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笑了笑,接着给许攸介绍起诸葛亮等人。
“这位是诸葛亮,字孔明,现在朝中任左民尚书一职,参与中枢事务,此番南下讨贼由他指挥三军。”
诸葛亮微微一笑,对许攸拱手道:“见过尚书令。”
天子早就把许攸任命为尚书令了,只是因为许攸还在曹营,所以这个职位一直空悬。
从职位上来说,许攸还是诸葛亮的直属上司。
许攸闻言略有些惊讶,因为诸葛亮实在太年轻了,看起来和天子年纪相仿,如此年轻居然能直入中枢,还能指挥三军?
“看来此人颇得天子重视。”
许攸暗暗记下这个名字,然后回了一礼。
郭嘉又道:“这位是司马懿,字仲达,现任侍中,入中枢参政。”
“破并州灭袁绍残党,败马超夺回长安,皆出自他的手笔。”
司马懿行礼道:“见过尚书令。”
许攸再度还礼,又将司马懿的名字记下——这同样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天子心腹之臣。
郭嘉又将周瑜、鲁肃、赵云、黄忠等人相继介绍了一遍,至于吕布、张辽以及陈宫,许攸都见过,所以也没多费口舌。
“子远,曹贼何在?”
一番简单的认脸后,郭嘉问起曹操的下落。
许攸侧了侧身,将侍卫手中托盘里的白布打开,并道:“曹贼已经自尽,头颅在此。”
曹操的头颅展露在了众人眼前。
一见到曹操头颅,吕布顿时瞪大了眼睛,随后怒不可遏道:“就是这贼子!该死的!这贼子竟然已经死了?!”
他可是想亲手斩下曹操的脑袋!
陈宫看见曹操那染血的头颅,眼中闪过一丝悲痛,微微叹了口气。
果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么?
诸葛亮道:“曹贼伏诛了就好,敢问尚书令,你身后那位莫非就是……”
他的目光看向了被绑着的汉献帝。
虽然汉献帝上半身套着麻袋,看不清长相,但是所有人都有种直觉——这就是伪帝!
无他,身形和天子着实太像了。
许攸颔首道:“正是,不过现在人多眼杂,不好让他露面,恐辱陛下威严,还是押回去再说吧。”
“城内的守军们已经放下武器投降,诸葛尚书可派兵入城纳降,接管长沙城。”
诸葛亮这才放心,随后吩咐黄忠、张辽二人共同领兵进入长沙城,同时让赵云亲自把汉献帝押下去看管。
“子远,这幼童是谁?”
郭嘉又问起了许攸身边牵着的曹冲,他之前就注意到了,“莫非是你在曹营中生下的子嗣么?”
听到郭嘉这带有几分调侃意味的话,许攸苦笑道:“这可不能乱说……他是曹贼的幼子,名为曹冲。”
“昨日曹贼经过我的一番劝说后,自觉有愧于大汉、有愧于天子,没有颜面活着出城投降。”
“所以他杀了自己的几个孩子,又让幼子亲手斩下自己的头颅,托我带着幼子以及伪帝出城投降谢罪。”
许攸用词颇为巧妙,称曹操是在自己的劝说下才投降的,不过他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因为贪功。
曹操的本意就是这份功劳送给他,他也只有接受这份功劳后才有资格保下曹冲。
关于曹冲亲手斩下曹操头颅这一点他并未隐瞒,因为这是曹冲能够活命的护身符之一。
“什么?”
郭嘉等人闻言俱是吃了一惊。
纷纷看向了曹冲。
曹冲目光呆滞,即便面对众人的注视,表情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许攸身边。
“这孩子……”
诸葛亮有些惊讶,不止是吃惊于曹冲的身份,也吃惊于曹操的心狠。
让年纪这么小的孩子动手斩下父亲的头颅出来投降,未免太过残忍了一些。
不过,这也的确是个高明的办法。
司马懿冷哼道:“曹贼假立伪帝,造反谋逆,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曹贼想用这种方法令自己幼子免于一死,未免想得也太简单了一些。”
以他的智谋,怎么会看不出曹操的打算。
司马懿的话引来了众人的目光,虽然他们嘴上都没说什么,但心里多少有些不悦。
道理自然谁都懂,不过知道曹冲的经历后,他们多少还是有些怜悯的,毕竟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幼童而已。
司马懿公开把这件事挑破来说,显得太过冷血无情了,而且能不能宽恕那得看天子如何决定,和你有鸡毛关系?
