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挽天倾_分节阅读_第1102节
小说作者:林悦南兮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7.18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8:11:10

  少女年龄虽小,但比起甄溪的羞怯扭捏,此刻也颇有几分从容。

  贾珩将手中的橘子掰开一半,问道:“妹妹吃不吃?”

  甄兰原本想客气地婉拒,想了想,接过半个,脸上涌起一些羞意,声音清灵悦耳说道:“谢谢珩大哥。”

  探春见得这一幕,凝了凝眉,这是她给珩大哥的,珩大哥怎么能给别人?

  其实,贾珩刚刚更多是礼貌地让让客人。

  少女正自心绪不定之时,忽而听到贾珩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说道:“三妹妹倒两杯茶过来。”

  甄兰柔声道:“今天看着三国话本,觉得里面叙说的计策挺有意思,比如攻城的声东击西还有避实击虚,珩大哥上面用着兵法,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我瞧着都觉得妙不可言。”

  贾珩解释道:“有一些是虚构出来的情节,并非真的兵法,两军交战之时,许多也不能用。”

  “我瞧着暗合兵法,觉得真的用起来也大差不差吧。”甄兰轻轻接过话头,问道:“珩大哥,这三国话本,我平常看了不少遍,不知道后续的回目,珩大哥什么时候书写?”

  “这几着没事儿,打算再写一部。”贾珩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

  正好有着《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一回,稍稍切合时局。

  “我等皆可降曹,唯主公不可!”之于“我等皆可议和,唯圣上不可!”

  甄兰闻言,秀眉之下的狭长凤眸微微一亮,道:“那我这几天可否一睹为快?”

  贾珩轻声说道:“等写好以后,可以给兰妹妹看看。”

  如果他说让甄兰过来侍奉笔墨,估计甄兰应该很乐意,但不能这么遂着甄兰的意,对磨盘的青春版,还需要一些手段。

  甄兰这时一眼就瞧见放在几桉之上的邸报,目光掠到其上的字迹,问道:“珩大哥,京里的朝廷要与女真议和了?”

  贾珩点了点头,道:“女真想要以议和这等拙劣的手段,迷惑分化我大汉朝的朝臣,不足为信。”

  他前不久刚和崇平帝递了一封奏疏,提到了这是女真坏我国策的诡计,而且女真从未真正想与大汉和平共处,只是被打疼以后暂且收起了獠牙。

  甄兰柔声说道:“珩大哥回京以后打算怎么应对?”

  她觉得这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够近距离观摩朝廷重臣的国策走向和权势斗争。

  贾珩看了清丽眉眼间满是稚气和期冀之光的少女,心头颇觉有趣,沉声道:“和谈之事,不过饮鸩止渴,断不可行。”

  天子支持归支持,但他也需要积极奔走,凝聚更为广泛的共识,这本身也是他扩大政治影响力,树起一面大旗的时候。

  甄兰轻声道:“珩大哥,女真如果以几年的不南下进兵,想来朝堂之上的那些文臣一定很是动心。”

  此刻的少女在潜意识中也想在贾珩面前展现自己的才智。

  探春在一旁闻言,却蹙了蹙眉,眸光见着异样之色,柔声道:“兰妹妹,珩大哥心头有着主张,咱们也不好胡乱打听的。”

  少女潜意识中分明察觉到一股危机——刚刚形影不离的萧姑娘离去,这位甄家三姑娘就想无缝衔接。

  甄兰闻言,一张白腻如雪的玉容微微凝滞了一下,抿了抿粉唇,低声道:“珩大哥别介意,是我唐突了。”

  贾珩看向那少女局促而不好意思的神态,目光微怔,不得不说,那狭长凤眸垂下时眼波流转的精明和清冽,真是像极了甄晴。

  贾珩看了一眼探春,轻笑说道:“三妹妹,这个倒没什么,也不是什么军国机密。”

  这就是沉迷键政的小姑娘,好不容易碰到局里人可以问东问西,自然各种好奇。

  “纵观青史,中原王朝每次与北方游牧异族相争,战和之论分歧尤众,偏安苟且者此起彼伏,这里倒不仅仅是文臣,武将也有。”贾珩轻声说道。

  甄兰歪着螓首,看向那少年,妍丽玉颜之上笼上一层好奇之色。

  探春递将过茶盅,坐下来,也听着贾珩叙说局势。

  贾珩道:“如今大汉与偏安于南的晋、宋之朝不一样。”

  甄兰柔声道:“珩大哥,晋如何,宋又如何?”

