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朕能走到对岸吗_分节阅读_第184节
小说作者:爱吃麻辣猪蹄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6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8:35:00

  凡属世间有情之物,普使终成眷属;所有太平盛世之人,概令咸臻寿疆。

  恩洋上苍,庆高明之悠久。德溢人间,作盛世升平之瑞祥。

  谨择今日,瞻天仰圣。四海永靖,乐奔小康。

  然自董卓始,天下纷扰,逆贼四起,致使社稷垂危,苍生倒悬,此诚汉室危急存亡之秋!

  臣登基于危难之际,得良臣相佐,三造炎汉。必上宽而下爱,贯穿事事,导乎中正,振乎九州,扶危激不祥,铲除邪淫。

  伏望上天遣神,肃仙府之威仪,免人间之劫数。不独臣大汉蒙不朽之恩,下民尽荷无疆之福矣!伏惟尚飨!”

  声情并茂的念完祭天祝文后,刘协将其丢进了燎炉当中焚烧,以表上苍。

  同时还偷偷丢进去了两种化学物质——硫酸铜和碘化钾。

  这二者在高温下反应,能产生大量紫色的烟。

  刘协正是要以此来营造紫气东来的“祥瑞”!

  为了提炼出这两样东西,他这段时间可谓是煞费苦心,重回高中学化学的时光。

  其中硫酸铜倒是好找,这个时代不缺炼丹师,他们手中的胆矾就是硫酸铜。

  真正让他为难的是碘化钾。

  碘化钾不像硫酸铜,无法直接在自然界找到。

  刘协先用铁屑和碘作用,生成六碘化三铁,然后加入碳酸钾,加热浓缩之后,才得到了碘化钾。

  至于合成碘化钾的碳酸钾,则是他用最古老的草木灰法,从各种植物壳烧成的草木灰中提取,效率极其低下,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

  为了能成功营造出紫气东来的祥瑞,刘协前前后后,试验了不下百次。

  “望燎,乐奏太平之章!”

  孔融话音落下,刘协立马走到望燎位,观看燎炉中所焚烧的祭文。

  到了这一步,只待祭文焚烧殆尽,整个祭天大典的流程便算走完。

  正当孔融准备高喊起“奏佑平之章,起驾回宫。”之时,一串浓烈的紫烟,从燎炉中升腾而出。

  紫烟越来越浓,很快就扩散出一大片,笼罩在刘协头顶。

  “紫气浮顶!”

  孔融大惊失色,瞠目结舌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眼睛瞪着像是铜铃,久久无法回神。

  郭嘉见到这一幕,先是目瞪口呆,随后满脸振奋。

  天子祭天,居然会出现如此祥瑞。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天命在汉,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天命在祭坛上的天子身上吗?

  郭嘉不顾大典尚未完全结束,冲着周围高声大喊:“紫气浮于陛下头顶,此乃圣人之兆,陛下真乃紫微大帝转世!”

  在他的带领之下,张郃、高览二人,瞬间反应过来,激动的带着禁卫军齐声大喊。

  这个时代,紫微大帝在民间信仰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百姓们即便大多数很愚昧,不知何为紫气东来,却也知晓紫微大帝。

  一见天子头顶果真有浓浓的紫烟笼罩,又听郭嘉和禁卫军大喊天子乃紫微大帝转世,顿时一个个激动的跪拜下去。

  荀谌等冀州世家代表,全都在大眼瞪小眼,也被眼前这一幕给吓傻了。

  所谓的“祥瑞”,无非是狐狸夜叫,乌龟驮着石碑从洛水浮出等等。

  他们都心知肚明这些祥瑞都是人为造假,目的就是忽悠愚昧的百姓。

  可天子刚焚表祭天,头顶就升腾起了一片浓烈的紫烟,这一幕他们完全无法解释,更全然不知该如何作假。

  “陛下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在众多世家代表瞠目结舌看着祥瑞之时,荀谌和观礼的百姓一样,朝着刘协跪拜了下去。

  他起了个头,冀州的世家代表,也齐刷刷的也跪了下去。

  一时之间,千秋万代、长乐未央八个字,响彻整个祭坛。

  回音壁前,孔融已经回过了神,双膝重重的跪在地上,用无比炙热的目光盯着刘协。

  干瘪的嘴唇哆哆嗦嗦的喊道:“陛下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紫气浮顶!

  在这个吉兆面前,即便刘协是假的那又如何?什么真假天子已经无需去辨了!

