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不简单啊。”能在驿站停留的人都有官身,看见虞长行气质不凡,不由的想着遇见此人要避开一二。
有人找驿丞打听消息,驿丞吞吞吐吐不肯说,等几个人不耐烦的使了银子,驿丞这张嘴才撬开了。
“什么?长阳侯!”
“长阳侯他们一家该是回老家吧?”
打听到消息的人都有些震惊。他们这些人都是赶着去京城,只有这些大官想着去老家看看。京城的繁华见多了,对京城不稀罕了。他们这些去京城的人还稀罕着。
有的人目光闪烁还想巴结人。
驿丞不多说了,他再多说一些算是泄露身份了。
不过驿丞想太多了,驿站晚上吃饭要想坐满虞家这一大家子只能去大堂里吃饭,长阳侯让他们各自在屋子里吃饭,去大堂吃饭作甚,显得不体面。
虞二爷让店小二热了三斤牛肉,没叫酒,在外边他现今是不敢喝酒了。
余下的三个儿子都是各自在屋子里吃饭。虞征从外边回来他买了农家自己做的香肠让店小二切好送了一盘给虞二爷,剩下就自己吃。
他是爱吃香肠的,崔哥儿却是筷子都没动。虞光已经长成翩翩少年了,他是自己一个人睡觉,在父亲跟阿爹这里用完膳后,潇洒的行礼离开。
崔哥儿心里对儿子很满意。在边疆时,他还担心虞光会学着虞征变成一个武夫的模样,毕竟边疆武官居多都是喊打喊杀的。
虞光小时候做梦都是喊着杀杀杀。
崔哥儿听着心惊。他把这件事告诉虞征后,虞征还很高兴,说儿子有大将之风,以后一定是戍边人才。
崔哥儿听着心里更惊了。
他清河崔氏的子孙就是在这样在边疆杀杀杀?崔哥儿心中暴怒。
好歹说服虞征在城里另外置办一个宅院请军中的军师来给虞光上课,这个宅院安静又没有人在宅院里练武,虞光读了一阵书终于像是世家子弟了。
在崔哥儿的眼中只有靠近京城,才能拥有说话的权力。不然若是在京城无人,边疆做将领就像是在悬崖边上,一时不察就会粉身碎骨。
崔哥儿要虞光考取功名做文臣。
虞征的态度不一,虞光倒是两厢都来了几下,在书院时学文,在家就习武。
虞征看见虞光走后,自己吃了几口菜,崔哥儿也不吃,他叫门外的长随把饭菜撤下。
虞征打开窗户把屋子里的味道散一散。以前他倒是没这么精细,跟崔哥儿在一起久了,这就成了崔哥儿手里训练的兵了。
崔哥儿对武昌县挺好奇的,他问虞征。
虞征解释:“记忆太久了,记不清。祖父跟祖母离世后,我们就极少回去了。”
他们连回到京城都要陛下批准,几年才能回到一次,回到老家根本没有机会。这次他们都告假了,武明帝都给他们多给了三日的假日,让他们回老家好好祭祖。
这边郑山辞也在问虞澜意武昌县的事。
虞澜意还有一些印象:“之前没嫁给你时,我来过几次。对祖父跟祖母没甚么印象,听阿爹说是很和善的两个人。在武昌县这边是我们虞家的一支,除了祖父祖母外,还有几个庶出的叔祖也在这里。我们回来就是他们来接待,不过我们不会住在他们家里。我们家有祖宅,等会儿回去还要大扫除呢。”
“本来叔祖他们是把祖宅打扫干净,我们去了就能住。这去了一次,爹跟阿爹就拒绝了,要我们一家子自己动手打扫,侍从丫鬟也不能帮忙。”
虞澜意想着他的腰就开始酸了:“我小时候打扫得腰酸背痛,又不能喊人帮我。只有等大哥把他院子打扫完了,再来帮我。”
虞夫郎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现在有你啦。”虞澜意拿肩膀亲昵的撞了郑山辞一下。
郑山辞:“……”
郑山辞:“我一定好好打扫。”
小平安听见打扫两个字说:“我也要打扫。”
虞澜意闻言心花怒放:“好好好,都交给你们俩。”
小平安叉腰:“我可勤劳了,一定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的。”
郑山辞扶额。
时辰不早了,虞澜意跟小平安泡完脚后就上床了,郑山辞最后一个洗脚。
小平安睡最里面,虞澜意睡中间,郑山辞吹了蜡烛睡最外面。
三个人睡觉被窝里暖呼呼的,小平安靠着虞澜意睡,这次虞澜意就不好意思窝在郑山辞怀里睡了,抱着儿子睡。
郑山辞给两个人捻了被子,小孩子的精力旺盛,晚上却是想睡就睡,很快小平安就睡着了。
一夜无言。
众人醒后在驿站用了早膳就接着坐马车赶路,虞澜意在马车里抱着郑山辞的胳膊补觉。小平安看见虞澜意在睡觉,自己也安静下来坐着晃荡着双腿时不时拿糕点吃一吃。
毕竟武昌县靠近京城,这一路上都有驿站,只有亮出身份驿丞待他们毕恭毕敬的,他们一路到了武昌县。
有人来接他们,郑山辞没注意就跟着虞澜意一块站在长阳侯身后,看见几个跟长阳侯年龄相仿的两个中年男人。
他跟着虞澜意一块叫人。
“三叔父,四叔父。”虞澜意叫了一声。
三叔父看见他们很和善,目光落在郑山辞身上,“你们回来就好,大哥来信说你们今年都要回来,家里的人可高兴了,我们先进去吧。”
长阳侯说道:“多谢三弟,我们先去祖宅安置了,再来三弟家里用膳。”
