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双方本就是敌人。因此身体中枪,可是由于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的作用,让他在短时间内,依旧能够掌控身体。惯性虽然被枪击,抵消了大半。可身子毕竟还在往前窜。
是以这个第一个特工,再身中几枪之下,依旧非常勇猛的双手猛地一合。直接抱住风船即将要“倒”出窗口的身子。咕咚一声,两个人撞在了窗口的侧面下方的墙壁之上。
“碰!”又是一枪,风船利忍确实厉害,在这种以为自己可以“倒”出窗口,却又被拉拉回来的情况下,被撞在墙上后,仍然没有半点犹豫。再次果断的扣动了扳机。
这一枪,打的比之前都准。因为第一个特工双手死死地合拢,是把他持枪的手臂,和身子环住的。所以这一枪,正打在第一个冲进来的特工肚腹正中间。
可是也就到如此了,第二个特工,冲过来的速度也是极快的。在自己的同伙将日谍分子直接抱住同时摔在墙上的时候,他正好到了跟前。
而且第一个特工的身子正好挡住了风船利忍的枪口,使得第二个特工,没有遭到任何的威胁。双手连环,碰碰的两拳下去。基本全都砸在了风船利忍的脑袋上。
话说第一个特工也的确是勇猛非常,即便是到了现在又挨了一枪,但是在这一刻,他的双手仍然没有减轻多少抱住对方的劲力。也正因为如此,风船利刃虽然厉害,可是整个身子被他抱住,根本没有什么躲闪的空间。只是在第一拳的时候本能的一偏头,可终究还是没有完全躲开。
本来应该擂在他口鼻三角区的一圈,打在了他的面颊上。这一拳虽然有点偏,可是脑袋不同别的部位。虽然不是职业拳击手拳力那么大吧吗,可也是经过系统性训练的特工,劲力亦是不小。所以一拳下去,脑袋当时就“嗡”了一声。
而第二个特工是双拳连环,第一拳打完,后手一个大直拳,跟着便飞了出来。此时的风船利忍本就躲避空间有限。再加上脑子还在嗡嗡响呢。是以下意识的躲避,或者低头动作都没做出来,就被碰的一拳,打在了他的下巴上。
下巴可是连接着人体的中枢神经和平衡系统。只要击中,力量足够的话,大脑会瞬间断开和身体的联系。而现在这名特工右手一拳打的实实在在,即便是风船利忍再厉害也是白搭。直接便双眼往上一翻,当即晕死了过去。
第三个特工冲过来的时候……
第1741章
(有事,没检查错别字,用定时发布,兄弟们海涵!)
第三个特工自然也是不慢,一个跟一个的本就是差着零点几秒。是以他到了跟前还有点不放心,再次抡圆了拳头,照着风船利忍的脑袋碰的就是一拳。
这时候第二个特工,已经抓住了风船利忍的手臂,一拧的功夫,将对方手中的枪械夺了过来。口中高声道:“小余中枪了。”
在最后面的李健也没想到对方的反应竟然如此之快,自己等人明明是突击,但是却仍旧能够反击的出来。并且导致自己的一名手下身受重伤。
李健立刻点了两个手下,道:“你们俩个赶紧送他去医院救治。剩下的人把目标立刻抬回去。”
被点到名字的两个特工立刻将排在第一个的特工直接抬起,快速走出了屋内。另外几个特工则是将铐子,直接铐住风船利忍的手脚,抬胳膊抬腿的,将这小子也直接抬了出去。
范克勤在外面听着里面传来了几声枪响,就知道可能不妙。其实长沙局的特工,从冲进去,到枪响,可能也就两秒多,不到三秒的样子。这样的行动已经是非常快速了。
可长沙局对付日谍的编号一,也就是暗杀组织的头目,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枪的。再加上从他们冲进去的时间,和李健使用的枪手型号。怎么着都不可能是长沙局开的枪。又等了几秒,就看两名长沙局特工,抬着一个往外淌血的人快速从屋内撤了出来。范克勤和华章能够分辨的出来,这是刚刚往里冲的,排在第一个的人。
紧接着,没多长时间,剩下的长沙局特工,包括他们的组长李健也走了出来。其中有一个生面孔,手脚都带着铐子。嘴角有血,面部青肿,显然是被揍晕了。
李健留下了两个人在屋内,搜一搜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物件。跟着带队开始返回。范克勤和华章则是跟在后面,开车也返回了长沙局。
