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宫苑,坤宁宫——
殿外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以及欢呼声,也在瞬息之间波及到了宫苑当中。
崇平帝此刻,一颗心就已提到了嗓子眼,只觉心头砰砰跳了起来,比之当初荣登大宝还要振奋莫名。
崇平帝两道恍若枯树枝的瘦松眉挑了挑,目光凝眸看向戴权,沉声道:“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儿?”
戴权这会儿,也吩咐了内监前去查问情况,又道:“陛下稍等。”
不大一会儿,就见一个年轻内监气喘吁吁地跑进宫里,一路小跑至宫中,在殿门门槛处竟是被绊了一下,只是刚刚跌倒,又重新爬将起来。
而后,那年轻内监连忙起得身来,道:“陛下,辽东大捷,盛京城破了,女真亡了!”
在这一刻,这位年轻内监迅速总结了外间所传的捷音。
崇平帝瘦松眉之下,清眸目光咄咄,如遭雷噬,身形轻颤了几许,声线已有几许颤抖,惊疑道:“女真灭了?”
尽管早已预想到会有这一天,但听到这年轻内监所言,心头仍有几许激动莫名。
那年轻内监道:“外面是红翎信使报捷。”
崇平帝闻听此言,原本两侧凹陷、瘦削的脸颊,转而又变得两坨异样的潮红,喃喃道:“女真灭了……”
这位中年帝王年近五旬,这会儿只觉被一股巨大的幸福感砸中了自己,几乎让崇平帝身形微震,神情恍惚,激动不已。
一旁的宋皇后倒未觉察到崇平帝的激荡心绪,同样陷入一股难以言说的振奋莫名当中。
那小狐狸这是又打赢战事了。
经此一战之后,天下应该没有战事了才是。
那小狐狸应该很快回来了,说不定还能赶上咸宁的生产之期。
戴权这会儿,却留意到崇平帝这会儿凹陷、瘦削的面颊潮红,“哇”的吐出一口鲜血,旋即晕倒过去。
“陛下……”戴权见此,脸色倏变,急声唤道。
“太医,太医……”而原本陷入思念当中的宋皇后,这会儿反应过来,玉容惶惧,急声招呼道。
第1438章 崇平帝:不亚开国定鼎之功……
神京城
崇平帝骤闻捷音传来,一时间可谓狂喜交加,诸般滋味齐齐涌上心头,瞬间就是晕厥过去。
而捷音也随着时间流逝,而传遍了整个神京城,不胫而走。
宋皇后口中喊着“太医”,而坤宁宫中的宫女和内监也乱作一团,手忙脚乱地凑到崇平帝近前,准备热水的准备热水,准备毛巾的准备毛巾。
不大一会儿,几个太医拿着小药箱,快步从外间过来,面上现出惶惧之色。
宋皇后此刻也顾不得皇后的威仪,急声道:“王院判,陛下晕倒了,快过来看看。”
一个头发灰白的老者,手中捻起一根银针,说话之间,在崇平帝的人中还有后颈用针。
不大一会儿,伴随着“哼”的一声,但见崇平帝睁开紧闭的眼皮,在这一刻,幽幽醒转过来。
这位中年帝王脸颊凹陷,身上笼罩着衰败和憔悴之气,两道瘦松眉之下,目光散乱几许,旋即凝聚而起。
“陛下,陛下,陛下你可别吓臣妾啊。”宋皇后柳眉之下,温婉如水的目光似噙着泪光,痴痴而望,声音更是带着几许哽咽。
在这一刻,只有多年的夫妻情分,在心头充斥着。
崇平帝瘦松眉之下,嘴唇翕动了下,目光重新凝聚,沙哑着嗓子问道:“梓潼,子钰送来的军报呢?”
宋皇后:“……”
这个时候,竟还是关注军报。
崇平帝转眸看向不远处的戴权,以虚弱的声音,吩咐说道:“去将军报取将过来。”
戴权连忙道:“奴婢这就派人去取。”
崇平帝这会儿“嗯”了一声,然后缓缓闭上眼眸,似在闭目养神,心头除却无尽欣喜之外,海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悲凉。
辽东平定,天下太平,崇平盛世即将到来,可他的身子骨儿也快要垮了。
宋皇后有些不放心,连忙轻轻唤了一声,道:“陛下。”
崇平帝摆了摆手,虚弱说道:“朕没事儿。”
宋皇后点了点头,那张肌肤白皙,雪肤玉颜的脸蛋儿,珠泪涟涟,分明已是泪流满面。
多年的夫妻感情,又共同孕育了几个孩子,这会儿丽人的心头岂不觉得担心莫名。
崇平帝忽而开口问道:“朕晕厥之事,可曾知会了内阁?”