  人群当中,一位鹰视狼顾的年轻人,目光灼灼的盯着天坛上的刘协,和周围观礼之人一同跪拜在地。

  口中山呼千秋万代,长乐未央。

  “吾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天子祭天,紫气浮顶,岂不正是吾所寻之明主?”

  ……

  祭坛之上,刘协心中感慨,学好物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

  方才的化学反应虽然简单,中学生都能做,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不远处,起居郎和史官都在低头奋笔疾书。

  起居郎:……天子祭天,上苍有感,紫气浩荡,观礼者无不震惊,皆言天子乃紫微转世。

  史官:建安三年,五月初三,天子于邺城北郊祭天。焚表上苍,有紫气自燎炉升起,上凌天子之顶……

  刘协强忍着不去擦拭被熏的快要流泪的双眼,转过身看向祭坛下方黑压压跪了一大片的君臣百姓,心中升起了万丈豪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自董卓始,乱臣贼子祸乱朝纲,致使天下民不聊生。”

  “时有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今日董卓虽除,九州大地仍纷争不断。”

  “荆州刘表,不奉诏令。汉中张鲁,不尊王权。江东孙策,抵抗王师。兖州曹操,假立天子。”

  “朕克继大统以来,为解黎民之苦,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值此风雨飘摇之际,正是用人之时。朕特下一旨,名曰招贤。”

  刘协说罢,郭嘉捧着一道圣旨站了出来,站在人群之前,朗声念道: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朕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朕得而用之。”

  洋洋洒洒数百字的圣旨,以齐桓公重用管仲,周文王渭水遇姜尚,太祖高皇帝重用陈平的例子进行递进。

  所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从前的君主招揽人才,要么坐享其成,要么偶遇,要么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然而,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天子认为,在非常时期,用人要唯才是举,他的道德是次要的。如同太祖高皇帝之于陈平,也即“特求贤之急时也!”

  这原本是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创举,如今却被刘协提前盗用了。

  这道招贤令,一举更改了朝廷用人选人的标准。

  从之前的道德为先,从之前的举孝廉,变成了唯才是举。

  若灵帝时就有此诏,关羽也不至于隐姓埋名四处流浪,早早就得到朝廷的重用。

  此举自然有风险,会招到一批道德不行的大才,进而引发一些不好的后果。

  可即便是汉朝一直以来奉行的举孝廉,不也诞生了诸如董卓、袁术这样的乱臣贼子。

  许多地方甚至明码标价出售孝廉名额!

  利弊之间,刘协权衡之下,认为利大于弊。

  大不了他日江山一统之后,再做改进。

  观礼的百姓当中,不少人听完圣旨之后,顿时面露惊喜之色。

  此前他们想要为朝廷效力,压根就没有门路。

  那些青云直上之人,要么出身高贵,要么有人举荐。

  若无家族背景,几乎难以出头。

  如今圣旨明确表示,只要有才能,无论出身贵贱,都能得到重用。

  这无疑给了天底下的草根以及有污点在身之人一条上升的途径。

  人群当中,那鹰视狼顾的年轻男子,目光奕奕。

  暗自思忖:“有此圣旨,天下贤才将蜂拥而至!天子虽年少,定是再造炎汉的中兴之主!我何不协助天子,一展平生之所学,当个从龙之臣?”

第173章 杀不杀司马懿?

  这场隆重的祭天大典,在万民朝拜下落幕。

  紫气东来的异象震惊了所有人。

  在这个笃信神鬼之说、普遍认为皇权天授的时代,于庄重的祭天大典上出现这样违反常理的奇观,带来的冲击力是难以想象的。

  除了说明刘协是天命之子、是受上天眷顾的圣君之外,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

  身份的正统性也无可置疑!

  毕竟假天子怎么可能被上天认可、降下这样的祥瑞异象?不被落雷劈死就不错了!

  所以上到邺城各大世家、儒生名士;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不管此前心里怀的是什么样的心思,但在这场祭天大典后,都打心底相信刘协是真正的天子!

  而除了异象带来的震撼外,刘协所颁布的招贤令也同样影响巨大,因为这是对以往孝廉举荐制度的一大颠覆,为天下贤才开辟了一条大道,更展现出刘协不恤祖宗之法,广纳贤才的圣君心胸。

  因此在祭天大典过后,天降异象以及招贤令的消息风一般地往外扩散了出去,很快有大批名士赶来投效。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6页  当前第1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4/7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朕能走到对岸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