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阵讨论后,评论区出现了一个ID“陌生”的中立派:
【为什么需要做选择呢,就不能都要了嘛,大家帮我看看,这古法素圈和金珠手链叠戴的效果怎么样?】
这是条带图评论,评论下方配上了一张现拍的照片,白皙的手腕上一只古法素圈配一条金珠手链,温润的色泽,外形一个平滑流畅,一个颗颗圆润饱满,两样搭配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
短暂的沉寂过后,楼下评论疯狂增涨!
【姐妹,你真是平平无奇搭配小天才,这么好的主意都给你想到了,你还真别说,这叠戴起来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看呀!】
【我也曾经这么搭过诶,不过效果没你这个好看,你这个金珠手链和手镯好配呀。】
【原来搭配的好真的一点都不显累赘呀。】
【这种混搭真的很不错诶,我有一种预感,这可能会引领潮流诶!】
【附议!该死的,看来这钱我是不得不掏了,这也太潮了,潮得我风湿病都要犯了,这种事我怎么可能错过!】
……
效果达成,方锦惜悄悄地退出了自己的小号,优秀的商人善于创造需求,方锦惜的这手搭配真的很吸引人,一生爱搭配的红薯女人怎么会错过这种尝试。
若是想尝试一下,那缺手镯的肯定要去买或者打手镯,缺手链则是要添一条手链,那那条手链最百搭呢,不妨先考虑一下她们家的“相见欢”,毕竟搭配的效果已经展现给大家了,是吧。
明枳脱下了手上的手镯和手链放回了玻璃柜里,没想到喝个下午茶的功夫她还被拉去当了一回模特。
方姐这点子还真不错,若是在大珠宝商那,说不定这一举动还真能搅动整个市场。她的账号影响范围有限,可能也就是局部热度,但这对于她们打金店来说是绝对够了的。
方锦惜做完自己的事就去看女儿了,比起自己的成功,女儿的进步更让她高兴,在明枳的教导下,方晓棠已经能独立制作金珠了。
一颗颗金珠沿着轨道滚落到盒子里,方锦惜拿在手上细细的观看,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批次的金珠比起昨天那批又进步了不少。
明枳对方晓棠的教导就是大胆尝试,做坏了不要紧,熔掉了继续再来就是,这些损耗他们店里还是承担得起的,只有多练,手艺才能有进步。
为了让方晓棠更好的练基本功,明枳单独为她配备了一套工具,让她用白银进行练习基本功,银价便宜,这样她心里负担也会小一点。
方锦惜对比和方晓棠和明枳的金珠,觉得女儿的金珠已经达到可以上架的标准了。
“晓棠,我跟你说,你抽空多车些珠子出来,妈有预感,接下里金珠手串的单子最起码翻番,小荷尖尖的挂件和小鲤鱼挂件也多做些备着。”
方晓棠闻声抬起头,眨了眨眼睛,乖巧的点了点头。
那小鹿般的眼神,看得方锦惜心都化了,自己女儿怎么就这么懂事听话呢,女儿这么好,却因为自己的疏忽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
想到这方锦惜不免又难受了起来,以前也是这样,一想到女儿的病她就难过的要命,恨不得把自己也聋了来赔罪,自从来了店里后这种情绪才缓解了不少,现在和女儿一起工作,朝夕相处,她真的每一天都是满足的,再也不要求其他的了。
她有一种预感,她家晓棠会慢慢好起来的。
经过快两个月的培养,手绳和手链这块明枳是彻底放手给方晓棠去做了,而方晓棠也是个能担事的,师傅给了她就大胆的接下,一点都不带退缩的。
方晓棠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可以专心致志的做自己手上的活,还能每天都学到新东西,这真是她理想中的工作了。
以前她的生活中只有学习,她也曾想过,就算自己按部就班的完成学业,毕业后又该追求怎样的生活呢,以前的她是迷惘的,而现在她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平台销售那边不用她操心,有自己妈妈帮忙管着,柜台上来了客人妈妈和施姨也会帮衬着接待,技术上不懂的有师傅帮忙托底,真的好有安全感。
在这种工作氛围下,方晓棠成长迅速,一开始她还只是照着明枳给的样式编,现在都已经可以自己随性创作了。
还真别小看手绳,这部分的营业利润都快可以覆盖方锦惜和方晓棠的工资了,再加上小金饰和手链的利润,那数字真的相当可观!
