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的!老子这就去参军!老子也要登上凌云阁,光耀门楣!”
“登上凌云阁的可都是那些人中龙凤,我要是能与他们一同流芳千古,那真是死都值了!”
“天啊,不限出身,只要有战功就能封爵,更有机会登上凌云阁!”
消息传开后的短短时间,报名参军的青壮骤然激增。
汉军募兵的军营挤满了人。
里三层外三层,简直是水泄不通,堪称人山人海!
三层凌云阁,一步一登天!
就如同凌云阁这个名字一样,平步青云,没有哪个男儿能拒绝这般诱惑!
同时这个消息亦在民间以及士子读书人群体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凌云阁!我有壮志可凌云,好一个凌云阁!”
“封个书生万户侯!这才是我辈读书人的追求啊!”
“我要是能在凌云阁上留名,死而无憾矣!”
“登上凌云阁,不但名利双收,而且身前身后名全部有了,一举三得!”
“一想到登顶凌云阁、让整个家族和后代都将以我为荣,我就忍不住浑身颤抖,太激动人心了!”
“本来还打算再观望一下,看来现在不行了,我要去为朝廷效力了!”
“我也同去!来日必将在凌云阁挂上我的画像!”
“在加上我一个吧,凌云阁把酒言欢,岂能少了我?”
“我也去争个书生万户侯当一当!”
无数在朝在野的贤才被刘协这一首《凌云》诗给炸了出来。
天子求贤若渴,还给了所有人一个实现志向和野望的平台、途径,但凡胸有大志的人,都无法按捺心中的那份冲动!
不知道多少真正有才能的人,因为这首诗而赶赴长安。
并且将登顶凌云阁设为了心中的终极目标!
就连一些偏远之地的年轻青壮,也有很多背井离乡,远赴长安而去。
只为了实现“带吴钩,收山河”这句话!
第433章 许攸痛哭:陛下没有忘了我!
没有过多久,进入凌云阁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的名单就出来了。
能入第三层的仅有五人,分别是郭嘉、贾诩、吕布、董承以及袁熙。
这个数量可以说是极为稀少。
接下来就是第二层,能入这一层的人就多了不少,分别有张辽、张郃、黄忠、杨彪、伏完、刘备以及远在曹营之中的许攸。
而第一层的人就更多了,司马懿、孔融、鞠义、高览、法正、庞德、太史慈、高顺、崔琰、陈宫、赵云、张燕、公孙瓒等等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并未入选。
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诸葛亮自从投效之后,参与的多是内政,并未亲自指挥参加过什么大战。
唯一的亮点就是对阵曹仁破八门金锁阵,但这个功劳的含金量还远不足以让他入选凌云阁,如果刘协强行将他选入其中的话肯定会引起其他臣子的不满。
所以经过一番考量之后,刘协还是没有让诸葛亮入凌云阁,毕竟也不急于一时。
入凌云阁的名单一经公布,瞬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朝野上下都在对此议论纷纷。
其中反应最大的莫过于司马懿了。
“诸葛村夫竟没有入阁?!”
司马府的书房内,司马懿看完手中的名单后,惊得站起身来,差点将桌案上摆着的茶碗都打翻了。
他对于自己能名列凌云阁并不感到意外。
计破潼关、拿下长安城,这份功劳是实打实的,虽然不足以入凌云阁第二层,但第一层毫无问题。
但诸葛亮没入阁,他是真没想到。
天子有多器重诸葛亮他很清楚,而诸葛亮这么长时间来处理政务有多兢兢业业,他也清楚。
按理来说怎么也能得一个入阁的资格。
司马懿将名单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确认上面真没有诸葛亮的名字后,他一时沉默了下去,神色有些复杂。
明明好不容易赢了诸葛亮一次,但他却并没有多少喜悦,反倒感觉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将名单送来的张氏见到司马懿这般模样,不由得疑惑地问道:“夫君不是向来厌恶诸葛孔明么?”
“如今夫君入了阁而诸葛孔明未入阁,夫君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为何闷闷不乐?”
司马懿闻言冷哼一声,颇有些烦躁地说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我要的是堂堂正正胜过诸葛亮!”
