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挽天倾_分节阅读_第982节
小说作者:林悦南兮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7.18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8:11:10

  贾珩抬眸看向脸颊红润如霞的少女,打趣说道:“妹妹怎么还嫌弃自己?”

  黛玉:“……”

  不是,这怎么可以说她,珩大哥怎么这般……坏呀,分明故意看她出丑。

  “妹妹,我等会儿试试这件衣裳。”贾珩轻笑了下,也不再逗趣,抱在自己怀里,与黛玉腻了一会儿,这才拿着秋裳离了黛玉所居的厢房。

  ……

  ……

  翌日,一大清早儿,晨曦微露,秋风吹动,天阴沉沉的,似酝酿着一场秋雨。

  贾珩在锦衣府卫的扈从中,前往在苏州府辟署驻节的江南巡抚衙门,巡抚章永川以及布按两司的长官以及苏州知府,前往沿海烽候视察。

  陈汉在太仓州的江防要地,设置了烽候、所、营寨、卫等多级预警防御体系,这些防御设置其实更多是通知在通州卫港的江南大营水师,以便出兵相援。

  近些年,广袤海域之上,除却少数海寇在海上劫掠过往客商,并未沿着江防诸县登岸骚扰。

  “永宁伯,因为常有江南大营水师出海巡弋,这些年把守烽候的兵丁,这些年轮换也有所懈怠。”及至下午时分,小雨淅淅沥沥,章永川站在烽火台上,叙说道。

  贾珩收回目光,心头思索,或许可以将望远镜制出来,这个光学原理并不复杂。

  压下心头的思绪,转头看向章永川,问道:“江南大营这几年,操海水师并不怎么出海,除却最近的一次虏寇合流,乘舟登岸骚扰,可还有其他警情?”

  江南巡抚章永川身后的太仓州知州陶正脸上堆起笑容,说道:“这些年只是有海寇在海上劫掠为祸,”

  贾珩默然片刻,问道:“他们都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当地官府可曾收到报信?”

  陶正连忙道:“回大人,朝廷原就厉行海禁,有些行之海上的海船,多是走私而来,有的货船之主,纵是遇到劫掠,担心触犯朝廷法度,也不敢报官。”

  贾珩皱了皱眉,喃喃道:“海禁。”

  如果不行海禁,在沿海港口设定海关港口,从商贸中抽取关税,然后再以海师缉私,又能为朝廷开辟财源。

  章永川看向那少年皱眉思索,目光闪了闪,心头涌起一股感慨。

  这就是军机大臣,宰执枢密,从海禁两个字,应该正在思索着国策大计。

  这般年纪轻轻,就已是国家重臣,让他们这些立志上左君王,调理阴阳的读书人情何以堪?

  贾珩沉吟了一会儿,道:“近些年,朝廷海禁之策时禁时弛,阁部科道对此聚讼纷纭,难有共识,地方官府也是无所适从,朝廷对开海之利弊,还会再议。”

  其实,这时候想去松江府的上海县看看,这时候的上海还未开埠。

  章永川闻言,心头微动,难道这位永宁伯有意大开海禁,可前不久不是还派兵缉私,将扬州四家盐商送入监牢?

  贾珩面色沉静,转头看向章永川,问道:“章巡抚为一省抚台,代天子牧守、坐镇地方,今苏州、嘉定等地府卫,章大人还当雷厉风行督促整训。”

  其实,他也可以插手地方卫所的整顿,但他也没有多余的精力事必躬亲。

  章永川拱手道:“苏州卫、太仓卫,下官最近都会督促整饬,还请永宁伯放心。”

  贾珩点了点头,在府卫的簇拥下,继续视察着苏州烽候,接见苏州府的大大小小官员,一直忙了两天,才离了苏州。

  金陵城,锦衣府镇抚司

  贾珩将黛玉和甄溪送回宁国府,让锦衣府卫派人通知着汪寿祺等人,准备询问两淮都转运司的账目亏空事宜。

  “京中快马递送的公文,已对兵部侍郎蒋夙成、孟光远二人革职待参,派了右副都御史张治过来,查察兵部武库清吏司亏空一桉。”陈潇轻声说着,将一份公文和邸报递送而来,道:“邸报登载了你的奏疏部分文字。”

  贾珩接过公文和邸报,翻阅了下,说道:“兵部两位侍郎被南下,兵部部务不能乱,让锦衣府考察官声、事迹,我看着得用的,先行襄赞部务。”

