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怒归怒,但也不敢过多责备乔公。
毕竟他女儿是要进宫的。
乔公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如今真假天子虽然没有定论,但天下人更愿意相信邺城那位才是真龙天子。
乔公也是如此。
从天使手上接过圣旨之后,乔公命人端上好酒好菜,招待这些从邺城来传旨的使者。
而大乔小乔两姐妹,则在闺房窃窃私语。
小乔拉着大乔的手,好奇的问道:“姐姐,天子年岁好像与我们差不多,不知长什么模样?”
大乔闻言,立马瞪了妹妹一眼,“妹妹慎言!天子容貌岂是你我能够妄议?日后到了宫中,定要谨言慎行。”
“这不是还没入宫吗。”小乔说着,见大乔神色严肃,赶紧告饶,“好了好了,姐姐我知道了。”
“宫中不比家里,你的性子可要好好收起来。”
“知道了知道了,到了宫中,一切都听姐姐的。”
……
次日。
乔家两个女儿,一同被选入宫中,封为美人的消息传开,整个皖城都轰动了。
乔府门口,大乔和小乔恋恋不舍的与乔公告别,随着天使的队伍前往邺城。
皖城百姓,一个个来到街头围观。
孙策和周瑜带着媒人赶来,见此一幕有些好奇。
“前方是何人的队伍,为何如此张扬?”孙策随便抓了个路人过来询问。
那路人本要发怒,见孙策仪表堂堂气质不凡,不是他惹得起的,便老老实实回答。
“那是天子派来的人,要接二乔去邺城呢。”
“什么?”孙策有些懵。
“你不知道吗?乔家的两个女儿,被一同选入宫中侍奉天子。我们皖城人都觉的很骄傲!”路人与有荣焉的说道。
孙策和周瑜完全傻眼了。
互相对视,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怒火。
这才过了一天,怎么二乔就要入宫了!
“我去截下二乔!”
孙策刚一转身,就被周瑜拉住了。
“不可!若是许县的天子倒也罢了,可这是邺城的天子!你若截下二乔,莫说天下人如何看你。便是袁绍和吕布也要与你不休!”
孙策急了,“可我们分明都要登门提亲了,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她们被带去邺城?”
周瑜长叹一声,他也无能为力。
只是去提亲的路上,又没有确定婚约。
而截天子后妃,无疑会遭天下人非议,致使名声扫地,沦为不臣之贼。更会引来袁绍和吕布的报复。
见周瑜没有主意,孙策绝望了。
咬牙切齿恨恨的骂道:“定是那袁绍,为彰显忠义,便以江北二乔填充天子后宫!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有朝一日,我定要亲自斩下袁贼的头颅!”
昨日看了一眼便喜欢上的女子要进宫,周瑜同样伤心不舍。
“伯符,暂且隐忍,以待时机。我观那袁绍,亦非人主。日后定有机会将他擒下。”
“我听闻袁术曾为他儿子求娶吕布之女,遭拒。为与吕布交好,伯符不如去信一封,迎娶吕布之女?”
孙策剑眉紧皱,在心中思虑周瑜的建言。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而不是与吕布交恶。
吕布无儿,若能与他结成姻亲,将来看在女儿的份上,未必不会襄助江东。
这种想法,刚冒出就一发不可收拾。
孙策甚至在心中幻想,哪一天能彻底得到吕布的支持,那还怕个甚的袁绍。
到时候直接打进邺城,把天子劫过来,由他来挟天子以令不臣,岂不美哉?
想到这里,孙策猛地一握拳头。
“便依公瑾之言!”
