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挽天倾_分节阅读_第775节
小说作者:林悦南兮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7.18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8:11:10

  “需要多久?”贾珩问道。

  “永宁伯,可能还需半个月。”徐世魁迟疑了下,说道。

  “半个月,让这些人在淮安府和徐州再发半个月的国难财?”贾珩冷声说道。

  徐世魁一时面色变幻,不好应着。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这些粮食先输送给淮安府,徐州等地从河南藩府调拨十万石先解燃眉之急,河南那边儿雨汛已缓,等江淮秋粮丰收之后,再还给河南。”

  实在不行,还要从太仓运粮,沿运河以济淮徐等地,在此之前,先将一些倒卖藩库粮食的几人抓一抓。

  将几人送走,贾珩单独留下了杜季同,道:“杜大人,舟船也当准备好。”

  杜季同道:“永宁伯放心,漕运衙门最不缺的就是舟船,要多少有多少。”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杜大人,本官不会在河道多待,淮安之事还要多多仰仗杜大人。”

  此刻,对付两江官场,也需要给齐党一根胡萝卜吊着,而且经此一事,他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齐党不能彻底被拍死,不然朝局失衡,浙党再难遏制,那时候就是明末的结局。

  这是随着地位上升以后,站在更高视野上对朝局的审视。

  回去他就向崇平帝建言,寻机拆分两江,在安徽和江苏分置巡抚,拆庙请菩萨,扶持楚党,以使来日对虏战事不得掣肘。

  杜季同闻言,心头一跳,目光微动,说道:“永宁伯,下官不知永宁伯是什么意思?”

  贾珩道:“没什么意思,杜大人,协调舟船、人手的事儿,还请操持。”

  杜季同闻言,心思却活泛起来,看着那张年轻的面容,只觉许是浙党这些人让这位永宁伯感受到压力陡增,要和自己联合?

  如是永宁伯来保举自己兼领河道总督,那或许……

  待杜季同浮想联翩地离开河道衙门,徐开近前,默然片刻,说道:“永宁伯,齐党也并非治河良臣,先前河东一事,就有明验。”

  贾珩看着外间朦胧的雨雾,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彼等皆为一丘之貉?只知争权夺利,心头全无社稷。”

  他现在的问题是势单力孤,夹带里没人。

  在河务一事上,一个在开封府收复的关守方,这次治河之后,也只能因功提升到河东副河位置,已是格外超擢。

  而身为总河的南河总督,弄不好还是在浙党或者齐党里面挑,而南河总督与两江总督的职能,一直以来都是有冲突的,那么与其给浙党,让彼等沆瀣一气,还不如让齐党上,这样两江总督的浙党,肯定死死盯着南河衙门的河帑。

  徐开顿了顿,叹道:“成事者难,坏事者易,永宁伯要与东虏一决高下,为我大汉谋北疆太平,也不宜节外生枝,也只能和杜季同之流虚以委蛇。”

  贾珩笑了笑,看了一眼徐开,说道:“难得徐侍讲这般推心置腹。”

  徐开面色微顿,道:“永宁伯心怀大志,相忍为国,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下官佩服。”

  “可本官同样快意恩仇,有仇必报,这些人虽暂不能动,那就先收点利息!”贾珩面色微顿,说道:“刘积贤,将潘家还有纪家在淮安府的管事全部抓了,去扬州抓了潘家公子,倒卖官粮,人证物证俱全,本官要一体严参!”

  这么多人他不好都动,但他可以得住一两个狠捶。

  从南京府库倒卖官粮的南京户部尚书潘汝锡的儿子以及家人,还有户部侍郎钱树文的妹夫,因为这几人所得之粮,皆系赊欠至南京户部的仓储,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他要严参南京户部尚书潘汝锡和户部侍郎钱树文,纵容子孙倒卖官粮,牟取私利。

  至于其他一些哄抬物价,多是产自自家的粮食,属于囤货居奇、投机倒把,就不好动刀动枪。

  但可以威慑、约谈。

  “是,大人。”刘积贤面色凛然,高声应道。

  “另,再以快马急递至洛阳,从开封府藩库调拨粮食,沿河运支援徐州等地。”贾珩又吩咐道。

  刘积贤拱手应是,正要出去吩咐着人操办此事,忽见外间一个锦衣府卫,大步而来,拱手道:“大人,京中的夏侯指挥,前来拜见大人。”

  贾珩就是一愣,心头微讶说道:“夏侯莹?”

