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挽天倾_分节阅读_第534节
小说作者:林悦南兮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7.18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8:11:10

  工部尚书赵翼躬身奏道:“圣上,自隆治十五年,蓝田地龙大动,神京城内已有数十年未曾见着地龙翻身,这次幸在只是一次小震。”

  这次地震,不是那种天翻地覆的大震,死伤无数。

  崇平帝面上忧色不减,看向通政使道:“通政司待诸省来报奏疏,如有灾情之疏,不可迟延,径入内阁奏报,另,户部要抽调一批专项银款,以备赈济之需。”

  通政使拱手称是。

  杨国昌同样领命道:“老臣遵旨。”

  崇平帝又看向内阁次辅韩癀以及随后而来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许庐,道:“许卿,你在都察院中,要严斥约束言官,不得使人居心叵测,借地龙翻动生事,妖言惑众,妄议国政。”

  这时候,防范的就是借灾异而蛊惑人心的言论,以及这种政治风波。

  贾珩看着这一幕,心头也有几分明悟。

  天子不召见群臣,而集九卿共商,就是这个缘由。

  崇平帝而后看向贾珩,道:“锦衣府最近也要留意京城地面动静,不得使歹人造谣生事,横生波折。”贾珩拱手说道:“臣遵圣旨。”

  崇平帝又看了一眼大理寺卿王恕,道:“近年以来,冤狱梳滞,前日朕让大理寺抽调法吏巡查诸省,以左秋决,如今就可着手此事。”

  说不迷信鬼神示警,还是有些虚的,崇平帝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可能会有冤狱惊动了上苍。

  王恕道:“臣谨遵圣旨。”

  崇平帝有条不紊地吩咐着九卿各领其事,然后才让众臣退下,随着九卿进入含元殿为天子召见,那么宫禁安如磐石的消息,自也就随之扩散了出去,使百官确信天子安然无恙。

  比如齐王、楚王、魏王这些待在家里的藩王,也会得知消息。

  当然,因为地震之事的风波,并不会如崇平帝所愿,在朝堂上风平浪静。

  待几位臣子退去,含元殿中重新剩下崇平帝以及贾珩二人。

  崇平帝道:“子玉,京察之时,出这档子事,外间不定如何恶意中伤。”

  这是说京中可能有一些流言生起,掀起惊涛骇浪。

  贾珩道:“圣上,御极以来,四海升平,抚育万民,图中兴之计,累有功德,至于灾异,据臣所知,帝尧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以此而言,帝尧焉非圣君?”

  按他的想法,自然是杨国昌把这个锅背实在了,但天子看样子还是想平衡朝局。

  “只怕人心并不皆同人心。”崇平帝面色幽幽,沉声道。

  贾珩面色一整,肃然道:“敢道是非者,定是是非人,圣上先前所言,谨防彼等妖言惑众,蛊惑人心,臣为锦衣都督,代圣上执天子剑,于此谣言,绝不姑息!”

  事实上,方才的九卿没有一个敢牵强附会到什么圣德有亏,天象示警,但科道言官,甚至军民百姓会不会这般想就不得而知。

  所以,崇平帝第一时间就让贾珩谨防此类谣言蔓延,就是此意。

  崇平帝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个内监从外间过来,禀告道:“陛下,上皇醒了。”

  崇平帝霍然站起,看向贾珩,道:“子玉,随朕去看看。”

  贾珩领命称是。

  此刻,他俨然已有大内侍卫的架势,当然,某种程度上,或许是因为方才“救驾”一事,天子对他产生了短暂的依赖?

  重华宫

  已经被收拾过的殿中,重新恢复整齐有致,寝宫之内,黄色帏幔遮蔽的龙榻上,正昏沉不醒的太上皇,缓缓睁开沉重的眼皮,苏醒过来,从被窝中伸出一只手,唤道:

  “水,水……”

  正在四方围拢的一众内监、宫女见着这动静,都七手八脚喊着,而后倒好的一碗蜂蜜水,先递给宋皇后,然后由宋皇后,递到坐在床前绣墩前安静等候的冯太后手里。

  这时,几个内监将太上皇扶起,后背放着一个引枕,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者,经过先前中途晕厥,实并没有太医所言那般情况好转。

  这也是太医在宫中,报喜不报忧之故。

  而冯太后将手中的玉碗递了过去,略显凌厉的眸子,看着隆治帝大口将温热的蜂蜜水喝完。

  “咕冬,咕冬……”

  饮下一碗蜂蜜水,太上皇脸色恢复了一些,红润重新在瘦长的脸颊浮起,拢目而瞧,看清冯太后,有气无力说道:“是婉妃。”

  冯太后唤道:“陛下。”

  隆治帝将后颈背靠着枕头,眼皮微微耷拉着,看着一众亲卷,有自己晚年立下的四位妃子。

  这些年岁,年纪都在四十岁上下,早已容颜不再、色衰爱弛,隆治帝咳嗽了一声,一旁的内监总管许灌连忙抚着后背。

  隆治帝说道:“朕经这一次,许是没有几年好活了。”

  冯太后道:“陛下老当益壮,人老心未老,何出此不详之言?”

  这话却有几分讥讽,一大把年纪,结果因为宠幸宫妃时,地震时晕厥了过去,简直成什么样子?

