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后说道:“曹贼的主力若是还在,他不可能会那么轻易放弃兖州。”
“此外,孔明有一言很对,曹贼和碧眼贼联手,也不会是王师的对手,败亡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比起联手对抗朝廷,不如把所有兵力、人口还有物资都集中在江东,凭借长江天险来抵抗。”
聪明人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在看过诸葛亮的奏折后,无论是郭嘉还是贾诩,都认可了他们两人的推断。
刘协听完后微微点头。
眼中闪过一丝感慨。
不愧是曹操,论起阴险狡诈、自私自利,放眼当世也没几个人能比肩。
他的战略竟然把所有人都给骗了过去。
做出背刺盟友这种事,从此以后鼠辈的名头要落在曹操头上了。
“陛下,不管曹操打算如何,臣以为拿下官渡才是第一要事,决不能坐视曹操将两州的百姓、物资都迁走。”
“否则我们即便占领了兖州和豫州也没有多大收获。”
贾诩说道,表情有些严肃。
刘协点头道:“放心吧,有孔明和仲达二人在,官渡阻拦不了他们多久的。”
“此外,朕有一个想法。”
郭嘉、贾诩闻言坐直了身子。
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刘协也没卖关子,直言道:“曹操背刺碧眼小儿,双方联盟破裂,已然反目成仇,朕想给给他们添把火。”
“朕打算下一道圣旨给碧眼贼,只要他能帮助朝廷讨灭曹操,朕便赦免他的一切罪过。”
“你等以为如何?”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原先他如果下达赦令,孙权估计会嗤之以鼻,但现在情况却不同以往。
曹操一旦偷取江东成功,孙权则会被切断后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那这时候他的这道赦令就弥足珍贵了。
他不相信孙权会不心动!
而这么做的最大好处是能借助孙权的力量去对付曹操,避免自身的损失,可谓是一举两得!
第323章 白衣渡江!奇袭江东!
听完刘协的这番话后,贾诩和郭嘉两人沉思了片刻,都一致认可了他的这一想法。
“陛下此策甚妙。”
郭嘉点了点头,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不过,孙权未必会甘心做陛下的手中刀。”
让孙权对付曹操,想法固然很好。
但目的太明显一眼就看得出来。
刘协不在意地说道:“他没有拒绝的余地,即便他知道朕是在利用他,他也不得不答应。”
孙权要么成为他的卒子去对付曹操,要么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和朝廷的兵马继续交战。
前者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后者却是必死无疑。
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当然,朕虽然是想借刀杀人,但倘若他真的能够帮助朝廷讨灭曹操,那么朕也会遵守诺言宽恕他的罪行。”
刘协又接着补充了一句。
他这话倒是没说谎。
刘家的信誉是有口皆碑的,从高祖刘邦开始一直到世祖刘秀,全都是言行必践,没有违背过自己的承诺。
刘秀甚至遵循诺言饶恕了自己的弑兄仇人,让其富贵终老,这也使得刘家人承诺的含金量达到了顶峰。
所以刘协当然不会因为区区一个孙权而败坏了这份口碑,那他和历史上的司马懿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即便日后一统天下,这件事也会遭到后世人的诟病,成为他身上洗不掉的一个污点。
“陛下圣明。”
贾诩感慨非常地说道,自家陛下这份魄力和心胸,是他感到最为钦佩的地方。
这才是真正的皇者风范!
正在此时,宣室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刘协本以为是派去贾诩家摘青梅的宫人回来了,但走进来的却是高览。
“陛下,徐州八百里加急!”
听闻此言,刘协心中顿时一震,伸手便将高览手中的奏报接过,然后展开仔细查阅,眉宇间渐渐浮现一丝喜色。
贾诩和郭嘉见此心中都有些好奇。
徐州那边又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片刻后,刘协放下奏报,对他们笑道:“果然不出孔明和仲达所料,曹操的确袭击了江东。”
“文远将军称曹操带领三万兵马渡江夺了江东各郡,将孙权的后路给切断了。”
“眼下孙权开始向后撤兵,若不出所料,他是打算聚拢兵力攻打曹操、夺回江东。”
一切都和诸葛亮、司马懿预测的相同。
曹操背刺孙权并且领兵入驻江东,孙曹联盟彻底宣告破裂,接下来势必会展开大战。
“奉孝,立即替朕拟一道旨意给孙权,就按照朕刚刚说的那样拟。”刘协当即对郭嘉吩咐道。
“此外再通知文远将军,若孙权答应投降,那便停止对他的进攻,调转兵力阻止曹操迁徙百姓。”
“若孙权不答应投降,那就直接发兵将其覆灭,不用留任何余地!”
