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做出了一个总结。
郭攸之闻言,心中若有所思。
而就在这时他们周围的人群传来阵阵骚动,还有一些惊喜的呼声。
“来了来了!郭祭酒和诸葛中书来了!”
郭攸之和费祎闻言抬起头来,顺着骚动传来的方向看去,然后他便瞧见四名文士正在维护秩序的兵士们的保护下往辩论场而来。
为首的两人看起来年纪轻轻,但气度都十分不俗,一人手中还拿着羽扇,风流倜傥。
后面那两人,一人消瘦干练,虽着长衫,却难掩游侠气质;一人相貌奇丑,神色傲然,
这四人,正是郭嘉、诸葛亮、徐庶以及庞统!
“那就是郭奉孝?凌云阁第一功臣,内阁大学士之首,三公之一,国子监祭酒……竟如此年轻!”
郭攸之惊呼道,眼中充满了钦佩和向往。
郭嘉的事迹可以说是颇为传奇,和天子在患难中结识,暗中帮助天子摆脱袁绍钳制、最终扭转局势,击败袁绍一统北方。
然而经历这么多事情,成为了文臣第一后,回首一望才不过三十出头。
这真是他们这些寒门士子的楷模。
郭嘉的到来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许多士子们都起身向其行礼。
今天这场辩论会,许多人都是冲着郭嘉才来的,为的就是瞻仰这位内阁大学士之首的风姿。
郭嘉不断对两侧士子们微笑致意,然后带着诸葛亮等人穿过人群,去和贾诩等人相聚。
“不愧是文臣之首啊,这威风和排场,我们可是羡慕不来。”
贾诩一如既往地阴阳怪气道,身后的鲁肃、法正等人闻言都忍不住笑了。
郭嘉的人气的确是大得离谱,不过他毕竟是从寒门子弟走到巅峰的代表,受到士子们欢迎和崇拜也很正常。
“郑先生他们还没到么?”
郭嘉对贾诩的阴阳已经是习以为常,所以根本没什么感觉,只是问道。
郑玄那边的场地还是空着的。
不过崔琰以及诸位世家家主们已经到了,此时都在哪里等候,也正看着这边。
见郭嘉看来,他们都纷纷收回目光。
法正说道:“估计也差不多快了,在等等就是……但话说回来,今天的人可真是多啊。”
“我从未见过文坛有如此盛会。”
放眼四周,聚集在这里的士子文人们恐怕都有不下于两千人,说是人山人海都不为过。
从古至今,文坛中几乎从来没有如此热闹的一幕!
这场辩论会必然是会载入史册的。
郭嘉苦笑道:“越是如此,我就越是感到压力,在天下士子面前实在是输不得啊。”
这场辩论会其实是双方的一场豪赌,因为排场太大,影响也大,胜负将一锤定音地决定日后的主流学说。
没等其他人说话,吕布就嚷嚷道:“说这丧气话作甚,你也是陪着陛下一路走过来的,这么多人看着呢,精神点,可别丢了份儿,”
“要实在是辩不过,你摔个杯子,本将军上去把那老贼给斩了。”
“什么档次,也敢反对陛——唔!”
吕布的话还没说完,陈宫就黑着脸上前捂住了他的嘴,骂道:“你给我闭嘴!”
武将本来就不受待见,跑来参加这种文坛盛会也就罢了,还敢大放厥词,是生怕拉不到仇恨?
郭嘉见此哑然失笑,经过吕布这么一插科打诨,他心里的压力倒是小了不少。
“区区舌辩,何足挂齿?”
“待会儿看我发挥便是!”
庞统一脸倨傲地说道,丝毫没有把对方放在眼里——他向来是这种恃才傲物的个性。
司马懿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真不知陛下为何会允你参加辩论。”
他并不喜庞统,当初去驰援荆州时就和庞统有过不愉快,最看不惯庞统目中无人的样子。
“陛下慧眼如炬,又岂是你能理解的?为何陛下选我不选你,你心里当真没数?”
庞统直接反唇相讥道,并不因为司马懿的身份而有半点退缩之意。
司马懿神色一滞,沉默不言。
听说诸葛亮参加这次辩论会后,他本来也想向天子申请参与,但家族内却坚决反对。
他司马氏也是一方豪门,站队国子监对他们司马氏而言毫无益处。
再加上天子也没有选择他的打算,他也就没有主动申请。
“士元!”