“陛下不将他选入凌云阁,明显是担心他遭到非议,实际上凭他的功绩完全足以入阁!”
诸葛亮处理内政得罪了不少大臣,天子这么做明显是为了保护。
张氏本来只是出于好奇而发问,却没想到被司马懿这么一通斥责,顿时柳眉倒竖,上前去揪着司马懿的耳朵骂道:“好你个司马仲达,现在敢对我摆脸色了?”
“诸葛孔明不入阁是我的错吗?你朝我发什么火,有本事去找陛下理论去!窝里横算什么汉子!”
“我就看不惯你这拧巴劲儿,又想赢那诸葛孔明,真赢了又在这不高兴了,你到底想咋的?”
张氏脾气火爆,平日里还好,可一旦发起火来那真是堪称泼辣。
她一边骂还一边用拳头锤司马懿,而司马懿只能抱着头狼狈不堪地躲避,心中叫苦不迭。
“可恶的诸葛村夫,真是害苦我也!”
……
天子打造凌云阁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入阁名单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兖州,被在此镇守黄忠所得知。
军营之中。
“恭喜黄老将军此番入选凌云阁!”
鞠义看完了从长安那边传来的情报后,笑着向黄忠恭贺道。
主帅位置上,黄忠也高兴得满面红光,闻言摇头说道:“哪里哪里,只是陛下怜我老朽之身罢了。”
“能入阁已经是天恩浩荡,万万没想到陛下竟会让老夫名列第二层,实乃陛下垂怜。”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是黄忠嘴角的笑意却根本遮掩不住,就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入选第二层,这是莫大的荣耀。
他没想到自己能在知天命的年纪,来到大半辈子都没有抵达的高度。
“黄老将军不必自谦,若是以老将军立下的赫赫战功都不能登顶凌云阁的话,那谁有这个资格?”
鞠义哈哈一笑后说道。
虽然凌云阁只以层数论功绩,而每一层并没排名之分,但其实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个底。
能上第三层的那几人就不用说了。
第二层的武将中,张辽的功绩可以排得上第一,其次就是黄忠!
逍遥津之战,白狼山之战,并州之战,乐成县之战,邺城之战,基本上大的战役黄忠都参加了。
而且在每一场大战中都取得了不低的功劳。
所以黄忠入选凌烟阁第二层根本没有问题,第二层里功劳比他大的只有张辽,张郃都差了一些。
黄忠哈哈一笑没有反驳,接着对鞠义问道:“看到这份邸报,鞠将军难道就没有什么感触么?”“老夫已经老了,鞠将军可还年轻;以鞠将军你的才干,只要在接下来讨伐曹贼的战役中再取得一些功绩,那凌云阁第二层也必将有你一席之地。”
鞠义擒袁绍来投,又参加了逍遥津之战,按道理是能入第二层的,但只可惜他是降将,所以只能列在第三层。
不过鞠义的能力是毫无疑问的。
鞠义眼中有着熊熊战意,闻言紧紧握拳道:“黄老将军放心,此番讨伐讨贼,我必做先锋!”
“凌云阁第二层我入定了,天王老子也无法阻拦我,我说的!”
本来他对建功立业并没有太大的执着。
毕竟他只是一个降将而已。
但在看见许攸都能名列第二层后,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因为许攸和他一样都是后来才投靠天子的。
许攸能,他也能!
黄忠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伸手拍着鞠义的肩膀笑道:“有这份志气便好,届时我替你向陛下请功!”
鞠义重重点头,心中信心十足。
……
荆州,襄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大汉十三州?”
“请君暂上凌云阁,封个书生万户侯……”
曹操一字一句地读完这首短诗,而后便陷入到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城府深厚如他,在读完这首短诗后,只觉得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仿佛回到了年轻之时。
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一心只想报效大汉。
这首诗直接道出了他年轻时心中的热血和向往——收复山河,青史留名,位极人臣!
可如今他却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
成为了假立伪帝的奸贼。
荀彧和荀攸等一众谋臣们也俱都不语,这首诗配合凌云阁,便是他们听了也忍不住感到热血沸腾。
“伪帝当真是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