刘协的语气充满了冷漠。
郭嘉拱手领命。
此时贾诩又道:“陛下,您上次让臣打探的关于许攸的消息,眼下已经有结果了。”
“根据绣衣使来报,许攸的身份于数月之前暴露,如今被曹操幽禁了起来并严密看守,绣衣使无法渗透进去。”
贾诩把这个消息如实上报。
为了得到这一情报,他死了一名得力下属,甚至还被顺藤摸瓜拔除了在豫州的好几个眼线。
就连这份情报也是几经周折才传回来的。
“原来是暴露了?”
刘协闻言,心中既欣慰又惋惜。
欣慰于许攸对他还是蛮忠诚的,没有背叛他;惋惜于失去了埋藏在曹操身边最深的一颗钉子。
若许攸能继续留在曹操身边做内应的话,那他早就得知曹操的一切行动了,很早之前就能做出应对。
但好在曹操性格谨慎,不敢做绝,并没有杀了许攸,只是将其幽禁了起来。
不过他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救出许攸,只能等到日后击败曹操再说了。
……
孙权将周瑜大都督之职罢免后,便以程普为新的大都督,集结兵马对广陵、丹阳二郡发起了反攻。
丹阳城外。
徐盛带着一小队骑兵在城外叫阵,破口大骂道:“曹贼!奸贼!恶贼!逆贼!”
“你背信弃义、毁坏盟约,做出此等小人行径,你怎么有脸面活在世上!
“为何闭门不战?你们难道就只只会龟缩在城里吗?无胆鼠辈速速出城与我决一死战!”
徐盛不断大骂,但直到他骂的喉咙都哑了,城里却没有半点回应,甚至连一波箭雨都不曾射出来。
看见这一情形,徐盛只好满是不甘地领兵回营,无奈地对孙权禀报道:“主公,曹军一直闭门不出。”
孙权闻言,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本想趁着曹操刚刚入驻江东、还没来得及部署兵力之际把这二郡给夺回来,但曹操的动作之快还是超乎了他的预料。
等他发兵攻打两郡之际,这两郡中已经有曹操的兵马进驻,并且进行了坚壁清野。
程普指挥大军率先对广陵郡发动了数次进攻,但结果却没能取得任何成效,因为曹军就是不跟他们打、始终固守城池不出。
如今来攻打丹阳郡,情况也是如此。
营帐内,周泰闻言说道:“主公,曹军故意避而不战,明显是在拖延时间,不如直接强攻!”
“即便是王八壳子也给他打烂!”
话音落下后,程普便摇头说道:“丹阳、广陵二郡皆是易守难攻,强攻若是有用,当初我们也不可能凭借这二郡挡住吕布。”
“如今曹贼铁了心不与我们交战,打算死守城池,强行攻打只会加大我们的兵力损耗。”
“须知张辽可还虎视眈眈,我们不能让兵力损耗太多,不然真的要沦为案板上的鱼肉。”
他之前也尝试强攻了几次,但只是浅尝辄止,不敢把所有兵力都押上去。
因为他们还需要防备后方的张辽。
不然在他们全力进攻的时候张辽忽然从后面进行偷袭,那局势将变得无可挽回。
孙权叹息一声,问道:“张辽目前的动向如何?我们调兵回来的这段时间,他有没有趁机出兵攻打下邳?”
“并没有。”
程普摇了摇头,回答道:“这段时日以来张辽那边毫无动静,没有再兴战事,也不曾攻城掠地。”
放在以往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张辽的攻势极其迅猛,隔三差五就要对他们发起进攻。
眼下这么安静倒是十分罕见。
孙权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皱眉道:“他难道在暗中谋划些什么?还是说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