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们要离开学堂,不能在这儿了。
一下午,有人离开有人进来,先生也没上课,沈羲和见没什么事,收拾好东西就回家了。
姜鸣轩道:“羲和兄这就回去了,晚上还想聚一聚呢。”
“不了,我要回家,你们好好玩。”沈羲和笑了一下,背好书袋,小小应该做好吃的了,给他做的。
姜鸣轩咳了两声,“不如咱们买点,去看看弟妹?”
沈羲和:“不了,没问过不能往家里带人,我回去了。”
沈羲和急急忙忙地回去,一到家,食肆里不少客人,厨房还有香味飘出来。
今日放榜,稍微留意的人都知道解元是沈羲和。
相公出门读书,小娘子经营食肆,来陪着,不失为一段佳话。
沈羲和走进厨房,喊了一声,“小小,我回来了,下午没课,我就早回来了。”
顾筱从厨房出来,沾了一手面,“桌上有葡萄柿子,你先吃,晚上吃猪蹄饭。”
猪蹄拆开,只留几块小骨头,腌先了小半天,再刷一层蜂蜜,用炭火慢慢烤,烤的金黄。
米饭是用猪油炒的,里面放了鸡肉丁,鸡蛋,闻着就香。
炒米饭上面铺着烤猪蹄,还有吴婶炖的鸡汤,里面放了药材,药味却淡。
盛猪蹄饭的碗是新烧出来的猫咪碗,特别大,所以一碗特别多。
一人一碗,连许江都有。
这还是食客头一回见到跑堂的比客人吃的还好。
香喷喷的猪蹄饭,许江就坐在柜台上吃,来人结账就把筷子放下,人走了就喝口鸡汤,把小骨头吐出去。
真好吃。
“小掌柜,这个啥时候上菜单呐?”
许江抬起头,嘴角还有油光饭粒,“没说,那就应该不上菜单。”
小菜不是每天都有,有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全凭运气。
食客又看了一眼,心里说不出的酸,考了功名,还有个会做菜的娘子,真是令人钦羡。
猪蹄和米饭,回去买猪蹄让夫人煮,味道应该差不多。
一人一碗饭,一个烤猪蹄,吃完还有鸡汤,吴婶煲的汤好喝,顾筱喝了两碗,里面的鸡腿鸡肉都给沈羲和了。
“你多吃点。”
沈羲和这阵子没吃那么多,大哥说他胖了,他不想吃那么多。
“小小,我够吃。”沈羲和道:“我吃不了那么多。”
顾筱:“这几天吃的怎么少了,上火了?”
因为放榜考试,顾筱想也不至于,沈羲和功课一向好,用得着为这个上火。
“不是,就是吃饱了。”
沈羲和是不想太胖,现在这样正好,以免做第一个因为长胖被读者嫌弃的男主。
顾筱点点头,吃不下就不吃,现在天冷,菜少,还好周氏给带了不少菜干,“以后是不是更忙了?”
解元。
再往上就是会元,顾筱没考过,只知道千万学子走一根独木桥,是条通天之路,也难走的很。
沈羲和:“不会太忙,多看书,做文章就行。”
“那给许先生备点礼物,不必太贵重,是一番心意。”顾筱想送些点心,虽然送笔墨纸砚更好,可吃食实在。
“你看着安排。”沈羲和倒还好,对他来说,考试再简单不过,乡试如此,会试也是如此。
第一名,顾筱应该会欢喜。
其实她没那么欢喜,解元是厉害,可沈羲和平时考试也是第一名,这么一想,考第一名是意料之中的事。
吃过饭,顾筱回屋印了两本书,这又月中了,该给多宝阁送东西。
可顾筱还没做,一时也想不出做什么。
陶娃娃做过,套娃也做过,多宝阁的麻将象棋卖挺不错。
做过的东西不好再做,顾筱想做点小首饰。
她有金银可以用,张掌柜还给她寻了不少珍珠玉石,那些首饰美轮美奂,有一样她们必然没见过。
瓷饰。
顾名思义,用陶瓷做的饰品。
多为首饰耳饰,陶瓷与银相撞,美的不可方物。
这也是顾筱从前最喜欢的饰品之一。
次日,沈羲和照常去书院,顾筱带着铃铛去了瓷窑。
刘念慈还是头一回见顾筱,可真好看。
第84章 陶瓷首饰 沈羲和愣了一下……
这是刘念慈第一回 见顾筱, 她总听她爹说,顾姑娘心灵手巧兰心蕙质,不远千里来省城陪表兄读书。
还经营着食肆, 谁家姑娘这么厉害。
刘念慈耳朵都起茧子了,可她爹没说顾筱这么好看。
也是,只顾着欣赏手艺, 谁顾得看脸,要是她爹说顾筱相貌好, 刘念慈指不定以为她是靠着一张脸,使些狐媚子手段呢。
刘念慈上前打了声照顾, 刘老板介绍道:“这是小女念慈,以前只顾着画画, 这是看着花样好,好不容易才在瓷窑待了几天。”
刘念慈:“我都待了半个月了, 什么叫几天。见过顾姑娘,我总听父亲提起你。”
顾筱笑了笑, 点头示意,“刘姑娘也喜欢瓷器?”