李健的面色其实再出来的时候就有点难看,尤其是在范克勤和华章面前,可能是觉得自己带队的行动,竟然有一个人受了伤的原因。
等回到了长沙局之后,李健立刻将这小子拉入了刑讯室,交了一个书记员后,亲自开始展开审讯。不一会里面就传出了控制不住的阵阵惨叫之声。
范克勤和华章两个人不用参与审讯,回来之后,就上了楼,去了局长办公室,和沙青青一起开始等消息。
结果沙青青看见范克勤和华章两个人进来,问清楚了李健已经带队把日谍暗杀队的头子抓回来后,反而有些担心起来。毕竟此时李健等人已经回来了,可是其他的地方,竟然一个都没回来。是以心中担心,也就不足为怪了。
话说,其他地方其实可以说是进行的都比较顺利,只不过尤其一些原因,比如说路途的长短,所以导致时间的不一致。但其中也有两处,确实是让长沙局的特工,遭遇了一些困难。
其中那个小车库,本来是比较困难的一个点。可是一种长沙特工到了之后,执行起来,却异常的简单。
跟这地方的监视点看,得到了那几个日谍还在车库中的信息后。行动立刻开始展开,外围附近的掩体后面,全都躲了几个持枪特工,瞄准车库门的情况。至于后面?没事,那面没门,甚至连窗户都没有。因为门窗都在这一侧。
然后领队外勤特工小队长一挥手,几个安排好的手下队员,立刻从侧面开始接近小车库。
这个车库是上下的拉门,窗口呢,则是在车门的上沿,右侧的位置。窗口也不是正常住家的那种田子方格。而是横向的日字型,整体扁长。
三个队员来到了车库下面,第一个特工手中拿着好几块石头。每个石头都有小半个拳头大小。拿石头的特工打头,转面跟另外两个特工相互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再看另外两个特工已经从背兜里拿出了两个燃烧瓶。别误会,是一人一个燃烧瓶,一共两个。因为他们之前的侦查,这个车库并不大,一枚燃烧瓶基本就够了,现在用两个燃烧瓶只是为了防止万一发生,而且给里面增加更大的压力,从而达到逼对方更加快速出来的战术目的。
后面两个人拿出煤油打火机,波动转轮,便把燃烧瓶的瓶口破布点燃了。再次跟第一个特工点了下头。
打头的特工见此,不在犹豫。转身甩臂,呼的一声就把手中的石头投掷了出去,而且他一个手里是三枚石头。在这么近的距离,莫说是训练有素的外勤特工,就是普通人也有极大的把我砸中玻璃。
就听“咔擦,哗啦!”声响。车库上方的扁日型玻璃,登时被砸碎。后面的两个特工几乎是他在挥手甩出石头的时候,紧跟着扔出去的。
只不过他们不用那么用力,只要差不多,但保持绝对的精准性就可以了。还是那句话,这么近的距离,普通人都能扔的很准,更何况是他们了。
所以后面两个燃烧瓶,在窗户玻璃被砸碎之后,嗖嗖的便被扔了进去。里面隐约传出两声玻璃瓶碎裂的声音。
这三个特工干完活,转身立刻就再次从侧面离开,躲在了事先看好的,不远处掩体后面,拔出枪,对准小车库门的方向。
就在他们把燃烧瓶扔进去后,大约过了三四秒中,车库中隐隐传出了喊叫声。却是里面的日谍分子,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弄得有点慌了。
最开始日谍分子见到燃烧瓶破碎,很快就被点燃,还能够保持冷静。可是三四秒钟后,火势已经彻底的燃起,浓烟很快升起,小车库内的生存空间简直是彻底没有了。
因此他们也没法在保持冷静了,其中一名日谍也就是编号三的那个小子,反应倒是很快。也顾不得什么,大吼道:“快去车库门,我们还能出去。”
可另一个日谍反应也是不慢,道:“不能出去……”
第1742章
(有事,没检查错别字,用定时发布,兄弟们海涵!)
另一个日谍闻言,立刻也出言反对,道:“不能出去!!对方是故意扔的燃烧瓶,外面肯定有陷阱等着咱们自投罗网。”
编号三的日谍急急开口,道:“在这就是死,我们根本没法扑灭火势,不用半分钟,烟雾更浓一些,我们就会窒息而死。往外冲还能获得一线生机!大不了跟他们拼了!!”
跟着这个日谍竟然说了一句牛逼哄哄的名言,大吼道:“谁赞成,谁反对?!”
其他几个日谍听了,感觉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就是那个出言说不能出去的日谍,此时也觉得有道理,咱这里确实只能等死,还不如冲出去搏一把。于是纷纷大叫道:“赞成,冲出去!”
