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兄乃是小官庶子,不过他父亲如今中风退仕,母亲去外地别庄养病……霍兄出身商户,家中关系稍微复杂点,但霍兄父母是极为明理的……”
谢文彦把几人的性格、家庭等情况,都仔仔细细给家里人说了一遍。
优势和劣势也都全部阐明。
最后,谢文彦也明确道。
“二伯二伯母,让堂姐堂妹嫁给赵兄他们,我的确有联姻拉拢之意,但他们确实都是我挑选出来,性格比较合适的。”
“以我们家目前的情况,不可能样样俱全,人才和家世,只能选择其一。”
“你们是如何想的?如果愿意这亲事就定下,如果不愿意,有自己的想法,我也不阻止,但你们自己挑选的人,我日后对他们帮助肯定会有限。”
“毕竟,我一个人在官场处境也不容易,姐夫妹夫对我没有帮助,我自然不可回报太多……”
谢文彦不希望家里的堂兄弟姐妹,日后因为亲事不同起龃龉。
所以有些不好听的话,他不介意提前说出来。
很现实的话。
但谢家众人都能理解,毕竟他们都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谢文彦把道理和利益关系,掰开了说,反而让他们心中更踏实。
二伯当即露出憨厚笑容,高兴地连连摆手。
“我没意见,我没意见,五郎你选的人很好,二伯都满意。”
“看大丫二丫三丫,我,我也没意见……”
二伯母满脸也是无措的喜悦。
她娘家重男轻女,虽然不至于虐待她,但她从小也没少挨打骂,因此导致性格懦弱,再加上成亲后生的全是女儿,心里有些自卑,是个没啥主见的老实妇人。
她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但她知道,不管现在说什么亲事,肯定都比嫁回村里当泥腿子强。
三位堂姐堂妹就更不用说了。
她们又不是不知民间疾苦的千金小姐,深知穷苦生活是多么可怕,比起自己找个真心相爱的丈夫,她们还是更喜欢当官夫人。
所以,三位堂姐堂妹毫不犹豫表示。
“堂弟,我们听你的!”
“好,那堂姐堂妹的亲事,就这么决定了。”
谢文彦当即拍板。
谢爷爷谢奶奶也没意见,俩老对他这个小孙子的滤镜有十米厚,他说啥俩老都觉得好。
—
剩下是大房的堂哥们。
谢文彦严肃道,“大堂哥他们的亲事,很有可能会被陛下赐婚。”
“陛下赐婚?”
谢家众人闻言一惊。
不知该高兴,还是该发愁,陛下赐婚是荣耀,可若赐婚对象不好,那小两口成亲后的生活,可就有得折腾了。
比起高兴,大家还是担忧更多。
谢文彦点头解释,“陛下很是赏识我,他准备重用我,可我出身过于低微,陛下只能赐婚,用高门姻亲帮我们家抬身份。”
“真的?陛下真的如此看重你?可大郎他们都是白身,那些高门小姐公子嫌弃怎么办啊……”
谢奶奶很是激动又担心。
虽然她是个乡下老太太,但她一直觉得孙子能出息,所以平日没少跑去了解大户人家的事,也知道儿孙高娶高嫁,能让家中门楣更为光耀。
不过同时也知道,人家千金小姐公子也都不傻,谁也不愿意扶贫。
谢文彦解释道。
“刚才我说了,以咱们家的情况,人才和家世只能选择其一,几位堂哥的亲事家世好,人才方面肯定就会有瑕疵。”
“我悄悄打听过了,陛下看中的赐婚人选是……”
他简单把将军孙女、工部侍郎哥儿,吏部侍郎嫡子的情况说了一遍。
谢文彦分析道。
“李姑娘虽是无子被和离,但那是她前夫的问题,她本身是个很优秀的女子,贤良淑德,长相漂亮,身体也没问题,我们与人家算高攀。”
“大堂哥有一身蛮力,若他娶了李姑娘,可以去边疆参军,有李家照拂提携,定能在军营中闯出名堂,脱离白身,前程大好。”
大堂哥没有读书天分,想出头就只能走武将路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大堂哥闻言眼睛都亮了,眼看着堂弟出息,他只能在家吃白食,说实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如今有机会出头,他很是激动。
何况……
大堂哥有些扭捏,耳朵发红道,“阿奶,我见过李家小姐,她,她很好。”
前些日子他闲的无聊,就想找一座山打猎,结果半路遇见李家小姐遭遇恶徒,他就挺身而出英雄救了个美。
尽管只有一面之缘,但两人相互印象都很好。
“行吧,既然大郎自己愿意,我这个老婆子也没话,反正以后都是他自己过日子。”
谢奶奶想得很开,只要不拖心爱的小孙子后腿,她都无所谓。
何况若是赐婚,谢家也没有拒绝的余地啊!