三叔父并不生气,他习文的,气质儒雅闻言点头:“应该的,等饭菜好了我就派下人来叫大哥跟二哥。”
说了几句话,长阳侯就带他们去祖宅。
在三叔父背后的几个年轻人多看了几眼从虞家的马车。
“他们在京城过得真好。”三叔父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发出感叹。
这大儿媳看着虞澜意头上的簪子,还有披风羡慕得紧,崔哥儿和卫哥儿身上的料子也是名贵料子,没一百两银子拿不下来。
她身为长媳都没这么好的料子,唉,这当京官的,跟在武昌县做县令就是不一样。
“胡说八道什么,丢人现眼。你要是有本事就能考取功名去做官,只有一个秀才的身份还想去京城。”虞正康瞪大儿子。
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些做甚,虞正康:“既然大哥跟二哥晚上来用膳,四弟那我们也回去吧。”
“三哥说得是。”
两兄弟先后上了马车,今天来接长阳侯跟虞二爷他们在寒风中一阵好等,只为了让两个人一眼就看见他们,结果没说几句话,他们就去祖宅了。
虞正康拿着汤婆子闭眼养神。
要不是家里的子孙不争气,他们何至于还在窝在一个小县城里。想到这里虞正康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脸上就不好看了。
大儿子只考中了秀才,二儿子连秀才都未考中,只知道寻花问柳。他本想多要几个孩子,奈何身体亏空了,不然虞正康不介意多生几个儿子让他们都去考科举。
第164章 祭祖
两个儿子不行,虞正康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孙辈上了。大哥跟二哥的几个孩子都养得好好的,都在京城任职了,最低的职位都是正四品。
虞二爷的三个儿子都是走的武官的路子,虞长行也是武官的路子。要说大哥二哥这几个儿子都是有出息的,结果偏生大哥生的哥儿也有出息。
虞正康想着就忍不住叹气。
另一辆马车上虞正康的大儿子想着崔哥儿跟卫哥儿的模样,心里又垂涎又嫉妒。虞征跟虞宇真是好本事,还能娶两个这么美貌的哥儿,还都是地方大族子弟。
他娶的妻子只是武昌县一位乡绅的女儿,现在想想跟旁人的差距,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见识过虞长行的厉害,不敢打量虞长行。虞二爷一家这还是去了边疆后头一次回来。
虞征跟虞宇还不知道他们这么想的,不然能打爆他的狗头。他们对这三叔父跟四叔父可没什么感情。虞二爷跟长阳侯是嫡出,两个人才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到了祖宅,这里灰尘已经很厚了。长阳侯让他们去拿工具一起打扫屋子。
小平安拿了一把扫帚,虞和柏拿了一把,虞光打着哈欠拿了一把。虞宇跟卫哥儿的孩子还小留在家里待着,等过几年应该也能来扫地了。
郑山辞拿扫帚、盆子、帕子。虞澜意有模有样的拿了一把扫帚。
“你们去给生个火,让屋子里暖一暖。”长阳侯吩咐下人。
他跟虞夫郎也不例外是要自己亲自动手打扫的。
下人们应声下去。
虞澜意带郑山辞去自己住的屋子,远离了长阳侯的视线,虞澜意抱怨起来:“我们才刚到就让我们干活。”
小平安在长廊里轻快的走着,拿着扫帚很有干劲。
“我爱扫地。”
虞澜意:“……”
郑山辞笑了笑,“等会儿你要是累了就先歇息一阵。”
虞澜意心想这一旦歇下去就不止是一阵了。
到了院子里,郑山辞伸手推开门灰尘扑面迎来,郑山辞缓了一会儿才进去,这屋子还有蛛网。小平安看着这屋子觉得不能住人。
郑山辞给儿子指派了一个地方,让小平安去扫。其余的地,郑山辞拿着盆子去打水,虞澜意看天色,还是拿着扫帚扫地,一扫就是灰尘满天。
水井的绳子有些青苔,郑山辞先把青苔处理干净,把水桶用雪刷两遍,洗干净后才把水桶放下去把水打上来。
他端着水盆给屋子里洒水,这样灰尘就不会飞起来了。
虞澜意觉得自己的呼吸终于顺畅了,他拿着扫帚继续扫地,这会儿把地扫干净就开始擦桌椅。
侍从把热水烧开给公子少爷送过来免得伤手。
虞澜意做了一阵就累了,小平安拿着帕子帮忙擦桌椅。
剩下的父子俩就把活干完了。
郑山辞做打扫这事并不稀罕,他做得干净细致,虞澜意觉得屋子里干干净净的,焕然一新。
果然带个男人回家太正确了。
虞澜意一边想着一边给郑山辞送上热茶。
下人前来说道:“侯爷说二少爷跟二姑爷收拾好了就去正堂候着。”
虞澜意先用热水洗了脸整理了服饰才跟着郑山辞出去,小平安的手缩在手笼里。
虞征跟虞宇,还有虞辽已经在正堂了,安哥儿跟虞长行随后也到了正堂,虞长行打扫完了就去帮虞夫郎。父亲跟阿爹都上了年岁,虞长行不忍他们劳累。
结果长阳侯中气十足的让虞长行自个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