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把一碟马蹄糕送到小公子的屋子去。
虞澜意让人给林哥儿一碗热茶,“我新得了毛尖,大嫂拿一些回去泡着喝。”
林哥儿应下来,这毛尖只有他跟阿爹喝,爹跟郑山成都是牛嚼牡丹,根本不知道这茶多好喝。
虞澜意问给多多的夫子找到了么。
林哥儿面上带了笑,“找到了,说来也是运气。是一个读过书的哥儿,家道中落了,我是在食肆里听人说的,等有空后就跟相公一块过去拜见。结果相看上了,对夫子挺满意的,瞧着就是一个读过书的人,这般我们就把人请过来,每五日教多多知识,然后再让多多休息两天,这般先把千字文学完。”
虞澜意说道,“这样就好,谅他也不敢骗人,若是真有事,大嫂说一声我一个人就能讨回公道。”
他挥动了一下拳头,自打郑山辞走后,他好久都没有出拳了,他的日子太平静了。
林哥儿听见虞澜意这般嚣张跋扈的话,笑道,“瞧着夫子是个顶好的人。”
郑山成听说给多多请了夫子,夜里还睡不着,满心担忧着,林哥儿还把人说了一顿,让有学问的哥儿来教多多认字本就是好事,郑山成这般担心着,要是多多以后嫁人了,他这个爹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把林哥儿跟多多送走后,虞澜意的乐子又没有了。
金云看虞澜意焉巴巴的样子说道,“少爷,吕少爷不是给你下帖子了么,你怎么不去看看。”
“他又让我去园子里泡花茶,要么就是去骑马,他的帖子下的是明天,约我去庄子上玩。”没有郑山辞,虞澜意做什么都有点提不起劲。
这次赈灾又分开了这么久,还是在小平安这个关键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在家,他又没办法去指责郑山辞,这本来就是陛下看重他,才让他去赈灾的。他总不能说陛下的不是。
虞澜意算了算,速度快的话,应该还有几天能回来了。
京城里除了虞澜意最希望郑山辞回来外,剩下的最希望郑山辞回来就是崔子期,都快半年了他的话本已经写好了,苦于没有门道,还是等郑兄回来后,把他的话本投给郑兄比较好。
萧高阳,梅淮,姜兰礼的笔记火了,火到朝臣们都买了一套给家里的小辈准备着,有的还买了一套自己拿来看。
魏首辅就买了一套,闲来无事就会翻看一二。
郑山辞离开京城去赈灾,魏次辅就变成了首辅,现在的次辅就是从阁老里提了一个人上来,一个跟魏首辅不对付的人。魏首辅是重实际的,这个庞次辅出身勋贵,为人刻板严厉。他认为魏首辅是一个虚伪的人,因为魏首辅总是含着笑意去看人,实则是一个笑面虎。再加上两个人的政治理念不同,那就更加水火不容了。
魏首辅明白这就是武明帝用来制衡他的手段,若是整个内阁都是一条心,那武明帝该睡不着了。汤首辅归乡养老,魏首辅上位后,毫不犹豫的把汤首辅的人换成自己的人,当然有才干的人,魏首辅还是把他们留下来了。
萧高阳在吏部表现出色,已经升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了,他作为状元,终究还是到了翰林院,等过几年会作为乡试的主考官下派到地方监考,乡试过后在翰林院就又可以升官了,不出意外这就是他的晋升之路。
翰林院作为储相之地,要入阁一般情况下是从翰林院里挑选人才。
过了没多久梅淮也升官了,成了从五品工部员外郎,姜兰礼从六品户部主事变成了从五品吏部员外郎,他们都升了一次官。
……
两个月后,郑山辞终于到了京城,现今已经是夏天了。他还没来得及拾掇自己,先去皇宫给武明帝汇报情况。
他站在盘龙殿外,冯德瞧见他喊了一声郑大人,“陛下正在跟魏大人说话,等说完了,郑大人再进去。”
郑山辞点头应声,“多谢冯公公。”
等魏首辅从里面出来,魏首辅看见郑山辞笑了笑,郑山辞给魏首辅见礼,由冯德把他引到宫殿中。
武明帝坐在椅子上,看见这郑山辞见完礼后,捏了捏眉心,“冯德,给郑爱卿端一把椅子过来。郑爱卿一路上舟车劳顿,辛苦了。”
“为陛下做事,臣不辛苦。”郑山辞坐在椅子上,只坐了半个屁股。
他把青州的情况说给武明帝听,顺便把奏折递给冯德,冯德把奏折呈上去。武明帝一边看奏折一边听郑山辞说话。
“郑爱卿这次做得不错,朕心中有数了。你且先去歇息,等会儿赏赐就会到府上。”武明帝颔首。
郑山辞行礼后出了皇宫,他回到了府邸,到了府门前还有些不敢进去,有门子瞧见他后喊了一声大人,“大人回来了,我这就去告诉少爷!”