  贾珩道:“我朝全据天下南北之地,唯北疆遭寇虏劫掠,如今的局面倒更像是前汉,如人主励精图治,怀中兴之念,朝臣虽有持和议者,但人主却不会听之任之。”

  南宋和西晋偏安既有政治原因,也有实力因素,后者在于以南方半壁江山对抗北方,原就比较困难,因为在封建王朝的农业社会,从耕地和人口上更胜一筹的北方,其战争潜力是强于南方的。

  至于政治原因,封建时代最大的问题还是皇帝自己,如崇平帝如果坚定对虏之心,那么此事就可成。

  当然,如果政治投机分子利用这种信任让崇平帝吃了败仗,那么可能又重新转而主和,相信后继之君的智慧。

  事实上,很多北伐的主战派不管是韩侂胃,西晋的桓温、刘裕很多是通过北伐来捞取政治资本。

  当然,他其实也差不多,同样是在借平虏捞取政治资本,实现政治野心。

  探春凝了凝明眸,柔声说道:“现在倒像是朝臣借着和议一事给珩哥哥使绊子一样。”

  贾珩闻言,目光温煦地看向探春,笑了笑道:“三妹妹真是长进了,见人见事都不一般了。”

  现在的朝廷的确是这样,在他俘虏女真亲王,威压江南官场以后,明显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或者说浙党从原本的中立偏向于他,开始在削弱他一事上急剧向齐党的立场偏移。

  探春见贾珩出言肯定,一张妍丽如雪的脸蛋儿已然羞红如霞,轻声说道:“在珩哥哥身边儿耳濡目染,自也学了一些,珩哥哥最近也不教我了。”

  少女说到最后,语气有几许小幽怨。

  贾珩笑道:“先前想着妹妹初来金陵,在金陵多玩玩才是要紧,以后到京里机会多多着呢。”

  探春轻轻“嗯”了一声,轻声道:“珩哥哥,这些东西归拢好了。”

  甄兰听着两人叙话,抿了抿粉唇,心头就有些羡慕。

  等她与珩大哥熟稔以后,想来珩大哥也会愿意教她的。

  毕竟那天帮着她教训着方家,给她出气。

  三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是近晌时分,鸳鸯挑开帘子,来到舱室唤着贾珩前往舱室用着午饭。

  贾珩起得身来,笑了笑道:“走吧,该吃饭,等晚上时候还要在扬州停一下。”

  甄兰轻声应着,与探春随着贾珩一同前往舱室客厅。

  当贾珩来到舱室客厅之中,就听到湘云与宝琴的笑声,几个女孩子有说有笑。

  “珩哥哥。”湘云见到那蟒服少年过来,甜甜唤了一声,说道:“珩哥哥也别总在书房,和我们一块儿玩呀。”

  贾珩点了点头,道:“云妹妹,宝琴妹妹。”

  此刻,钗黛、纹绮、兰溪等人围拢一张桌子坐下,尤氏与曹氏正在张罗着菜肴,放着碗快。

  尤氏仍是那一身素雅的兰白色袄裙,只是比之往日的素颜朝天,这会儿脸上化了一些澹妆,看向那与探春、甄兰一同近前而坐的少年,心头就有几许复杂。

  前一段时间前往金陵十八景游玩,她也是去跟着散心的,但不管是府上还是在外间,他……

  他许是太忙了吧。

  见贾珩落座下来,宝琴笑意盈盈,柔声说道:“珩大哥,姐姐和林姐姐烧了几个菜,珩大哥尝尝,看能不能找出来。”

  众人闻言,知道钗黛二人情况的,面色一时间有些古怪。

  宝钗嗔白了一眼宝琴,轻声道:“琴妹妹,这菜肴都不一样,珩大哥如何吃得出来。”

  她这个堂妹从小就古灵精怪,而且还是个实心眼,开玩笑也不分场合。

  贾珩闻言,放下快子,暗道,这个小胖妞自从上次让她唤着姐夫以后,在他面前放得愈发开了。

  “林妹妹和薛妹妹平常擅长做的菜,我都知道,这有什么好猜的?”贾珩放下快子,在众人含笑目光中,轻声说道。

  这等猜谁烧制的菜肴的游戏,猜错了也有风险。

  还不如盖上被子,并排撅高,他蒙着眼睛试着哪一个是钗黛?

