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养殖场舍得用饲料和草料,所以所有动物都长得好,自然也能卖得少价钱。
徐婉宁已经许久没有来过养殖场了,该说不说,她每一次来,都会受到很大的震撼。
因为每一次来,养殖场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她这个甩手掌柜当的,可真是太称职了。
也好在,有杨开和那些退伍军人帮她照看,她确实不用太操心。
杨开带着陈凯在养殖场转了一圈,让陈凯对养殖场的规模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之后,徐婉宁将陈凯带到了自己在养殖场的专属办公室里。
“你的工作量,要比杨平和赵琦更重,所以除了一开始说好的工资外,我会额外给你补贴。”
“我们养殖场,除了要跟二号店和利民食品厂对接外,还有跟肉联厂,供销社,百货大楼,以及京市其他一些稍微上档次的酒楼的合作。这些之前都是杨开负责的,但他毕竟不是专业做这个的,所以稍微有些吃力。”
趁着徐婉宁说话的工夫,杨开已经将这大半年的账本都摆在了陈凯面前。
“你现在要做的,是用最快的速度,将所有对接单位的账本都理顺,然后将成本和净利润汇报给我。另外,养殖场的工人,最近半年,我只给了基础工作,之前说好的提成一律没有发放。”
“你跟杨凯你们俩,把员工的福利提成这些算清楚,我尽快将这笔钱发放下去。”
陈凯看着面前厚厚一摞账本,知道自己的任务量确实很大。
但对于他而言,这也算一个挑战。
最重要的是,徐婉宁给的工资很高,他如果不好好功能工作的话,万一徐婉宁把他换掉怎么办?
“杨开,你等会儿给陈会计安排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另外宿舍也给他安排一间,他自己一个人住。这段时间,他就住在养殖场,有需要他对接的工作时,你把他带上。”
“小老板你放心,往后我一定好好照顾陈会计!”
杨开说的毫不犹豫,隐约还能听到他言语当中的激动。
能不激动吗?陈凯来了,意味着他能轻松许多。
第1199章 赖账
虽然,他兼职会计工作的时候,还能多拿一份工资,但看到那些数字,他头都大了。
而且现在养殖场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不但每天要运货到京市去,最重要的是,交易的金额越来越多,数目越来越大,他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算错了账,一直都提心吊胆害怕会给徐婉宁带来损失。
现在有了专业人员,他也能松一口气了。
交代完养殖场的事情,徐婉宁又去了大棚种植的地方。
第二批草莓快要成熟了,大约再有个两三天就能开始卖了。
早上在统一小食铺吃饭的时候,杨蓉还在说,现在顾客少了,他们每天的工作量也少了很多,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还拿着徐婉宁发的工资,怪不好意思的。
马上又要卖草莓了,估摸着她们有的忙了。
另外黄瓜和西红柿也要成熟了,这次的数量足有上千斤之多。
只不过,如今是夏季,正是吃黄瓜和西红柿的时候,所以这两样东西不够吸引人,自然也卖不上高价。
但是对于徐婉宁而言,这是个小问题。
她让人尽快将已经成熟的黄瓜和西红柿采摘下来,让杨开送到她名下的一处四合院。
到时候她可以将东西收进空间里。
空间一直保鲜,放上半年时间,根本不怕坏。
等到了冬天,没有新鲜蔬菜了,黄瓜和西红柿肯定会大受追捧。
到时候,就可以卖个高价了。
大棚种植里种出来的所有东西,不论是草莓,黄瓜,西红柿还是茄子,所有收益,徐婉宁一分不留,全部都捐给研究小队,去研究大棚种植。
“等到了九月份,咱们留一点韭菜根,利用大棚种植来培育韭菜。对了,你们会种韭黄吗?”
负责大棚的几个人纷纷点头:“韭黄的种植方法跟韭菜差不多,就是要更精细一点,我们可以种。”
“行,咱们下一步就种韭菜和韭黄。”
如果不是绿叶子蔬菜不适合大棚种植,徐婉宁很想种一些青菜生菜之类的。
往后农业种植的技术越来越好,这个难题很快就会被攻克,现在还不着急。
“小老板,咱们这一次种出来的黄瓜,好像跟之前的有点不一样。”
说着,负责人摘下来一根黄瓜递给徐婉宁:“不知道是种子的原因,还是我们种植的方法出了问题,有至少三个棚里长出来的黄瓜是这样的。”
寻常的黄瓜是翠绿的,上面长满了毛刺。
而这种黄瓜,乍一看跟丝瓜差不多,只不过细了很多,而且也没有长刺。
徐婉宁刚才只是看了其中两个大棚的黄瓜和西红柿,还真没有看到这种黄瓜。
这种黄瓜,对于现在的人而言,很是陌生,但是徐婉宁却认识,这是所谓的水果黄瓜。
外观上和传统的黄瓜稍微有点区别,但是味道差不多,只不过这种水果黄瓜的水分更足一点,但是要说味道,肯定是不如传统黄瓜的。
徐婉宁记得,当初大棚种植的时候,除了从金老师那儿要来的种子,徐婉宁还从空间里拿了一些种子出来,都是她偶然买下来放在空间里的。
估摸着是她往外拿的时候没注意,将水果黄瓜的种子拿了出来。
“哦,是种子的问题。这种黄瓜种子是我一个外地朋友拿给我的,他们那边吃的黄瓜都是这种。看样子,这个黄瓜是成熟了吗?”