明枳是真觉得这次找人招对了,不仅利润增加了,她的空余时间也变多了,要不是有方锦惜和方晓棠帮忙,她还真抽不出空来做陶教授的项目。
端午节过后,明枳给自己放了一天假,说是放假,其实也是安排的满满的,上午要去市博物馆参加项目会议,下午还答应了陪秦桑逛街。
“明枳,这里!”明枳刚走进会议厅就听到了师姐热情的招呼,今天因为要做汇报,开会的地点也从平时的会议室换到了设备齐全的会议厅。
“给你带的,今天的会安排的这么早,我早上六点就起床赶过来了,困死我了。”师姐潘妙之边说边打了个打哈欠。
这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会和项目组交流,和大家也慢慢熟悉了起来,尤其是师姐潘妙之,两人莫名的对脾气。
明枳接过了她手上的冰美式道谢,巧了,她还正需要这东西,昨天为了做方案收尾熬到凌晨两点,今天六点半就起了,真的是眼皮都睁不开了。
“我觉得你上次的初稿就很好诶,教授太严格了,居然还要你改,我觉得很完美呀。”趁着陶教授还没来,潘妙之凑近了和明枳说着悄悄话。
“那师姐一会儿再看看,今天给大家带了惊喜哦。”明枳卖了个关子,眼神里透着自信。
潘妙之一听就来了兴趣,正想刨根究底,会议室的门再次打开了,陶教授来了,后面还跟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他应该就是教授昨天在群里说的文旅局的领导了。
热闹的会议厅立马就安静了下来,陶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那位男子,“这是文旅局办公室金主任,今天将会协助我们筛选方案。”
金主任是位三十岁出头的男子,看起来颇为干练,“辛苦大家了,今天让大家赶个大早实在是情非得已,不知市长从哪里听到了我们这个项目,安排了今天下午过来视察,所以中午之前我们必须出一版方案,麻烦各位了。”
说完,陶教授和金先生也入座了。
这也太急了吧,在座的项目组成员有些慌张,他们想过进度紧张,但也没人告诉他们这么紧急呀。
“妙之,从你开始吧。”陶教授点名道。
潘妙之措不及防被点到名,匆匆收拾了资料,走到会议厅前。
屏幕亮起,潘妙之落落大方,对照着概念图开始了自己的讲解:“大家好,下面介绍的是我的第一款设计,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祥云鸿运胸针……”
明枳很喜欢潘妙之的这款设计,金色的祥云上方镶嵌一颗甜桃状的红色宝石,简约大气,日常百搭,删繁就简,保留了文物的最大特色,非常适合做成文创商品。
把好运戴在胸前,鸿运在前,寓意也非常好,因为走的是极简风,宝石是人造的,所以价格也很便宜,适合作为入门产品。
陶教授和金主任看了连连点头。
接着潘妙之又介绍了自己的第二件作品:吉祥如意步摇。这款小巧的发簪和刚刚的胸针是同一种风格,依然是金色祥云和红色宝石,不同的是在祥云侧面加了一根食指长的小流苏。一条流苏垂下来,最下面挂着一颗红珠子,小巧玲珑。
这一简单的调整却让这个单品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精致温婉,她用最简洁的设计将古老的发簪变得时尚、日常,让古风融入生活。
这两件作品毫无疑问全票通过,潘妙之在掌声中走下了台,坐回了明枳身边,明枳冲她比了个赞,潘妙之则调皮地朝她做了个鬼脸。
潘妙之展示结束后陆续又有几位师兄师姐被点名上去展示,大家的作品都各有特点,但金主任似乎不是特别满意。一圈轮下来,最后就只剩下明枳了。
“明枳,到你了。”潘妙之小声提醒道。
明枳还在思考自己作品的问题,冷不丁的被提醒后立马回过了神,她在向大家鞠了一躬后走到了会议厅演讲台,将U盘插入了上面的笔记本电脑。
电脑上的图片被投影到了屏幕上,一只华美的金簪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一上来就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视觉冲击。
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第二幕,这是一张对比图,是文物和文创的对比。
明枳开始解说:
“大家好,这是我的推荐作品,我把它叫做“牡丹发簪”,它是以景昭王珍藏中的“花丝镶宝石牡丹花鬓簪”为原型设计的,这件文物运用了大量的花丝工艺,虽然我设计的这款文创产品使用的不是一模一样的工艺,但我有信心能尽量还原文物原型,做到外形上的相似。”
听完这段介绍,金主任在台下挑了挑眉毛,直接发表了评论:
“这位同学挑了一件难度很高的作品,年纪轻轻,很有勇气,图片做的很漂亮,如果实物能达到五成的水准,我给你第一名。”
这话听着怪怪的,像是表扬,又像是嘲讽。
明枳的感觉是对的,金主任在看到明枳的选品后就觉得这位同学有点好高骛远,华而不实,看她的样子应该是这组人里面年纪最小的,却偏偏挑了最难的。
