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周嬷嬷,简若宁就在想,赵夫人究竟想要做什么呢?周嬷嬷说的话,简若宁也没有全信。
如果赵夫人真的只是想等之后再成亲的话,她是没有必要将这位玲姑娘接到京城的。在赵家待着不好吗?女孩子家眼巴巴地从外地千里迢迢赶到京城来,未免有些太不自重了些,也太上赶着了些。
而且如果真的是两家都同意的话,根本没有必要先将玲姑娘接过来,直接定亲走流程不是更简单?
就像是简若容和江雪宁这一对,简和砚和江家都同意了,关姨娘没意见,赵夫人也乐得简若容一辈子只嫁个最高五品的太医,这婚事在两个人见面之前,就基本上已经是钉死的了。
就算是江雪宁和简若容没有看对眼,这两个人也是得成亲的。除非又有哪个长辈有意见,觉得这婚事不妥,才有可能转圜。
简若宁在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将这位赵夫人娘家侄女,也就是他们的表姐妹的事情告诉了简若潇和简若淮。
简若潇自然是没想到赵夫人居然打上他的主意了。简若潇对赵夫人是很没有好感的,商姨娘这么多年的清贫日子,他们兄弟姊妹三人这么多年的苦日子,不都是因为赵夫人造成的吗?
赵夫人那边不松口,云英院这边就干什么都不方便。简若潇还记得,小的时候,商姨娘想要拿一些香囊、扇坠、璎珞什么的出去卖了,换点钱,门房那边都不会行个方便的。
分明就算只是一个小丫鬟,自己做点东西捎带出去换点钱,也是很容易的,可是云英院这边就是不行。
饭菜、衣物全部都是糊弄,弄的弟弟练字连好一点的纸都没有,只能用便宜的草纸,这样才不心疼。
而妹妹每次想要吃点东西,厨房那边都说是没有空的师傅,非得是用比别人高的钱,才能点个菜。最后非得他出去一趟才能弄来。
这些,简若潇可都还没忘呢。
简若潇也就坚决的和弟弟妹妹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简若宁听着三哥说的这些,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商姨娘从来都不会拿东西出去换钱。
明明房姨娘和薛姨娘是经常拿着自己做的东西出去换钱补贴生活的。商姨娘的女红也不错,如果能弄点绣品出去卖,想来这每月也就不用指着月钱那一点点的银子过活了。
所以不管赵夫人娘家的那个侄女,有多么多么的好,简若潇都是不会答应的。反正他现在也已经做官了,若是赵夫人真的坚持要这样,他也是不怕的。
简若宁倒是觉得,乐昌郡主和简和砚说不定都会反对,但是如果赵夫人真的要将这件事办成的话,恐怕这明的暗的都是得提防着才是。
“三哥,这件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的,祖母和父亲应该都是不会同意的,但是如果找赵夫人使别的招数呢?”
简若潇:“什么别的招数?难不成她还能强逼我娶她侄女不成?”
这可能也就是宣平侯府太早的将男孩子弄出后院的一个不好的点了,简若潇完全不明白后院里的勾当和算计。
就算在刑部,他接触到的也大多是大奸大恶,什么原因都有,但是都是你死我活这种程度的。他的思维是直线的。
后院里的算计,是无形的,是出人意料的,是弯弯绕绕的。
一直没说话的简若淮这时突然发话了:“好像也不是不成?”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有种感觉,如果真的没有什么法子了,赵夫人这样的人,用这样的方法,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而简若宁对这些就熟的多了,她打算提前给简若潇打个预防针,也顺便提醒他:“如果你的屋子里,突然出现了玲姑娘的东西呢?就算你能保证不会这样,但是你院子里的人呢?
如果你不小心和玲姑娘有了接触,或者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污了人家姑娘的名节,到时候你娶还是不娶呢?如果这时候玲姑娘表态非你不嫁呢?”
简若潇沉默了,这些情况他完全都没有想到过。妹妹的确是提醒他了。简若潇决定现在回去查一下自己身边的人,确保一个信任的人就行了,其他的人,暂时就出去吧不要近身了。而另外的,也只能他多注意了。
就在这场谈话不久,赵夫人就特地将家里还在的这几位都交到了明心堂,说她娘家来人了,叫过去见见,起码也是他们的表姐啊。
简若宁也就是这个时候见到了这位玲姑娘。
作者有话说:
今天下午量了一□□温,三十七度三,这到底算发烧了还是没有啊?晚上突然觉得嗓子特别干,开始流鼻涕了,喝好多水都不管用。难道是因为我今天出门了,受冷了?
