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案之后,崇平帝正在伏案批阅着奏疏,忽地,殿外进来一个内监,正是戴权,面带喜色,笑道:“陛下,贾子钰派来报捷的信使已经到了兵部了,言大军已至城外。”
崇平帝闻言,抬眸,面上同样有着一丝喜色,放下手中毛笔,道:“朕刚才还想着,也差不多到了。戴权,你出城将旨意传给贾子钰,即刻召他入宫面圣。”
毕竟不是灭国之战,执敌酋之首而还,断没有天子出城相迎的道理。
而崇平帝着戴权前去半是传旨、半是相迎,已颇示恩宠之意。
戴权闻言,先是一愣,笑道:“奴婢这就去。”
心头暗道,这圣眷之隆,实在让人艳羡。
目送戴权离去,崇平帝拿起手中的奏疏,正是贾珩所写,垂眸思索。
在奏疏中,贾珩不仅具陈了募流民为军一事,还说明了用意,“收鲁豫二地青壮以国家财用供养,以防为寇裹挟生乱,滋扰地方。”
“果勇营已补齐兵额,京营诸军似也可募山东、河南之兵充入,但二地逃户众多,若都选入京营,于地方农耕多有不利,况宋时厢军于国家财用也是负累,罢了,等下再面议罢。”
崇平帝念及此处,就是掩下奏疏,转而拿起一份简报,其上文字赫然记载前日华阴县城外,百姓惜别果勇营官军之盛况。
“军民鱼水之情,许这就是亚圣所言,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缘由了。”崇平帝喃喃说着,冷硬的面容上现出思索之色。
神京城,永业坊,王宅后院
午后时分,书房之中,王子腾端坐在紫檀木长条方案后,脸色阴沉,手中拿着一份簿册。黄花梨制的椅子上列坐着几人,为首之人是一个中年文士,名为方冀,头戴蓝色方巾,身着月白色棉衫,面容清颧,气质儒雅、朗逸,其人是王子腾礼聘而来,处置机谊文字的主簿。
下首则是坐着四将,分别是耀武营都督佥事李勋、扬威营参将庞师立、立威营参将岳庆,奋武营参将姚光,这些将领都是王子腾为京营笼络的心腹。
岳庆年岁三十出头,方面阔口,身形魁梧,沉声说道:“节帅,果勇营今日应回京了,卑职听说果勇营新军已筹齐空额,如论兵力,应为十二团营之最。”
耀武营都督佥事李勋发出一声讥笑:“募一群饭都吃不饱、兵器都没力气拿的流民为兵,会有多少战力?只怕连本将手下一营兵马都打不过。”
王子腾面色淡淡,放下手中的簿册,目光幽寒,心头多少有些烦躁或者说是涌起一股危机感。
不仅是来自宫里圣眷的厚此薄彼,还有京营的一些部将,这些部将原本都是宁国一脉的部将,前日,他召集议着整军一事,就有不少人托词不来。
“若说是等贾珩?贾珩也不受北静王那帮人待见。”
在他看来,如非那位贾子钰在下面“咄咄逼人”,他就不会着急忙慌地着手整顿京营,可从容和五军都督府周旋。
但现在,箭在弦上,却是不得不发。
姚光皱了皱眉,也是附和道:“节帅正要整军,这贾珩,不知从哪儿招募一些流民混入军饷,如何能堪大用,这不是在添乱吗?”
王子腾脸色冷意幽然,道:“流民多非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弟,难堪大用,此事本帅自会禀奏圣上,予以裁汰。”
然后看向一旁的中年文士,问道:“方先生以为呢?”
