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先谢谢张哥了。”
“对了,你上个月的分红还没拿,要不要让徐会计给你结算?”
“好啊。”
善行者慈善机构那边,她上个月虽说给了一万多,但现在去寻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也不知道够支撑多久。
看来她还是要想个赚钱的生计,至少要将慈善机构维持下去。
很快,徐会计就来了,并且向徐婉宁报了个数。
“多少?你说多少?”
徐会计笑道:“我说,这一次的分红,比上个月增长了足足三千块呢!”
三千块,可是很多家庭好几年的营收了。
“快让我瞧瞧,是什么这么挣钱?”
“别看了,是果味汽水。”
张厂长笑道:“要不然,陈厂长几个也不能找上咱们啊。”
徐婉宁不理解。
一来,果味汽水不同于传统的饮料,受众群体较小。
二来,现在是冬天,天气严寒,善于养生的华国人早就已经喝上了热水,有点条件的,还会往热水里加枸杞和红枣。
除了小年轻外,很少有人会喝冰水。
哪怕汽水是常温的,但冬天喝上一口,入口冰冰凉凉的,上了年纪的,都会觉得胃受不了。
所以,徐婉宁本以为第一个月的收益不会太多。
但张厂长却告诉她,第一个月就有三千块钱的收入?
和其他的一样,果味汽水她也是拿净利润一成的分红。
她到手三千块,岂不是意味着,食品厂一个月单单是果味汽水,就赚到了三万块?
这个数字,在八十年代,足以惊掉一群人的下巴。
怪不得陈厂长他们会厚着脸皮找来了。
“想不到吧?一开始我也没想到,直到我跟老孙一起接待了来自于琼省那边的客人。他们喝了一口,就对咱们果味汽水的味道赞不绝口,甚至不惜花费了高价运费,运了很多回去。这不,一个月找咱们要了三次货呢。”
“你这三千块啊,至少有两千块,都是琼省那边挣得。”
徐婉宁恍然大悟。
琼省属于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在22到27摄氏度。
哪怕是最冷的一月份,最低气温也有十多度。
所以,对于京市人而言有些冰凉的果味汽水,对于琼省人却刚刚好。
思维发散,类似气候的还有粤省。
既然能卖给琼省,为什么不能卖到粤省去呢?
这个想法一冒出脑海,徐婉宁就告知了张厂长。
“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咱们现在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咱们在粤省没有人脉啊。更何况京市和粤省路途遥远,咱们运输过去,要是卖不掉,可就亏大发了!”
能卖到琼省,还是用了孙老板的人脉。
“倒也是。这个先不着急,咱们循序渐进。接下来比较重要的是,咱们得开发新口味了。比方说加一个柠檬味的和……草莓味的吧。”
柠檬味的就是液体透明的雪碧,草莓味的就是粉色的液体。
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雪碧是除了可乐外最受欢迎的口味。
而选中草莓味的,纯粹是因为颜色好看。
而且几种果汁口味的颜色跨越幅度比较大,摆在一起更加赏心悦目。
张厂长激动地搓手手:“这就打算开发新口味了?”
“咱们得抓住每一个机遇嘛。对了张哥,等会儿能给我拿两瓶可乐不?我打算做个试验。”
张厂长摆手:“没问题。”
离开食品厂时,徐婉宁望着自己自行车后座上的一筐可乐,陷入了沉思。
她只要两瓶,张厂长直接给了她一筐,足足二十四瓶。
徐婉宁骑着自行车,直奔徐家铺子酒楼。
现在还不到饭点,所以来吃饭的人并不是很多。
第801章 姜汁可乐
东子瞧见徐婉宁从自行车后座搬了一筐重物,急忙上前帮忙。
但是当他看清筐里是可乐的时候,忍不住小声提醒:“嫂子,这东西可不怎么受欢迎。你上次拿来的那些,才卖出去了几瓶。”
“你帮我搬到后厨去,我自有安排。”
东子听话的将可乐搬去了后厨。
徐婉宁拿了仔姜切成丝,又拿了点红糖出来,将可乐和姜丝一起放到锅里熬煮,熬了三分钟后,她又添加了一点点白糖,等煮的差不多了,加一片柠檬进去。
等彻底煮好以后,她又拿了个漏勺,将姜丝和柠檬片空了出来,把可乐装进了一个大茶壶里。
茶壶是平时用来装免费茶水的,全透明的,也方便客人看见里面的茶叶,要是有忌口的,也能及时发现选择不喝。
但现在,装着黑漆漆的液体,看着就像是中药似的,不说喝了,单是看一眼就觉得嘴里发苦。
“嫂子,这是可乐?”
