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宁开精品店和统一小食铺的时候,正好是三轮汽车制造最关键的阶段,老毛和林耀宗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可谓是两耳不闻天下事,外面有什么动静都跟他们没关系。
所以林耀宗还当真不知道徐婉宁又开了两家店。
“就是在学校门口开了两家很小的店,不是什么大事儿。统一三轮汽车是吧?我在左右两侧的车厢上都写上一遍?”
“好!”
徐婉宁学过印刷体,所以她用刷子写出来的字,就好像是打印出来的一样,整齐公正,十分好看。
她在左边看了看,又在右边看了看,最后站在车尾,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她想了想,拿起刷子,在车尾又写了两个字。
统一。
“你们看看,这样可以了吗?”
“简直太棒了!姐,我就知道,这世上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儿!”
徐婉宁:大可不必如此硬夸!
“对了,你们今天邀请了哪些人?”
林耀宗掰着手指头算:“制造厂的厂长和几个主任,还有零件厂的厂长和几个厂办领导,以及沪省汽车厂的厂长,还有三个舅舅,我都邀请了。”
叫上徐父三人,完全是来凑数的。
第1148章 柴油
只有这样,才能彰显的他的人脉广。
因为材料和技术原因,老毛和林耀宗只制作出了一辆三轮汽车。
等所谓的剪彩仪式结束以后,林耀宗骑上三轮汽车,招呼着徐父三人坐上车斗。
“舅舅们,你们快上来,我骑着三轮汽车带你们在京市的大街小巷上转一圈,让大家伙儿瞧瞧我们做的三轮汽车!”
徐父忍不住嘴角一阵抽搐。
他们兄弟三个,在各自单位都是一把手的存在,每次因公事出行,都是乘坐单位的小轿车,私事出行也都是骑自行车。
三轮汽车看着是挺不错,但只要一想到穿着中山装和军装的他们,不得不迈开腿跨上去,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林耀宗并不知道三个舅舅的内心活动,还在不停地催促。
到底是自家外甥,不想看到他失望的神色,于是徐父三兄弟对视了一眼,还是依次上了车。
随后,杨主任等人也都笑呵呵地上了车。
三轮汽车的车斗不算小,但是站了七八个人,看起来还是有些拥挤。
徐婉宁见状,拿了几把凳子来,示意大家可以坐着。
在轰隆隆的声音中,林耀宗将三轮汽车开出去了。
“慢点儿慢点儿!”
大伯父的惊呼声被风吹散了。
老毛端了一把凳子给徐婉宁,又给她倒了一杯水,“嫂子,你先坐。耀宗早就迫不及待地想骑车出去溜达了,估摸着没有半个小时是不会回来的。”
徐婉宁点点头,在凳子上坐下,喝了两口水,这才问老毛:“三轮汽车制作成功的这段时间,估摸着没少人向你们抛出橄榄枝吧?”
老毛挠挠后脑勺,如实说道:“确实不少,除了沪省的汽车制造厂外,还有其他省份的制造厂也问过我和耀宗,愿不愿意去他们单位上班,开出的条件都是极其优越的。”
“那你们是如何想得?”
老毛如实说道:“我和耀宗都拒绝了。耀宗说,他只是想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单位上班各种束缚太多,所以他不愿意。而我,本来就是京市制造厂的员工,虽然现在之前办理了停薪留职专心研究三轮汽车,但我的户籍还在制造厂挂着,不能轻易离开。”
这个答案,徐婉宁丝毫不意外。
林耀宗的家庭背景和父母兄姐积累下来的财富以及各种人脉,让他有底气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完全不用考虑工作的问题,所以其他厂子开出的条件再优越,对他而言也没有吸引力。
至于老毛,他还记挂着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是京市制造厂收留了他,给了他一份工作,让他可以在京市安家立业。
虽然出了赵玉芝的事儿,但赵玉芝父女的所作所为,跟制造厂的关系不大。
再者,他们俩现在做的事情,一来是自己喜欢,二来,三轮汽车的制造,是他们两个人一手研究出来的。
如果去了其他厂子,意味着他们要在各种优越丰厚条件的逼迫下,不得不把“无偿”地将三轮汽车的制造方法交出去。
只能说,其他厂子的算计很深,而老毛和林耀宗也不是蠢笨的。
“虽然说,你们拒绝了去他们厂子上班,但是他们如果发出邀约,让你们帮忙制作三轮汽车,是可以应承下来的。”
徐婉宁说道:“反正核心技术在你们俩手中掌控着,短时间内,至少三五年的时间内,其他人很难研究出一模一样的来。而这三五年的时间,足以你们俩将统一三轮汽车的这个品牌给稳下来了。”
而要想扩大统一三轮汽车的知名度,就必须要多多制作,只有这样,技术才会越发成熟,百姓的接受程度也会越高。
“还有一个问题。”
听到这话,老毛赶紧看向徐婉宁,“嫂子,什么问题啊?”
