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山成洗漱完出来,看见林哥儿抱着被褥满足的横在床上。
郑山成:“……”
“这里的物件比我们之前在向家看见的好十倍、百倍。”林哥儿抬头望着床顶:“相公,我从来都没有睡过这样的床,太好睡了。”
郑山成:“你悠着点吧。”
郑山成知道林哥儿对大户人家的生活很向往,他之前做侍从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去攀高枝,结果想了想自己的身份,只能放弃了。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找个男人过日子。
现在跟着郑山成住在县令的府上,林哥儿心里痛快极了。
门外传来敲门声,林哥儿立马坐好了。
“大公子我们送了雪梨膏来,现在方便让我们放进去么?”
“进来吧。”郑山成说道,他听着大公子这个称呼总觉得别扭。
侍从们低眉顺眼的把雪梨膏摆在桌子上,还有几个侍从把炭盆摆上,这便关上门出去了。雪梨膏配了生地、葛根、萝卜、麦冬、姜汁、贝母、蜂蜜等,味道好吃还能用以养生,是一道药膳。林哥儿从床上下来用小碗给自己舀了几勺,然后喝起来。
他幸福的闭上眼睛,享受这时刻。郑山成见林哥儿这般痴醉的样子,他便好奇的坐过去也舀了几勺然后喝了起来,味道是不错,但是吃着也就那样,郑山成没觉得多好喝的。
郑清音这边也是泡完澡,又喝了雪梨膏,他躺在柔软的床上,安静的闭上了眼睛,床好软,没一会儿他就睡着了。
……
新奉县的大雪比其他地方要多一些,郑山辞发了告示,让百姓们自扫门前雪,要是发现没有处理好,就要交罚金。一听说要交罚金,不想动的百姓还是咬着牙把自己门前的雪扫了。扫自家门前的雪又不费什么功夫,要是真交了罚金才要哭死。这雪一厚起来就不能走路了,道路的雪只能让县衙的衙役去扫一扫,郑山辞主动给每天去扫雪的衙役每天补贴五文钱。
这扫雪还有钱拿,虽说是有点少,但苍蝇腿再少也是肉。
衙役们得了好处,身上便有了干劲。
郑山辞今天把公务处理完了,也不在县衙里停留了,径直就回家去了。
“郑大人今天走得有些急。”戚县丞思忖道,莫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江主簿说道:“听说是郑大人的家人来了,大概是去见家人的吧。”
江主簿心中琢磨,这段日子要去郑府走一趟,带点礼品就是说送给郑大人家里人的,不能带太贵重了,他媳妇来自一个小地方,正好那地方有些土特产,届时他带点土特产过去,这样郑大人就没话说了,还显得他很用心。
戚县丞一听没什么要紧事,摆摆手就回去了。
这冬天雨雪是大了点,但大抵新奉县的百姓还是高兴的,瑞雪兆丰年,明年该有个好春了。老天爷高兴,他们这些百姓也就高兴。
郑山辞刚回去,他便看见虞澜意跟林哥儿在说话,郑山辞见礼喊了一声大嫂。
“我正在跟二弟媳说话,他说要去给他们买衣裳,我们自己带的衣裳还够,不用再费心去买了。”林哥儿现今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这般花销出去,不知要费多少银钱。
他虽没当过家,家里一直都是郑夫郎做主,但他知道养着这一府的人,要花的银钱太多了,他们是跟着来享福的,但不能太贪婪了。
到这里来了也不能光靠着郑山辞吧,总要找个活来做,不然一直伸手这情分也是要散的。