方冀沉吟了下,徐徐道:“节帅,学生以为,节帅整顿京营若想功成,恐怕还真离不得这位贾云麾的支持,前日圣上就说,节帅要多与贾云麾商议,学生以为,圣心在彼,不可违拗。”
却是看出了王子腾心头的一些不快和别扭。
王子腾听着方冀的话,面色变幻了,沉吟片刻,道:“方先生可细细道来。”
方冀道:“节帅出身之王家,原就和贾云麾之贾族为姻亲,而贾云麾年纪轻轻,就已功封一等云麾将军,听节帅昨日所言,圣上还有令其独掌一军之意,可谓简在帝心,信重有加……”
说着,面色顿了下,却是瞥见王子腾脸色愈发难看,连忙语气一转,沉声道:“但是,节帅,其人虽年少有为,但资历浅薄,功勋不著,难以服人,如今节帅主持京营军务,正可借其力而扶摇直上,若其不顾大局,再作计较。”
王子腾闻言,目光闪了闪,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是的,这位贾珩纵然再得圣眷,年龄、资历在那摆着,暂时也威胁不到他,甚至他可以利用这位贾子钰。
以往……他对这些手段并不陌生。
念及此处,虽然心头仍有一些别扭,但也不得不承认方冀之言可行。
“待其人还京,节帅可出城相迎,以示亲厚、礼遇,毕竟,圣上也叮嘱过节帅,遇事与其多多商议,那时,节帅顺道儿探探口风,若他识时务也就罢了,若是不识时务,节帅以流民充军一事,再作计较?”方冀笑了笑说道。王子腾闻言,面上现出欣然,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不说其他,他募流民为卒,就不可行,本官如今主管京营整顿,势要为圣上练出一支敢战之军,岂能见其自作主张而无动于衷?”
念及此处,心头打定主意,笑道:“那等下,本官去迎迎他,先礼后兵。”
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时落在宫里的圣上眼里,就是不识大体,年少轻狂。
不提王子腾如何筹谋,却说贾珩率领果勇营大军,近得长安城。
坐在马上,眺望着不远处巍峨、耸立的长安城,贾珩脸上也不由现出欣然之色。
“诸将听令,各率所部前往南营驻扎。”
却是吩咐着前锋步骑二军,饶行至南城归营。
贾珩则打算率领一部亲兵以及锦衣府诸卫士,大约近百人,自城门而入,前往兵部交令。
因为不是什么帅师伐国,大胜而还,自也不会有天子领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当然,按说应有兵部之人过来交接,但不知为何未曾见。
而在贾珩目送果勇营诸将领兵向南营而去之后,正要吩咐身后扈从一同进城,却见从城门方向有一骑飞驰而来。
定睛细看,却是一个着飞鱼服的锦衣卫,近得前来,一拉缰绳,勒停了马。
身姿苗秀、气质英武的女骑士,在马鞍上端坐,拱手道:“贾云麾。”
贾珩看清来人,拱手还了一礼,笑了笑道:“原来是夏侯指挥。”
不是旁人,正是夏侯莹。
夏侯莹那张英秀、清冷的玉容上,面无表情,只是目光深处蕴藏着复杂之色,清声道:“晋阳殿下的马车,就在前面恭候云麾,还请云麾至前方一叙。”
贾珩闻言,就是一愣,心头又惊又喜,问道:“她……公主殿下怎么来了?”
晋阳长公主能出城迎他,却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贾珩默然了下,转头对着一旁的曲朗,说道:“曲千户,你先领着人进城,一来到兵部衙门交令,二来派人到宁荣街宁府上知会一声,我稍后就到。”
之后,他或许去兵部坐一会儿,然后递牌子入宫面圣,至于回家,反而是面圣之后了。
曲朗也不多言,拱手应道:“是,大人。”
挥手吩咐着扈从先行离去。
然而,正待拨马而走,却见前方数骑扬鞭而至。
第268章 宝钗:忠贞骁勇,将帅之英……
众人望去,只见数骑为首之人,着一品武将官服,身形魁梧,驱马行至近前。
不是王子腾,还是何人?