“少爷,大人回来了!”门子边跑边喊。
旺福把郑山辞的包袱提下来递给侍从,让他们拿去收拾好。
郑山辞本来不是这么张扬的人,现在被门子这么一喊,耳朵就有些发红,他拾阶而上,回到自己的家里。
虞澜意听见门子的叫声,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郑山辞走过来,看着人是风尘仆仆的,虞澜意抱着他,抱得紧紧的。
郑山辞也有半年没有见到虞澜意了,他伸出手抱住他,安抚的拍了拍他的后背。
“你终于回来了。”
“回来了。”郑山辞闻言内心泛着柔软,“我没人的时候一直在想你。”
“你在有人的时候就不想我了。”虞澜意抠字眼。
郑山辞:“……”
有人的时候他要赈灾,郑山辞聪明的没有说出这句话。
在外边还有侍从看着,他不好意思。虞澜意拉着郑山辞进屋去,到了屋子里,虞澜意让郑山辞坐下,他捧着郑山辞的脸仔细的看了看,瞧着就是疲倦了一些。
“你先休息吧,舟车劳顿的也累了。”虞澜意贴心的说。
郑山辞点头应好。
等他睡了一觉起来就去洗漱,虞澜意让厨房给炖了鸡汤,还做了几个小菜,郑山辞正好可以吃点。
他吃了点胃里舒服多了,到了家里才知道家里的好。
“你还不知道,书铺里卖的笔记赚了很多钱,这次你又立了大功。”虞澜意把京城的一些事说给他听。
“我走后,京城还是有诸多变化。”郑山辞不禁感叹。
“现在的首辅是魏大人了,萧高阳他们也升官了。”虞澜意小声的说,“你这次赈灾回来,陛下有没有说什么?”
长阳侯比郑山辞先去边疆,他去送个药就成了,没有耽误多少功夫。回到京城后,武明帝赏赐了金银珠宝。叶云初从扬州回来后,武明帝给他赏赐了金银珠宝,叶云初才多少岁,要再升官就要变成大理寺正卿了,武明帝还是压着点的。成为大理寺卿,这就是掌管整个大理寺了。
郑山辞:“陛下说回府后赏赐会下来。”
他吃完了,侍从把碗筷收下去,金云进来说道,“大人,少爷宫里来人了。”
两个人对视一眼,他们纷纷整理了一下衣裳,虞澜意眼睛亮晶晶的,昂首挺胸的走出去。
这圣旨是一个小太监来宣旨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郑山辞为正四品太常寺少卿,兼任正四品少詹事,负责教导两位皇子。”
教导皇子一般是兼任,少詹事是正四品的官,这次郑山辞一下子从正五品户部郎中变成了正四品,除了他在青州赈灾赈得好之外,还有在户部的政绩做得好,梅侍郎跟雷尚书都为他说话了,这般才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
像是户部,户部郎中是正五品官,户部侍郎就是正三品的官了,这中间缺了一个正四品,所以一般要担任尚书跟侍郎这两个职位,他们一般都会去其他的部门里历练,等历练好后,有了阅历要是上官推举,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侍郎。
郑山辞这次也没想到连续升了两个官阶,他跟虞澜意领旨谢恩。
“郑大人好大的福气,一下子就变成正四品的官了,还兼任了少詹事,这可是一个好差事。”小太监笑眯眯的说,少詹事负责皇子的学习。陛下就两位皇子,兼任了少詹事就能接触两个皇子,还有师生之谊。以后不管是哪个皇子上位,这少詹事都是信任的人。
少詹事拢共有两位,还有一位是蒋詹事,已经教导两位皇子几年了。陛下一直把另一个少詹事的位置空出来,也是在想找个什么样的。他更偏向于找个年轻一些的,现在郑山辞跳出来,武明帝就把这个少詹事的位置给他。
这样教导皇子才是名正言顺。
虞澜意让金云给小太监塞了荷包。
小太监收下荷包带着一行人回宫了,他在路上打开荷包一看,“果然是侯府的哥儿,出手就是这么大方。”
有虞长行在御前走动,他们这些人对长阳侯府客气着,只有他们这些在御前伺候的人才知道陛下对虞大人是顶好的。
