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也想到了这一点,便警告说道:“只许带兵回来,无需多做其他。”
还灵觉得自己在亲爹那里的信誉值正在下降,连忙点头说道:“是。”
说完还灵就急匆匆地离开了咸阳宫,在他走后嬴政直接下令封锁关于还灵出现在咸阳宫的消息,哪怕三公也不能知晓。
还灵这一次没带梦林和竹精,直接一路缩地成寸到了营地。
好在还有军侯等中级军官在,不至于让整个营地群龙无首的状态。
在见到还灵之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还灵直接说道:“魏国国师已死,其弟子被俘虏,本公子已让梦林和竹精将他押解至咸阳,明日我们便班师回朝,待战事稍歇再论功行赏。”
一瞬间整个营地都欢声雷动,论功行赏自然是值得兴奋的,但最让人开心的永远都是能够平安回家。
还灵特地招来之前带出去的那些士兵私下问他们愿不愿意搬迁去庄古县。
这些士兵多少已经知道情况,不能放任他们在外面散播消息。
当然只要朝廷采取不承认不辟谣政策,这些最多也就是留言。
所以如果有人不愿意去的话,还灵也不勉强。
让他意外的是居然大部分人都愿意跟着搬迁去庄古县,还灵提醒说道:“你们想好,换个地方土地要重新分,房屋也要重新计划,你们甚至未必适应当地的生活。”
军侯憨笑说道:“俺们都知道,俺们早就想去庄古县,不止俺们,许多乡亲都想去哩。”
还灵着实有些意外,也有些好奇,他很想知道外人对于庄古县的评价是什么。
毕竟一直以来他要么蹲在庄古县搞粮种或者基建,要么就是跑到“国外”去搞事情,对于周边关心并不多。
哪怕建立了商队也放手让秦舞阳去折腾,只要不赔钱就行,所以对于外界的看法还真没怎么了解过。
当然就算了解了他也比较无所谓,如今大秦还处在小农经济时期,地域封闭性很强,再加上庄古县的特殊,其他地方的人评价是好是坏也影响不到太多。
所以还灵在听下面人说的时候就当是在听故事。
只不过这个故事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在外人的口中,庄古县似乎就是世外桃源一样。
虽然以前遭遇过几次大灾死了不少人,但是近些年来风调雨顺,粮食收成多了起来,县令还会想办法带大家致富,老百姓一辈子图的就是个吃饱穿暖再给后代留下一点家产。
这些自然都是他们向往的。
还灵听后笑了笑,风调雨顺这个……好像是跟他有关系,毕竟好歹是瑞兽,以他的本领镇守一国有点难,但镇守一个县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其他……其实还灵做得也不算多,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庄古县境内的路刚修了个七七八八,通往别的县城的路还是以前的模样,就算他想要通商都做不到。
要不然也不可能就秦舞阳他们这一个商队,那个商队里都是妖怪,身体素质比较强,走南闯北都没什么问题,换成普通人可能一口不干净的水都能要命。
是以还灵只是笑了笑说道:“也没你们想得那么好,想让黔首平安过日子也不容易。”
这些人收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他们会根据这些片面的信息脑补出更多美好的事物,实际上庄古县也就是比周边的一些县城强上一点,远不能让还灵满意,偏偏事关民生又不能着急。
军侯小声说道:“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税收,俺们听说庄古县的税低。”
这倒是真的,除了国家定死了的税率他不能改,庄古县一切苛捐杂税都没有,能免就免,县衙账上不够的话还灵还会自己贴补。
这些都是别的县令做不到的,有的时候不是县令想要收税,而是不收税很多事情做不了。
比如说挖水渠之类的,就算利用徭役并且让黔首自带干粮,你总要准备工具吧?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支出。
还灵这里不仅他自己掏钱,时不时还让小妖怪们去干活,这些小妖怪比人类效率高多了。
可不能因为他能做到就要求所有的县令都这么做,他自己不缺钱,而且就算钱再多对他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他修炼又不用钱。
普通人吃喝拉撒还要养着一家人,更何况千里做官只为吃穿。
还灵也不能断了人家的后路,所以只是说道:“那是因为之前庄古县遭灾太重,所以近些年在免而已,以后步上正轨该怎么收还要怎么收的。”
他说完又问了一句每年普通黔首还能剩下多少粮食。
虽然各地的税收不太一样,但每个县令都有一条线在那里,超过了一旦被朝廷知晓就等着掉脑袋吧。
正好他手下的兵哪怕都是咸阳附近的也来自不同郡县,能够对比分析一下外面的情况。
让还灵意外的是大部分家庭交完税之后留下的粮食最多也就是能糊口罢了,饿不死,但也吃不饱。
这也是军侯等人听闻还灵想要把他们全家迁到庄古县还欢欣鼓舞的理由,实在是各种传闻中庄古县的人日子都过得很好。
明明这些人以前大部分都是难民,甚至还有很多是赵国难民,凭什么他们反而比大秦子民过得还好?
还灵又问了一句他们的税收,一开始他还怀疑有县令中饱私囊,虽然有律法悬在头上,但钱帛动人心,有的时候明知道是犯法也会忍不住去做的。
好在咸阳附近的这些官员无论是郡守还是县令,胆子都没那么大,或者说他们的前途比一时的金钱重要,所以倒也还算老实,可这样还留不下多少粮食就很有问题了。
还灵只好又问他们的收成,这才确认是粮种的问题。
他有些疑惑问道:“你们没有开始种新粮种吗?”
虽然大豆改良还没见成效,但是小麦和水稻都已经改良了许久,这么多年也没推行出去吗?他依稀记得这件事情是扶苏负责的,所以他大哥在做什么?
