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冒牌王爷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公子于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46 KB   上传时间:2025-03-27 20:17:31

  那他刚才都是做梦了。

  好羞耻,好羞愧,他居然做了那样的梦。

  此刻断断续续想到一些,脸上又倏地全红了。

  鸿胪寺卿迎上来:“王爷好些了?”

  苻晔颔首笑道:“好多了。”

  他平日里肤色白皙,此刻脸色潮红,真是艳若朝露,鸿胪寺卿从来没有喜欢过男色,此刻竟然心惊肉跳,不敢多看。想这美色到了一定境界,又是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模样,还分什么男女。他身上那一身四爪龙的华服威严尊贵,压在这艳色之上,愈发生出隆裕的华丽。

  他从九曲回廊穿过,不知道多少新科进士望着他,都是仰慕难当。

  如今这些年轻人,男风盛行啊。

  他都怀疑他们在学堂的时候,没少一块去更衣。

  还好王爷在宫里,要是出宫开府,这些年轻人估计能把桓王府的门槛给踩烂了。

  苻晔远远就看见了苻煌,心下愈发滚热,只感觉才下去的酒意又上来了。

  只得暂时不去管他,先去给太后行了礼。

  太后问道:“酒可醒了?”

  苻晔道:“儿臣好多了。”

  太后招手,让他就近而坐,孙宫正立即搬了个座榻给他。苻晔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皇帝,他们三个的位置,本来是皇帝居中,他和太后分列左右,太后身边原本是安康郡王的位置,此刻郡王早自己挪到下手和他儿子同座去了。

  笑眯眯的又瘦弱又谨慎。

  都是做过第一继承人的人,和安康郡王做对比,才愈发觉得自己圣恩隆重。

  忍不住又看了苻煌一眼,见苻煌正望着自己,心下一赧,热气又上来了。

  他忙稳住心神,正了衣袍坐下,颈上禁领雪白,高贵典雅,和适才殿中抱着皇帝哭的模样判若两人。太后心想他到底不是宫廷里长大的,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陷,不知道宫廷险恶,还一心只当皇帝对他是兄友弟恭。但细想想也不怪他,换做是谁,也无法想象皇帝居然会动那种心思。

  她沉了神色,道:“今日醉酒,实在失礼,以后万不能再这样了。”

  苻晔羞愧道:“儿臣知道了。”

  “如今都清醒了?”

  “是,儿臣刚又饮了宫正大人送的醒酒汤。”

  太后点头,道:“程老学富五车,乃当今大才。你可愿意拜他为师,做他的关门弟子?”

  苻晔大惊。

  这哪有拒绝的道理,他忙起身,说:“儿臣学识浅陋,只怕会拖累程老声名。”

  “程老能得亲王做关门弟子,于他也是荣耀。今日百官皆在,又是庆贺新科进士的琼林宴,拜师再合适不过。哀家为你良苦用心,你莫要辜负,只愿你学识通达,将来为我苻氏表率,当为国民谋福祉。”

  太后看向她身边内官,内官站直了,轻轻拍手,满场便都安静下来。

  一说桓王要拜师,全场皆惊。

  也不知道太后是如何说服的这位大才,竟要留京做亲王之师。

  太后问皇帝:“皇帝没有异议吧?”

  苻煌看向苻晔,道:“要做程老弟子,可不能偷懒了。”

  太后道:“那皇帝也是同意了。”

  苻煌自然同意。程老在诸读书人心中,只怕比他这个皇帝地位还要高,于苻晔而言,就算只是挂个名号,说出去也是程文熙的学生,于他声名大益。

  这些东西就如同太后给苻晔的珍宝一样,本来就该尽归苻晔所有。

  好的统统都要给他!

  太后看来并不是一时兴起,拜师仪式极为隆重。文武百官,朝堂新人,太后皇帝两宫俱在,这份荣宠是给程老的,也是给苻晔的。

  太后特赐程老九章华服,蟠虺衔珠佩。苻晔在孙宫正指导下,手持错银鹤嘴匜,洒三遍清水于程老脚下,伏地叩拜,双手将白玉尺奉给程老,程老则回赠他《尚书》并《春秋》两书,并亲自为他点翠启智,由此拜师礼成。

  秦内监在人群中想,这份礼物可比王爷颈上戴那串璎珞贵重万倍。

  太后这是要学陛下么?

  两宫并宠,桓王恩宠眼瞅着达到极点了,高无可高了。

  真是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到叫他心惊,颤巍巍直怕王爷会从九重宫阙上掉下来,又想他已是天人,飘然欲飞了。

  秦内监原本觉得苻晔颈上戴着的璎珞有些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哪里见过。此刻盯着他颈上璎珞看,忽然想起他为什么觉得眼熟了。

  这璎珞奇就奇在用的琥珀是黄金珀,极为罕见,当年楚国夫人臧氏尚佛,她与明懿太子成婚以后,当时的孙后赐她一串璎珞,便和这一串很像。

  楚国夫人常佩戴于颈前,出入宫中。

  他一时心惊,拜师礼已成,扭头看向太后,她与皇帝站在一起,虽非亲生,但容貌居然有三四分相似,一样的瘦削坚毅,不怒自威。

  拜师礼既成,苻晔便以亲王身份主持点翠启智礼。他此刻醉意已无,刚才隆重的仪式叫他看起来更为尊贵秀美,他手执翠玉笔,站在莲台之上,为新科进士们点翠。夜风徐来,吹得他衣袂飞扬,真如莲台仙人。

  太后站在苻煌身边,目视着这一切,道:“这样的人物,真是值得世间最好的一切,皇帝以为呢?”