身后跟着的正是立威营参将岳庆、扬威营参将庞师立、以及主簿方冀等人。
王子腾一挽马缰绳,使马缓行至前,凝目望着贾珩,正要开口搭话。
却得贾珩身后百丈开外,一骑如离弦之箭,率先跃出,由远及近,高声喊道:“舅舅!我是文龙啊。”
分明是薛家的车队,在贾珩前前后后吩咐将校归营的空档,赶上了贾珩的扈从,接近灞桥。
为首的薛蟠,在马上遥遥望到王子腾,心头一喜,驱马近前搭话。
说来,还是王子腾回金陵王家祭祖之时,薛蟠见过其舅几面,距上次相见,一晃也有一二年的光景。
薛蟠后方不远处薛家车队之中,马车车厢内,正自打瞌睡的薛姨妈,听着薛蟠的嚷喊,不由打了一个激灵,下意识掀开车窗帘子,却看不到什么,就前倾着身子,伸手掀开一角车帘,向前方眺望着。
而另外一辆马车之内,宝钗同样颦了颦秀美的双眉,杏眸中闪过疑惑之色,扭头一旁的莺儿,轻声道:“进京之前,哥哥可提前着人知会过舅舅?”
莺儿语气不确定说道:“姑娘,好像没有听大爷和太太说起过。”
却说薛蟠一夹马肚子,驱马上前,笑道:“怎么劳舅舅出城相迎?”
王子腾脸色一顿,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看到端坐高头大马之上的薛蟠,愣怔了下,才认清来人,皱眉问道:“蟠儿,这是到京了?嗯,为何和果勇营大军在一块儿?”
薛蟠笑道:“在华阴县碰着了,舅舅,我娘和妹妹都在后面车厢中。”
王子腾点了点头,说道:“那先入城罢,我这边儿还有些事儿。”
说着,也不理薛蟠,拨马绕过薛蟠,抬头看向不远处的贾珩,朗声道:“珩哥儿,班师还京,一路上辛苦了,我在醉风楼整治了薄宴,为珩哥接风洗尘。”
薛蟠:“……”
大脸盘上的笑容凝滞,铜铃般的大眼睛眨了眨。
倒也反应过来,他就没往京里递信,舅舅怎么知道他今日就到京?
而身后马车中,眺望着的薛姨妈,脸色倏然变了下,看着那正在马上搭话的二人,愣怔了下,思忖道:“兄长,他这是专门出城来迎珩哥儿的?”
心底不由想起贾珩先前所言,自家兄长为一品武官,他若是碰上,也是要自称一声下官。
念及此处,心头不禁现出期待来。
嗯,她也不知自己在期待些什么。
贾珩打量了一眼王子腾,从薛蟠方才的称呼中,倒是知道其人是谁——王子腾。
说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和王子腾打照面,其人身形肥胖,面容富态,只是五官面相略有一些凶恶。
贾珩打量片刻,拱了拱手,朗声道:“王节帅,下官领兵还京,还需往兵部交令,入宫面圣,接风洗尘之事,晚上再叙不迟。”
王子腾出城迎他,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因为多少有些张扬。
落在五军都督府的那些勋贵眼中,恐怕还以为贾王二家,已经联合起来。
当然,王子腾可能有意如此,以壮声势,为整顿京营做准备。
碍于天子,他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然而,王子腾闻听贾珩之言,脸色却倏地阴沉下来,目光在对面少年腰间的金龙剑鞘的宝剑盘桓了下,心头恼火不胜。
这小儿竟如此托大,他为长辈出城迎接,小儿身为晚辈,仗着佩着天子剑,在马上动也不动,狂悖无礼,竟至于斯?!
还拿入宫面圣之言来堵自己!
显然,王子腾想来,自己以礼相待,折节下交,贾珩就需滚鞍下马,感激涕零,然后把臂同游,一同入京。
但方才的薛蟠……
没有人对薛大傻子报以太高的期待。
王子腾目中冷意涌动,皮笑肉不笑,声音却冷了几分,道:“那子钰先至兵部交令,待入宫面圣回返,本帅正要与子钰商议京营之事,听说子钰领果勇营,募流民为卒,本帅心头颇为疑惑,正值整顿京营,不知子钰此举有何用意。”
贾珩沉吟了下,说道:“此事三言两语委实难以说清,下官稍后入宫,会向圣上陈说,待稍晚些,再和节帅叙说本末。”
王子腾闻听此言,心头就有一股无名火起,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