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论是前朝,还是大梁,殿上的皇帝都很少会下旨诛大臣的九族。
一是这种刑罚太过严苛,会令得朝中臣子齿寒,影响朝局。
二则是建朝至今已有百年,官员们互相通亲,全族波及范围太广,稍不注意,便会引发动乱。
皇帝在乎贤名,轻易不会株连。
齐易跟蒋谭明关系是近,但也没到连累蒋谭明致死的地步。
尹阁老微顿,抬头看向殿上,开口道:“禀皇上,蒋大人在朝中兢兢业业多年,吏部中所有官员都知他行事严明,为官清廉。”
“先帝在世时,更是对蒋大人委以重任,一路提拔至六部之首。”
“多年来,蒋大人为朝廷付诸众多,是功臣也是能臣。”尹阁老一般年纪了,说着说着也是跪在了朝上,低声道:
“此番之事,蒋大人亦是为齐易所牵连,还请皇上念在多年的情分上,宽恕蒋大人。”
他一开口,谢家那边的官员皆是反应过来,上前道:“请皇上开恩!”
周瑛轻垂眼眸,面上看不出来情绪。
这副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做出多荒谬的事情,才让底下的朝臣同气连枝,跪在殿上朝她请命。
大梁重视官员,早朝尚且可以不跪,如今却因为有人犯错,跪了一大片。
她冷眼看着下方,闭口不语。
周瑛没有任何的表态,底下的官员揣摩着她的心思。
这出来请命的人,若只是一个两个的话,周瑛还能一并发落了去,可如今这么多的朝臣出列……
他们料定周瑛不会如何,索性低下头去。
殿上安静下来,气氛僵持。
施元夕将谢家这些官员的表现看在眼里,她面上噙着一抹冷笑,道:
“依各位的意思,是不是在说,往后地方也好,朝堂也罢,只要有官员的任命不合理,犯下大错,吏部只需要说一声全然不知,就能将所有的事情都揭过去!?”
“还是说,只要是在这朝中待得够久的老臣,不管其犯下什么错处,都能被赦免和原谅?”
“按照这么来说,那这内阁首辅之位,就该由朝中年纪最大的臣子来担任才是,且因为其资历极深,往后就算是杀人放火,也决不能随意将其如何!”
顾安仲变了神色,厉声反驳道:“施大人分明是在强词夺理,颠倒黑白!”
“我等只是觉得蒋大人实在无辜,所以才会为其请命……”
施元夕冷下脸色,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无辜?”
“他享受着高官厚禄,拿着掌控半朝官员的权力,受着你们这些人对他的追捧,却利用手中职权,一步步将自己的外甥养成了个奸佞。”
“落在你们口中,就变成了无辜,既是如此,那我倒是要问问顾大人,蒋大人养尊处优这么多年,磕了两个头就这么无辜了。”
“那沧州那些被官员鱼肉的百姓是不是更加无辜?被苛捐杂税逼得卖儿卖女的人无不无辜?京郊澧县上京告官枉死的三人无不无辜?”
她抬步上前,直接走至蒋谭明的身侧,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折,啪地一下将其扔到蒋谭明的面前。
查蒋谭明这个人不容易,可查齐易不难。
尤其是李侍郎就在吏部,能找出此人的所有升迁记录。
施元夕从中抽取信息,昨日就已差遣影卫赴齐易从前任职的澧县调查。
官员好不好,不应该问府衙里的人,而是应当问问当地的百姓!
“几年以前,齐易在澧县之时,便曾为了尽快处理案件,做出政绩,将无辜百姓屈打成招,让其在牢中白白冤死。”
“那冤死的百姓家中有三人来京告官,却莫名死在途中。”
掩盖这件事的,不是蒋谭明,而是齐家。
蒋谭明可能至今都不知晓这件事,但他不清楚齐易犯下的事,却绝对知道齐易是个什么人。
就这样的人,他还一步步将齐易捧到知州的位置上。
“兢兢业业?处事严明?”施元夕嗤笑道:“蒋大人就是这么勤政爱民的?”
“还是说……”她抬眸扫向所有跪着的官员:“诸位平日里也都是这么为官的?”
