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老五出去应对一些人,随行的六个伙计也出去应对一些人。
屋里不动的就只有洪楚、黎峰和赖真。赖真是另外一个护卫,是洪老五请来的,在码头待了半年多,被洪老五称为“没用的东西”。他甚至能住在洪家。
赖真不爱搭理黎峰,两个护卫都比着当哑巴。
几个伙计轮流外出,有些是应对泼皮无赖,有些要处理客商的诉求,还有人是去账房拿红榜。
洪楚采用了陆杨的建议,今次大集张贴了红榜。街上还有伙计敲锣叫喊,公布哪个客商是最阔的主。
红榜之上,列了前三名,第五名、第十名、第十五名、第二十名的客商,总共有七个彩头。价值最高的布料不变,余下的彩头,只列出了价值,没有写明是什么货物。
就算是这样,也大大刺激了客商们的购买欲。从第一天开始,红榜排名的变化就极快,到第二天开始,榜上的名单甚至能换一批人。让黎峰大开眼界。
他还以为到了第二天,名次就差不多定下来了,该花钱的都花完了,没想到第二天才是重头戏。
到第二天,洪楚离开了银通钱庄,换位置到街口临时搭建的“账房亭”坐。
五个账房在这里核对算账,一笔笔的订单送过来,前面有小伙计唱出来,三个账房登记,两个账房核对,再有一个书童抄录红榜,候着的小厮赶忙去张贴,有小伙计跟在他后头跑,看个名字,就敲着铜锣跑街祝贺。
黎峰听了几天的银子,人都麻木了。一千两银子在这里,连个响都听不着。排名靠前的客商,都是五千两银子打底的花销。能跻身前三名的,更是万两起步。
黎峰都不知道小小一个府城,哪来这么多的货卖。
他也没空想,洪楚出来了,对护卫的考验也来了。
洪楚没有面对危险的自觉,坐在圈椅上,姿态慵懒,拿个小茶壶,自斟自饮,品茶扇风,时不时跟洪老五说两句话。
街上的当铺都热闹了,除却拆借银子,还有些人是拿器物典当兑银子。
洪老五低声给洪楚报名目,都是些便于携带的东西,再有些印章、砚台等雅物。往来客商以男性居多,典当物品里,就以帽子、扳指、玉佩、扇子为主。
洪老五问洪楚:“少爷,你有相中的玩意儿吗?我拿来给您瞧瞧?”
洪楚摇头:“我要这些玩意儿做什么?你让当铺的伙计别躲懒,这几天的当票都拟个名目出来。要是它们的主人讨到了彩头,我算算帐,原样还了。”
洪老五应声,差个伙计去传话。
赖真跟洪老五搭话叫热,讨碗茶喝。喝了茶,又要去上茅房。
洪老五不耐摆手,“去吧去吧,快些回来!”
他又看向黎峰:“黎老板,你喝茶不?这么热的天,别中暑了。”
黎峰不爱喝水,他在山上熬习惯了。来府城做生意以后,陆柳管不着他,老毛病没改。现在当着护卫,又跟从前一样。
腰上背着个水囊,到傍晚下工才咕噜噜灌完,白天不喝。
洪老五还想说个什么,黎峰把他拉到一边,一脚踢了出去。他反应快,踢出一脚,大跨步到前面,把仰着后退的伙计揪着,卸了他手上的短刃。
洪老五凝神看过去,立马叫人把这伙计抓走了。
和黎峰预料的一样,洪楚要久待的地方不安全,他走在路上,都有人迎面捅刀子。这造成了一定的慌乱,第三天时,洪楚就不出面了,只在酒楼待着,处理一些杂务,集市上有解决不了的事,他会代为处理。
开市第三天,沿街的酒楼会开席摆庆功酒。
洪楚在二楼厢房,看着伙计们把遮阳布拆下。
街上的景象一块块清晰,彩色之下,是黄黄的土和灰扑扑的房子。
各家商号都在收摊,摊位就这一点,他们只是摆货展示,收摊很快。街上人影散去,从热闹喧哗,到冷清寂静,不过片刻的功夫。
而楼下大堂是热闹的,隔着一层楼板,声音跟在耳朵边一样。
黎峰在这些热闹里,听见了一点风声。
他伸手去拉洪楚,站他旁边的赖真挡他一下,低声喝道:“你想做什么?”
箭矢飞来的速度有多快?
黎峰没抓着人,就把赖真往前推去,靠着赖真,把洪楚撞到了一边。一根箭矢贴着赖真的手臂飞过,刺到了墙面上。
洪楚把赖真推开,让他带人去捉贼。
赖真看了眼黎峰,在洪老五再次催促时,抱拳领命走了。
室内有一阵紧张,所有人都朝着洪楚围过来,嘴里喊着的都是“保护少爷”。
洪楚往洪老五身后躲,让他们停下。
“后退两步,不许离我那么近。”
跟着他的伙计有六个,四个停下了,两个还在朝前试探,说要保护他。
不用黎峰动手,那四个伙计就把不听话的两人给绑了,拖到屋外,不知要送到哪里去。
这两人送走,洪楚从洪老五身后绕出来,问黎峰:“黎老板,你觉得还有人来吗?”
黎峰看看屋里余下的两个伙计还有洪老五的神色,说:“有,捉了他们,你们都放松了。”
前面几天只是小打小闹,飞箭刺杀、捉拿身边的伙计,像是重头戏。尤其是身边的伙计,费力安插的人,只能用一次。怎么看都是没后手了。
洪楚勾唇笑笑,道:“真是可惜,你这样的人才,竟有家业。否则我一定重金聘请你。”
黎峰很实在:“多少金?像这样的短期护卫,我可以接。”
洪楚:“……”
黎峰目光真诚,满是对金钱的渴望。
洪楚说:“那你应该摆摊,你看见了,大集都是大生意,你后悔吗?会怪陆杨不敢来吗?”