第73章 赵采玲
此时简若宁才见到了这位玲姑娘的真容,也知道了这位玲姑娘叫赵采玲。
听到赵夫人介绍这个名字的时候,简若宁一瞬间恍惚自己回到了现代,听到了一个十来年前的名词彩铃。
后来听到赵夫人介绍,简若宁这才明白,原来这个表姐不叫彩铃,叫采玲。
知道了名字,是简若宁也好好地观察了一下这这位彩铃,哦不,采玲表姐。
赵夫人的娘家侄女,和赵夫人一样,都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凤眼,只不过除了这一双凤眼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别的出挑的地方了。
再要说的话,那就是长相上随了赵家人的长相,都长得很成熟,都是相对来说比较长的脸型,中庭也都偏长,眼尾微微下垂,有些凹陷,和平常见到的凤眼还有一点点的不一样,嘴唇也偏薄。
所以明明这位采玲表姐只比简若宁大上一岁半,如今也不过十六,可她看上去,说是二十六,也不是没人相信。
不过相对来说,这位采玲表姐的长相还是要比赵夫人要好一点的,也不能成为是相貌平平,勉强也能算是眉清目秀。可能这跟她是个庶女,生母一般姿色都比较好的原因有关吧。
就像是简老爹的四位姨娘,就算是赵夫人给的薛姨娘,如果在年轻的时候,那也算得上是清秀佳人了。
而就算是因为将孩子养病了还不听人劝,乐昌郡主给儿子选来气赵夫人的两位,商姨娘就不用说了,连房姨娘,那也是小家碧玉,姿色动人的。
毕竟纳妾纳色这条定律,虽然人们不会宣之于口,但是早已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
简若宁至今都觉得,商姨娘能进府之后迅速怀孕,还在她不是很愿意争宠的情况下怀孕两次,和她长相上的优越是分不开的。
就算是现在,简和砚一个月也会来云英阁一次,虽然有时只是略坐坐,就觉得商姨娘冷淡,然后就走了,但是也不是完全不会来。
就在简若宁观察这位赵采玲表姐的时候,简若容也在旁边和简若宁说着悄悄话:
“这位表妹真的才十六,比我小吗?我怎么感觉她比我大呢?要不是还留着头发,没有完全梳起来,我都觉得这是哪家媳妇了。”
对于简若宁来说是表姐对于简若容来说,就是表妹了,不过不管是表姐还是表妹,赵夫人是当中说了:“采玲要在咱们府住上一段日子,这段时间,你们两姐妹可要好好照看她,说不定,能一直做姐妹呢。”
尤其,赵夫人还特地提点了一下简若宁:“尤其是若宁,这玲丫头刚刚来,你可得好好带表姐玩一玩,听说你懂香,也教教玲丫头怎么做。”
“是。”简若宁表面上答应的很好,但是实际上心里想的却是,她一定要看好这位采玲表姐,不能让她以及赵夫人有可乘之机才对。
毕竟赵夫人这个要求很耐人寻味,要说这简若容可比她还大两岁,按照长幼有序,要接待赵采玲的也不该是简若宁,而是简若容才对。
更别提,其实简若容和赵采玲才算是年龄相当,只差两三个月,应该更能有共同语言。简若宁明年才及笄,可是要比赵采玲小。
若是宣平侯府只有简若宁这一个女儿,让简若宁带着赵采玲,也不算是什么问题,但是偏偏坏就坏在宣平侯府还有简若容。
所以赵夫人的这个安排,实在是不符合常理,简若宁结合之前周嬷嬷的消息,一下子就能猜的出赵夫人是什么意思。
那位赵采玲微微一笑,也和简若容和简若宁都打了招呼:“早听闻说是这姑母家里的姐妹,都是天仙似的人物,一直不得见,如今可算是见到了,当真是极为出挑的,倒是让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呢。”
明面上来看,这位赵采玲对简若容和简若宁都还挺热情的。只不过她对于简若宁那是更加的热情。
在赵夫人说了让简若宁照看赵采玲之后,赵采玲也是温婉一笑:“早听姑母说,宁妹妹素来都很会玩香,能调的一手的好香,这看来以后我少不了麻烦宁表妹了。”
简若宁也答话:“这可正好,我还愁没有人陪我弄呢,若是玲表姐愿意的话,妹妹自然是却之不恭。”
实际上,简若宁想的却是,如果她将这位采玲表姐全部都拘在自己院子里,她是不是也就没有时间再搞事情了?
今日只是初见,等之后赵夫人还要给赵采玲收拾院子,说是闺学也要让上着。以后赵采玲和简若宁就是同学了。
本来到这里,看着外头日头已经快到吃饭的时候了,简若宁想着这应该是见完了,等吃完饭,就可以回去了。谁知道赵夫人居然不是这么安排的。
“今日玲丫头的接风宴,就等到晚上的时候吃吧,把家里几个都叫上,你们表兄弟姐妹之间也要照应照应。”
所以这是因为简若潇晚上的时候才能散值回家,所以特意将接风宴改到了晚上?
