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之间的差距宛如云泥!
伏完叹息道:“是啊,论起日后家族兴旺,谁能和甄氏还有吕氏相比?”
沮宗闻言眼神一动,问道:“伏公何出此言呢?当今皇后可是伏公的女儿,而且伏公次女也在宫中为贵人。”
“伏氏可不必甄氏还有吕布差。”
伏完瞥了沮宗一眼,没有说话。
他心里有自知之明,且不说伏皇后被废是必然结果,就连他后面送入宫中的次女也不受天子宠幸。
可以说皇后之位和他们伏家无缘了。
一旁的董忠默默喝酒,心中很酸涩。
他董家本来也有子女在宫中为贵人,而且还十分受到天子宠爱,但如今不知身在何处。
虽说董承立下过从龙之功,但这份功劳最多也就让他们董家兴旺一代而已。
不出皇后、不诞龙子、终是虚妄。
“一个沦落到经商的家族、一个行伍出身的泥腿子,他们两家凭什么居于我们之上?”
有人愤愤不平地说了一句。
众人看向四周,却找不到是谁说出来的,不过这句话无疑戳中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阶级的鄙视链一直存在。
顶级门阀看不起地方豪族、地方豪族看不起没落寒门、没落寒门又看不起那些泥腿子和布衣。
吕布布衣出身,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甄氏虽然是地方豪族,但家族早已经没落,并且开始从事经商这一清流士族最看不起的行业。
一想到皇后将在他们两家当中出来,所有人心中就感觉一阵发堵。
这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杨彪摇头道:“这些不是我们该讨论的事,而且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还是继续喝酒吧。”
皇后之位是他们无法染指的,倒不是他们不想把子女送入宫中,而是一旦如此行事就等于明着去争夺后位。
这样必然会交恶甄氏和吕布。
要是抢到了还好,要是抢不到的话,日后肯定会遭到报复,谁都不想冒如此风险。
众人心中叹息,没有多言。
唯有崔琰把玩着手中的酒樽,冷不丁地道:“话说回来,陛下如今……似乎还无后吧?”
众人心中俱是一震。
纷纷看向了崔琰。
而崔琰摊手笑道:“我只是随口一说而已,诸位不必放在心上,喝酒喝酒。”
众人表面上笑着附和,不过心中却因为崔琰的这句话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
在鲁肃提出对兖州、豫州各大世家的处理办法以及迁都之事后,刘协第二日便将诸葛亮、郭嘉等人都召入宫中,开了一个小会来讨论。
“陛下,臣以为此策可行。”
诸葛亮听完后沉思良久,方才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迁都回雒阳有极大好处,更利于接下来讨伐荆州。”
“只要荆州一被夺取,无论是江东还是益州,都将尽在掌控之中。”
“而且雒阳迟早是要重建的,如今利用这个机会让兖州、豫州的世家出资,也能省去极大的财力物力。”
刘协点头,接着看向郭嘉、司马懿、贾诩还有杨修,问道:“几位爱卿觉得如何?”
“此策甚好。”
“可。”
“臣附议。”
“善。”
郭嘉四人全都赞同了这一想法。
他们都是聪明人,当然看得出迁都雒阳背后的巨大好处,自然会选择支持。
但司马懿又接着道:“陛下,迁都雒阳虽可行,但在此之前需要解决北方最后一大心腹之患。”
“臣以为当出兵北征乌桓!”
第340章 臣恳请陛下扩充后宫!
“北征乌桓?”
听到司马懿的提议,刘协不禁眉头微皱,“如今刚刚结束战争,正需修生养息,此时发动北征有些不妥吧?”