郑山辞:“不碍事,我看你们穿的也单薄些,估计是没想到新奉县的冬天这般冷。买几件厚棉衣,要是生病了去医馆里还要费些钱。”
“大嫂,相公说得对。这事你们就别操心了,今晚我们吃了晚膳就去铺子里看一看,挑一挑,有什么看中的尽管买下去。”虞澜意不由自主又露出了一副豪气冲天的样子。
林哥儿诧异的看向他。
虞澜意连忙改口:“我的意思是郑……相公他有钱,大嫂你不用担心的。”
郑山辞笑着点点头:“夫郎说得对。”
晚膳是虞澜意特意吩咐厨子做的,虞澜意还让人给郑山成要了一只鸡腿:“大哥,我听郑、相公说你的腿脚不好,吃什么补什么,你吃个鸡腿,这还是老母鸡炖了很久,很滋补的。”
郑山辞:“……”
他声音中带着笑:“对,大哥你多吃点肉,多喝点汤。”
这晚膳还是丰富的,每种菜林哥儿都尝了一遍,看着多,实则每个菜的分量并不多,等他们吃完后,竟然把桌子上的饭菜都吃得七七八八了。郑清音也是头一回吃这么好吃的饭菜难免多用了一些。
郑清音心想,为什么二嫂总是那么看着他,感觉好慈祥,可是二嫂看着明明年纪就很年轻。
“家里的分量这些厨子心里有数,可以多吃几样菜色,但不能浪费太多粮食。”
郑山成欣慰的点点头:“二弟说得对。”
他们是从农村里来的,一辈子节俭惯了,乍一看这么浪费粮食,心里确实受不了。
用了晚膳,他们一行人就出门去了。
天上没有飘雪了,林哥儿跟郑清音不用去收拾碗筷,他们把碗一放下便能溜达出去了,这是他们以前未曾想到的,家里还有侍从来伺候了,任何事都不用亲力亲为了,这般省心舒适。
虞澜意今儿从旺福嘴里知道郑山辞的家人来了,便大模大样的去账房先生那支取了五十两银子,借口就是用做家用。账房先生看了一眼虞澜意嚣张的样子,默默的批了条子。
虞澜意怀里揣了五十两银子,自然是以往的气势又回来了。
林哥儿跟郑清音正在小摊里看饰品,有些是用红豆做出来的手串,林哥儿看着心痒。
虞澜意瞥了一眼,大手一挥:“买了!”
林哥儿眼睛一亮。
郑山辞:“……”
第42章 县衙日常
小贩一看买家是爽快人,也是很爽快的就把红豆手串递给了林哥儿。
林哥儿戴着手串爱不释手,“谢谢澜意。”
“哈,小事。”虞澜意自信的摆手。
郑山辞:“……”
感觉要放飞自我了。
虞澜意看了一家衣铺,说道:"我们进去买衣服吧,你们都该添两件厚衣裳。"
一行人走进衣铺,郑山辞跟郑山成两兄弟跟在三个哥儿的身后,郑山成问道:“山辞,让你们破费了。”
郑山辞:“大哥又说这些话。”
掌柜的已经认识虞澜意,知道这是个大顾客,又一看县令大人也来了,表情就更加殷勤了。
“我们店的衣服款式多样,这几件冬衣卖得最俏,虞少爷您看看。”
虞澜意看中了一款青色的长袍,让掌柜拿来给他看。这款青色的长袍内里有棉,摸着软软的,这外边的料子也是亮色的,还绣了水仙花。他一看这袍子就适合郑清音,外边再披一个青色的披风,这就更好看了。
掌柜的说这个款式卖得俏,就是价格有些贵。
虞澜意没在意掌柜的话,“清音,你去换衣间试一试这衣服。”
郑清音跟着虞澜意进了衣铺看着这些各种各样的衣服都要看花眼了。他在家里春夏秋冬只有五件衣裳,是洗了又换,换了又洗。偶尔跟着大哥去镇上卖帕子,连衣铺都没进去过,怕店铺的伙计嫌弃他穷酸。
现今一看虞澜意穿得富贵,他的二哥往那一站就有一种官味。
郑清音听了虞澜意的话,乖乖的拿了衣裳去换衣间里试。
林哥儿一进衣铺,眼睛就亮了,跟回了自己家一样。他看一看,摸一摸,真真是好料子,太幸福了。
虞澜意说道:“大嫂,你看这件衣裳怎么样?”