就是这短短一阵的交流,烟雾更加浓郁。幸好刚刚他们说话的时候,烟雾还没这么密实。而且他们不是普通人,经受过专业系统性的训练。见到烟雾后,没有起身瞎跑。而是纷纷压低身子,用衣服捂住口鼻。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烟雾就是在车库空间的上面。地下的空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是以才能来回商量几句。
可火灾,大部分造成人类死亡的,都是窒息,和摔死的。反而是火焰把人直接烧死的情况,是非常非常少的。
为什么?摔死的都是在楼上,没地方跑了,而且慌乱之下,只能跳窗,从而发生的不幸。
而窒息而死中,大多数都是烟雾给人熏的直接晕迷了,然后发生各种因素,从而窒息身亡。所以即便是把身子压低,能给给自己一些机会,但同样要尽早的撤离火灾现场才行,因为浓烟的下面空气虽然相对要多的多。可是呢,你长时间在下面同样能够被熏晕窒息。
因此一旦真的发生火灾,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压低身子,用衣物,毛巾之类的东西沾湿之后捂住口鼻,尽快的撤离现场,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此时这些小鬼子间谍,没有什么水,只能用衣服暂时的捂住口鼻。别以为经过特工训练之后就不是人了。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挺的时间,不会比普通人长太多的。
因此商定好了之后,这帮家伙立刻行动,窗户在车库一侧,他们在另一侧尽可能远的位置,接近了大门。
这里由于燃烧瓶破碎后,迸溅的燃油没有扩散过来,是以一时半会的倒是不会烧过来。可是他们也要抓紧时间了。因为火焰这个东西,不要以为是金属就烧不着。
车库中间的汽车还停在那呢,是金属的怎么的?你看看后市的汽车着火之后,可能就剩个最坚固的钢架子,剩下的部位,即便是金属的也基本都烧化了,只是看你能不能及时控制火情。而不是看你的车子是金属的就不会燃烧。
所以这几个日谍到了门边,一起使劲,开始往上抬上下的拉门。几个人的力量还是挺大的,哗啦一声响,门很快就被几个人合理抬起。纷纷的弯腰便冲了出来。
他们现在的情况,之前被烟熏,一个手控制衣襟什么的,捂住口鼻。另一只手,去抬门,因此再冲出去的一瞬间,即便是其中有人,身上别了手枪,在这一瞬间也需要现去把枪才行。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就算把枪的速度飞快,也的拔枪之后,现找目标。这仍然需要一点时间。
可是外面埋伏的长沙局特工则是不同的,他们早已经是把枪拿在手上,而且瞄准小车库门的方向了。一看见小车库的门往上一抬,就知道人要从里面出来,是以精神集中,时刻准备开枪。
因此,这一家一减之间,这伙日谍暗杀组织的家伙虽然是精锐,可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是大大的落于下风。
几个人弯腰出来后,其中两个人也就刚刚把手摸到腰间的枪柄上。长沙局的几个枪手,碰碰的就开了枪。其中还夹杂着,大吼:“放下武器,投降保命!!”
其中两个人摸枪的日谍,登时每个人身中至少三枪,身子打的一个哆嗦,直接一头栽到了地上,死于非命
另外两个人日谍,可是没有枪的。虽然他们的车库里有枪,可是那是在车上。本来他们是打算,等时间到了就开车去约定几点集合,然后将武器在分发给其他的同伙。但是刚刚燃烧瓶飞进来后,车子已经被火焰波及,他们即便是有心也没法去拿枪了。
不过即便是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日谍还挺疯狂的,嗷嗷的大吼一声,一个侧滚翻,朝着到底的一个通过侧面滚去。在翻滚,姿态成飞扑状态的时候,双手前身。他的打算就是一落地,正好把枪拿在手上,做殊死一搏。
可是长沙局的特工会给他们机会吗?生死相搏凭什么给你机会啊。见这小子竟然还敢动,不由分说,碰碰的枪声再次响起。这名日谍刚刚形成侧扑的姿态,就已经身中好几枪。等他落地的时候,已经完全被打的偏离飞扑的轨道,姿态也无法保持,咕咚一声摔在了地上。双眼上翻,死了过去。
另一个日谍可能是这里面,最不疯狂,或者说是最冷静的家伙。但换句话说,他也是相比其他三个人最不想死的一个。
所以这小子,一冲出来,就更加压低身子,直接往地上一趴。他本身的打算就是,这样一来,自己弹着面积是最小的,然后呢,其他几个同伙跟外面存在的敌人对战一会,毕竟他们有枪,肯定更加能够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自己呢,利用战术匍匐动作,只要拉开一点距离,然后在寻机向侧面逃跑。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几个同伙死的实在是太脆生了,刚一出来碰碰一阵密集的枪声就已经全都挂了。
是以这小子刚刚匍匐了两步,就不敢动了,也不敢起来。大概是这家伙确实是不想就这么死了。所以,趴在地上不动之后,顿了顿之后,双手慢慢的举了起来。
第1743章
来到车库的长沙局特工领队,点了三个人,一挥手,道:“你们三个过去看看。”
左侧在掩体中的三个特工,立刻开始行动,闪出了掩体,每个人举着枪,没有直接走过去,而是先绕到了侧面,然后才从侧面开始接近。
