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
“啊?”馨瑶愣住,旋即又想到,春天的确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只是……她不会,“我没放过风筝。”
前世她小时候,正是父母工作最忙的时期,放假后经常把她关在家里,一锁一天。后来父母不忙了,她开始忙着学业,而且已经养成死宅的性格,自然也没想起过放风筝。
胤禛看向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怜惜。他知道,像钮祜禄氏这样有志于选秀翻身的家庭,是不会让家里的女孩子多行多动,唯恐怕哪里出了意外,身上留疤,选秀时就落了下乘,想来钮祜禄氏也是这般,从小被关在屋里的。
他心里突然生出一股豪情,温柔的把馨瑶和儿子圈在自己的怀里,声音温和,像是在安抚她:“没关系,爷交你,以后你想做的,爷都带你去。”
馨瑶就这么莫名其妙被可怜了一把,不过胤禛竟然也猜的八九不离十,只是她自己从来不觉得这是件值得怜悯的事情。
胤禛拉着她来到书房,亲自选了一张上好的云龙皮纸,又特意让苏培盛去书房取来了全套的画具,满满当当摆了一大书案,摆开架势要亲自画风筝面。
馨瑶还是第一次看四爷作画,觉得颇为新奇,她问:“我们要放什么风筝呢?”
“麒麟送子。”胤禛卷起袖子,调试各色颜料,想也不想的脱口而出。
“哦。”馨瑶兴趣缺缺,抱着儿子在屋里悠悠转圈。
多么吉祥而又普通的图案呐,她怀孕的时候,针线房和造办房不知送来多少这种纹样的东西。而且,她生这一个就够了好么?实在太折磨了。
胤禛看她这副表情,微微一笑没再说话。这幅画他画的很精细,用了将近半个下午才满意的收笔,而馨瑶也见识到了苏培盛作为四爷身边第一人的行动力。
知道主子想放风筝,他在去取画具的时候,已经顺便让人去通知了前院的匠人开始准备了。四爷这边刚刚落笔,苏培盛已经带着三个风筝骨架来让四爷选,这种处处想在领导前头,又能贯彻领导意志的人才,真是让馨瑶大开眼界。
可胤禛没有急着把画拿去,而是向她招手道:“来看看。”
馨瑶过去一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原来这不是普通的麒麟送子,那鹿角龙鳞甩着尾巴的瑞兽后背上,不是常见的总角金童,而是一个虎头虎脑、尚在襁褓的婴儿,仔细一看,可不就是她怀里的小弘历?!
四爷一脸傲娇的净手品茶,不多时,‘麒麟送弘历’的风筝就做好了。胤禛握着馨瑶的手,乳母抱着弘历跟在后面,一大堆人来到院子前宽敞的空地上。
胤禛不想假借他人之手,于是很豪放的吧褂子的前襟下摆撩起来,掖在腰带上,还十分专业的折了一只柳条测试风向。
馨瑶一路跟着他,在旁边憋笑憋的十分辛苦。胤禛瞪了她一眼后,终于忍不住道:“我第一次看爷这样的打扮,像……想要去做农活的庄稼汉。”
胤禛拧了一把她秀气的小鼻子,问:“哪有这般穿绸裹缎的庄稼汉?”
“不过……”他把风筝塞到她怀里,挑了挑眉道:“爷要是庄稼汉,那瑶瑶就是煮饭婆,还不来帮我一起?”
胤禛耐心的告诉她该怎么跟着他的步伐一起跑,要到什么时候才松手把风筝送上去,刚试了几回,常年不运动的馨瑶就觉得累,胤禛却十分坚持。
馨瑶想着这是他亲手画的弘历,喘着气坚持又跑了几次,终于成功的让风筝飞上了天。
虎头虎脑的大胖娃娃随风飘荡,馨瑶第一次自己放风筝,内心是满满的成就感。她抱起小弘历,站在扯着线的四爷身边,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有些事她不愿意去做,又懒又嫌麻烦,就像这放风筝一样,一直抗拒。可真的遇到合适的人,好像尝试一下也没想象的那么糟糕。
放了一阵,胤禛让人拿来剪刀,要她把风筝线剪短。馨瑶不舍得那副画,有些迟疑。
“你喜欢,我以后再给你画,既是说了带你放风筝,自然要全体验一遍。”
馨瑶剪了下去,胤禛揽着她的肩头,看着那飘向远方的纸鸢,心里默默想:以后,他会有更好的日子,去弥补以前的遗憾。
…………
从这之后,胤禛和德妃之间果然融洽了不少,虽然不能跟那些贴心贴肺的比,但总算不那么客套疏离了。
一晃时间就进入了盛夏,馨瑶每日吃吃喝喝逗儿子,日子过得十分悠闲,完全没注意到府里暗戳戳的变化。
耿氏把抄好的佛经小心翼翼的吹干叠好,装入锦套中,郑重的叮嘱丫鬟玉簪道:“去开柜子,包几个厚实的荷包,多说两句好话,一定要亲自看着苏公公送进去。”
玉簪忙扶着耿氏坐下,让另一个小丫鬟来给格格揉腿,她捧着佛经道:“格格放心,奴婢一定会让主子爷知道格格的心意。”
她先是在书房外等了半晌,找了一个相熟的小太监套近乎,哀求了半天,才一层层的把这件事报到苏培盛面前。
苏培盛为难的看着丝绸锦套,权衡了一番,终是送了进去。
“主子爷,耿格格有东西呈上。”
胤禛放下手里的书,默默点头。
苏培盛从锦套里拿出佛经,摊开铺在胤禛面前,后退一步弓着身子道:“耿格格的贴身丫鬟还在外面候着。”
后院女人抄佛经捡佛豆都是常事,胤禛随手翻翻,发现耿氏的字虽然死板,倒也工整,一看也是一笔一划用心写的,只是……全本《地藏经》?