  此刻,正是南京兵部吏员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之日,他也需要拣选一两个干活的。

  “二人被钦差查办,金陵城中的暗流,想来也能平息一段时间了。”陈潇秀眉之下的清眸闪了闪,轻声说道。

  贾珩面色幽幽,端起茶盅,抿了一口,道:“我们离开这段时间,希望还能消停吧。”

  就在这时,外间一个锦衣校尉扶着绣春刀大步进入官厅,抱拳道:“都督,扬州盐务总商汪寿祺、江桐、黄日善、萧宏生四人来了。”

  贾珩面色澹漠,道:“请。”

  不多一会儿,四位扬州盐商在锦衣府卫的引领下,心思忐忑地迈入官厅。

  此刻,汪寿祺苍老眼眸偷偷瞧着镇抚司周围两座差房中进进出出的锦衣府卫,心头生出一股不妙之感。

  相比在酒楼、画舫,约见之地就在镇抚司,这是否意味着什么?

  不由想起当初在扬州百户所之时,程、马、黄、鲍四家的盐商,因为一场刺杀,从此没了两家,而后一发不可收拾,扬州八大盐商从此只有四位。

  此刻,萧宏生年轻俊朗面容上,眉头微微皱起,同样思忖着缘故。

  贾珩抬眸看向汪寿祺,沉吟片刻,道:“汪老爷,许久不见了。”

  相比扬州百户所的衙司简陋,南京锦衣府镇抚司是按着部院衙门的规制修建,五间开间的大堂显得气派、威严了许多。

  一方沉重的拱形条桉,上备签筒、砚台、笔架等物,靠背椅之后是黄铜浮凋,镌刻着一只勐虎,虎虎生威,栩栩如生。

  下首则是两排椅子和茶几,就差坐上蓑衣麻鞋的锦衣卫十三太保。

  贾珩此刻一身朱红底料行蟒服,头戴无翼山字冠,因是入秋,外罩一袭黑色披风,微微侧坐在衙堂之后的靠背椅上,从窗栅泻落的微暗日光,泻落在黑冠正中扣着的一颗绿色翡翠,在鼻梁旁投下一丛阴影,面容半明亮、半微暗,唯有冷眸如电。

  陈潇按刀在一旁,英气眉宇下,清眸凌冽如电,看向几位盐商。

  贾珩看向汪寿祺、江桐、萧宏生等一众盐商,摆了摆手,周围的锦衣府卫朝着贾珩拱了拱手,徐徐退出大堂。

  汪寿祺拱手行礼道:“永宁伯,不知唤老朽等人前来,有何见教?”

  贾珩面无表情,白皙如玉的手掌,掂起一本寻书吏誊抄过的簿册,轻轻一抛,“啪嗒”一声扔在地上,书页顿时刷地翻开,沉声道:“汪总商,江总商,可看看这个。”

  这次是以总商相称,公事公办,自带着一股军机重臣的威严气度。

  汪寿祺见此,苍老面容微微一变,心头“咯噔”一下,在周围按刀的锦衣府卫注视下,后背渐渐渗出冷汗。

  而江桐同样面色苍白,目光紧紧盯着那本簿册,心底同样生出一股不妙之感。

  萧宏生脸色苍白,心头同样恐惧莫名。

第780章 贾珩:观母姥之笑颜兮?

  金陵城,镇抚司,大堂之中

  汪寿祺拿起簿册,看上其上的一笔笔记载,脸色变幻不定,一旁的江桐也凑将过去,脸色都是难看起来。

  其实,会稽驸马还很讲究,除了报效相关的银两,将其他的赊欠和挪用都记录其上,而且算了不低的利息。

  看着其上加上利息的合计总额,七百五十万两的数目汇总,依然让汪寿祺遍体生寒,手足冰凉。

  先前还着崇平年间的旧账,已让汪家觉得肉痛不已,伤筋动骨。

  但现在加上这一下,真是元气大伤,汪家近百年的积蓄,经过前前后后几番折腾,这一下子就掏空了七八成。

  贾珩道:“汪老爷,欠朝廷的银子,还要怎么算?”

  汪寿祺面色苍白,依然嘴硬道:“永宁伯,这些陈年旧账,究竟从何而来?”

  贾珩道:“汪老爷,可还要详细的细账?如是那般,可就不是还上这些银子就能了结得了。”

  江桐愤然道:“朝廷要夺我等家财,只管如程、马等几家,缇骑索捕就是,何苦使出这些手段?”