果然,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赵夫人果然将简若潇、简若淮、简若容、简若宁四个都叫上了,一起陪着赵采玲。
赵采玲得了这么个机会,自然是一直不停的在找话题,要不是在介绍菜品,要是不是询问简若潇府内的厨子做什么菜比较好吃。
这简若潇怎么知道?他的饭菜都是自己让人去提的,因为赵夫人的“嘱咐”所以他也几乎没有吃到过什么比较好的菜。
如果单看菜品的话,他的日常饮食,一定是符合府内一向的做法的。但是事在人为,这有人的地方就很容易做手脚。
一道菜,都是荤菜,青椒肉丝和红烧肉是不一样的。黄焖鸡腿和卤鸡杂也是不一样的。
简若潇还真的没有吃过什么比较好吃的菜,也就是这段日子,他高中了之后,哪怕是有赵夫人的嘱咐在,厨房里的也会因为巴结他,做一点好茶饭。
只不过简若潇刚刚上手部里的事务,所以他在一般不在意吃的好不好,心思都不在这上边,自然也就察觉不到有什么好吃的菜了。
于是他很直率的回答道:“不知道,问若宁,她知道。”
十分简洁有力的回答,把赵采玲弄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而简若宁在一旁看着,忽然有些想笑,这就是大直男的威力吗?有的时候,听着还是蛮爽快的嘛。
赵采玲出师不利,问了两句简若宁之后,又转头开始询问别的事情:“听说潇表哥年纪轻轻就在刑部做事了,好厉害啊,在刑部做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也分享分享,让我长长见识。”
对此,简若潇的回答就更简洁了:“保密。”
这也是自然的,如果是还没有判定的案件的话,不管是任何人,都是不应该泄密的。万一凶手就知道了呢?简若潇一个小小的七品官,自然也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而若是已经判定了的案件,鉴于刑部他管的这块都是大奸大恶之人,所以简若潇也觉得不适合在饭桌上说。
于是他加了一句:“食不言,寝不语。”
简若宁在旁边看着简直都要笑死,这是在说赵采玲有些吵,希望她不要吵了的意思。
赵采玲连续两次是屡战屡败,老话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赵采玲是提不起什么劲儿了,她觉得简若潇真的是太难说话了。
再这样下去,她可就不能成功留在侯府了,枉费了她还算计了她六姐姐,让她脸上起疹子,这才如愿以偿的来到京城了。
所以赵采玲决定再试一次,可惜简若潇是个大直男,对于赵采玲说的东西完全不懂,他甚至觉得赵采玲影响他吃饭。
中午在刑部没时间吃,晚上好不容易能好好吃点,又要来为赵采玲接风洗尘,等吃完饭之后他还要看卷宗呢。
谁知道赵采玲这样一直巴拉巴拉的说了个没完,让简若潇都有点烦了。
席间,看简若潇不是很热情的样子,赵夫人特意说道:“你们兄弟姊妹四人,虽然不算是我亲骨肉,但是既然是简家的孩子,那就是我的孩子。
这我是为了你们着想才说的这话的,人活在世,多接触接触亲人,不要像个闷葫芦一样,不说话,反倒是生疏了。”
连简若容都听出来这话是对着简若潇说的,还在哪儿瞧瞧的推了简若宁一把,然后小声的问呢:“赵夫人这是在干什么?这不是接风宴吗?提这个干什么,怪别扭的。”
的确,这一桌,除了赵夫人这个长辈以外,都是庶子庶女,简若宁都觉得,是不是因为简若泓、简若宜、简若宓都嫁出去了,所以赵夫人无事可做,所以才将手伸到了简若潇身上。
而在庶子庶女面前,提这个话题,真的不是一般的尴尬,因为简和砚一直宠着关姨娘,所以简若容和赵夫人的关系其实也并不怎么样。
而赵芙蓉和商姨娘,就更不用说了,商姨娘被纳进府之后就有了简若潇,这是什么,这是打赵夫人的脸啊。
当初赵夫人可是七年才生下来简若泓这一个男孩子,而后才陆陆续续有了简若宜、简若宓。虽然两个人数量上是一样的。
但是要说是怀孕生子的速度的话,终究是还是商姨娘强一些。所以当时的赵夫人苗头对准了的就是商姨娘。
这么多年这么多的事情,虽然府里也不算是赵夫人一个人做主,再加上乐昌郡主护着,赵夫人并没有要了商姨娘和简若宁四人的性命。
但是因此受的苦也不算少了。这个时候说这些话,未免有些太过假惺惺了。连简若宁听了都觉得无比的尴尬。
更别提那位玲表姐,其实也是个庶女了,想必在赵家那种庶子女众多,资源还不够分的家里,这中间的矛盾会更多吧。
所以甚至连赵采玲都兴致不高,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没有出啦打圆场。
赵夫人倒是觉得自己这话是掏心窝子的话,一口气说了好多好多。简若宁觉得吧,这种事情,她不能纯靠说的啊。
人呐,论迹不论心,当然也不论嘴的。
说的再好听,实际上还是要看究竟是怎么做的。像是赵夫人这种做法,就算是说再多,也是没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