现今郑山辞又兼了少詹事的职,这以后新帝上位,长阳侯府还是能屹立不倒,这真是说不尽的福分。
虞澜意对太常寺少卿不是很了解,对少詹事倒是听说过几句,“郑山辞,你要去给皇子讲课了。”
虞长行是被选为了武明帝的伴读,然后武明帝上位后,虞长行一直深受宠信。这次郑山辞做了两位皇子的老师,这不就跟皇子更亲近了。以后皇子上位后,他也是亲近皇家的。
“都是陛下抬举了。”郑山辞笑着说道。
虞澜意从郑山辞的手里接过圣旨,“这消息传出去,谁不羡慕你。”
谁不羡慕我。
虞澜意得意的扬了扬下巴,以后旁人就更不敢惹他了。郑山辞从正七品县令现在已经升到正四品了,虞澜意畅想了一下,万一郑山辞还要往上升,那就是真正的实权人物了。
那他跟小平安就跟着郑山辞享福。
太常寺相当于是礼部的扩展,太常寺掌管祭祀跟礼乐,同时也会参与礼乐的制度。太常寺卿是正三品的官,郑山辞这个少卿就是正四品的官,在太常寺会变得清闲,这样他就能抽出时辰去教授皇子了。
郑山辞对于礼乐的知识还停留于《礼记》跟《尚书》,这次去太常寺他还要多学习一阵。
虞澜意想起来自己听过太常寺的名头,“这地方清闲归清闲,但不好升官。”
这倒是,太常寺无法做出对朝廷有用的事,这般说来,他要是想再升官的话,只能把重点放在两位皇子身上了。
郑山辞心思一动,这有没有可能也是武明帝的计谋。自打汤首辅的退位恰逢其时后,郑山辞就觉武明帝的心思莫测,他是一个真正的帝王,夺嫡之路的胜利者。
第133章 太常寺
郑山辞明日还要去户部交接后才能去太常寺。虞澜意把圣旨收好,放在衣柜小箱子里,箱子里面还还有三道圣旨,有两道圣旨是升官的,还有一道圣旨是郑山辞把水泥方子献上去,陛下给的赏赐。现在把这份圣旨放进去,郑山辞拢共有四道圣旨了。
虞澜意有种收集东西的快乐。他要把郑山辞得到的圣旨都收集起来,以后两个人可以拿着圣旨说道说道。
这也是他们这一路上走来的见证。
小平安自己从屋子里跑出来,他扶着墙进来,他奶声奶气的喊,“阿叠!”
他刚把午觉睡完,喝了水后就跑过来找虞澜意。
他走进来,人矮矮的,只有郑山辞小腿一样高,他瞧见屋子里还有另一个人,脑袋歪了歪,“诶。”
郑山辞瞧见儿子长这么大了,还会走路,心里又惆怅又激动,他看向小平安想去抱他,可又怕把人吓到了。
虞澜意拉着小平安的手过来,“这是你爹。”
小平安懵懂的站在郑山辞面前,他伸出手试探性的抱住郑山辞的大腿,仰着头,用那双跟虞澜意相似的眼睛水汪汪的看着他,疑惑出声,“叠?”
郑山辞应了一声,没有贸然去抱小平安,伸出手轻轻的摸了摸他的头。小平安的小脑瓜想了想,他觉得他以前好像也被一个人这么摸过脑袋,他下意识垫着脚尖用脑袋蹭了蹭郑山辞的掌心。
“平安已经一岁半了。”虞澜意瞅了郑山辞一眼,他还特意去看郑山辞的表情。
郑山辞脸上带着笑,伸出一只手,小平安抓住他的大手玩,这五根手指头就够一个小孩玩很久了。
“是我错过了平安的满岁酒,我明日给他补上礼物。”郑山辞看向虞澜意,“辛苦你了,澜意。”
虞澜意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脸,“你知道就好。”
郑山辞带着小平安玩了一会儿木马。他还有一副象棋,虽然不会下棋,但他喜欢拿着棋子耍。还有一个小皮球。
他拿了皮球出来,在郑山辞面前还有些紧张,小平安拿着皮球拍了五下皮球就跳不动了,他有些沮丧。
郑山辞瞧他委屈巴巴的样子,蹲下来捏了捏他的小脸,把他抱起来。小平安忙不迭去看虞澜意,见虞澜意什么话也没说,还对着他笑,小平安伸出手攥紧了郑山辞的衣襟。
郑山辞抱着他倒也是稳当,他心中感叹果然是长大了,重了不少。
晚上吃饭时,郑山辞看见虞澜意把小平安送进他的专属座椅上,郑山辞还稀罕的看了好几眼。小平安看着示范性的拿着碗勺,他还在吃辅食,自己拿着勺子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