  不多时,夏侯莹从外间而来,摘掉头上戴着的斗笠,大步进入官厅,其人英丽的眉眼间现出坚毅,声音清澈、激越,拱手道:“卑职见过都督。”

  贾珩打量着飞鱼服的夏侯莹,将其引入内堂,让其落座,提起茶壶,沏了一杯茶,递了过去,微笑问道:“夏侯指挥不在洛阳,怎么来了?”

  夏侯莹是晋阳身旁的典军,统率府卫,除先前护送咸宁公主,一直都在晋阳长公主身旁,这次过来,别是送信的吧?

  夏侯莹清声道:“都督,晋阳殿下已经从洛阳太仓,抽调了五十万石粮食,以粮船沿运河而下,此刻押送粮食到了徐州。”

  贾珩面色微顿,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夏侯莹解释道:“都督从开封府前往淮安府坐镇清江浦这段时间,晋阳殿下也派了几波府卫在淮安府打探消息,预料到淮河泛滥,米粮贵乏,故而在太仓中抽调了五十万石粮,以解都督之难。”

  原来晋阳长公主虽然与咸宁公主、元春一同返回洛阳,但并未停止关注在淮安府清江浦的治水的贾珩,到了洛阳以后,第一时间就暗中着夏侯莹派了几波府卫,前往淮安府打探消息。

  而后,从邸报上见到贾珩从江北大营调兵,已知淮河流域堤堰防汛形势严峻。

  在之后,又得知贾珩在几天前,奔赴颍州泄洪,以纾解淮海、淮扬等地的汛情,估计出粮价可能上涨,第一时间就从太仓调拨了五十万石粮食,南下徐州增援。

  恰逢河南险情已解,运河水位平稳,船只沿河顺流而至徐州,睢宁已为河水冲垮,也就不再南下,而是在徐州停留。

  贾珩听完,点了点头,欣然道:“方才我还正说要往河南藩库调拨粮食支援徐州的灾民,这五十万石真是及时雨,至此,淮徐、淮扬等地乾坤大定。”

  嗯,他也不是孤立无援,夹带里……还有一位贤内助。

  “我这就准备舟船,前往徐州接应。”贾珩想了想,沉声道。

  这批粮食他要抽出来一些,调拨给淮安府。

  夏侯莹道:“都督,殿下说这边儿如是需要帮衬,亲自过来也可。”

  贾珩道:“这边儿汛情情况未明,她们不好过来的,我先过去看看。”

第643章 公怫然不悦,携扈从微服暗访……

  淮安府,清江浦

  在淮安府城内,悬挂着“贾家米店”布招子以及匾额的店铺,门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个个淮安府城中购粮的淮安府城百姓,排成三队,或是撑着雨伞、或是披着蓑衣,身上多是背着米粮布袋。

  就在这时,铺前桌子上的米桶上,白花花的米粮上,插着的一根木牌子,被一个伙计拿去,重新换上了新的木牌。

  “唉,怎么又涨了二百文?”这时,一个穿着粗衫短打,露出上臂胳膊的青年大汉,来到近前抱怨说道。

  那伙计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现在淮安府都是这个价儿,赶紧排队去。”

  身后排起长队的男女老少,议论纷纷,抱怨不停。

  在米铺的后堂中,正在一张黑木几上,就着灯火,看着账簿,打着算盘的掌柜李掌柜,忽而起得身来,一张满是褶子的脸上堆着笑,向着穿着员外府的中年男子,以及一个少年迎去。

  “老爷。”李掌柜开口唤道。

  “这几天卖了多少了?”贾攸在其子贾瑜以及府中周姓管事的簇拥下,背着手来到近前,留着短须的面容上见着儒雅,问道。

  李掌柜笑道:“昨个儿累计收了三千两银子,今天斗米之加上浮了二百文,外面的队还排着呢,今天应该还能多一些。”

  贾攸点了点头,道:“一天几千两银子,还好,这次我们的粮米是少了,不然能多开几家米铺。”

  李掌柜笑道:“老爷可不是,现在整个淮安府几个县都缺米粮,听说那甄家可是日收几万两银子,这还不连他们卖给其他米店。”

  贾瑜轻声道:“爹,听说那潘家赊欠了南京户部的粮仓,如是我们也能赊欠一些就好了。”

  贾攸道:“南京的潘家,我们与他们没有多少交情,这些米能赚一笔也就是了。”

  “堂弟不是在淮安府为官吗?让他写一封信给南京户部,许是就成了。”贾瑜嬉皮笑脸说道。

  贾攸正要出言,忽而听到外间传来阵阵呼喝与争执之声。

  贾攸眉头紧皱,问道:“怎么回事儿,外面在吵什么?”