军侯听后先是茫然了一瞬,继而了然:“您说的是麦子吧?可那东西种来做什么呢?”
还灵差点没有反应过来:“你们平日里吃的就是它,你说它能做什么?”
军侯十分诧异,他作为基层军官需要做的就是听命令和指挥,对于粮草只要知道够下面士兵吃就行了,压根就没去管到底有什么。
哪怕之前吃到了新奇的食物也只是随口问一句,对于食物的原材料也不感兴趣。
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带兵和上阵杀敌上,是以直到现在他才知道自己一直吃的居然就是麦子做的。
别说他,还有许多士兵也是第一次知道。
还灵对此也有些无奈,他本来以为有了新的食谱能够将小麦推广开,如今看来会对新食物感兴趣的从来都不是耕地人,这些人挣扎在温饱线上,对很多东西都漠不关心。
想来这也是扶苏推广新粮种不太顺利的原因之一,看来还要想其他办法才行。
第197章
就在还灵思索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让黔首接受新粮种的时候, 迅羽飞进来说道:“公子,公子,有王将军传信。”
还灵问道:“王将军传信?”
他这才想起来自从出来之后还没关心过前线战事。
王贲这次传信也只是想知道还灵到底有没有回来。
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位公子到底去了哪里, 做了什么,对于大梁城也不敢全力进攻, 他已经决定如果一个月之内还没有还灵的消息,或者说是还灵也没有其他办法的话, 他就要依照原来的计划水淹大梁城了。
好了在接到信息之后灵机一动说道:“你去跟王将军说让他再等等, 最多半个月, 如果半个月魏国还不开门投降,那就按照他的方法来。”
半个月,几乎已经是卡着时间线来了, 毕竟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等到河水上冻, 就算是想要水淹大梁也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王贲本来已经有些急不可耐, 这些日子以来他也不算闲着,但打来打去只不过是将大梁周边的小城镇给拿了下来, 虽然也算军功,但对于他而言, 拿不下大梁就是失败。
不过他也愿意给还灵一个面子, 更别说还灵还送来了不少好吃的。
半个月而已, 那么长时间都等过来了,半个月也不算什么。
还灵将粮种的事情暂且放下, 直接剪了一个小纸人变成了九柘的模样。
然后他就操纵着纸人九柘一路去了魏国王宫。
本来还灵还在担心九柘出入魏王宫比较麻烦, 结果没想到刚到门口就被迎了进去。
过来迎接他的小宦官十分激动说道:“九郎可算回来了,不知国师如今身在何处?大王已经等不及了。”
还灵透过纸人九柘的视角一边观察魏王宫一边随口说道:“等见到大王再说吧。”
唔,魏国虽然强盛一时, 但这王宫之中的守卫好像不怎么森严啊。
不仅防卫没那么严密,最主要的是宫卫一个个看上去都没什么精气神的样子。
如果让秦王宫的宫卫来,说不定能一个打三个。
实际上别说宫卫,便是魏王假如今也有些精神不济,在看到九柘之后立刻起身一脸期盼说道:“怎么样?国师那里如何?”
纸人九柘沉默了一瞬,脸上摆出十分悲痛地表情甚至连眼圈都红了,他声音沙哑说道:“师父,师父失败了,在上古秘境之中被秦国国师一道雷劈中,连……连尸首都被取走。”
他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魏王假听了之后表情呆滞,缓缓坐下靠在凭几上说道:“难道真是天要亡寡人?”
魏王假说完之后忽然抬头看向九柘问道:“不,国师既已陷落,你又如何逃出?”
纸人九柘擦了擦眼泪说道:“那秦国国师……从头到尾都未曾正眼看我,想来是不屑于动手。”
他低头说道:“师父都不是他的对手,我又能如何?秦魏之战……结果已定。”
魏王假站起来来回走了两步说道:“不,还没结束,就算是秦国国师也不能轻易插手凡人的争斗,只要寡人不开城门,以大梁城的坚固,便是秦军也莫可奈何!”
他说这话倒也不算自欺欺人,毕竟秦魏已经这么对峙很久了。
九柘低声说道:“我在回来之前曾经潜入秦军营地,听闻他们打算引水淹大梁,到时只怕大王不降也要降。”
魏王假猛地站起来:“九郎此言不虚?”
九柘苦笑说道:“事到如今我还骗大王做什么?”
魏王假狐疑地看着他,他觉得九柘看上去跟之前相差很大,只是对方的师父刚死,遭逢大变之下性情有所改变倒也正常,但国师死的蹊跷,魏王假总觉得有些怀疑。
纸人九柘看魏王假不说话便叹息说道:“师父已死,我也要离开了,大王多保重。”
他说完就要走,魏王假连忙问道:“九郎要去哪里?”
纸人九柘十分坚定说道:“闭关修炼,将来为我师父报仇!”
魏王假此时倒是相信了几分,但他还是说道:“九郎莫忙,且等一等。”
他一边说一边看了一眼身旁的宦官,宦官立刻领命退了下去。
纸人九柘转头看向他:“大王还有何事?”
魏王假询问了一番桃繁到底如何失败,他并不关心桃繁到底怎么死,这么问也不过是想要确认眼前的九柘到底是真是假。
毕竟妖怪的手段千奇百怪,变成九柘来蒙骗他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还灵是真的跟桃繁交手过的,哪怕胡编乱造也能说出桃繁标志性的手段。
魏王假多少知道一些,听闻之后倒是信了不少,不多时那宦官立刻过来在魏王假耳边说了两句什么。
妖怪的听觉都很灵敏,还灵透过纸人九柘听到宦官说国师府的那些束灵妖怪都已经四散奔逃,国师府也被他们抢夺大半。
魏王假听后面色灰败:“国师,竟然真的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