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前头轻松了那么多天,突然间又恢复以往的情况,可不就让他们有些手忙脚乱的。
甚至因为郁离不在,他们只能少杀两头猪。
不然这杀猪的时间不够啊,而且送货时间也不够。
连素来稳重的罗叔都感慨,还是离娘在时好。
离娘在时,不仅那些猪听话,就连送货的活儿她都能包揽大半,不必他们到处送。虽说有跑腿费,可这也真是个力气活,不仅要靠双腿到处跑,还要有力气背猪肉,可不是件容易事。
张复以前是想要买辆骡车的,专门用来送肉,只是就算有骡车,也只能一个人使,因要在规定的时间送到,能送的人家也不多。
总不能为了送肉,多买几头骡子吧?这便不划算了。
自从有郁离帮忙送货后,他们觉得更轻松,不买骡子也不要紧。
郁离听后,说道:“那我今天多送些,你们歇着。”
罗叔顿时笑了,“也不必如此,你若是累的话,也是可以歇歇的。”
那边张复也端着碗面过来,一群人就坐在屋檐下吃面,这里摆了一张桌子,可以坐在这边吃,男女混坐在一起。
市井讨生活的,素来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讲究,大家只要心思正便没什么。
张记肉铺里的人都是心思正的,要是心思不正,张复也不会要。
张复问道:“离娘,昨儿你们娘家那边分家还顺利罢?”
闻言,其他人都关心地看过来。
虽然郁离来肉铺的时间短,他们已打从心里接纳了她,觉得这小姑娘不仅能干,心思也单纯,特别是在罗叔这样年纪的人眼里,郁离就和他女儿差不多。
郁离吞下嘴里的面条,抽空回道:“挺顺利的。”
“你娘家怎地突然要分家?”张耀平好奇地问,“你娘家爷奶不是身体还硬朗着吗?”
大家一起干活,偶尔也会说说家里的情况,特别是还有屠老大这青石村的人在,他们也知道郁家的一些情况。
总的来说,他们对郁家没什么好感。
主要是初见时,郁离那副瘦骨嶙峋的模样,一看就知道被饿出来的,郁家能狠心地对一个姑娘,可见这家里的人不咋样。
就算要供出个读书人,也不能不给孙女吃饱饭啊,将人饿成这样,会饿出问题来的。
在供家里的孩子读书之前,首先要确保家里人能吃饱饭。
饭都没吃饱,还妄想能供出个秀才?
郁离简略地说:“我大伯回家,出了些事,阿爷就说要分家。”
这话听在众人耳里,就是她大伯回去做了什么,导致家里的老人突然要分家。
众人也不去探究其中的真假,纷纷道:“分家好,分家后你爹娘和你妹妹们便能当作家主,想吃啥就吃啥,不用看人脸色。”
“是这个理。”
-
杀完猪,时间已经差不多,郁离准备去送货,转头和张耀平说,让他给她留三斤肉。
“难得分家,我想给我妹妹她们带点肉回去,也让她们吃回肉,庆祝一下。”
这分家可不得吃肉庆祝嘛。
张耀平拍着胸脯说:“郁阿姐说得对,肯定给你留着的!”
等郁离送货回来,张耀平将留给她的肉从桶里提出来,用芭蕉叶包起来。
郁离正要给钱,看到这么一大块肉,有些吃惊:“这么多?”
“不多啊!”张耀平笑嘻嘻地说,“这是七叔特地割的,说要给你娘家的妹妹们尝尝咱们家的猪肉。”
郁离要给钱,张耀平说什么都不肯要。
“这是七叔送给你娘家妹妹的,说是庆祝你娘家分家,祝她们以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是讨个吉利呢。”
闻言郁离不再坚持。
这世界的人好像很重视吉利这东西,像是给人冲喜,或者是成亲看日子、搬家看日子,连出门都要看个吉日什么的。
郁离不太明白这些,不过入乡随俗嘛,她觉得自己应该也跟着吉利一下。
等张复回来,她特地去感谢张复。
张复挥了挥手,“这没啥,毕竟离娘你可是救……可是咱们肉铺里最能干的,你一个人干的活,都顶咱们好几个了。”
听到这话,罗叔和张耀平等人都笑呵呵的,没什么芥蒂。
确实也是如此,郁离的能力让他们心服口服。
作者有话说:
这文开了防盗,48小时,60%
第 44 章
◎他还小,不能放过他!◎
干完所有的活,郁离领了钱便离开肉铺。
想着郁家刚分家,加上郁老太太素来吝啬的性子,二房分到的东西肯定不全,特别是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便决定去买一些给三个妹妹。
郁离买了盐、酱油和醋等,还买了一些饴糖、红糖。
听说吃红糖鸡蛋能补血,她决定多买些红糖,让妹妹们多吃点红糖鸡蛋补身体,当然,她自己也要补补。
家里的果脯被她吃完了,也要买一些。
果脯和糖原本是给傅闻宵吃药后甜甜嘴的,吃得更多的还是郁离。
不过没事,她现在赚钱了,吃完就买,不用心疼钱,钱赚来就是花的,不花在吃食上没意义。
郁离一路走,一边买,只要看到店铺,觉得有必要的,就去买。
同时还买了一些糕点之类的。
等她准备回村时,背篓都装满了,将今天赚的钱都花了个精光,不剩什么。
晌午过后回到青石村,周氏给她留了饭。
吃过饭,郁离便去洗漱,换上干净的衣物,然后将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将它们整理一番。
周氏坐在一旁绣桌屏,傅燕回两个孩子在屋里睡晌午觉。
见她买这么多的东西,周氏愕然,“离娘,你咋买这么多?”