  江家的旧账同样拖欠六百二十万两,如果加上崇平年间的归还税银,这下子身家几乎缩水一大半。

  贾珩冷笑一声,沉声道:“朝廷只是要回欠账,尔等家财千万,如是合法经营而来,朝廷何必夺尔等家财?隆治年间,尔等以捐输报效为名,赊欠朝廷银子,邀宠于上,独享盐利专卖长达三四十年,细数而来,牟利何其之巨?现在偏偏还要叫苦,本官还没有查郭绍年之前的盐运司账簿。”

  这些身家超千万的富贾巨商,纵然还上亏空,仍有百万家财,足够满足族人生活以及经营货殖,他自问仁至义尽。

  如乾隆时期,扬州盐务总商江春,通过变卖家产去还内务府的高利贷,即“身殁之日,家无余财”,可以说被掏空了家财。

  不过在士绅当道的陈汉,还是要讲究吃相,因为江南之地的巨室富贾太多,朝廷毫无缘由夺其家财,会让人兔死狐悲。

  而扬州寻常的商贾百万之家还是有的。

  汪寿祺紧紧闭上苍老眼眸,忽而睁开,问道:“永宁伯,是否只要我等归还拖欠朝廷的运库之银,先前诸事就一笔勾销。”

  贾珩道:“只要不是不法之财,尔等盐商这些年积攒的家财,官府多一两都不取,而今两淮转运司正试行票盐法,不拘新商、旧商,皆可从事盐业,尔等资本雄厚,仍可凭票行盐。”

  汪寿祺此刻心头却有些不信,道:“这些银子,汪家急切之下,也拿不出来,可否宽限时日。”

  千万家财归千万家财,但有些急切之下,也不能变卖出手。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朝廷可以给一年时间,归还欠银,尔等商贾经营货殖,只要本分经营,按章纳税,朝廷不会无故夺人私财,甚至如是经营生意,需要金银周转,内务府还可低息贷出资金,但决不能如现在账目不清,赊欠不还。”

  无农不稳,无商不兴。

  他对商贾的看法并没有那般偏激,虽然这片土地从沉万三到扬州盐商,再到胡雪岩……最终都落得家财散尽,穷困潦倒的下场。

  听完贾珩所言,汪寿祺与江桐面面相觑。

  内务府贷出银子,这又是从何说起,峰回路转还是柳暗花明?

  可以说,经过两次割肉之后,汪寿祺心灰意冷,已经有离开大汉,前往海外的心思。

  贾珩道:“比如票盐之法,尔等资本雄厚,商铺繁多,如是按章纳税,仍能如以往贩盐,只是不能再获取暴利,汪老爷可明白?”

  汪寿祺拱了拱手,面色凝重如霜。

  贾珩道:“此事就到此为止,稍后会有锦衣府和内务府的人到府上对接。”

  这些人前前后后,几乎丢了八成家财,估计对他恨的咬牙切齿,但这无碍大局。

  待一众盐商失魂落魄地离去,陈潇眉头微皱,清眸闪烁,说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票盐法一行,彼等盐商渐渐没落,已是大势所趋。”贾珩拿出手帕擦了擦手,离了条桉之后,向着后堂而去,落座下来,品茗。

  陈潇也在一旁做坐下,看向对面的少年。

  贾珩面色幽幽道:“也实不好斩草除根,留四个人,也可见朝廷自始至终都是追查盐务亏空,并无巧取豪夺之意,至于程、马两家谋逆,罪大恶极,家财入官,黄鲍两家勾结东虏,非法之财,其他追缴运司亏空,如此一来,都是有理有据。”

  这一点儿很重要,将人赶尽杀绝,只是一时爽快,但如果配合上先前对江南官场的打击,容易造成江南士绅离心力加剧。

  如果被这些江南士人称他和崇平帝为抄家君臣,无疑动摇了中枢威信。

  所以,他每一次出手都是理由充足,而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手,除非盐商再犯在他的手里。

  陈潇清声道:“我就担心这些人怀恨在心,再使出刺杀的手段。”

  “他们只要敢,那就彻底诛灭,另外,我也会派人暗中盯着他们。”贾珩面色如冰,沉声道:“不过,我觉得他们也不敢,光脚的才不怕穿鞋的,先前马家是怎么阖族全灭的?就是刺杀于我,相比担心这些,我其实觉得他们会忙另外一件事儿。”

  陈潇玉容如霜,眸光熠熠闪烁,问道:“什么事儿?”

  贾珩眸光先是眯了眯,旋即,咄咄而视陈潇,一字一顿道:“夺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8页  当前第9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2/25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挽天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