  这时,一个伙计进来说道:“老爷,有人闹事儿。”

  贾瑜面上现出一抹怒气,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这是谁的营生,他不知道?太岁头上动土!爹,你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

  贾攸叮嘱道:“赶紧将人打发了。”

  贾家米铺不远处,贾珩此刻一身锦袍斑斓服,眺望着远处,一旁的夏侯莹同样换下了飞鱼服,改以青衫,素发挽起男子的发髻,以木簪穿过,一手打起雨伞,为贾珩撑着,将天穹飘落的万千雨丝挡在外间。

  贾珩面如玄水,看着不远处的米店,目光明晦不定。

  他打算在去徐州之前,先将金陵贾家十二房的偏支给处置了,等之后抓了潘家还有户部侍郎等几家的人,正好前往徐州接粮,躲一躲耳根清净,省得一堆乱七八糟的人,来他跟前求情。

  夏侯莹偷偷瞥了那少年一眼,一时有些拿不准其人什么主张。

  此刻刘积贤正挥舞着肌肉发达的胳膊,与卖米的伙计争执。

  “我说你故意找茬儿是不是?现在满城的米价,你去看看,哪有一斗五十文的?”那伙计看向一身便服的刘积贤,见人高马大,目藏神芒,心头下意识也有几分畏惧。

  刘积贤愤然不已道:“你们这些奸商,这几天翻了十倍,现在又涨价?”

  伙计彻底恼火起来,说道:“你个傻大个儿,你骂谁奸商呢?”

  就在这时,一道含着冷笑的声音从里间传来,道:“谁在外间闹事,活腻歪了不是?也不看这是什么地方?”

  贾珩面色澹漠,冷声说道:“正主来了。”

  “嗯。”夏侯莹轻轻应了一声,举起雨伞的那只素手,大拇指抬起往虎口移了下,修剪地整整齐齐的指甲,不见任何蔻丹和凤仙花汁。

  这时,贾瑜在几个年轻家丁的扈从下,来到门前,看向刘积贤,指着一旁的布幡,说道:“也不看看这上面的字!”

  刘积贤转而看向一旁的字,打量半晌,连声“哦哦”几下,问道:“我不认字,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围观的百姓,见此懵然一幕,都是不由发出阵阵哄笑。

  贾瑜一张脸又青又红,说道:“这是贾家的米铺,你可知永宁伯?就是现在淮安府的河道总督,率领数万大军不及旬月平定叛乱,威震中原,现任京营节度使、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的那位,整个大汉朝谁人不知?”

  刘积贤“哦”了一声,又一脸茫然之色地看向贾瑜,问道:“永宁伯与你有什么关系?”

  夏侯莹见得这一幕,嘴角抽了抽,瞥了一眼那少年的脸色,却见其人面色沉静,从侧脸而观,似乎因为这些时日的奔波,面庞线条愈发削立、深刻,而萧轩疏举的气度不减分毫。

  实难想象,这一幕是方才这人吩咐刘积贤做出来的。

  贾瑜怒道:“瞎了你的狗眼,我是永宁伯的族弟!”

  此刻,一众百姓脸上多是现出畏惧之色,不过都是指指点点。

  “我告诉你,想要闹事儿,最好掂量掂量,等着永宁伯过来,用锦衣卫拿了你!”贾瑜愤然说道。

  刘积贤梗着脖子,道:“你们应该按着原价卖,不能随意涨价。”

  贾瑜闻言,大为光火,恼怒道:“合着我说了半天,你没听懂是吧?来人,将这人乱棍赶走!”

  这时,几个家丁应诺一声,从身后举起门栓、板凳,就向刘积贤打去。

  贾珩沉喝道:“住手!”

  这时,在夏侯莹撑起的一把黑色雨伞下,一袭落拓青衫,身形昂藏的少年从远处而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8页  当前第7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5/25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挽天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