目明,这才将将躲过。他拍着胸脯,后怕地望过去,只见来人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但目光森然,形容可怕:“你们是夏国大臣?”
黄、邹二人心里咯噔一下。
是……还是不是?
这要怎么回?
虽然他们有侍卫,但是这孩子凶神恶煞的,,一副要吃了他们的模样,比北戎人要可怕多了,两位御史压根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他。
一声夏国大臣,将周围其他几个孩子也引过来了,俱凶神恶煞地看着两人。半晌,他们虎视眈眈地看向其他人:“你们也是夏国大臣?”
宋允知吓得赶紧蹲在三皇子背后。
他不是,他只是个孩子!
同是个孩子的三皇子赶忙反驳:“不是,我们只是国子监的学生,是良民,只有他们俩是大官!”
第74章 憎恨 两御史被打
被逼至角落的两位御史欲哭无泪,瑟瑟发抖。谁知道来了北戎以后的日子还能这样一波三折?若是有先见之明,他们一开始就不会跟着三皇子出使。哪怕能跟着混混资历,他们也不愿意!
倒霉透顶了这不是?
面对这些十来岁来岁的孩子他们唯唯诺诺,可是转头瞥见陈素等人,两个御史却是中气十足:“还愣在那干什么,想眼睁睁看着我们被打死?”
打死不至于,但陈素也为难,他们是带了侍卫不假,但是这些孩子明显是汉人,他们总不能不问缘由地对自己同胞出手。
为首的那个孩子听到御史的话,凶悍地转过头,警告道:“你们别管,我们只教训这两个当官的就够了。”
说话间,他已经不由分说地揍了两个御史一拳。
陈素赶忙上前:“诸位小哥,有话好好说,这两位大人初次到访,貌似还没有得罪过你们。若他真有言语不当之处,我们可以让他道歉。”
“没什么好道歉的,我们也不接受道歉!”孩子们群情激奋,似乎对夏国的官员深恶痛绝。
宋允知从三皇子身后探出脑袋来,没多久又被沈渊给摁回去了。宋允知歪着脑袋思考,这里面肯定有内情,今儿不管怎样都得问出来。
两个御史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了,孩子不可怕,一群孩子也不算可怕,但是一群像是亡命之徒的孩子将他们团团围住,恶意几乎能将他们淹没,这就非常可怕了,谁知道他们激动起来会做什么。好在陈素那个老小子并没有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挨打,还是大着胆子过来劝住了。
陈素只说他们是路过,过来借宿舍的,还说会给报酬。今日借住一天,明早就走,保证不会闹出事情来。至于两位御史,却被一笔带过了。
孩子们都对陈素口中的报酬格外留神,他们村中不富裕,若有送上门来的赚钱机会自然不会往外推,其中一个孩子问道:“你们能给什么报酬?”
陈素平静地道:“我等虽然不是富贵之家,但是借两位御史的钱袋子给村中各家割上几斤肉,却是绰绰有余的。”
宋允知明显看到,几个孩子听到割肉,眼睛都放光了。
他心里有些难受,再次打量这些孩子的面庞。他们虽然比之前看到的那些孤儿要体面些,不至于瘦骨嶙峋,但是看着也是营养不良。此处距离长安城并不远,勉强算是京畿一带,即便如此还有大把大把的孩童食不果腹,可想而知更远的地方,百姓过得都是什么样的日子。
因为几斤肉,一场干戈化为无形。
只有两位御史气急败坏,他们扯着陈素的衣裳,咬牙道:“他们对我们不给敬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陈素一言难尽:“不这样算了,难道二位御史大人还要同几个孩子计较?”
宋允知伸出脑袋来:“跟孩子计较,好不知羞。”
邹、黄二人的拳头都攥紧了。这对师徒,真的好可恶!
孩子们领着陈素等人进村休息,至于黄、邹两位御史,他们挨了打正在气头上,本不想跟这些贱民进去,后被三皇子等了一眼,不得不消停。
去就去,可是他们绝对不会给这些贱民们好脸色瞧!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人,这跟土匪有什么两样?先前陈素还说这是他曾经治下的县城,来时路上再三追忆称赞。现在看来,陈素那些话分明就是放屁!这些人奸诈、粗鲁、贪婪,简直不像是夏国人!
直到住进村正家中时,两位御史都板着脸,愤愤不平。
三皇子可不管他们如何生气,仍旧将二人的钱袋子“借”了出来,先给了一笔钱给村正,又承诺明天一早便给每家每户送猪肉。
村正并未拒绝,他们整个村都不富裕,留着这些钱,日后还能买些农具回来给大家用。
众人围坐在桌前,用着简单的菜粥跟窝窝头,桌子中间摆着些咸菜跟时蔬,村正还叫儿子去集市割了些肉炖上,勉强算是一道硬菜。
村正一家都没吃肉,只是一个劲地给客人夹菜,宋允知也被夹了好几块。肉炖出来很香,虽不是山珍海味,但却有股家常的味道。宋允知也饿了,吃得喷香,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村正家的几个孩子都在瞧瞧看着他,准确来说,是看他海碗里的肉。
宋允知眨了眨眼,从桌子上爬下来,跑到门槛儿旁。
三个小孩默契地让出一个空位,正好足够宋允知挤进来。他同几个小孩儿一道坐在门槛上,专心致志地扒饭。
几个孩子之前还在盯着宋允知,可是等到他真的过来后却不好意思看了,一心一意吃着碗里的咸菜。可下一刻,一块软乎乎的肉落到了他们碗中。
三个孩子抬头,呆呆愣愣地望着宋允知。
“吃吧。”宋允知也学着他们,就这小咸菜吃窝窝头。
不好吃,但是宋允知还是吃完了。
三个孩子互相看了一眼,也不敢吱声,默默地将肉给吃了。真香,他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尝到肉味,今晚上于他们而言,跟过年也没什么两样了。
吃饱后,那个头上扎着两个啾啾的小姑娘小声问宋允知:“你们明天还会在咱家吃中饭吗?”
宋允知摇头:“明天一早就要走啦。”
“啊……”几个孩子略有失望,若是他们不走,爹爹多半还会去割一条肉炖上,哪怕吃不着,闻闻味道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