“而且乌桓远在幽州之外,派兵征讨颇为不易,势必会影响接下来南下的计划。”
乌桓是边境的一大心腹之患。
刘协当然明白这一点。
但乌桓势力不弱,眼下要是分兵前去平定乌桓的话,得消耗不少的粮草、兵力、物资。
攘外必先安内,在刘协看来迁都雒阳、平定天下才是要紧的事情,征讨乌桓可以暂时缓一缓。
不能因此拖住了南下的步伐。
司马懿闻言道:“陛下,乌桓与袁绍有姻亲之谊,自公孙将军死后便屡屡进犯边境、掠夺人口和财物。”
“此前高干作乱时就曾联络乌桓,要和他们一同进攻冀州。臣担心若此时不将其彻底平定,等到日后王师南下之际,乌桓会趁机进攻幽州。”
“届时腹背受敌,影响甚巨。”
司马懿向刘协一一陈述征讨乌桓的原因还有必要性,此前不出兵征讨是因为帝都就在冀州,乌桓不敢前来进犯。
但一旦迁都雒阳,帝国的中心就将转移,而且征讨荆州必然会造成北方兵力空虚,乌桓恰好可以趁虚而入。
实在是不得不防。
司马懿的战略眼光还是极高的,他这个建议是出于大局考虑,而且是未雨绸缪。
所以此言一出,便得到了诸葛亮、郭嘉等人的赞同和响应。
“仲达所言极是。”
诸葛亮微微颔首,并向刘协拱手道:“陛下,掌握兖豫二州、重建雒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彻底解决乌桓。”
余下几人也纷纷出言附和。
见众人都支持北征乌桓,刘协自然不会固执己见,便问道:“既然如此,该出动多少兵马合适?”
乌桓的实力要比鲜卑、匈奴还要强大,分布在辽东、辽西、右北平这三郡之地。
想要把他们讨灭可不是件简单事。
郭嘉道:“陛下,臣以为征讨乌桓无需兴师动众,这样反而不容易将其击败。”
“因为千里远征辎重太多,大军行进缓慢,对方一定会提前察觉并做好防备,届时对付起来的难度便大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携带大量辎重,效仿冠军侯当初袭击匈奴的打法,派遣一支精锐轻兵速进,攻其不备。”
“大军一路征讨乌桓,一路掠夺他们的物资,不断推进,在敌方反应过来之前便将其一举覆灭!”
冠军侯霍去病当初深入大漠、转战三千里直击匈奴王庭,可谓是一场经典战役。
摒弃了传统兵家大军逐步推进的战略,孤军深入直捣黄龙,最终赢得大胜。
郭嘉就是想效仿霍去病的打法,不给乌桓任何反应时间,以雷霆之势将其击溃。
此举风险大,但收益同样也大。
但前提军队足够精锐、统兵的将领足够勇猛,恰巧这两点他们全都具备。
并州铁骑的精锐就不必多说了,至于勇猛的统兵将领那就更多了。
吕布、赵云、张辽、黄忠。
哪个不能独当一面?
哪个不是勇猛无双?
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有万军取首的战绩,让他们去领兵征讨乌桓不要太合适了!
“善。”
刘协思索了片刻,赞同了郭嘉的提议,“稍后朕会在朝会上宣布迁都和北征之事。”
“领兵北征的具体人选,便在朝会上讨论吧,看看奉先他们谁愿领兵前往。”
“时间差不多了,去上朝吧。”
刘协是在上朝之前将他们给召过来议事的,毕竟迁都这样的大事,他需要先与诸葛亮等人讨论过后才好宣布。
这也是为什么各大世家对杨修直入中枢参审政事如此羡慕,甚至于嫉妒的原因。
真正的大事天子是不会拿出来跟群臣商量的,只会宣布决定,大事小会、小事大会便是这个道理。
刘协先行一步,众人紧跟其后。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泰安殿。
没过多久文武百官们也纷纷齐聚。
刘协高坐龙椅之上,对殿内众臣道:“如今兖、豫二州已经收复,汉室复兴在即。”
“回首再望,自朕当初离开长安、东归雒阳;到后来再被曹贼挟持至许县、又逃至邺城,至今已有五年矣。”
“这五年时间来,朕无时无刻不想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如今北方已定,中原收复,朕欲先将都城迁回雒阳,诸卿以为如何?”
刘协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迁都可是不折不扣的大事,谁都没想到天子居然会忽然做出这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