徐庶拉了拉庞统的衣袖,心中很是担忧,司马懿毕竟是朝之重臣,内阁大学士之一。
他们二人初入朝廷,虽得天子赏识,却毫无根基,得罪了司马懿,以后在朝堂上只会举步维艰。
庞统也见好就收,没有继续嘴臭下去。
而在此时,人群又传来一阵骚动,众人看了过去,只见四位儒袍老者正往辩场中心走来。
这四人身后跟着许许多多的儒生,在辩场的儒生们看见他们后,也都激动起来了。
“是郑康成老先生!”
“还有华君、邴君、王老先生!”
“都是当世大儒啊!”
“怎么不见管幼安?他不是和华子鱼、邴根矩是好友,共称为一龙吗?”
“不知,我听说管先生支持国子监的新学,所以拒绝参加此次辩论。”
“也无妨,有这四位大儒,我们此次必胜无疑!”
所有儒生们都议论纷纷。
第508章 郭嘉对郑玄!论儒法之弊!
四位大儒齐聚一堂,这放在以往是十分难见到的,尤其是郑玄,他可是如今世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儒。
毫不夸张的说,在场的所有读书人几乎都读过他的著作,放在后世那就是教科书的编撰者。
可想而知他的影响力之大、在文坛的地位之高。
在场的诸多官员们在看见郑玄到来后,纷纷起身上前去行礼问候,就连郭嘉等人也主动上前去迎接。
虽然今天他们是辩论的对手,但依然要给予郑玄足够的尊敬,该有的礼数不能落下。
“郑老先生。”
郭嘉拱手向郑玄行礼道。
郑玄微微颔首,说道:“老夫年事已高,腿脚不太便利,所以来晚了些,让大司徒和诸位久等了。”
郭嘉笑了笑说道:“老先生哪里的话,我等也是刚到,谈不上久等。”
“晚辈久闻老先生大名,老先生的著作晚辈也是尽数拜读过,从中可谓受益匪浅。”
听到郭嘉的恭维之语,一道声音忽然冷不丁地响起:“我看未必吧。”
“既是拜读过郑先生的著作,那郭司徒为何还要弃儒法而倡导新学?”
“这难道不是数典忘祖之举?”
所有人纷纷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说话之人是一面容古板的老者。
此人正是参加今日辩论的大儒之一,被誉为建安龙首华歆!
在说话的同时,他正目光灼灼地盯着郭嘉。
华歆的言辞十分尖锐,直接拿郭嘉刚刚的那番话开刀,公然指责质问。
郑玄微微皱眉,现在辩论尚未开始,郭嘉也只是出于礼数前来问候,华歆这话着实有些咄咄逼人了。
但还没等他说话,他便见到郭嘉身后一位面容奇丑的文士上前一步开口了。
“儒法不举,难以为继,郭司徒倡导新学,目的是为了使我大汉走向强盛,乃一心为公也。”
“我闻华先生曾被曹贼征召前往许昌从助伪帝,敢问华先生既食汉禄,却又襄助叛逆,不知是何目的啊?”
“若郭司徒是数典忘祖,那华先生之行径又该如何评价?还请不吝赐教。”
说话之人,自是庞统。
他的攻击力可谓十足,上来直接对着华歆炮轰,一阵阴阳怪气,丝毫不给华歆留脸面。
华歆是有过一段黑历史的,那就是在孙策死后,曾被曹操征召过。
只是后来随着双帝之争越发扑朔迷离,他最终选择离开了许昌,隐居山野。
但不管怎么说,他曾经都襄助过伪帝和逆贼,这是一道不可抹去的污点。
华歆指责郭嘉数典忘祖,庞统也就不客气地拿着华歆的这段黑历史说话。
“你——!”
华歆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扫了一圈看见众人都望向自己,心下也是着急,毕竟这等名头可不能担。
只见他一甩衣袖,反驳道:“我那是被曹贼和所蒙蔽,方才会误投伪帝!”
“那倒是有趣。”
庞统哈哈一笑,说道:“常言道读书可以明智,先生读了那么多圣贤书,竟不能明辨是非?”
“看来先生还是没有习得儒学之精要,更未能体悟圣贤书中的道理。”
“郭司徒读的书不如先生多,却能匡扶天子完成统一汉室、扫平逆贼的大业,既如此,先生又有什么资格来教训郭司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