非得多一嘴,显得你能?
陈宫皱了皱眉头,随后淡淡开口道:“司马侍中此言差矣,所谓人之将死,赎罪之心也真。”
“万一曹贼是真心悔过呢?”
“此事我们说了也不算,还是将此子连同曹氏众多族人一同带回长安,交给陛下发落吧。”
诸葛亮点头道:“我赞成。”
其他人除了周瑜、吕布这两个最痛恨曹操的人以外,也纷纷开口赞同。
第480章 长安震动!
随着汉军入驻长沙城,这座曹操的大本营彻底宣告沦陷,所有曹军士卒以及将领们都纷纷投降。
毕竟连曹操都死了,他们反抗也没有意义,况且曹操也早就交代过让他们放弃抵抗。
汉军入城后的第一时间,就是将曹氏、夏侯氏的族人给抓起来,此外还有荀彧、荀攸、程昱等一众曹操的心腹谋士,也均被俘虏。
这些都是从贼的叛逆,要带回长安接受天子审判,然后再进行处置。
郭嘉也一同随军入城,在一众被俘虏的人中,他见到了荀彧。
“文若,好久不见。”
看见被捆绑起来的荀彧,郭嘉开口问候道,语气中带着些许感慨之意。
他和荀彧在很早以前便相识了。
他们两人皆是颍川人士,只不过那时候的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荀彧已经成为了“荀家八龙”之一,声名远扬。
面对郭嘉的问候,荀彧神色并没有太大变化,依然如常,微微颔首道:“好久不见,奉孝。”
“你看起来身体好了很多,我差点都认不出来你了。”
与早年间痨病鬼的模样相比,如今的郭嘉看起来十分健康,面色红润、眼睛炯炯有神,气色比以前好了何止一星半点。
郭嘉淡淡笑道:“这都多亏了陛下的督促,我才戒了五石散,又请华佗先生开药方好好调养了一番身子。”
“毕竟还得长久在陛下左右辅佐,而且大汉一统之后百废待兴,身子不养好的话可没办法施展拳脚。”
听闻此言,荀彧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当初见到郭嘉的时候就知道,这样的人才未来必然是会有一番大作为。
可尽管他早有预料,但郭嘉的成就还是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
当初还是小人物的郭嘉成为了天子最为倚重的心腹,名列凌云阁榜首,站在了大汉权力巅峰,未来一片光明。
而他这个所谓的“荀家八龙”却沦为了阶下囚,身负叛贼的重罪,生死尚未可知。
时也,命也。
郭嘉并未在意荀彧俘虏和叛逆的身份,两人如同多年未见的好友,你一言我一语地攀谈了起来。
一旁的荀攸见此,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希望。
自家叔父和郭嘉的关系如此之好,而郭嘉又身为天子最器重的臣子,若是郭嘉愿意为他们求情的话,他们未必不会被天子赦免。
郭嘉和荀彧聊了一阵后,便道:“我还有事情,就不久留了,告辞。”
说完便让士卒将荀彧等人押下去。
自己则带人进入了曹操的府邸。
看着郭嘉离去的身影,荀攸忍不住对荀彧道:“叔父,你既与郭奉孝相熟,为何不请他帮我们?”
“以他的身份地位若是肯在天子面前为我们求情,我们定能免去罪责。”
刚刚荀彧和郭嘉一直在闲聊往事,从头至尾都没说过一句让郭嘉帮忙的话。
都这种时候了还这么在乎颜面吗?
荀彧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我知奉孝性格,他是个极理性的人,私事归私事,公事归公事,他分得清楚。”
“你我帮助曹操与朝廷对抗这么久,不管是被曹操蒙骗还是如何,都洗刷不了这份罪名。”
“他不会因为我与他有交情便在天子面前替我们求情的,这么做只会犯了天子的忌讳。”
“他是个聪明人,这也是他能走到如今这地步的原因所在。”
郭嘉刚刚和他聊天只是因为两人是旧识而已,却不会因此对他有什么特殊对待。
他很明白这一点。
荀攸听完后,心中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了,有些失魂落魄地道:“若是我们当初接受二叔父的邀请前去冀州,也不会落到今天的境地……”
当初荀谌写信让他们前去冀州投靠,但当时他们却并没有接受。
虽然后来荀谌被天子所斩,但在冀州的荀氏一支并未受到影响,依然安稳发展。
如果他们当初听了荀谌的劝告前去冀州的话,一切或许就会有所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