黎峰摇头。
没什么好后悔的。
他接过洪老五递来的箭矢。这根箭没有花纹标记,就是铁匠铺里能买的普通铁箭,跟他打猎用的箭头一样,颜色暗,外皮粗。箭身上有倒刺,是后期加工磨的,手艺不咋样,箭头刺到木墙里,就撞卷了几道口子。
他把箭矢放下,说:“陆杨在县里就做生意了,很早就收菌子,说要把控贵价山菌的市场。那么大一座山,山寨一千多号人,不给钱没法收货。钱不够,就有菌子被别的老板买走。那时还没结识外地客商,还说这件事要个几年时间才能办成,现在我们商号在府城都开一年了。”
黎峰跟陆杨合不来,对他这个人是佩服的。
他说:“我娘也会做生意,早年带着我们兄弟几个,什么都尝试过了,直到我成亲前,她还会晒菌子卖。县里叫不出价,她在山寨里就没法收。要做个收山货的人,至少要谈个好价下来。山寨那么多人都琢磨过,就陆杨办成了。”
除了财力之外,还有魄力。
洪楚听见黎峰的娘也做生意,抬眸看他一眼,过了会儿,说:“黎老板,我们之间有善缘。去年我刚出门接管家中生意时,很多人不服气,还有水匪到我家码头生事,幸好你们几兄弟勇武,把人给捉回来了,否则我就会以‘小哥儿不吉利’这种可笑的理由卸任了。
“五叔说你们后续还遇见了几波匪徒,我实在不好意思,只好让他冷着你们,让你们免受牵连。这次请你来做护卫,一来我信得过你的本事,二来也是借机报答。摊位你们没要,我又用了陆杨的提议,采用了红榜之法。今天大集结束了,但生意还没结束。”
洪楚起身,跟他说:“我会在你们商号订一批山菌作为彩头,让这些大客商们都知道你们商号的名头。能留下几个客,拿下几单生意……还是老话,全看你们本事。”
黎峰这样的定力,都惊到了。
庆功酒开始了,洪楚要下楼宴客,不与他多说。
洪老五侧身让路,请他下楼,黎峰紧跟着过去,洪老五冲他抱拳,无声贺喜。
黎峰凝神,不让这个喜色冲淡他的警惕。
大集结束了,但洪楚还没安全到家,他的护卫之行还没结束。
洪楚跟人敬酒,他戴着一枚银戒指,与人碰杯时,酒水都会洒一些出来,银戒指没变色,他就喝。这一切都如此自然。
傍晚的酒席,开席就吃个晚饭,公布彩头,给大客商们贺喜。
彩头都是从商会成员家里采购,洪家出了布料,凌、白两家出了点棉花,再有黄家出了药材,季家出了香料,盛家出了一批茶,王家给了一批松墨,余下则是靠山吃山的山菌。
洪楚居中敬酒,让客商们都看看桌上的菌子菜。
“这些是我们运平府新流行的菌子菜,各位老板应当都吃过,没吃过的也都尝尝。我家爷叔吃了一回,顿顿都念叨,口味一绝。你们远道而来,路途遥远,我怕你们吃了以后,念念不忘,都给你们拿上一些。算我尽了地主之谊。”
靠山吃山的招牌在客商之间小有名气,对于只赶大集的客商,则相对陌生。
洪楚就提一嘴,话题再转,则是七个拿下彩头的客商们典当的扇子,都尽数归还。
扇子价值不高,最多也就是金子做骨,丝绢做面的一把扇子,典当了七十两银子。余下都是二三十两银子的货。
天热,拿把扇子好解暑。
这个小彩头立刻把场内气氛捧高,在座老板要给他敬第二轮酒,一声声“洪老板”喊着,都说他办事大气。
等到洪楚入席落座,跟商会成员坐到一桌上,再拿起酒杯,他原样碰洒一点,染黑了银戒指,眼底的笑意才淡了。
他不动声色放下酒杯,收了戒指,让人上好酒,撤了桌上的酒坛子。把这个庆功酒圆满办完了。
天色晚了,再迟有宵禁。
他们席面散去,洪楚让黎峰先回家。
“我有赖先生护送,就到这里吧。”
黎峰没走。他一路跟到洪家门外,今次护卫最后一道劫来了。
河岸的树上,有人射来暗箭。洪楚躲过了,周边家丁都嚷嚷着捉贼。贼跳下树,一跑三步远。黎峰拿弓,搭箭欲射,站他旁边的赖真给他后背撞了一下。
赖真用的刀柄,撞到了黎峰的护心镜上,传出“铛”的声响。
黎峰没管他,再次搭上箭,听洪楚说:“黎老板,你放过他吧,我好不容易安排的苦肉计。”
黎峰:“……”
对了,想起来了,洪楚好像是另有计划来着。
赖真找着机会说话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黎峰:“……”
算了,回家。
洪老五住在洪家附近的民宅里,但他今天要去“捉贼”,没法子招待黎峰,只说下次一定。
黎峰突然想到码头二次招贼的事。
贼喊捉贼,洪家真是熟练啊。
回家路上,黎峰稍作回忆,把洪楚说的话想了几遍,对洪家内讧一事,推测得七七八八。
洪楚上位时,有人在码头作乱,想把他拉下来。他应付过去,转头有样学样,让另一位竞争者更加“不吉”,没了货,赔了船,也没捉到水匪。
黎峰摇摇头,骑马回家,赶在宵禁前,进了巷子。
陆柳在外头等他,坐在帐子里。
陆杨也在,兄弟俩坐外头闲聊。互相吹牛,说着有钱了要怎么花。
没能去大集摆摊,他们都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