“是,不过这是熬煮过后的姜汁可乐,你拿几个空杯子,给吃饭的客人都倒上一杯,让大家尝尝味道。”
“得嘞。”
因为徐家铺子酒楼每次上新品,都会免费赠送,所以客人们也都见怪不怪了。
只是今天赠送的是黑漆漆的液体,看着就觉得没啥胃口,好多人都敬谢不敏。
但也有人顶不住好奇尝了一口,只一口,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好喝?”
东子学着徐婉宁的话,解释道:“这是姜汁可乐。可乐你们知道吧,就是一种果味汽水。姜汁可乐,就是把可乐和姜片一起煮熟了,这里面还加了红糖呢。”
“冬天喝姜汁可乐最合适不过了,你刚才喝了一杯,是不是感觉浑身暖洋洋的?”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我真的感觉脚底板都暖和了。”
东子笑道:“这就跟淋了雨要喝姜茶一个道理,但用生姜煮出来的茶,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那个味道。但用可乐和姜丝一起煮,那味道可就不同了。要是不信啊,你们自己可以尝一尝。”
东子说动了那几个看着颜色就不愿意喝的顾客,每人都浅抿了一口,随后都捧着杯子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这也太好喝了吧?苏经理,你们卖多少钱一壶啊,我要买一壶!”
“我也要!本来昨天吹了点风,鼻塞的感觉可难受了,但喝了一杯姜汁可乐,我的鼻子一下就通了。这可比感冒药好使啊。”
徐婉宁原本在跟翠芬聊天,听到这话,急忙上前:“姜汁可乐可没有药性,就算有,充其量也只是跟姜茶一样,去去寒是可以的,但可不能跟感冒药相提并论啊。”
她可真怕大家神化了姜汁可乐,感冒了不吃药不看医生,全都喝姜汁可乐,再将病情拖严重了,她罪过可就大了。
“小老板来了。”客人笑道:“姜汁可乐又是你研究出来的新菜品吧?”
徐婉宁:还真不是。
她就是个拾人牙慧捡漏的。
不过这个年代,很多人连可乐都没喝过,自然不知道姜汁可乐了。
“大家觉得味道怎么样?”
“好喝。比喝茶管用多了。”
“而且说真的,不是我夸张,喝完以后真的有种全身都暖呼呼的感觉。”
“小老板,一壶姜汁可乐要卖多少钱啊?”有人小声问道。
一瓶可乐的价格可不便宜,而且只有三百毫升,两口就喝没了。
姜汁可乐估摸着只会更贵。
好喝归好喝,但要真的太贵的话,那还是喝白水更有性价比。
“我和利民食品厂的厂长比较熟,在不用玻璃瓶的情况下,可乐的成本被压低了,自然就没有那么贵了。我初步定价是一块钱二一壶,一壶大约有三瓶可乐再多一点点。”
也就是差不多一千毫升的样子。
这个价格,不算贵,能来徐家铺子酒楼吃饭的,基本上也不差这一两块的。
所以,不大会儿功夫,徐婉宁搬来的那二十四瓶可乐,就全部卖完了。
好在她上次带来的还有库存。
“嫂子,你真的,是这个。”东子忍不住对着徐婉宁竖起了大拇指:“就没有你办不到的事儿!”
徐婉宁扯嘴笑了笑。
她啊,也就是占了个“先知”的能力。
“嫂子,那可乐怎么办?我每天去利民食品厂拿?”
“不用,我每天早上去学校的时候,顺路给你捎过来就是了。”
交代完以后,徐婉宁就回家了。
之后就是按部就班地去学校,回家,看书学习,偶尔过问一下农科院和试验基地的事儿,时间一晃,就到了十二月下旬。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徐婉宁每天天不亮就要挤公交车去学校,晚上天黑了才能回家。
当她再一次披星戴月回家时,林母望着打喷嚏打个不停的她,心疼的说道:“左右再有半个月就要放寒假了,这段时间,要不你就住校吧,周五下午放学了再回家就是了。”
“是啊妈妈,您这样每天来回奔波,我们都心疼您。”锦初望着徐婉宁冻得通红的鼻子,用自己的小手捂住她胡萝卜一样的鼻子,轻声说道:“妈妈,我们会乖乖在家听奶奶的话,不让您操心,您也不用每天来回奔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