接下来是二堂哥和三堂哥。
谢文彦继续道,“二堂哥的赐婚对象,很可能是裴侍郎家那位被退婚的哥儿,裴家哥儿除了性格有点娇气,其余也都是很好的。”
“二堂哥性格好,你们两人若成亲,算是性格互补,日子不会差。”
二堂哥闻言也跟着耳朵红了。
他满是期待询问,“堂弟说的裴家哥儿,可是名唤安然?”
“是的,二堂哥认识?”
谢文彦笑着明知故问。
谢家众人也好奇。
二堂哥涨红脸道,“我前些日子出门,碰见一个小公子荷包被抢,是我帮他追回来的……”
中间还发了什么没说出来,但大家都能猜到,两人必定因此相谈甚欢。
毕竟那裴家哥儿连自己名字都告诉二堂哥了。
谢文彦笑着点头,“至于三堂哥,你的赐婚对象多半是吏部侍郎的嫡子,他虽然病弱,但我有一个药方,能够帮他调理身体,三堂哥不必担心夫君体弱。”
“我知道了,谢谢堂弟……”
三堂兄云哥儿害羞低下头,显然对这门亲事也不排斥。
因为他也缘分巧合与吏部侍郎家的病弱嫡子见过,那位少爷相貌俊美,跟他说话温和有礼,嫁给对方他觉得很好。
有乔玉景在暗中牵线搭桥,几位堂兄对亲事都没排斥。
“好,既然几位堂兄没意见,那我就不多插手了,此事大家先不要外传,我们等着赐婚消息就好。”
谢文彦露出满意之色叮嘱。
谢家众人连连点头答应,他们又不傻,陛下赐婚这等大事,还没确定就宣扬出去,若是出了意外,多丢人。
……
几门亲事谢家这边都没问题。
而乾元帝那边,在王成安的努力下,也终于生出给谢文彦这个“儿子”拉拢势力,助他在朝中站稳脚跟的赐婚心思。
当然,赐婚也不是说赐就赐的。
毕竟李家、裴家、刘家都是有一定势力的臣子,还是要先过问一下别人的意见,才能颁布圣旨,否则赐婚赐出仇怨,那就不好了。
三家都是心疼姑娘哥儿的人,刚开始听到赐婚,其实是不太情愿的。
因为皇帝赐婚肯定是利益牵扯,他们都想给儿女找一个能完全拿捏的亲事,免得儿女成亲后受了欺负不好出头。
但当听说是谢家后,三家就迟疑了。
一来,陛下摆明要扶持谢文彦,只要谢文彦稳得住,日后谢家前程就不会差。
二来,谢家情况大家都调查过,谢家的家庭关系,是难得的和谐,谢家除了三房过于聪明,其余两房都是老实人。
三来,谢大郎和谢二郎虽是白身,可不代表两人就是废物,两人也是有优点的,只要找对路子发展,也并非不得建树。
李将军和工部侍郎还有些犹豫。
吏部侍郎却是稍微考虑后,就欢欢喜喜答应了!
没办法,谁让他儿子身体病弱,整个京城门当户对的不愿意嫁,攀上来的小官品行不好,他们家又看不上。
谢家哥儿品行相貌都不错,娘家还有个前程远大的亲堂弟,倒挺合适。
第103章 联姻亲事(2) 1更
得到乾元帝想要赐婚的暗示后,李将军、裴侍郎、刘侍郎当天回家后,就喜忧掺半将事情跟家里人说了。
其中最快做决定的,当然就是刘家。
刘夫人听后不由露出惊喜确认,“相公,陛下说的谢家哥儿,是不是谢家二房那个已经十九岁的云哥儿?”
“没错,就是他,夫人认识?”
刘侍郎见状好奇。
刘夫人闻言高兴拍腿道,“不认识,但听过!这可不就巧了么,前些日子我去庙里给佑儿烧香,一时兴起求了个签,签文上说想咱们佑儿日后平安顺遂,就得娶一个八字旺他的妻子夫郎。”
“回来我找媒婆打听到几个合适的人,其中就有谢家这个云哥儿,他八字不仅旺咱们儿子,还是个多子多福的……”
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这些不过都是乔玉景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