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想了想,鼓励她:“实在没办法的话,动用你们家关系吧。”
薛琴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否认:“我们家可从来不搞这一套,我要找我奶奶走后门的话, 她会打断我的腿的。”
叶菁菁微笑,在心里头咯咯哒。
真是应了那句话,享受特权的人永远会有意无意地忽视特权的存在。
姑娘, 你们家不走后门,是因为所有的门都为你们家开着。
1968年底前后,城市青年一律打包下乡的时候,为什么你哥哥姐姐瞬间穿上了军装?难道是因为他们都特别优秀吗?
高中毕业以后,为什么你一进厂就是正式工,还招了干,成为干部身份。
而原主,只能当临时工。
是因为她招工考试考不过你吗?
不过,既然大家还要坐在一张桌子上做事,有些事情,就没必要非得拿出来,特别强调一次了。
相反的。
叶菁菁瞪大眼睛,给她洗脑:“这怎么能叫走后门呢?这是完全为了公家,是全心全意为工人夜校发展着想。又不是给你自己家盖房子。”
薛琴琢磨着,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于是她的胸膛又重新挺高了。
只是这个时候,她又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工人夜校和印刷厂盖起来的话,功劳是记在她头上的,这就是她的实绩。
叶菁菁不在乎这些,能办成了,就是薛琴的本事。
“快吃快吃,吃完就赶紧去忙吧。”
两人也不讲究什么淑女形象,吃饭跟风卷残云似的,干完了事。
她俩擦擦嘴巴,叶菁菁又去买了一份梅花糕:“你先帮我带回去,我还要出去一趟。”
薛琴奇了怪了:“你要干嘛去呀?”
“去一趟大学。”
好吧,薛琴不问了。学渣的悲伤,总觉得问了就容易伤到自尊心。
两人出餐饮店门时,刚好碰上两位女同志走进来。
叶菁菁顿时愣住了,因为这两位女同志居然烫了卷发。
现在还是1977年的12月25号啊,距离改革开放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她竟然看到了有人烫头发。
叶菁菁的目光过于直勾勾,搞得那两位女同志都不自在起来,立刻冲她嚷嚷:“看什么看啊,我们是文工团的,我们这是为了工作才烫的头发。”
叶菁菁赶紧解释:“同志,您别误会,我只是想问问看,你们头发是在哪儿烫的。”
可是对方的警惕性特别高:“问这个干嘛?你又不能烫头发。”
甚至为了躲避叶菁菁,她们直接拔腿跑了,连饭都不吃了。
好夸张啊。
薛琴见多识广,完全不稀奇:“嗐,那是工人理发店的。文工团的还有电影制片厂的,拿着介绍信就能过去烫头发。”
她压低声音道,“不过他们拿一封介绍信,会带四五个人过去呢。”
她警告叶菁菁,“你可别想烫头发,那是资本主义作风。”
叶菁菁笑了:“那要照这么说的话,苏联已经不算社会主义,是因为他们天生卷头发呀。嗯,那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又该怎么算?”
薛琴愣住了,旋即跺脚:“我跟你说正经的,你可别犯糊涂。”
叶菁菁抓了把自己的小辫子:“行了,你就看我这头发质量,还烫头发呢。我保养它都来不及。”
她都琢磨着弄点核桃黑芝麻之类的,吃吃看吧。
“那你保证啊。”薛琴都推自行车了,临走还要在警告她一回。
叶菁菁挥挥手:“知道了知道了,你赶紧去忙吧。”
她这回坐车去大学,倒不是为了自己上大学的事儿,而是为了招生指南。
她跑到校办主任面前,开门见山:“主任,之前我们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就发现大家对各个学校非常陌生,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
校办主任看到她,还挺乐呵的。
因为上次在省广播电台的招生介绍会之后,据他在招生办的熟人透露,报考他们西津大学的考生不少。
好多人都把他们学校当成第一志愿了。
现在听到叶菁菁的话,他只觉得奇怪:“我们上次不是介绍过了吗?”
叶菁菁认真地强调:“那么简单的介绍,怎么可能够呢。考生们转头就忘了。”
校办主任无奈:“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呀,最多明年招生前,我们都提前一段时间,多给大家介绍介绍。”
叶菁菁摇头:“这肯定还是不够。”
主任都无语了:“那你说要怎么办?”