“我这便去信给吕布。”
……
稍晚了点,朕已经尽力了,上点票上点票,朕封你们为大将军
第136章 陛下驾到(第四更)
天子车驾自邺城出发,刘协踏上了前往幽州战场的路途。
淳于琼率领的五千大军只是明面上的保护,私下还有张郃高览二人率领的五百禁卫作为刘协的贴身护卫,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车驾,哪怕是淳于琼也不行。
淳于琼身为袁绍的部将,论身份地位连面见天子的资格都没有,有什么话需要禀报也只能通过张郃高览代为转达,可见防守之严密。
而这也是天子身份的威仪所在。
袁绍在的时候,刘协被困于皇宫,人人都觉得他是傀儡;但袁绍不在,就得对天子毕恭毕敬!
邺城距离幽州并不远,队伍走走停停,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便抵达了幽、冀边界。
刘协将头伸出马车外,感受着拍打在脸上、夹杂着粗粝砂砾的风,将目光投向远处天际。
忍不住感慨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啊。”
以前在读这句诗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可如今真正来到边塞之地,方才明白这句诗有多么写实,完完全全描述的就是边塞风光!
“好诗!陛下文采斐然啊!”
策马跟随在马车旁的高览闻言当即献上一记马屁。
他真是太想进步了。
刘协可不想当文抄公,被高览这么一夸,只觉得尴尬。
转头问向前方的张郃:“俊乂,距离易城还有多远?”
公孙瓒当年受封易侯,易城就是的封地,这些年他在易城筑造坞堡,“居于高京,以铁为门”,将易城打造成了防备袁绍的重镇。
这段时间袁绍大军猛攻不破。
可易城不破,袁绍便无法进入幽州。
所以袁绍着急了,不惜将刘协从邺城调到前线督战,以提振士气。
“回禀陛下,还有不到三十里。”张郃一丝不苟的恭敬回复,“臣已经派人去大军营地通报,应当很快便会有人前来迎接陛下。”
张郃话音刚落,远处忽然烟尘蔽天,有一支骑兵部队向着此地奔袭而来,一杆杆“袁”字旗帜随风飘扬。
“好强的气势!”
刘协看向眼前这支骑兵部队,心中暗暗吃惊。
因为眼前这支骑兵的人数不过四五百人而已,但在气势上给他的感觉却超过淳于琼带领的五千人大军!
就像是一把染血长刀,凌厉而锋锐!
随着双方的靠近,这支骑兵放缓了速度,在距离刘协队伍不足百米左右的距离停下时,阵型依然未乱,可见训练有素。
一员将领从中策马而出,来到被重重禁卫保护的车驾之前,单膝跪下,双手抱拳:“末将鞠义!奉大将军之命,恭迎陛下入营!”
“恭迎陛下入营——!”
所有骑兵全部下拜,气势惊天。
鞠义!
听到这个名字,刘协瞬间明白为什么这支军队的气势会如此不俗了。
因为眼前这名将领,正是袁绍麾下的第一猛将鞠义。
他跟随袁绍南征北战,几乎战无不胜,在袁绍统一河北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前袁绍与公孙瓒大战,便是他数次正面击败了公孙瓒最精锐的白马义从!
官渡之战前,因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最终被袁绍所杀。
“要是能把他收入麾下就好了。”
刘协心中一片火热。
他现在有点挖墙脚挖上瘾了,看到谁都想上去挖一锄头,何况是鞠义?
要知道此人可比张郃高览还要猛,只是死得太早了而已。
河北四庭柱,张郃与高览都挖过来了,再加一个鞠义应当不过分吧袁老板?
……
刘协在鞠义的迎接下进入袁绍大军驻扎的营地。
为了迎接刘协的到来,袁绍特意准备了一顶豪华版的帐篷给他。
刘协在帐篷内还没休息多久,袁绍和沮授便过来了。
“明公!”见到袁绍,刘协顿时满脸激动地迎了上去。并颇为心痛地说道:“这才一段时日不见,明公竟消瘦了这么多!”
袁绍淡淡笑道:“边境苦寒,行军打仗,焉有轻松的道理?”
刘协闻言一脸自责地说道:“明公如此劳苦,草民却在邺城养尊处优……若草民能代替明公吃这些苦就好了。”
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