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庐点了点头,说道:“坊间传言,当今幼主非光宗皇帝之子,实乃卫王……”
李瓒闻听此言,沉静、刚毅的面容倏变几许,低声道:“德清慎言,隔墙有耳。”
说着,目光炯炯有神,低声道:“你我至书房叙话吧。”
许庐点了点头,也不多说其他,随着李瓒,一同前往书房。
书房之中,两人重新分宾主落座。
许庐面色肃然,凝眸看向那漆木条案后的李瓒,低声说道:“阁老,现在局势危若累卵,卫王已生出不臣之心。”
李瓒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如何不知?只是卫王大势已成,更得宫中太后信重,我等纵有匡扶社稷之心,也难得大义名分在手,应者寥寥。”
这种情况下,除非贾珩自己作死,在大政方针上倒行逆施,导致流民遍地,百姓流离失所。
或者贾珩自己悍然篡位,引起天下之人的同仇敌忾。
否则,就只能求助于宫廷政变,借太后和幼主的名义。
这就是贾珩要不停搞切香肠战术的真正缘由。
许庐眉头紧皱,目光咄咄而闪,低声问道:“高阁老先前前往四川。”
李瓒道:“以西南之地兵马讨逆勤王,你我再在京中呼应,或可破卫王之势,但现在高阁老已经陨命,蜀地的兵马,很难成大气候了。”
先前,高仲平如果随魏王、梁王一同逃出京城,或许还有一些成算。
但是,那时候魏梁两王以及陈渊就已经在锦衣府的重重监视之下,高仲平又为内阁次辅,如何下定决心弃官而走?
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府根本不可能派密谍和内奸潜入高宅。
因为,一来,如高仲平这样的名臣,家中用的都是积年老仆。
二来,这等监视阁臣之事一旦发现,势必引起朝野上下哗然。
所以,锦衣府在先前只能在外围监视。
许庐默然片刻,说道:“阁老,那以后难道任由卫王不停揽权,威慑群臣。”
“蛰伏,以待天时,再有几天,京营兵马出动前往四川平定叛乱,西北、藏地都要用兵,那时候,卫王疲于兵事,你我再进宫向太后解说此事。”李瓒沉声说道。
这个时候,的确不能硬碰硬,因为贾珩刚刚以大义名分,除了两位阁臣,如日中天,无人能敌,再在京中朝争,那就是送人头。
许庐闻听此言,脸上不由现出思索之色,而后,点了点头,算是暂且听从李瓒所言。
与此同时,内阁阁臣齐昆同样心神不宁地返回家中,落座下来,久久不语。
卫王今日之凶煞情状,已现权枭之相。
他该何去何从?
作为士大夫,受宪宗皇帝赏识简拔,齐昆心头自是想要提携玉龙,上报君恩。
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又能如何?
而随着时间过去,内阁次辅高仲平叛逃,然后被贾珩所斩的消息,一下子传扬了整个神京。
正如贾珩所想,人心惶惶,一股汹涌澎湃的暗流开始涌动起来,或者说,正是陈汉的忠臣义士,见得卫王祸乱朝纲,想要匡扶社稷。
同样也有一些心思活泛,想要谋得进身之阶的文臣,开始对贾珩生出投效之心。
毕竟,高仲平一死,内阁次辅空缺,内阁阁臣递补之后,按照常例,当有一位阁员空缺。
君不见,工部尚书赵翼不是攀附了卫王的岳丈之家,而再次入阁?
而尚在神京的贾政,原在京中通政司的昔日同僚,登门拜访,荣国府一时间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至于贾珩的岳父,工部侍郎秦业身边儿,也渐渐多了一些示好的六部堂官。
不是所有的人都将贾珩当做乱臣贼子,还有一些文臣觉得贾珩虽然手段激进了一些,但也是为了大汉社稷。
……
……
玉兔西落,金乌东升,时光匆匆,转眼之间,不知不觉就是两天时间过去。
神京城,京营——
“咚咚……”
一架架支在军帐当中的牛皮鼓,鼓声密如雨点,震耳欲聋,而营房当中就不停有马蹄声乱,兵器甲叶碰撞之声响起,繁乱脚步声此起彼伏。
中军营房之内——
贾珩一袭黑红缎面的蟒服,那张刚毅面容沉静如水,落座在一张漆木帅案后,下方的一张张梨花木椅子上落座着一众将校。
营房之中,秩序井然。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皆是贾珩的亲信将校。
贾珩道:“此战巴蜀之地,兵马合计十万,一旦发动叛乱,声势不小,我京营大军这次出征,当选精兵强将。”
言及此处,贾珩转眸看向不远处的谢再义,说道:“此战,当由谢再义领兵出征,统率步卒五万,骑军一万,直抵汉中,入蜀援剿白莲妖人,不得有误!”