宋皇后愣怔了下,柳叶修眉之下,原本泪花滚动的眸子闪烁了下,低声道:“不曾。”
崇平帝声音淡漠,说道:“不可泄露半个字。”
他的身子骨儿好好调养调养,还能撑个三五年,他要等后世子孙彻底收服贾子钰,他才能彻底闭目。
不过,在此之前,先立东宫,早定国本,一切国政交由东宫处置,他只把控大方向就是。
……
……
此刻,整个神京城,因为辽东的大胜,在此刻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可听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个不停,震天动地,犹如过年。
似乎整个国家都在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不少百姓议论纷纷,喧闹不停。
自努尔哈赤在辽东之地起兵以来,整个大汉几乎在三十年都被辽东的边患滋扰中度过,没有一日安宁。
而后崇平年间,天灾频仍,等到了前几年,中原民乱,更是一副山河飘摇,王朝末世的景象。
但不过五年时间过去,天下却已变了一番模样。
新政大兴,扬威外夷。
如今更是平灭了辽东女真,从此天下太平,河清海晏。
而六部诸司衙门当中的小吏,也纷纷议论着这场战事,都在啧啧称奇,那位卫国公是如何取得大胜的?
这会儿,内阁值守司衙的武英殿当中,内阁首辅李瓒,内阁次辅高仲平,阁臣齐昆,吕绛、林如海等三人落座叙话。
随着进入崇平十九年的金秋十月,大汉的秋粮征收诸事也渐渐落下帷幕。
一句话概括,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殿外何事如此喧哗?”这时,高仲平皱了皱两道卧蚕眉,那威严、沉凝的目中见着一抹愠怒,喝问道。
毕竟是主持一方的宰辅,此刻不怒自威起来,让周围几个侍奉的小吏胆战心惊。
李瓒也颇有几许诧异地抬眸看向外间,与一旁的林如海、齐昆等人交换了个眼色。
“去看看外间发生了何事?”李瓒道。
内阁中书等小吏,面色肃然几许,连忙说道:“阁老,小的这就去看看。”
不大一会儿,那小吏已是去而复返,脸上见着喜色,笑道:“阁老,阁老,大喜事,捷报,捷报,捷报啊。”
殿中的几位阁臣,面面相觑,旋即问道:“什么捷报?”
这会儿,那小吏快步而来,道:“卫国公在辽东攻下了盛京,扫灭了女真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刻的汉廷,对女真并不以满清而称,只是以女真、或者东虏这种蔑称称谓。
那小吏之言一出,整个殿中的几位阁臣,面上都是霍然一变,难以置信。
这盛京城破了?
女真被扫灭了?
虽然预料到盛京城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但如此之快,仍是让在场的几位阁臣猝不及防。
林如海那张儒雅、白净的面容上,当即涌起一抹喜色。
子钰这是打赢了胜仗?女真至此平灭了?
李瓒问道:“子钰攻下了盛京?”
那小吏面上带着繁盛笑意,说道:“阁老,卫国公的捷报递送至京,这会儿,已经派兵攻下了盛京城。”
李瓒问道:“捷报呢?”
殿中几个阁臣,此刻也将一双目光紧紧盯着那小吏,问道:“捷报现在何处?”
这会儿,一个年轻内监快步进入殿中,面色激动莫名,说道:“阁老,红翎信使在宫外求见圣上。”
“速速接进宫中。”李瓒声音也少了几许往日的从容,催促道。
因为,崇平帝此刻在后宫的坤宁宫当中,故而,纵是红翎信使入得宫门,也是先和李瓒与高仲平叙话。
不大一会儿,在几个侍卫的陪同下,几个红翎信使进入殿中,朝着李瓒行了一礼,沙哑着声音道:“卑职见过阁老。”
李瓒目光炯炯有神,盯着那信使,问道:“军报何在?”
那几个红翎信使也不多做废话,当即从牛皮袋中取出一封军报,迅速递将过去。
一个内阁中书的小吏,接过军报,转身递给李瓒。
李瓒拿过一份军报,刚刚开始凝神阅览,过了一会儿,清峻、沉静的面容现出难以抑制的欣喜,迎着高仲平与齐昆等人的目光,激动说道:“卫国公打下了盛京城,女真的摄政虏王多尔衮自焚于宫中,女真其他亲王也悉数被我大汉猛将所斩,女真之伪国主束手就擒,女真从此不复为我大汉之患矣!”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被一股喜气洋洋的氛围笼罩着。
而这会儿,高仲平也拿过李瓒递送而来的军报,凝神阅览,而后相互传阅着,脸上多是见着一抹欣然之色。
军报上记载的战事经过倒是很熟悉,从围攻盛京城,久攻不下,再到通过内城火烧粮秣,攻心之计用来破城,整个过程已是一清二楚。
高仲平点了点头,沉声道:“卫国公此胜,如果再加上赫图阿拉的攻破,我大汉基本扫灭了女真的存身之基。”
李瓒点了点头,说道:“女真的伪君也落在手里,自此,女真再也不能兴风作浪。”
“后续还重在抚治。”高仲平道。
这会儿,齐昆也阅罢军报,心头就有几许感慨,道:“先前卫国公上疏,提及我大汉当在辽东设官立制,垦荒良田,并提及辽东之地田亩肥沃,可出产米粮无数。”
高仲平点了点头,道:“但辽东地广人稀,需要移民实边,奈何辽东之地向来苦寒,未必有百姓背井离乡,前去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