  嗯?

  果然潇潇说的没错,甄家妖妃的确是祸国殃民,用各种提高阈值的骚操作都把他都快带坏了。

  连忙将心头的一些乱七八糟的念头驱散,每日三省吾身,色是刮骨钢刀。

  黛玉罥烟眉之下的星眸熠熠闪烁,抿唇轻笑了下,说道:“我做的可没有宝姐姐的好,珩大哥只要将火候不太足的挑选出来,想来就是我做的了。”

  宝钗莹润目光投向黛玉,柔声道:“妹妹做的淮扬菜的那份巧思,也是旁人不及万一的。”

  湘云以为只是钗黛两人只是互相谦辞,轻笑说道:“宝姐姐,林姐姐,做菜那般有意思,你们也教教我呀。”

  贾珩看了一眼湘云,笑道:“云妹妹年岁还小,等过几年也不迟,再做菜眉做好,闹得厨房失了火。”

  甄兰看向两人,凝了凝眸,暗道,薛林两位明里暗里争风吃醋,珩大哥的后宅可真是够热闹的。

  这还没有算着另外一艘船上的咸宁公主和清河郡主,那两位身份高贵,也不知和珩大哥有没有瓜葛。

  众人也不再说其他,开始用着午饭。

  ……

  ……

  而就在贾珩在船上向着神京紧赶慢赶之时,神京城中的崇平帝也从锦衣府的飞鸽传书中得知贾珩已经启程返京。

  而后,随着贾珩在扬州、徐州、开封停留,京中的官员和百姓也尽数知晓大汉永宁伯已经押着女真亲王返程归京,一时间目光随着贾珩的行程聚焦来回。

  至于先行启程的军器监徐庭业、谢鲸一行的船队已经从黄河驶入永济渠,渐渐抵近长安。

  大明宫,含元殿

  进入冬月,西北的寒风呼啸吹过殿外,持刀护卫的军卒,与身侧的朱红廊柱一般,在寒风中岿然不动。

  殿中暖阁之中温暖如春,周围的地龙燃着热气,通过竹管输送进殿中,玻璃窗户之上已起了一层霜花。

  崇平帝将手中的奏疏扔在一旁,面色阴沉如冰,问着下首的戴权,道:“现在京中对女真使者所言和议是何态度?”

  这没有多少的工夫,通政司递来的奏疏都是这些和议之论。

  戴权道:“陛下,国子监的司业颜宏上疏以后,京中科道舆论声势大噪,都察院和六科也有不少官员上疏附议,提出与女真议和。”

  “怪不得最近的奏疏都在秉主和之论。”崇平帝脸色就有一些不好看,放下朱笔。

  大汉朝的清流言官,不仅仅包括都察院的谏官以及六科,还有国子监、翰林院这些官员。

  崇平帝沉吟片刻,问道:“内阁方面对贾子玉的封赏是怎么说?京中对永宁伯押送女真亲王赴京一事可有议论?”

  戴权小心翼翼说道:“圣上,杨阁老的意思是,晋爵至三等侯足以酬功,也是保全之意,韩阁老说二等侯酬其功,方可上下膺服,京中最近倒是没有再议论。”

  崇平帝怒极反笑,说道:“剿灭三百女真旗兵,又俘虏女真亲王,纵是封一等侯也绰绰有余,仅仅封侯三等,这是要让天下人耻笑吗?落在女真使者眼中,只怕要嘲笑我大汉君臣皆如前宋苟且偷安!”

  这些朝臣当他是前宋的赵构,偏安一隅,认贼作父?

  戴权见崇平帝面色怒气翻涌,龙颜大怒,心头微凛,不敢多言。

  崇平帝面色阴沉如铁,说道:“派人召见内阁几个阁臣,至武英殿议事。”

  或者说,这次齐浙两党在打算借着这次和议之事,压一压贾珩咄咄逼人的势头,或者说削弱贾珩日渐膨胀的影响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8页  当前第1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02/25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挽天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