  隆治帝笑了笑,心底也略有几分尴尬,只是避开那扎人的锐利眸子,但还是岔开话题,虚弱说道:“朕的身子骨,朕是知道的,再说朕不讳言,朕之一生,并无憾事……”

  “辽东失陷,国势日衰,岂曰无憾?”冯太后澹澹说道。

  在这一刻,冯太后神色间隐约见着晋阳长公主的一些神态,冯太后年轻时显然也是读过书,甚至可以说崇平帝的性情有不少遗传自冯太后。

  只是年岁大了,儿孙满堂,无欲无求,这才性情柔和了一些。

  “咳咳……”

  隆治帝重重咳嗽了几声,一旁的内监总管许灌连忙拍着。

  “母后。”

  终究是宋皇后在不远处神色不自然地唤了一声,意思是您老差不多就得了。

  冯太后看着隆治帝,叹道:“上皇年岁大了,也该好好保重身子骨才是。”

  隆治帝一时不好言语。

  这时,重华宫总管太监许灌进得宫中,跪下来陈禀说道:“陛下,晋阳公主,新城公主,永昌驸马,齐王,楚王,魏王……入宫探望。”

  隆治帝膝下的几个皇子,虽然因夺嫡一事死的死,圈禁的圈禁,眼下只剩忠顺王和当今天子。

  但隆治帝还有女儿,至于隆治帝的兄弟,早就熬走了好几波、几位改封的二字亲王,已袭传至三代,再有一些原是庶出,后代子孙血缘隔的太远,多不亲近。

  只有尚了怀庆大长公主的永昌驸马,时常过来到隆治帝串门儿。

  这时,在京中居住的卷属,听说隆治帝身体不豫,皆来探望。

  不大一会儿,晋阳长公主领着女儿清河郡主,进得宫中,唤道:“父皇。”

  “晋阳也过来了。”隆治帝摆了摆手,目光慈祥地看向晋阳长公主,笑了笑。

  李婵月也乖乖唤了一声皇祖父,嗯,外祖父也是祖父。

  晋阳长公主就近而坐,叹道:“听说父皇受地龙余波所惊,儿臣心头担忧不甚,父皇可让太医看过,怎么说?”

  其实对眼前这个父亲,晋阳长公主也没有多少感情可言,但不妨碍父慈女孝,其乐融融一幕。

  隆治帝笑了笑,道:“朕并无大碍。”

  晋阳长公主看向一旁的冯太后,道:“母后,方才地龙翻动,没有惊着吧?”

  冯太后点了点头道:“我还好。”

  不大一会儿,内监再次禀告,齐郡王陈澄,魏王陈然,粱王陈炜……纷纷进来觐见。

  齐郡王一进殿来,两眼泪汪汪,噗通跪下,原就是大体重,震得殿中发出发出“砰”一声轻响。

  陈澄浑身肥肉跳了跳,膝行几步,泪流满面道:“皇祖父,你可吓死孙儿了。”

  隆治帝摆了摆手,目光慈祥几分,说道:“澄儿起来。”

  之后魏王、楚王陆续上前问安。

  楚王瞥了一眼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头一阵膈应。

  这些,反正他是做不来,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一样,轻佻无状,何以主天下?

  然后,楚王既不想看陈澄,就下意识寻找养眼之人,偷瞧自家姑姑——晋阳长公主。

  眸光闪了闪,暗道,姑姑倒是愈发娇艳欲滴了。

  只见丽人一身桃红罗裙,身形高挑,峨髻如云,朱唇粉面,耀如春华,好似一株国色天香的牡丹花。

  其实,无人知楚王内心还隐藏着一个野望,如他君天下,担社稷……

  隆治帝接受着一众皇女、皇子的问安,与其叙了几句话,直到冯太后开口说道:“上皇需要静养,你们别在这儿吵吵闹闹了的,都去外面等着。”

  一众皇子、皇女才离了寝殿,在殿外等候叙话。

  齐郡王陈澄也擦了擦眼泪,悻悻然地离了主殿。

  过不多久,永昌驸马也过来探望,二人虽是郎舅关系,但属于那种臭味相投的玩咖。

  永昌驸马年轻时也是一等一的风流人物,头发虽灰白,面容俊朗,卧蚕眉下,星目湛然有神,坐在近前,唤道:“陛下,当保重龙体才是啊。”

  隆治帝一见永昌驸马,感慨道:“朕老了,不中用了,不想受不得余震,竟有心季之症。”

  想他再年轻十岁,岂有先前马失前蹄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除却冯太后以及崇平帝、宋皇后外,旁人只当太上皇是被地震震晕的,而不是“震”晕的。

  当然,其实也是没错,正在办事时,突然地震,谁顶得住?又是七旬老汉,这下不用遇鬼,差点儿真的做了鬼。

  隆治帝与永昌驸马说着,就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朕也无什么奢求,有些后事也该准备着,不知吉壤修好了没有,永昌,你领着人去看看,也催催进度,旁人朕都不放心。”

  恭陵就在渭河以南,离神京城大约二十多里路途,因山为陵,上建有墓园,下于山中挖有地宫,墓园周匝则以垣墙围拢,内修宫殿房舍,遍植松柏等一应常青之树。

  而隆治帝既崇尚享乐奢华,恭陵自然修建的庄严、奢丽,正因如此才修了多年,仍未竣工。

  永昌驸马点了点头,领命道:“陛下放心,臣这就前去查看。”

  一旁与冯太后、宋皇后操持午膳的晋阳长公主见到这一幕,美眸闪了闪,不知为何,心底忽而生出一股没来由的期待。

  ……

  ……

  忠顺王府

  方才一场地震,也将忠顺王府惊动的鸡飞狗跳,人声嘈杂,经过小半个时辰,才平息下来,仆人在庭院收拢着各种瓦砾、碎石,打扫着厢房中歪倒的桌椅以及碎裂的玉瓷器具。

  后院花厅中,忠顺王这时正在与几个惊魂未定的妃子说话。

  忽然,忠顺王府的周长史在廊檐下立定,拱手说道:“王爷,下官听说上皇因为地龙翻动而御体不豫,王爷当速速至宫中探望才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8页  当前第5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4/25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挽天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