第117章 在所不辞
朝上一片死寂,蒋谭明仓惶抬头,捡起了施元夕扔在他脚边的东西,越看越是心惊。
方才还算镇静的面容,此刻惨白非常。
他握着奏折的手都在隐隐发抖。
齐家扶持他上位后,给出的条件便是让他提拔齐易,这些年来,他给齐易收拾了不少烂摊子。
经由他手里的事情,绝大部分都处理得很干净,他笃定施元夕找不到证据,才敢在朝上大呼冤枉。
哪知那齐家人擅做主张,强行为齐易遮掩,还牵涉到了坑杀良民。
蒋谭明行事谨慎,这等事落在他的手里,要么不处理,要做就要将事情堵死,不给对方任何反扑的机会。
可齐家人不是,齐家上下包括他那个妹夫都是些端着世家架子的草包!
他们以为,他丢了官,朝上就能放过齐家吗?
蒋谭明绝望之下,闭上双目,良久都说不出话来。
顾安仲见状,心头发沉。
这般局面,蒋谭明只怕是要保不住了……
他深吸了口气,想要上前去继续为蒋谭明辩驳。
这些事到底不是蒋谭明亲手所为,他们咬死不认,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他还没开口,就被谢郁维制止。
隔着几位官员,顾安仲看到谢郁维对他轻摇头。
大势已去。
吏部中存有的证据,皆能证明齐易是蒋谭明一手提拔,即便证明蒋谭明全然不知情,那他也有失察渎职之罪。
齐易在澧县为官,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
在这中间他多次升任,尚不知犯下多少错事。
光这些事情,就已经不是失察渎职几个字能说得清楚的了。
蒋谭明到得此时还要抵死不认,那便是罪加一等。
朝上的周瑛真被惹怒,今日所有为蒋谭明求情的官员,都会被打成他的党羽。
这便给了周瑛彻查谢家官员的理由,那才是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们赌不起这个结果。
原本那些为自己说话的谢家官员,在这份证据后,俱是沉默了下来。
蒋谭明深吸了口气,他当下也明白了谢郁维心中所想。
他伏在地上,声音发颤地道:“臣,犯下大错。
“请皇上责罚。”
证据没扔到他的面前时,他还振振有词,抵死不认。
如今这个模样,也不是知错了,而是知道自己再不认,就要跟着齐易一起死了。
周瑛冷眼看着他,道:“将涉及齐易一案的所有相关人等,打入天牢,吏部尚书蒋谭明卸除官职,交由刑部侍郎徐京何亲自审问。”
“务必要将其利用职权犯下的所有罪状查清。”
谢郁维神色瞬间绷紧,他骤然回头,看向徐京何。
审理蒋谭明的事情,为什么会交给徐京何?
这话说得莫名,主管刑罚的两个衙门,除了刑部就是大理寺。
两个衙门职权相当,案子落在哪边,全看周瑛的想法。
可在场的朝臣都清楚,徐京何在此之前,并没有偏向谢、周任何一方。
如今周瑛费了些力气,将谢家这边最主要的官员拿下,却没有让施元夕审理此案,而是把人交给了徐京何!
官员队列中,徐京何缓步走出,沉声道:“臣遵旨。”
那瞬间,谢郁维这些年刻意练出来的养气功夫,险些维持不住,神色惊变,直接失了他权臣的仪态。
这不是审理个案子那么简单的事,观两方一唱一和的态度,极有可能在私下达成一致。
谢郁维几乎立即想到那天,他亲眼看到徐京何和施元夕并肩前行离开。
可这前后尚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徐京何竟然已经彻底倒戈?
他心头又惊又怒,面色罕见地阴沉下来。
就在此时,施元夕再次上前一步,她神色从容平静,开口便道:“皇上,吏部作为六部之首,对于朝中及各地方,都尤为重要。”
“此前吏部中就已空缺了一位侍郎,加上今日之事,吏部所有事务,都将会落在李侍郎一人身上。”
原吏部侍郎姜帆死亡后,空缺的侍郎之位,几方皆虎视眈眈。
争夺不休的情况下,这位置便一直空悬了下来。
这会再把蒋谭明拿下,人是真的不够用了。
顾安仲沉下面孔,绕了一大圈,施元夕的根本目的,是想要将那李侍郎推到尚书的位置上去!
侍郎只是正四品,尚书之位却是正二品大员。
那李侍郎若没有立下大功,哪怕是同属吏部,也绝不可能一步登天坐到尚书的位置上边去。
他当下便道:“吏部尚书之位关系重大,草率定夺,恐会引起朝堂震动,臣以为,此事当谨慎思虑后再行定论。”
说是谨慎思虑,其实也是谢家这边一时间没什么人可用。
吏部尚书之位非同一般,虽说同属正二品,但认真说起来,其实算是另外五部尚书的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