  苻煌倒是难得和太后有一样的看法,他注视着苻晔,道:“自然。”

  太后收敛了嘴角笑意,道:“无与伦比的美貌,高贵的出身,良善如美玉,声名远扬,堪称众星捧月,将来或许名垂青史,受天下千万人敬仰。他本应该得到这世上最好的一切,那皇帝又怎么忍心要这样的人,变成与兄合奸的宠娈呢?”

  此刻奉春宫奏着百人雅乐,笙箫间杂着青铜编钟的低鸣。

  一直注视着苻晔的皇帝这才扭头看向她。

  目光从茫然变成了凌厉的冷。

  太后却接着道:“昭阳夫人虽然不是你的生母,却是你名义上的母亲。他在世人眼里,便是你同胞兄弟。你们虽然不曾一起长大,当年也有兄弟之谊。他自回宫中,诚心待你,你怎么能如此恩将仇报,陷他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不是人人都和你一样不正常,哀家就算身死,也不能坐视不管。”

  她神色已经变得极为严厉,看向苻煌。

  苻煌阴沉沉的,似乎周身都是团起的黑气。孙宫正垂首站在太后身边,双手都已经颤抖不止。

  而秦内监早已经面色惨白。

  苻煌似乎缓了好一会才回神,神情阴鸷,道:“太后既知朕不正常,又在这费什么口舌。”

  “皇帝!”太后低声斥道,“你荒唐胡为也要有个限度。你真要亲手毁了他么?你这是什么宠?还是你要学先帝?”

  苻煌眉间突突直跳。

  太后自知皇帝荒谬,既有此心,必是筹谋已久,他不是常人,讲道理恐怕是不中用,因此言简意赅,直击皇帝最痛之处:“还是你觉得一个楚国夫人不够,自己也要再造一个?”

  旁边的秦内监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苻煌几乎眩晕,双目赤红,阴沉沉再没说一句话。秦内监爬起来抓住他的袍角:“陛下……”

  太后真是每次都知道怎么才能刺中陛下心脏,实在……实在……

  他冷汗直流,又唯恐惊扰他人,只将身体匍匐下去,颤栗着一言不发。

  太后道:“让他出宫吧。如果你真的对他有情……如果你这个人,还有一点真情。”

  她说罢就将手搭在孙宫正手上,朝苻晔走去,脚下却一个趔趄,几乎摔倒,衣袍拂过案上琼酒,杯盘洒落在软垫之上,那软垫上的牡丹花瞬间阴沉下来。

  苻晔放下翠玉笔,长舒一口气。

  今天的公务总算是做完了!

  他见太后似乎要离席,便忙下了莲台,躬身行礼:“母后要回去了么?”

  太后并未停下,只是她身边的孙宫正躬身朝他行礼致意。

  等出了奉春宫门,凤辇已经停在门口,太后坐上去便倒在上面,似乎体力不支。孙宫正忧惧不安,道:“娘娘刚才何必如此疾言厉色,陛下并非完全昏聩,娘娘与他细陈情由,想必他也……”

  “他还要如何昏聩?”太后痛心道,“我原还不愿意信。真不知道他是真心,还是要故作此举来毁了桓王。”

  要是前者,或许还有转机,要是后者,只怕神仙来了都拦不住。

  如此,只能祈祷皇帝对桓王情真意切了。

  皇帝也不是傻子,迟迟未有动作,只怕也是知道桓王品行端正,断不会做悖伦之举。此情如今还无几人知晓,要是此刻将皇帝心思挑明,只怕再无转圜余地,反而会激怒皇帝,叫他再无顾忌。此刻只能按下,看看皇帝要如何做了。

  但皇帝杀伐决断,早断情绝爱,六亲不认,他对桓王的感情,真能深到可以放手的地步么?

  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可她们却无能为力。

  今夜注定无眠,太后忧惧不安,竟几乎不能言语了。

  孙宫正忙对身后女官道:“太后不适,速请王爷入慈恩宫侍疾!”

  苻晔被新科进士们包围着,看到太后离席,似有不悦,就猜她和皇帝又起了争执。

  这俩人果然不能呆在一块。

  他在人群里看向苻煌,却看见秦内监在地上跪着,心里一惊,就要过去,就见一个女官急匆匆跑进来,喊道:“桓王殿下!”

  苻晔有了不好的预感,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女官道:“太后突发不适,请您立即过去。”

  谢相神色惨白,勉强稳住了心神,道:“琼林宴毕,这里有老臣等,殿下尽管去。”

  苻晔闻言急忙往宫外走,走了几步回头,看到苻煌正站在池边盯着自己看,他身边的秦内监倒是站起来了。

  “王爷。”女官催促。

  苻晔一边走一边问道:“太后如今是何情形,是不是走的时候就有不适?”

  女官道:“奴婢也说不清,王爷看了便知。”

  苻晔对双福说:“你去皇兄那里打听打听,看出了什么事。”

  双福忙退回去了。

  苻晔到了慈恩宫,只看到太后昏沉沉躺在榻上,也不言语。

  他为太后把脉,发现太后急火攻心,倒没有大症候,又叫其他太医过来诊脉,如此折腾到深夜,孙宫正又叫他留守在慈恩宫内。

  这是理所应当,只是他觉得慈恩宫的女官们实在过于谨慎小心,太后的病并不严重,但宫内那些佩剑女官几乎全在外头守着,似乎都担忧的很。

  倒叫他有些紧张。

  他问孙宫正:“母后和皇兄是起了争执么?”

  孙宫正柔声道:“太后与陛下素来不太亲和,争执几句,也属寻常。”

  她说的也有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0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冒牌王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