“你出去问问吧。”
不一会苏培盛返回来,道:“回禀主子爷,说是耿格格想着下个月是孝懿皇后的忌日,特意沐浴净身后,站着抄写的。耿格格说自己人微卑贱,希望能在主子爷这里供些日子,再在忌日焚掉。若是主子爷不嫌弃,她以后每日都送一卷来。”
“……”胤禛抿着嘴,不置可否,只默默翻看佛经。
过了良久,他才道:“我记得库里有一个青玉雕的山水笔筒,再加一对白玉镇纸和两刀澄心堂的熟宣,一并送过去吧。”
苏培盛领人去库里取东西,耿氏的丫鬟玉簪看到这架势忍不住喜形于色,只苏培盛知道,主子爷刚刚的表情绝对称不上是惊喜或感动。
胤禛把佛经堆在一尊羊脂玉佛像前,点上一炉香,又回到书案前看书。
耿氏的做法不新鲜,是邀宠的常用手段,但既然是打着孝懿皇后的招牌,他总也要给几分面子的。
况且……皇额娘的忌日确实快到了,有人愿意尽孝心总是好事。
此后,耿氏果然跟打了鸡血一样,天天往书房送佛经,四爷也隔三差五的会赏赐些东西,形势一片大好。
武氏一下下轻轻拍着二格格,哄她午睡,直到小姑娘彻底放缓了呼吸,她才悄悄从内室出来,到暖阁炕上坐下,问身边的紫烟:“又来了?”
“是,”紫烟不屑的撇撇嘴,把茶端给武氏,嘟囔道:“听说这回赏的是苏供的织金纱料子,这一批纱料,除了暗花纱全给了落霞阁,就属这织金纱最好,偏只她一个人得了。”
“你呀,说了多少次了,就是管不住嘴。”武氏在心底盘算了一番,又问:“落霞阁那边还没有动静?”
紫烟点点头:“要说这钮祜禄侧福晋还真沉得住气,竟然半点也出手对付这位。”
武氏略微有些踌躇,难道钮祜禄氏身边有高人指点?那王嬷嬷竟真的为她所用不成?她手里的底牌不多,思来想去,决定下午就去拜会一番。
第81章 用心的佛经
等二格格午睡醒了,武氏便带着她去了落霞阁。
馨瑶听到武氏来拜见,心里打出一排问号,她这两年来跟武氏并没有过交集啊?不过这对母女俩在府里一向像是透明人一般没什么存在感。或许,是李氏倒台了之后,武氏母女的生活难过了起来?
孩子总是无辜的,若真是这样,她帮一把也不是不可以。
刚满一周岁的二格格玉雪可爱,眉眼间依稀能看出继承了郭氏明艳的美貌,她穿着豆绿色的妆花锦小褂子,带着一条璎珞项圈,两只胖胖的小手握成拳头,奶声奶气的朝馨瑶拱手道:“给钮祜禄额娘请安。”
侧福晋有被府里孩子叫额娘的资格,但这半年来她还没见过府里其他的孩子,自家的胖儿子还不会说话。她的第一声额娘居然是从二格格这里收到的,顿时心都要被这个小萝莉给萌化了。
她俯身凑过去,也软糯糯的问:“这是谁家的小姑娘啊,这么可爱。”
二格格把脸蹭在武氏的胳膊上,咯咯笑道:“是我额娘的姑娘。”
武氏带着二格格来,就是为了打开局面,不至于被拒之门外,现下听到二姑娘这么说,眼神里不自觉流露出一丝宠溺和宽慰,有些自豪的朝馨瑶请罪:“侧福晋勿怪,这孩子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
馨瑶笑着摇摇头,表示不在意:“古灵精怪的,多可爱的,你们母女感情好,爷知道了也只会高兴。”
福晋就不懂这个道理,或者说不屑于去做,是以很少亲近弘时。
馨瑶很喜欢二格格,抱着她逗弄了好一会儿,才让人带她下去玩。邀请武氏品尝自己这里的茶点后,馨瑶就不再说话了。
自从王嬷嬷知道自己这辈子有可能在落霞阁养老之后,对馨瑶的教导质量陡然上了一个台阶,以前只是帮忙打理院子事务,对馨瑶本事也只是教诸如怀孕注意事项、宫廷规矩、科普一下各家关系这些,现在竟然上升到为人处世这方面的课程了。
王嬷嬷就对她说,她现在也算是上位者的一员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性,要有上位者的威严。王嬷嬷原话道:“虽然侧福晋性子懒散心肠又软,且想不出那许多弯弯绕,可俗话说‘沉默是金’,侧福晋身份地位在这里,很多时候只要淡定的坐在那里,就足够高深莫测了。”
虽然前半句话让馨瑶怀疑王嬷嬷在偷偷鄙视她,但后半句话她记住了。就算没有那个复杂的脑子,扯虎皮她还不会嘛!