“我是喜欢画画,你画的好看, 我才喜欢来的。”刘念慈实话实说,“要是不好看, 我就不来了,你喊我念慈就好了,你这回来是带了新花样吗?”
顾筱愣了一下, 现在瓷器卖得好,不用什么新花样。
她是为了陶瓷首饰。
顾筱道:“那你喊我小小就行了,念慈喜欢首饰吗?我想做两件陶瓷首饰。”
试问哪个女子不喜欢首饰, 陶瓷首饰,刘念慈还没听过呢。
陶瓷怎么做首饰呀。
刘念慈抿了一下唇,“小小,咱们去里面?”
刘老板哎了一声,眼看着三个小姑娘一起去了里面的瓷窑,他还什么都没说呢。
明明他说顾筱的时候女儿还一脸不高兴。
顾筱给两个人说陶瓷首饰,“陶瓷不像玉石金银,雕刻是在烧制之前。你们看玉石,只雕刻,金银呢,一边雕刻一边烧制一边打磨。”
也说不出那个难做哪个好做,不过都很好看就是了。
顾筱在家里画了几张图样,两张耳饰的,一张绳编的手镯,一张上五个花样,上了色,钉和绳的材料也标好了。
有五对水果形状的耳钉,草莓桃子,苹果橘子,还有黄色身子绿色叶子的凤梨。
手串上都是简单的瓷珠,上过釉染了色,一个浅蓝渐变冰裂纹,一个蓝色泪滴状的,还有星星月亮形状的,还有红豆。
刘念慈真心觉得好看,这些不比金银首饰差,若是戴在耳朵上,岂不是活波可爱。
“这些真能做出来吗?”刘念慈喜欢的很,这么多,可以一天换一套,“这个耳钉是银的吗?”
顾筱点点头,“耳钉都是银质的,手串是绳子编的。”
铃铛认真看着,这个和羊毛毡异曲同工,只要做的好一件,后面的就好做了。
水果的能做出来,那小动物的岂不是也能做出来。
铃铛觉得行。
刘念慈现在不想画瓷器花样了,反正师傅也学会了,她要做这个。
“小小,咱们做吧,我陪你一起。”刘念慈搓搓手,“这个做好了卖到哪儿啊?”
瓷器铺子又不是卖首饰的,那卖到哪儿去。
顾筱有路子,送到盛京多宝阁去,能卖好价钱,一窑能烧不少瓷器,可以多烧几套。
“我认识一个老板,在盛京开奇玩铺子,送他那儿去,咱们在襄城,也可以自己开个小铺子。”
那刘念慈就放心了,三人去了村子里做胚的地方,做了一天的首饰,素胚调色上色,施釉,再和瓷器一起放进窑里。
烧窑要三天,刘念慈道:“小小,烧好了我给你送过去吧。”
做首饰这才是第一步,怎么黏耳钉,怎么编绳子,刘念慈想看。
顾筱点点头,“就是沈家食肆,南城的第一条街,很好找的。”
刘念慈欢喜地点点头。
转瞬到了三天后,这三天,顾筱准备了素银,火钳,磨银用的纱布和纸,还有绳子,重新劈线编绳染色。
过了中午,刘念慈才过来了,她是从城外过来的,因为顾筱家开了食肆,她就吃了饭过来的。
毕竟第一回 来,她不好意思在食肆吃。
“小小,烧坏了几个,不过就算烧坏那也挺好看的。”刘念慈抱着匣子,站在堂厅有些无措。
顾筱冲她招招手,“来,去我屋里。”
顾筱在省城待了近两个月了,屋里全是她常用的东西,竹条竹筒,各种颜色的布料,针线。
装着玉石珠子的匣子,金银箔,金线银线,还有各种各样的木料。
刘念慈看桌子上雕花,床上有,柜子上也有,屋子大,窗子透亮,屋里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