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朝廷如今的兵力当然很强盛,但北方没什么水路,所以水师力量不强,大军都是步卒和骑兵。
这在水路多的南方战场不占优势。
听完鲁肃的话,刘协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问道:“那子敬有什么好的对策么?”
“朝廷中可并无擅长操练水师的将领。”
鲁肃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陛下,有一人极为擅长水战,尤其是操练水师,此人定能担当重任!”
果然。
刘协挑了挑眉,鲁肃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哪里还会不明白对方的打算是什么。
擅长水战,尤其擅长操练水师。
而且鲁肃还这般极力推荐。
除了周瑜周公瑾,还有何人?
刘协淡淡说道:“朕知道你说的是谁,但周瑜乃是戴罪之身,朕饶他死罪已经是天恩浩荡,如何能将操练水师的重任交给他?”
“讨伐曹贼,乃是一等一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鲁肃闻言心中一急,当即离开席位,向刘协下跪道:“陛下,周瑜虽然犯过大错,但他怀有经天纬地之才,不亚于诸葛尚书、司马常侍。”
“论起操练水师以及水上作战,天下更是无人能出其右,陛下若想命人训练水师,他当为首选!”
“臣愿以性命为他做保!”
鲁肃的语气恳切,说完便向着刘协深深叩首,请求赦免周瑜。
周瑜到底与他是至交好友,这么长时间来他一直都没有放弃拯救周瑜的想法。
如今他好不容易才等到一个让周瑜走出牢狱的机会,自是不愿意放弃。
不过他虽然有一定的私心,但说的话却无虚假,周瑜很擅长水战和练兵,是为朝廷操练水师的最好人选。
殿内群臣此时都保持缄默。
江东那群逆贼犯下了谋逆大罪,要在南下之际斩首祭旗,这是早就定下来的。
何况他们与江东那群人也没什么交情,自是没必要帮腔求情。
而且纵使周瑜练水军的能力出众又如何,天下那么大,难道还找不出其他擅长练水军的人?
一定要启用一个逆贼?
唯有诸葛亮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离开席位说道:“陛下,周公瑾此人的声名,臣亦有所耳闻。”
“眼下南下讨贼的时间紧迫,再去寻找其他人来操练水军,时间怕是来不及。”
“臣以为不妨给予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也好彰显陛下之仁慈。”
低着头的鲁肃听到此言后不由得微微抬头,向诸葛亮投去了诧异的目光。
他没想到诸葛亮竟然会开口为周瑜求情。
而刘协心里其实也有启用周瑜的想法,现在诸葛亮主动给他递过来一个台阶,他也就顺势下了。
于是他“沉思”片刻后,将高览唤来,并吩咐道:
“带罪臣周瑜上殿觐见!”
第428章 孙权:公瑾!替我杀了曹操!
在刘协答应启用周瑜后,鲁肃便主动请求去带周瑜来上殿觐见。
他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争取到一段和周瑜独处的时间,告诉对方现在的情况,同时好好劝说一番。
以免周瑜拒绝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天牢。
鲁肃已经不是第一次进入牢狱了,上次他被问罪后就在牢狱里关了一段时间,后来才被得到天子赦免脱罪。
这种地方说实话他不想再来第二次,因为心里多少已经有阴影了,但为了周瑜他还是坚持过来了。
现在天牢里没有多少囚犯,关着的都是俘虏的众多羌人贵族,以及孙权等一众江东的罪臣罪将。
孙权等人至今依然活着,刘协故意留着他们的性命,是为了等到南下讨贼之际拿来斩首祭旗、提升军队士气。
看见鲁肃到来后,不少江东一系的罪臣们都对其投去了仇恨的目光,很显然相当厌恶鲁肃这个首鼠两端的家伙。
不过鲁肃对这些眼神都视若无睹,经过一个又一个牢狱,来到最里面的一间牢狱外。
被关押地越深就代表身份地位越高。
现在被俘虏的所有人中以孙权的地位最高,其次便是周瑜、程普、韩当等人。
“就是这里了。”
高览将鲁肃带到后对他嘱咐道:“最多只有一盏茶的时间,鲁令史不要让我难做,这是规矩。”
在来的路上鲁肃请求他通融一点时间单独和周瑜谈谈,虽然有点不合规矩,但到底还是在他职权范围内,所以他也就卖了这个人情。
毕竟同为陛下跟前的臣子,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太过于死板。
“多谢少卿。”
鲁肃向高览深深一礼,随后直接走入牢中。
这个牢房里关押着的正是周瑜。
在牢狱中关押了许久,周瑜看起来已经没有了往日周郎的风采,面容消瘦神色看起来也很疲惫。
听到开门的声音后他方才睁开眼睛,看见走入牢房中的鲁肃,轻声说道:“是你啊,子敬。”
声音中充满了虚弱之意。
“公瑾!”