他也是研究过项目资料的,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件文物最有特色吗,可欣赏是一回事,要做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明枳也不生气,继续翻页,第三幕,是牡丹发簪各个角度的分解效果图。
“刚才给大家看的是设计效果图,下面请大家看一下我拍的实物照片,像素还可以,我放大给大家看一下。“
明枳说着又翻页到了第四幕,屏幕中出现了一位女子的背影,乌黑的长发盘起在后脑勺,发髻上佩戴的正是这款牡丹发簪,在丝缎般的黑发衬托下,牡丹发簪显得更为华贵了。
“明枳,你是说你已经把这款发簪做出来了?”陶教授惊讶的站了起来,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照片摆在眼前,她只能得出这个结论了。
“是的,我自己试着做了一个,因为时间紧,做的有些粗糙。”
明枳是真的觉得时间紧,这件作品真是花费了她好多个夜晚,这样说吧,她做这款文创用的时间可能比做正品用的时间还要多。
要化繁为简,还要不失特色,要降低成本,还要不失贵气,要兼具艺术感与实用性,还要能量产……
文旅局提了这么多的要求,真的太看得起他们了。
眼见为实,明枳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打开,取出了里面的牡丹发簪直接绾了个发髻。
走下讲台,明枳走到过道里,给大家做了全方位的展示,最后取下发簪,放到了陶教授的手心里。
坐在三米开外的潘妙之连忙一个箭步凑了过去,瞪大了眼睛像是要把每个细节收入眼底。
陶教授眼底闪过了惊艳的光芒,她平铺手掌,将牡丹发簪递到了金秘书面前。
“金主任,您看。”
金主任捏住簪身拿起了发簪,如同拈花一般,靠近了细看了起来,“有点东西,不细看还真的像是花丝工艺。”
“而且它戴上真的很好看,远看像一朵牡丹花,近看又有花丝的细节,三颗宝石排列安放的也恰到好处。”潘妙之忍不住在一旁插话道。
“这是用金子做的吧,这么重的分量,可不便宜。”金主任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重量说道。
对于金主任的话明枳也不直接反驳,她直接引用了文旅局长的原话:
“我记得姜局长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文创产品最重要的使命是传播文化,所以价格必须要亲民,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能把它们带回家。”
金主任点头表示认可,姜局长是他的顶头上司,她说的话他自然是知道的。
明枳接着说道:“所以这只发簪我采用了铜镀金的工艺,原材料并不贵,上面的红蓝宝石也都是人工造的,大致算下来整体成本可以控制在200元以内,如果后批量投产,成本肯定能进一步下降。”
金主任这下是服气了,原本她对于陶教授这种集思广益的项目思路还有点意见,还以为是她不愿意亲自操刀,现在看来,创作这种事还真的要多讨论,年轻人未来可期呀。
“陶教授,你的这位学生真是让人大开眼见呀,是我小看人了,有了这款作品,我这趟算是能交差了,虽然我一个男的不太懂首饰,但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这款发簪,很能激起人的购买欲啊。”
虽然方案还没最终敲定,金主任已经打算把这款作为C位产品了。一组产品中,必须有一件能夺人眼球的。
自己的学生被表扬,陶教授与有荣焉,毫不吝啬的夸赞道;“我这位学生很有灵气,不过我今天也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她动手能力也这么强,这款发簪不仅复原程度高,还实用,综合考虑了生产端和销售端,恐怕我自己都做不到这个程度。”
听了陶教授的话,金主任脑子一转,又有了新想法,“既然这位明同学这么有才华,只设计一款未免有点可惜,不如再加一款吧。”
“这个恐怕来不及了,金主任,我给明同学安排的任务就是做一件文创。”陶教授帮明枳婉拒道。
“诶,能者多劳嘛,不试试看怎么知道来不及,我先帮她把名额留着。”
这话说的也太轻松了,这位金主任还真会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先把你架得高高的,再让你为他所用,难怪三十出头就能坐到这个位置,真是有点手段的,陶教授这种搞学术的在谈判上还真的不是他的对手。
第25章
好在明枳也不是只准备了这一个方案,还有一个因为某些原因她弃选了,既然现在有机会,那就放出来让大家帮忙点评一下吧。
明枳重新站上讲台,打开了另外一个文件夹,向大家展示了另外一款作品:蔷薇发夹。
“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我居然做了一个发夹。”经过了刚才一轮展示,明枳也放松了下来,甚至和台下做起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