“编写一本《我们的大学》,由各所高校介绍自己的情况,比如说这所学校在哪里,当地气候条件如何,校史简介,各个专业情况,77年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让考生看了以后,对学校有个大致的了解,后面也知道自己考的到底是什么学校。”
校办主任一边听一边点头:“这个我们是可以配合的,西津大学的介绍,你们什么时候需要啊?”
叶菁菁赶紧强调:“咱们西津大学得牵这个头啊。《我们的大学》不可能只有西津大学一所学校,百花齐放的。其他花朵,只能由西津大学去联系。”
如果可以的话,她当然很想出面攒这个书稿。
多有排面的事儿。
但问题在于,她算老几,她让人家高校给她写介绍稿,人家直接理都不理他。
校办主任彻底愣住了。
等等,不是,这怎么能是学校去联系呢?
如果说,这个活非要有个人来带头干的话,那必须得是教育部啊。
除了教育部,谁家有这个资格?
叶菁菁一本正经道:“这又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官方文件,就是一本教育类的科普书籍。任何单位都可以牵这个头啊。”
她又诱惑人家,“咱们西津大学牵头的话,咱们就占据了巨大的优势。考生一看,西津大学能起这个头,那西津大学必须得是龙头老大的位置呀。”
校办主任都不好意思起来:“哪里哪里,这个大,我们不能充。”
叶菁菁从善如流:“那西津大学作为牵头方,就特别介绍呗。着重强调,我们西津大学考虑到,很多考生对我国高校了解不多,所以特地牵头各家兄弟学校,做了这个介绍。”
校办主任怦然心动,感觉这件事完全可以做。
也不是很难。
今年各个学校加在一起,是404所,每个学校简单介绍一下,一本书还是能塞下去的。
况且考生确实不容易,山沟沟里的孩子,知道什么呀。
他1961年考大学的时候,完全两眼一抹黑,从头到尾都稀里糊涂。
如果不是碰到贵人——他的高中班主任,他根本就不可能考上大学。
现在,他已经是大学里头的领导了,就由他来给这些孩子们,充当这个贵人吧。
他点点头:“行,这个事情我们来牵头。”
叶菁菁笑着跟人道别:“那主任您先忙,我坐等《我们的大学》出来。”
校办主任这时候才想起来问:“还没问你呢,到底考得怎么样?”
“应该还行吧。”叶菁菁也不跟人家假谦虚了,“不出意外的话,还不错。”
校办主任立刻表示欢迎:“那我就等着过完年,你们赶紧入学吧。”
他是真心实意的期待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工农兵学员入校时,普遍都是小学文化水平。
如果他们也能够在两三年内,按部就班达到大学毕业水平。
那么,中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叶菁菁告辞,往学校门口走,一边走一边琢磨着,坐哪路公交车回去最方便。
她绕过战壕的时候,旁边的楼里有人喊她:“叶同志。”
老唐冲她招手,笑得跟朵花似的。
搞得叶菁菁莫名其妙。咋回事,有必要这么欢快吗?
老唐已经欢欢地从楼下跑了下来:“考完了啊?什么时候有空再给学报写篇文章噻。”
叶菁菁悚然一惊,她在学术界的地位已经高到这份上了吗?居然还让人追着约稿。
结果她还没说话,楼上又咚咚咚跑下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追着老唐:“你说,现在的干部是不是太嚣张了,哪里能这样毁人前程呢?哪怕他狗眼看人低,认为我朋友配不上他女儿,也不能在高考前,把人打一顿啊。”
哟!这八卦好像有点内容啊。
叶菁菁立刻竖起了耳朵。
原来这位老兄的朋友,回城以后就专心备考,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很有考上大学的希望。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呢,有位干部家庭出身的白富美看上他了,一心一意要跟他走上人生新阶段。
可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必须要有一位恶毒的“王母娘娘”。
白富美的爹妈看不上穷小子,又管不住自己家女儿,于是毒辣地出手了——
他们在高考前夕,穷小子和自家女儿约会结束之后,悄咪咪地追上穷小子,给他套上麻袋胖揍一顿。
把穷小子的腿都打断了,根本没办法上考场。
彻底毁了穷小子的前程。
老唐的同事气愤不已:“你们说,这干部家是不是太嚣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