“给金娘她们买的。”郁离回答,“刚分家,她们屋子里有很多东西都是缺的,便给她们买了。”
周氏闻言便没说什么。
钱是郁离自个赚的,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她也是过过苦日子的,知道乡下穷时,那是连件衣裳都可以穿到无法补,特别是乡下的姑娘,野草一般,没人心疼。
周氏每次看到郁家二房的那些姑娘,难免想起自己小时候曾经也是这般,落魄低贱到尘埃里,不禁心有戚戚。
郁离给几个妹妹买东西,对她们好,她也不觉得有什么。
若是曾经她有个能干的姐姐,想必姐姐也会愿意对自己这么好罢?
将芭蕉叶包着的肉放到阴凉处,准备晚点去郁家时带上。
接着郁离带着果脯等回房。
回到房里,见傅闻宵伏案提笔抄书,忍不住又瞅一眼,不管看多少次,仍是觉得那字赏心悦目,跃然纸上,仿佛连那纸都变得珍贵起来。
她将果脯放到桌上,然后坐在那里,吃起果脯。
虽然刚才已经吃了很多,她的肚子还能腾点位置,专门用来吃零嘴点心的。
傅闻宵终于停笔,告一段落,转头朝正在吃果脯、双颊鼓鼓的姑娘说:“离娘,怎么还不睡?”
午后吃过饭,她都会睡会儿,等到傍晚时起来。
郁离说:“你的身子不好,别累坏了。”想到他抄书是为了赚钱,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许和鼓励,但也不能累坏身体,不然请大夫也要花钱的。
傅闻宵唇角含笑,说道:“我知道,离娘放心,我会注意的。”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也不是时时都要躺着的,偶尔也可以动一动。
郁离瞅了瞅他,不再说什么,去漱了漱口,终于躺在床上。
一会儿后,她感觉到身边有人躺下。
那呼吸很虚浮,不用睁眼就知道是谁,伴着这道微弱的呼吸声,她渐渐地陷入沉眠。
傍晚,郁离又是满头大汗地醒来。
已经是末伏,就要入秋,不过这边的天气就算是入秋,也是躁热无比,秋老虎尤其厉害,直到中秋过后才天气才会转凉一些。
郁离缓了会儿,总算清醒几分。
她醒来时,见傅闻宵坐在那里看书,浑然没有先前一天大半时间都要躺着昏睡的情况,看着好像身体好了许多。
当然,这肯定是错觉,他的呼吸频率并未变,仍是给她一种随时要断气的感觉。
郁离去洗了把脸,然后和周氏说了一声,将今天买的东西放到背篓里,往上面再盖一块粗布,便出了门。
路上遇到不少村民。
众人都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向她打听郁家分家的原因是不是郁老大。
“你阿爷阿奶以前可是说过,只要他们两老在,郁家就不分家,哪知道突然间就分了,听你三叔说,是因为你大伯回来,你阿爷就要分家,是不是有这事?”
郁家分家这事,从昨天开始就成为村民们的谈资,大伙儿凑到一起,没少说这事。
主要也是郁家的分家太突然,没点风声,加上郁家还有三个读书人,素来备受瞩目,这突然分家,可不就引来众人的关注。
更不用说,这分家的原因扑朔迷离的,大大地激起众人的探究欲。
昨天郁家人都在家里忙着归整东西,众人也不好去打扰询问。
直到今儿早上,郁老二夫妻和郁老三夫妻去地里干活,便有人特地去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