是以,她现在就以一副悠闲的姿态小口品茶,只等武氏自己主动张口。
武氏先是挑了几句二格格的趣事讲来搏馨瑶一笑,然后幽幽叹气:“本来……妾身也没脸来见侧福晋,只是二格格经常说想看看小弟弟,妾身这才厚着脸皮登门的。”
至于为什么没脸,两个人都心知肚明,当初李氏一个劲儿找茬对付她,武氏怕是不少出谋划策。馨瑶默然,这是打算换一个靠山?她都已经不知不觉长成粗大腿,可以让武氏过来主动求抱了么?
她摇摇头,武氏敢投靠,她还不敢收呢!这么多心眼的人,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反咬一口?况且她又不打算搞宅斗,自然不需要拉帮结派,当初四爷想让耿氏成她的马仔,都被她无情拒绝了。
“血缘至亲,姐姐想来看弟弟是天性,算不上什么厚脸皮,二格格自己可人疼。”
话锋一转,馨瑶又道:“只是现在天气这么热,小孩子还是不要经常来回折腾的好。”
馨瑶的拒绝在武氏的意料之中,背主之人如何能轻易取得信任?她微微苦笑,站起来毕恭毕敬的福身道:“妾身谨记侧福晋教诲。”
不过她也不是白跑这一趟的,总要给馨瑶留下些印象,日后才好更进一步,因此她问:“耿氏这些日子天天给孝懿皇后抄佛经,侧福晋可知道?”
“嗯。”四爷三天两头的给西后院送东西,自然也对她说起过,当时四爷还打趣她太懒了,“这也是她的孝心。”
抄佛经太累了,她就算了。
武氏却凑过去低声道:“不知可有人跟侧福晋说过,耿氏这段时间经常去北边小院?”
看着馨瑶一闪而过的错愕,武氏心里才舒了一口气。
虽然现在人人都愿意给落霞阁这个热灶里添把柴火,但钮祜禄氏毕竟不像李氏那时,能够掌管府里中馈,消息灵通。耿氏自从前两次和李氏达成共识之后,就咬着牙重金收买了看守的婆子,里外传递消息,偶尔也趁天黑了溜过去。
这件事福晋或许知道但还在观望,可钮祜禄氏基本不会知道的。她等了几个月,就是为了此刻能够卖好。
目的达成,武氏抱着二格格告退,临走前还略微担忧的看了馨瑶一眼,才出门而去。
不过武氏却猜错了一个环节——馨瑶从来不愿意像后院那些迷失了自我的女人一样,削尖脑袋去争宠,然后为了保住这份荣耀,进而不择手段的打压别人。
她叫来青雀,让她多注意李氏的情况,然后再没说别的。毕竟李氏和她有仇,她不得不防,但如果只是耿氏想争宠,那她一定不会管,就算耿氏受了宠爱,她也只会在心里骂四爷大猪蹄子。
…………
四爷每天收到耿氏的佛经之后,都会堆放在那尊羊脂玉佛像前,焚香熏染佛性,却突然有一天,这套流程中断了。
苏培盛禀告道:“主子爷,耿格格的丫鬟玉簪来禀报,说耿格格身子不大爽利,今日份的佛经,恐怕……”
胤禛瞧了一眼那尊玉佛,问道:“可知是何病症?”
“奴才问了,还没来得及请大夫,说是耿格格心系佛经,怕耽误孝懿皇后的大事,所以先来禀告了。”
既然知道了,就不能装作不知道,好歹也是他后院的人,他吩咐道:“去前院把黄大夫叫来看看,去西后院。”
西后院的东厢房,已经和馨瑶在时大不相同。
自从当初四爷说过耿氏屋子装扮没有品位之后,她就把东西都换了,在加上如今得了李氏几分熏陶,这里的摆设也变得清雅起来,给胤禛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东厢房不大,胤禛一进去就看到了耿氏的身影。
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绣暗云纹的织金纱袍子,勉力撑着身子站在书案后,一脸病容十分憔悴。耿氏原本长相带着一丝英气,现下里倒透着些许病西施的柔弱,让人看了怜惜。
“你病了就好好休息吧。”看到耿氏这副样子,四爷也不忍心,便劝道:“黄大夫马上就到,你好生休养,日后再补上就是了。”
耿氏脸色苍白,额头上还有一层薄汗,却挤出一丝微笑,轻声道:“既是说了要写满七七四十九天,中间断了一天,菩萨会不高兴,这岂不是对孝懿皇后的大不敬?妾身已剩的不多了,写完再休息也是一样的。”
说着竟又低下头去,缓慢又认真的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