很多影视剧或者是文学作品中,有这一部分的描写。有些是正确的,可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完全错误的。在某种情况下,来不及的时候,直接过去接近目标,是正常的。
可是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如果还直直的走过去,那反而会让稳定的局面,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
现在这的这个情况下,从侧面稍微绕一下,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因为要是直直的过去,很可能会给你的同伴,造成视线遮挡。如果出现什么事情,你的同伴甚至都不敢射击,帮你扼杀危险。因为你自己把射界挡住了。
长沙局的特工,确实实战经验很丰富。三个人稍稍绕了一小圈,手中的枪口就没离开过倒在地上的那几个人。无论是看起来真的死的了,在亲自确认前,都要保持警惕。
就是这样,他们很快就就接近了那个活着的日谍分子,其中一个特工保持警惕,另外两个特工同时动手。抽出铐子,就把这家伙的双臂打了背铐,双脚也同样带上了铐子。
见到这种情况,小车库行动的领队才一声令下,打扫战场。有检查那几个死倒的。万一还活着,能抢救一下就抢救一下,有了活口,若是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情报,或者线索,那就更好了。说不定能够扩大战果。如果没有什么价值反正也不损失什么,回头枪毙了也就是了。
出了检查完死倒,押送那个日谍的活口回长沙局审讯。小车库行动的领队,还叫来了消防队进行灭火。不过不过倒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这个小车库是水泥砖石结构的。里面虽然着着火,可是不会轻易的蔓延到两旁的建筑。等里面的一些东西全都烧完了,也就没什么事了。消防队只要看着点,别出现意外,蔓延到别的地方也就行了。
不过后来这里还真发生了一些以外,在火势得到控制之后,消防队的人要进去将里面的一些隐患彻底解决。可是一发没有击发,在火势中幸存下来的子弹,正好被残余的火焰引燃。子弹头西咻的一声,就把一个消防员的脚踝外侧,划出了一个大口子。差点让这个消防员餐残废。但不幸中的万幸,骨头擦出了一条沟,可是却没有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就在小车库行动最开始的时候,甚至是长沙局的这些特工,还没有完全就位的时候。在城北区,一个中档的住宅公寓外面,另一队的长沙局特工,也到达的了约定的地点。
整个行动的时间是上午。因为范克勤等人判断要行动的原因就是,这伙日谍暗杀组织,马上就要开始行动了。一旦真的行动,那再想逮捕他们可能更加费劲。毕竟那时候对方的所有人都可能会得到武器,本身危险性就会提高一大截。所以才会立刻开始行动。
不过上午的时间,并不是早上没上班的时候。而这个在城北区的日谍,其实按照后世的标准,最严谨的说法,还不能称呼为日谍分子。因为现在确实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只是在这小子和日谍暗杀组织编号二的那个家伙,同一时间,出现在了大福区某个小面馆,背对背吃过一次饭罢了。
可是呢,范克勤他们,真的不用什么证据的。只要怀疑你就够了。又不是什么内部成员,为了避免陷害的可能性,所以必须要证据。这是疑似日谍,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证据。只要怀疑你就可以了。
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虽然依旧没有什么证据,可是这个家伙在范克勤的心里,基本已经完全打上了日谍的符号。
吃饭干啥跑到大福区啊?好这口?那你在大福区吃完了饭,之后这些天你咋就两点一线,家里单位,单位家里的这么低调呢?而且在大福区吃面的时候,正好还是日谍编号二的家伙也在,你俩还特么背靠背坐着!
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巧的事情吗?范克勤从不相信什么巧合,就算是看起来真是巧合的事情,那背后也一定有某种必然的因素,才会导致所谓的巧合。因此,这家伙范克勤可以肯定,必然是日谍分子无疑。没证据没关系,反正又不影响我抓你,是吧。
不过此次抓捕这小子的长沙局特工,却遇到了一点麻烦。就是这小子已经上班了,本来想的是秘密的抓捕。如此的话,秘密抓捕之后,还能有一个时间差,如果能够快速撬开对方的嘴巴,那么他供出的其他人,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拿下了。
于是这次行动的领队,立刻和手下确认了一下。尤其是跟监视点的特工确认了一下。因为监视点的特工,不只是在这小子的家附近设立了监视点。还在对方上班的商贸公司附近,同样设立的监视点。毕竟这小子就是两点一线的活动是最多的,不可能放任一个点不管。
在了解了这家商贸公司附近的情况后,此次行动的领队,立刻选定了一个地点,也就是一条胡同作为抓捕的地点。
监视点的特工,在商贸公司附近建立监视点的时候,就基本侦查过周边的地形。是以领队一问,监视点的特工立刻就把这个情况反应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