鲁肃上前去一把握住周瑜的手,看着眼前的周瑜的模样,他只觉得鼻子发酸,心中更涌现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
当初周瑜为他脱罪并在天子面前举荐,他才能得到天子重用、有如今的这般地位。
否则他也会和周瑜一样是阶下之囚。
但他却没能救出周瑜,让其在牢狱中待了这么长时间,落得眼下这般凄惨境地。
望着眼前满含热泪说不出话来的鲁肃,周瑜笑了笑,随后主动问道:“你怎么来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吗?”
以他的智谋,已经猜到了天子为何留他们的性命不杀,就是为了打算祭旗之用。
如今已经迁都回长安,想来也要开始南下讨贼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性命即将走到尽头。
所以看见鲁肃前来,他自然边以为这位好友是来送他最后一程的。
“怎么可能!我是来救公瑾你出去的!”
鲁肃闻言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激动地说道:“如今陛下准备南下讨伐曹操,但荆州和江东水路纵横,朝廷的兵马却多为北方人,不擅长水战。”
“这方面是你的强项,所以我向陛下举荐了你,让你来为朝廷操练水师。”
“公瑾,你戴罪立功的机会来了!”
鲁肃无不高兴地说道,周瑜要是能在讨伐曹操的战事中取得功劳,那么非但可以免去死罪,更能得到封赏!
听到这话,周瑜的眼睛微微一亮,但当他目光看向牢房对面那道背对着他的身影后,这一缕光芒又黯淡了下去。
“罢了,子敬。”
周瑜轻轻叹息一声,松开了鲁肃的手,“我身为败军之将、阶下之囚,怎么担当的了如此重任。”
“恕我不能答应你。”
鲁肃怔了怔,接着心中便不禁涌现出一股愤怒之意,站起身来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周公瑾!不过是一次失败而已,这就让你失了斗志吗!”
“我认识的那个周公瑾,羽扇纶巾、胸有沟壑,谈笑间覆灭万敌,而不是如今这个胆怯的懦夫!”
他简直气得都快要跳起来了。
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个让周瑜戴罪立功的机会,但周瑜却打算放弃,这是哪门子的事儿?
真当天子的恩赐是那么简单就降下的吗?
周瑜轻抿嘴唇,沉默不言。
就在鲁肃打算继续开口骂他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淡漠的声音:“周瑜,你何必在此惺惺作态呢?”
鲁肃转身看去,眉头顿时皱起。
只见说话之人是关在周瑜对面牢房中的囚徒,而这个囚徒不是别人——正是孙权!
这位射虎孙郎,如今也没了往昔的少年英雄、江东之主的威风,披头散发骨瘦如柴、模样狼狈无比。
只见他看着周瑜,淡淡说道:“你与我孙家、与我兄长的交情,早已经偿还干净了。”
“你不欠我孙家什么,即便你于我一同赴死,我也不会对你感恩戴德,更不会觉得有愧于你。”
“而且要是你真的甘心赴死的话,哪会苟活到今日,所以你何必要在这里骗自己呢?”
孙权的一席话,直刺周瑜的内心。
是啊,他怎么可能甘心去死?
他还有许多的抱负没有施展,他还有家族牵挂,他还没有成就一番事业,他怎么会情愿去死呢?
但心中的愧疚又让他不愿活着。
孙策是他的挚友,将一番事业托付给他,但他却没能守好,反而让孙家陷到了满门抄斩的境地。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能心安理得地活着享受荣华富贵?
鲁肃这时候也反应了过来,意识到周瑜拒绝的根本原因所在,心中又气又叹。
气的是周瑜的迂腐,叹的是这份情义。
周瑜和孙策的交情不比他们二人之间的交情浅,甚至要更加深厚,他能理解周瑜。
“公瑾,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你要好好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