下方一张红色漆木梨花木椅子上落座的谢再义,面色肃然无比,起得身来,拱手道:“末将领命。”
贾珩旋即,又将威严目光看向一旁的蔡权,说道:“京营日常作训事务,皆由蔡权主导,其他将校悉数听从。”
蔡权拱了拱手,抱拳应是。
贾珩旋即,又吩咐着京营的诸位将校,关于十二团营兵马的调拨事宜。
待诸事停当,贾珩这才返回宁国府中。
这会儿,陈潇快步迎上前去,清冷如霜的容色上蒙着一层凝重之色,说道:“哈密卫方面递送过来的军报,你查看一番。”
贾珩面色肃然,伸手接过陈潇手中的军报,垂眸之间,阅览而罢,冷声道:“准噶尔方面已经动兵了。”
陈潇秀眉挑了挑,眸光清冷如冰,温声道:“红衣大炮前日已经运将过去,这会儿正在路上了。”
贾珩道:“这几天,让锦衣府对神京城重新布控,绝不能再闹出什么乱子来。”
陈潇目光清冷莹莹,轻轻应了一声。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等会儿,我进宫一趟。”
除了探望磨盘和她的儿子外,还要再看看甜妞儿。
那陈渊说他是秽乱宫廷,倒也没有说错,如今的确是出入宫禁,来去自如,就差起居其间。
坤宁宫,殿中
甄晴一袭素色衣裙,正在伸手逗弄着一双龙凤胎,这位丽人在高仲平死了之后,重又高枕无忧起来。
“太后娘娘,卫王来了。”就在这时,一个身形高挑、明丽的女官快步进得殿中,对着甄晴盈盈福了一礼,柔声说道。
甄晴轻轻摇动着一只拨浪鼓,那张香肌玉肤的脸蛋儿上,笼罩着欣然明媚之意,翠丽修眉之下,粲然如虹的凤眸莹润剔透。
旋即,贾珩快步进得暖阁之内,对着甄晴行了一礼,说道:“微臣见过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甄晴目光打量着那蟒服少年,说道:“平身吧。”
说话之间,吩咐四周侍立的女官离了此地。
“过来看看你儿子和女儿。”甄晴柔声道。
这个混蛋,自家的孩子当真是一点儿不上心。
贾珩脸上现出一抹不自然之色,道:“让两个孩子听见,影响不好。”
甄晴眉眼之间倒也不无羞恼之色流露,说道:“他们两个还小,现在还记得什么事儿?”
贾珩说话之间,快步行至近前,一下子拉过那萌娃的酥软素手,心头也有几许欣喜莫名,笑道:“这看着又长大了一些。”
甄晴见着这一幕,弯弯柳眉之下,美眸眸光莹如水,低声说道:“一天一个样,你不带孩子,猛一下看过去,就大了一些。”
贾珩面色古怪几许,也不好多说其他,只是握住自家女儿茵茵小的纤纤小手,说道:“过来,让爹爹看看。”
那小萌娃抬起那张粉雕玉琢的脸蛋儿,明眸宛如黑葡萄一般,骨碌碌转个不停。
贾珩说着,抱起自家的小萌娃,一下子亲了一口,萌软奶香在鼻翼之间流溢不停。
茵茵“咯咯”娇笑不停,脸蛋儿愈见萌软、可人。
这会儿,不远处的幼儿陈杰,伸着胖乎乎的小手,那张丰润可人的脸蛋儿两侧爬起氤氲红晕,眸光晶晶而闪。
甄晴柳眉之下,美眸莹润剔透,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低声说道:“好了,别闹着他们两个了。”
贾珩心头不由一时默然无语。
他这太过疼孩子,这当妈的也还吃醋了。
贾珩将自家女儿放在摇篮当中,转过身来,目光温煦地看向甄晴,低声说道:“这几天怎么样?嗯,气色好多了一些。”
“托你的福,这几天终于能够睡个囫囵觉了。”甄晴那张靡颜腻理的玉颜酡红如醺,清冷眸中现出一抹羞意,低声说道。
贾珩说话之间,伸手轻轻拥住甄晴的肩头,低声说道:“你这段时间在京里,好好陪着孩子。”
说着,将一只手掌探入丽人身前的丰盈柔软当中。
嗯,自从生了两个孩子以后,愈见丰盈如月,弹性可人。
甄晴忍不住轻轻腻哼了一声,那张雍容华美的脸蛋儿上,两侧密布绮丽红晕,伸手打开贾珩的胳膊。
“小孩儿还在这边儿呢。”甄晴玉颊两侧羞红如霞,出言嗔怪道。
贾珩转过脸来,正对着两双宛如黑葡萄般骨碌碌不停的眼眸,一时之间也有几许好笑。
“好了,咱们到里厢暖阁叙话。”
甄晴柔声道:“我让嬷嬷照看着他们两个。”
待嬷嬷将两个小家伙儿抱走。
甄晴犹如一团炽烈火焰,扑打而来,旋即,将那两片恍若玫瑰花瓣的唇瓣凑近而来,覆盖其上。
旋即,贾珩搂过甄晴宛如天鹅修长的秀颈,没有多大一会儿,也就抵靠在甄晴身前,伏在其中,开始了大快朵颐之旅。
甄晴翠丽修眉之下,美眸柔情似水,旋即,娇躯颤栗不停。
待自家情郎痴闹了一会儿,甄晴那张丰润可人的脸蛋儿羞红如霞,起得身来,蹲将身来,伺候着那蟒服青年。
而这也不知多久,贾珩一下子搂过甄晴的削肩,看向那绵软如蚕的娇躯,心绪微动,并不多说其他。
而甄晴翠丽秀眉之下,那双狭长、清冽的眸子当中似是现出一抹诧异之色,欣喜道:“你看杰儿多像你,将来定是能成为一代明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