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_分节阅读_第268节
小说作者:羽春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21 MB   上传时间:2025-02-08 11:09:56

  谢岩爱跟他说话,科举的事,陆杨多数不懂,谢岩怎么跟他说,他就怎么信。说多了,他了解的东西多了,慢慢能有来有回的说了。

  学问上的事,陆杨就没办法了。正经文章太拗口,他学识浅薄,很多句子都没读明白,更遑论理解?

  谢岩把崔老先生那句话说给陆杨听,“什么叫文官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喜欢好文章?听起来是这个理,好像说了句废话。”

  陆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说,可以解释为人都有偏好,一样人有一样喜好。比如他爱财,谢岩爱读书。

  以此来说,科举场上的另一现象就有了解释。为什么很多考生在考试之前,会去打听主考官的喜好?还不是想投其所好?

  两人聊几句,没聊明白。

  这天,俗话书斋的金老板送来三篇举人文章,据说是中试文章。

  谢岩拿来研读一番,又去拜访了几位恩师。

  乡试的考法他都知道,今天过来,是想聊一聊三场考试的文体。

  第三场的策问,是他现在主要钻研的部分。这是从前很少接触的文体,他看见的大多都是经义文章。

  一如他之前说过的那样,科举场上,同一题目,能出上千、上万张卷子,一张是如此答、两张是如此答,接连翻阅,全是这样答题,考官都看不下去,又何谈取中?

  他的想法是,要么新,要么奇。一门心思专注这两样,又容易走偏,或是与命题不搭,或是太过离奇,文字偏锋。

  谢岩对此做出了标注,能切题则新,能透题则奇。

  要从题上或是题脉上找,不求题外、书外去找。

  读同样的书,作同样的题,有同样的格式和惯性思维,他应如何去作文,才能夺考官之心?

  谢岩很小的时候,就爱与文字对话,去思考另一种可能,去想为什么不那样、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多年下来,对于文章是否新奇,已经可以自行判断。

  但做到这一点,还不够。

  几位恩师都是举人,考过试,有诸多同窗可以交流,当教官以后,常年接触,对科举一道,比谢岩了解深刻。

  常言都说读书人,把书读好最重要。

  他们平常教学生,也是以读书作文为主。

  谢岩上门请教,问读书作文之外的东西,他们就再跟谢岩聊一聊旁的事。

  谢岩已经知道考官会疲劳,会看腻文章,那么考生会不会累,会不会疲乏呢?

  文思有限,一篇文章能写好,第二篇还能写好吗?连着七篇,都能写好吗?

  如何分配精力就是一个问题。

  最好的放在第一篇,次之的放在第三篇,再次的放在第二篇,余下也是如此交替作文。这样分配是取巧,将微小的细节抓住,为前程攒一分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钻研什么?

  要不要让文章圆滑一些、功利一些?

  这个问题的答案,先生们都不能给出准确说法,都是模棱两可的作答。

  圆滑会让他的文章失去锋芒,却更为稳妥。

  功利会让他的文章牢牢抓住核心,写出考官想看见的内容,但很容易泯然众人。

  要说其他文体的研究,谢岩的方向没错,判、诏、表等文章会写足矣,不用将大量时间耗在这里。

  乡试会考策问。策问,简单来说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几位先生对策问一则,给出的建议是多看多思,不用太钻牛角尖。

  “像看书一样,书太少,你想不明白的。”

  谢岩最近看书多,略微懂了一点。

  他看书会分类,其中有一类是“看不懂”,过段时间,他再去看,反而明白了。

  有个说法叫“一通百通”“触类旁通”,看书多了,落笔时换个文体,并不难。

  对他而言,最难的是将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将稀少的“目录”,编写得密密麻麻。

  他现在像是拿到了一本没有收尾的书,仅是中间的残页,他就看得出来是好书。

  可这本好书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他保留了一块不知道该用到哪里的珍宝,拿在手里,犹如鸡肋。

  今日拜访没有解惑,他回家后闷闷不乐的,晚饭都没吃几口。

  回房后,他坐书桌前,看书都没心思。心里记着事,把它写出来,他缓过来,能看会儿书。看一会儿,他脑子里冒出一个问题,就被打回原点,还被困在这儿了。

  谢岩瞪着眼睛,不敢置信。

  “我竟然看不进去书?”

  陆杨给他端来一碗梨汤,拿过他手边的稿纸看,上面都不是文思,也没笔记,都是乱七八糟的想法,什么迷路了,什么想不通,什么脑子要被挤坏了。

  陆杨站他旁边,谢岩不看梨汤,转身抱他,脸蛋在陆杨胸口蹭蹭。

  “净之,我的头好痛。”

  头疼就不看书了。

  陆杨就着姿势,给他揉按脑袋。谢岩舒服的眯起眼睛。

  没一会儿,陆杨捏捏他耳朵,让他趁热把梨汤喝了。

  “我特意给你炖的。”

  秋季干燥,谢岩最近心急,眼看着上火了,给他炖个梨汤解解秋燥。

  谢岩问他:“你喝了没有?”

  陆杨要晚点喝,才吃过饭没多久,他消消食再吃。

  “娘也有一碗,你喝你的。”

  梨汤放温了,谢岩端起碗,咕噜噜就喝完了。

  陆杨没急着收碗,把椅子拿过来,跟他挨着坐。

  夜里寒凉,谢岩的手都是冰的。

  陆杨握着他手,给他暖暖,跟他说:“吃饭的时候不要发愁,你看看你,过不久你也要胃疼了。”

  谢岩记下了,老实认错:“我以后不会这样了。”

  陆杨再跟他聊天:“愁什么?给我说说?”