“对,这种黄瓜要比寻常黄瓜的生长周期短一点,都已经成熟了。我们之前也没见过,所以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摘下来。”
原本还想着杨开去京市的时候,让他问一问小老板,没想到小老板今天自己过来了。
“明天摘下来,让杨开给我送到京市去。”
这种黄瓜,是后世改良过很多次的品种,目前是没有的。
徐婉宁的那个说辞,骗一骗没见过大世面的负责人还成,却骗不了专业人士。
所以徐婉宁决定,这些黄瓜千万不能拿出来卖。
反正也就几千斤的量,存放在空间里,做菜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吃。
前提是得削了皮,让人瞧不出来了和寻常黄瓜的区别。
徐婉宁又在养殖场转了一圈,确定这边没自己什么事儿后,就准备离开了。
听说她要走,杨开立刻说道:“小老板,我送你回京市吧。再不济,我送你到车站也行。”
徐婉宁连连摆手:“不用麻烦,我走路去车站就好。”
杨开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烈阳,“现在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你走半个小时过去,别再中暑了。反正我现在也没啥事儿,我送你过去吧。”
徐婉宁实在是不想坐三轮汽车。
别的不说,从养殖场到车站的这段路,因为没有修过,一路上坑坑洼洼的,所以坐在车斗里颠簸的要命,怪不得三轮车还有一个名字,叫蹦蹦车。
但是杨开说的也没错,这么热的天,她走半个小时过去,人得晒秃噜皮。
两者权衡之下,徐婉宁还是决定坐车去车站。
等杨开送完徐婉宁,回到养殖场以后,他立刻被养殖场的员工围了起来。
确切地说,围着他的人是附近村子里找来负责养殖的村民,至于他带来的那些退伍军人,没有一个人上来。
“杨经理,小老板今天来,没说什么时候给我们发提成吗?”
“距离上次发提成,已经是半年前了,按照俺们干的活儿,这半年的提成也得百十块吧?小老板该不会赖账吧?”
“瞎说什么呢!”杨开瞪着质疑的那人:“小老板每个月光工资都要发出去多少钱,什么时候短过你们一分钱?再说了,当初招你们进来的时候,只是说了会给提成,并没有允诺你们提成是一个月发一次还是一年发一次。”
“别说半年了,就算满一年再发也是正常的!”
“你们一个个的,在养殖场干着不顺心了,不念着小老板的好,还敢诬陷小老板赖你们的帐?你们谁要是介意,索性别在这儿干了!”
第1200章 睫毛膏
杨开中气十足的怒吼了一嗓子,那些人再也不敢提出质疑,都乖乖地站在人群里不说话。
杨开早就看有些人不爽了。
养殖场的工作虽然繁琐,但是干顺手了相当轻松,最起码比起出去干体力活强上几倍。
而且工资也不低,虽然跟厂里的正式工没得比,但每个月光是工资就有三十五块钱。
有些家庭甚至夫妻俩一起来,每个月工资就有七十块钱,要知道,很多农村家庭,一年乃至两三年的时间,都攒不下七十块钱。
最重要的是,养殖场包吃包住,住就不说了,吃的是真的好,不说顿顿大白饭,但至少每天中午和晚上两顿饭都是干饭,从来没有用稀汤糊弄过,而且徐婉宁还特意交代过,每个人每天都能分到一个鸡蛋,不论是自己吃还是带回家给孩子们吃,都是可以的。
而且,每隔一天就能吃上一顿肉,每个人都能分到三四片肉,其余时候虽然不吃肉,但也是用猪油炒的菜,顿顿有荤腥。
哪怕已经到了八十年代,能够自由交易了,很多人都有了赚钱的门路,但很多农村家庭的情况依旧改善的不多。
除了能每天吃饱饭,每周吃三次肉,简直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每个人每个月都有几天的假期,每次放假,都能分到三斤猪肉或者半只老母鸡,要是夫妻或者兄弟俩的话,就能凑一只老母鸡了。
这样好的福利,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杨开无比确定,如果养殖场对外招工,很多人挤破了脑袋都想进来。
姑且先不说提成的事儿,就说每个月三十五块钱的工资,以及顿顿吃干饭,每天一个鸡蛋,一周三次肉,并且每个月分几斤肉或者半只老母鸡这样的福利,会有多少人心动。
这些人非但不知道感恩,竟然还敢污蔑小老板赖账不给他们提成?
底下的人不知道杨开的心理活动,小声嘟囔道:“提成是小老板一开始就说好的,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从来没有给我们发过,我们问一句也有错吗?”
“没错,当然没错了!”杨开不满道:“可是你们千不该万不该,污蔑小老板赖账!”
见众人不再对这件事提出异议,杨开继续说道:“小老板已经请了专业的会计来,等将所有账目对好以后,就会给你们发提成。以后,提成每半年一发,谁要是再说类似于小老板赖账这样的话被我听到,你们自己收拾铺盖滚蛋!”
杨开是养殖场的负责人,徐婉宁给了他足够大的权利,因此听到杨开这样说,其他人都默认他有开除人的权利,全都默默地不说话。
他们只是想拿到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部分提成,只要确保这个钱会发现来,其他的并不重要。
转眼,到了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