虞澜意指着一件鹅黄色的衣袍,看着就很明艳。林哥儿心中一动,想了想自己的年纪,还是说道:“我穿这个不太合适吧,我已经十九岁了。”
“十九岁算什么事,十九岁正是年轻的时候。我们京城里七十岁的老太太还要穿花衣呢,衣服不就是给人穿的,哪管是什么年纪,穿得高兴就好。”虞澜意把衣袍塞进林哥儿的怀里,“大嫂去换吧,你长得这么好看,穿什么都好看。”
郑山辞:“……”这话有点熟悉。
林哥儿一听这话心里的犹豫顿时烟消云散,心花怒放。要不说是侯府的哥儿,这话说得太舒服了,侯府的教养真好。
他拿着虞澜意塞过来的衣袍就进了另一个换衣间。
虞澜意打量了一下郑山成,给他拿了一件墨蓝色的袍子,郑山成有些不自在:“二弟媳,我就不用买了,我穿不惯这样的衣服,我现在穿的就挺好的。”
虞澜意眯着眼睛笑:“穿不惯?多穿穿就惯了。”
郑山成:“……”
虞澜意让掌柜的挑了一件合适的墨蓝衣袍,推着郑山成去试了。郑山成不好不顺着虞澜意的力度,总不能在虞澜意推他的时候,他跟个棒槌一样杵在原地,纹丝不动吧。
结果让郑山成惊讶的是他发现虞澜意的力气有些大。
郑山辞笑道:“大哥你就听澜意的去试一试吧。”
郑山成走进换衣间听见了郑山辞的话,心里总觉得泛酸。二弟真的长大了,知道对家里的人好了。他伤感了一会儿,很快又高兴起来。
郑清音第一个出来,虞澜意的眼睛一亮,“太好看了,清音,你走在街上,一定有很多人要来问我,是哪来的哥儿,生得这般好。”
郑清音被虞澜意直白的话说得脸红。
他拿着铜镜照了照,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有些认不出自己了。镜子里的小哥儿眉眼弯弯的,眼睛仿佛含着光一样,他害羞的低下了头。
“这两件也试一试。”虞澜意又给郑清音塞了两件新衣裳,郑清音拒绝不得,又拿着进去换衣间换衣服了。
林哥儿穿了新衣出来,他摸着料子还有些不习惯,眼里都是高兴。
虞澜意拿了几件给林哥儿,又给郑山成拿了几件,等他们试好后,虞澜意价格也不问,直接说道:“掌柜的包起来,让伙计送到我们府邸去。”
掌柜忙不迭应声:“好的,虞少爷,您放心,我现在就喊人立马送到府上去。”
林哥儿听了瞠目结舌,他走出衣铺,脚步还是轻飘飘的。这不用问衣服的价格就直接买了,还让铺子的人送到府邸去,这日子快活塞神仙啊。
郑清音有些不好意思,花了二嫂那么多的钱。
郑山成更是窘迫了,山辞家里有这么多钱,也经不住这般的花销。
虞澜意想了想又拉着他们去买靴子,买了几双厚靴子,掌柜的还送了三双羊毛袜子。
五十两的银子现在才出了十二两银子,新奉县的价格比京城的价格要低。衣铺中的衣裳又不似金衣阁那般贵,所以五十两银子还能花很久。
郑山辞看着虞澜意又拉着大嫂跟小弟一起去买围巾和手套,三个哥儿都是容貌好看的模样,引得众人注目。
林哥儿笑起来虎牙若隐若现:“这个耳罩兔耳朵适合清音。”
郑山辞跟郑山成两个大男人就在一旁看着,郑山成好久没看见林哥儿这般高兴,他也不禁笑了起来。林哥儿嫁给他,虽说家里的爹跟阿爹没有苛责他,但总归没给他一个好日子过。当时林哥儿嫁给他的时候,他正是瘸腿了,当时行动还不能自主,全依仗林哥儿照顾。他有好的样貌,为人又勤快,还是嫁给了他。
郑山成想到这里看向林哥儿的神色更柔和了。
“大哥,你也来挑一个,相公还有你。”虞澜意扭头喊道。
郑山辞跟郑山成上前去,虞澜意找了一个围巾让郑山辞低下头给他戴好了。
“这样就暖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