“咱们的三轮汽车,燃烧的是柴油。如今国家的柴油资源不算很多,而且暂时并没有被统一掌控。我的意思是,趁早去弄一点柴油资源,也算是和三轮汽车相辅相成。”
林耀宗刚才骑出去的三轮汽车里用的柴油,是他们想方设法才加到的,价格并不便宜。
就以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算,大约要燃烧五块钱的柴油。
价格并不比小汽车使用的汽油燃料便宜。
而且汽油有加油站,加油比较方便,但是柴油,目前大部分还在私人的手中握着,国家现有的资源不算太多。
“嫂子,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之前和耀宗也考虑过。但一来,制作这两三轮汽车,已经耗费了我们所有的积蓄,我们一时之间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二来,我们也委实不知道该去哪儿收柴油。”
私人那儿也有,但数量还是太少。
而这种时候,人脉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这个问题你不操心,我来想办法。”
正说着话,林耀宗已经骑着三轮汽车兜风回来了。
他跳下驾驶室,端起徐婉宁没喝完的水一饮而尽,“姐,你刚才没有跟我们一起去,简直太遗憾了!你不知道有多好玩儿!”
“是吗?”徐婉宁看着徐父几人难看的脸色,并不相信林耀宗说的话。
“嘿嘿。”林耀宗干笑一声,讪讪道:“这真的只是个意外。路上行人比较多,我踩了刹车,舅舅他们没有任何防备,不小心摔了一跤。”
摔跤倒也不至于,不过是几个有身份有地位的领导们,都在车斗里扑成了一团。
大伯父最后一个从车上跳下来,忍不住说道:“三轮汽车本身是很成功的,我们刚才转了一圈,感受还是很不错的。有问题的是耀宗,骑车只顾着自己开心,实在是太不靠谱了,要是换一个人的话,会好很多。”
林耀宗也知道这次是自己做的不好,倒也没有反驳。
夸了三轮汽车几句后,大伯父又问制造厂的杨主任,以及沪省汽车制造厂的领导,“你们比我们专业,以你们的专业知识以及刚才的体验来看,这辆三轮汽车怎么样?”
第1149章 成立工厂
“很不错。只要骑车的人技术好,安全性并不比小汽车差,最重要的是,车斗不但可以拉人,还能装东西,又比货车方便许多,价格相对也便宜。”
如今华国的行情,小轿车寻常人家再有钱也是买不到的,只有以各个单位的名义才能买。
而货车的管控就更加严格了。
相比较之下,三轮汽车就没有那么多的约束了,只要有钱,就能买。
想到这儿,他立刻看向林耀宗,“我仅代表我们沪省汽车制造厂,购买两辆三轮汽车。你们这边,什么时候可以出货?”
沪省汽车制造厂的厂长,知道林耀宗是徐父三人的外甥,家庭背景也不差,相比较之下,老毛只是一个专心研究做三轮汽车的人,没有任何背景,也就没有话语权,所以他选择了问林耀宗,也算是无形之中给林耀宗抬面子。
虽然大家都是正式单位的领导,但沈厂长的职务跟徐父三人还是差了一大截,他此举自然是有讨好的嫌疑在。
林耀宗却问老毛:“你觉得,咱们多久能做好两辆三轮汽车?”
老毛并没有贸然回答,而是很认真地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这才不疾不徐地回答问题。
“第一辆三轮汽车,我们用了快一年的时间才做出来,这是因为我们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地在研究,期间还犯了很多次错,每次纠正错误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不过我们成功一次后,之后再做就会顺利很多。如果贵厂能将一些稀缺材料提前准备好的话,最多三个月,我们就能将两辆三轮汽车制作出来。”
三个月的时间,不长不短,正好在沈厂长能接受的范围内。
而由沈厂长出部分零件这一点,他也没有任何异议。
毕竟,第一辆三轮汽车的部分零件,就是由他们厂提供的。
“一辆三轮汽车的价格,约摸在多少钱?”
总价格,林耀宗和老毛已经商量过很多次了。
所有零件加起来,包括车体的铁架子,单单是成本就高达四千多块钱,这其中还不把包括只有沪省汽车制造厂才能拿得出来的稀有零件,越是精密的零件,单价反而越高,所以成本算下来,至少在四千五百块钱。
而一辆三轮汽车最贵的,并不是零件,而是他们组装的技术。
徐婉宁曾跟老毛和林耀宗说过,正是因为如今华国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掌握这个技术,只是这个“独一份儿”,就格外值钱。
“算上成本,一辆三轮汽车的价格,是一万六千块钱。”
五千块钱的成本钱,一千块钱是用来应付制作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的。
剩下的一万,就是林耀宗和老毛的“手工费”。
乍一听好像很多,但需要他们两个连轴转三个月的时间,以及他们前期投入的成本。
一万六千块买一辆三轮汽车,这个价格委实不算贵了。
但作为厂长,沈厂长免不了还是讨价还价了一番,毕竟他们厂子也是要讲究利润的。
老毛有些被说服了,赶忙看向林耀宗,想让他来压场子。
林耀宗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等沈厂长说完以后,他才不骄不躁地说道:“一万六千块钱的价格,已经是我们看在交情的份儿上,给出的最低价了。要是换做其他人来,价格绝对不止一万六。”
“更何况,我们的三轮汽车是包售后的,一年,不,两年吧,从贵厂购买的那一日算起,两年之内,只要三轮汽车出现了问题,我和老毛都会免费维修。当然了,我们去沪省的车票钱你们要报销,要是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问题,更换零件的费用也要你们自己出。”
虽然钱没有少,但是能包售后,也算不错了,沈厂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至于签合同,沈厂长稍微犹豫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