  谢岩如实说了,说的话题老生常谈,是他跟陆杨提过数次的事。

  陆杨让他换个思路,“就像你看书一样,看不懂就先放一边。这个问题,你想不明白,也先放一边。这不是什么立马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钻牛角尖?”

  谢岩说:“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好像忽略了一些东西,又抓不住。”

  陆杨听他说过几回,大致知道,是他拿不准文章的写法。

  拿不准的事,就要去做,不去做,空坐这里想,他不头疼谁头疼?

  谢岩听得愣了愣。

  陆杨再说:“你写文章很快,我看过了,制义文章一篇不过三五百字,你一天能写上万字,把思考的时辰算进去,你一天能写几千字。算少一点,你一天写五篇文章。这够不够你去尝试的?

  “你可以按照心意去写,也可以走偏锋去写得激烈些,还能尝试着圆滑功利。我记得你说过,人有文心,文心非一天可养成。这些文章难道是你多想几遍,就能跟吃饭喝水一样顺畅,拿起碗筷就能吃个明白?还不是要写?既然要写,那为什么还坐在这里空想呢?你写就行了。写出来,你才知道合不合适、好不好。”

  谢岩又愣了愣,这次愣了好久,眸光才逐渐恢复神采,脸上有了笑意。

  “你说得对,是我太心急、太贪心了。我以为我文章写得好,就可以放一放,想要快点找个方向去钻研。去府学之前,我找好方向了。但文章一事,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想是想不明白的,看似懂了,落笔还有诸多含糊之处。

  “我这次急躁,得崔老先生指点一句,就想立马走到正途,再也不做错的尝试。是我错了,我忘了,我现在能写出好文章,一半的功劳是因为我看了很多好文章,还有一半的功劳是因为我看了很多尚有不足的文章。正是两相比较,我才能择出优劣,学其精华。可到我自己,我却不愿意留下遗憾,总想尽善尽美。这样不好。我还是太骄傲了。”

  陆杨听着很欣慰,也有些心疼。

  打磨自己的过程很痛苦,没谁能帮他,他也没有经验,每一步路,都是摸索前行。是好是坏,他不知道。

  他会为找到方向而兴奋激动,也会为怎样选择而迷茫不安。陆杨无法帮他做出决定,只能陪在他身边,做他的一页纸,记下他的想法,感受他的急躁与彷徨,用他坚定时说过的话,来引导失去方向的他。

  骄傲是把双刃剑,陆杨希望他不要因此而过分打压、否认自己。

  他跟谢岩说:“我见过几个酸书生,你比他们讨喜,我喜欢跟你说话。可你以前,真的不像个书生,我第一次感觉到你的认真,是你在俗话书斋默写藏书的时候,我在窗外看着你,你好认真,好迷人。我很喜欢。”

  谢岩没忍住坐正了身子。

  陆杨望着他笑,见谢岩眼巴巴的,好像还等着夸,就又夸了一句:“你这样年轻,有这样的才情,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本来就是值得骄傲的事,我也为你骄傲。”

  谢岩放松了些,说:“我以前读书写文章的时候,不会想那么多。最近功利心重,也急躁,在文章之外的事上分神太多,没办法保持平常心。”

  说到这里,谢岩灵光一闪,好像明白了什么。

  他跟陆杨说:“对了,我今天去找先生们,跟他们说起科举文章,我提到一个看法,说文章应该怎样写。要紧扣命题,要从题目和题脉去思考,不能去想题外、书外的东西。我说得头头是道,还这样去教别人,我却犯了这个错,所思所想,都不是文章本身,而是文章之外的东西。我真是糊涂。”

  他想得明白,想要把今天的思路记下来,陆杨松开他的手,让他好好写。

  “我口渴了,我去灶屋喝梨汤,过会儿来陪你。”

  谢岩“嗯嗯”点头,“你要快快回来,没你在身边,我心思不宁。”

  陆杨答应了,出了房门,走到堂屋外,他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看天空。

  要变天了,夜里一颗星星都看不见。

  他到灶屋盛了梨汤喝,先漱口洗脸,过会儿,他觉着谢岩写得差不多了,来屋里找他,果然,没一会儿,谢岩就放下了笔。

  文思畅快,他写得通达,心情大好,脸上都是灿烂笑容。见了陆杨,就抱着他连亲两口。亲得“啵啵”响。

  陆杨说冷,想泡脚,谢岩就不拖延,赶忙去提水。

  夫夫俩一起泡脚,陆杨拿他的稿纸看,看他思路通畅,未来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都列出来了,不由摇头。

  “阿岩,你不适合列计划。你读书总是忘了时辰,看书又爱写笔记,这些时辰都不好算,你照着方向来就好,快一些、慢一些都不要紧。不能跟我这样,我这是一年列个计划,完成一个,再小小调整,是大方向定下,一件事一件事的办,没有每天定量,这样一项没有完成,你会有压力。”

  谢岩听他的,“那就改改!”

  泡完脚,谢岩去倒水,顺便漱口洗脸。

  他再回房,看陆杨拿着他的书信本看,又钻到被窝里,跟他挨着,靠在炕柜上一起看。

  书信本有两册,之前委托黎峰带回了一本,陆杨在上面写过数句回话,长段的回话,他另外夹了纸张。

  谢岩回家好久,他没拿出来。今天给谢岩看看。

  他看的是谢岩后来写的,记下了中秋之事的那本。

  谢岩看他在本子上写夹批,感到可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5页  当前第2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8/4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