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陆杨的铺子后院,他看黎峰跟王猛在卸柴火,一时又眼馋,找陆杨搭话:“陆老板,这个柴火是什么价啊?”
柴火有市价,一车柴火是九十文钱。
黎峰给陆杨拉来的柴火要更多、更满当,都是好木柴,细枝条没有。
他也都劈好了,一根根的,都很齐整。递到灶膛里就能烧。
陆杨笑道:“没劈的柴火就市价,九十文一车。这种劈好的柴火,要一百二十文钱一车。”
多要三十文钱。请人干一天活,差不多就这个价。
劈柴是体力活,这个价钱不贵。
丁老板问:“我买柴,也是这么满当的一车吗?”
陆杨喊了一嗓子:“姓黎的,问柴火。”
陆柳听了,也喊人:“大峰,丁老板要柴火!”
丁老板乐悠悠看他们两兄弟:“真是像,我还没见过长得这么像的人。”
陆柳笑了:“亲兄弟,嘿嘿。”
陆杨问他:“饿了没有?哥给你拿包子吃。”
陆柳不吃,肉包子太贵了。
他们今早都是吃过饭出来的,包里还有些饼子带着。
黎峰听见喊话,过来问丁老板要多少柴火。
院子小,陆杨刚才报价的时候故意大声了点,黎峰都听见了。
丁老板说:“你要都是这么满当的,我一个月能要个五车。”
酒坊要用柴,家里也要。
铺子里还生火做饭,也需要柴。
黎峰再问:“要劈好吗?”
丁老板摇头:“不,不用劈。”
他酒坊里人多,铺子里也养了伙计,都是开过工钱的,不用再多给钱买劈好的柴。
黎峰说:“那也是这样满当的一车,九十文一车。”
柴火不好便宜,每车都满当,就当是多送了一些。
丁老板点头说好,把酒坊的位置告诉了黎峰,让他下回直接送柴火去酒坊。
铺子里用柴火少一些,到时他们自己去酒坊拿。反正酒坊隔三差五要来铺子送酒。
再说野猪的事。
春分半个月后就是清明,日子不远了。不知黎峰做不做这个生意。
黎峰早跟大强确认过野猪的位置,来回路程,加上狩猎时间,约莫半个月。
他会提前三五天进山,做好追踪的准备。
这事谈妥,丁老板也高兴。
他受陆杨委托,跟好些老朋友谈了价钱,能给朋友办成一件事,有来有回的,以后见面好说话。
送走他,陆杨就带陆柳去放兔子。
他会料理兔子,暂时不吃,等着谢岩回家再收拾了。
别的兔子,就放到前面去卖。
陆柳还有点不敢跟陆林碰面,陆杨直接带他去了。
天气转暖,陆柳没戴围脖了,拿个小面巾遮着半张脸。
他来铺子里好几次了,之前陆林都没仔细看,上次注意到陆柳跟陆杨的眉眼很像,这次再见,他多瞧了两眼。
陆柳遮住了半张脸,但露出的眉眼与鼻根,还有依稀可见的脸型,都跟陆杨一样一样的。
陆林真是看不懂了。
菌子酱也卸货了,大坛酱放到铺子里,在长桌下面摆放。散客来买酱方便。
小坛子酱轻一些,他们平时拿着方便,就不放到前面占地方。
这才一百五十多斤酱,二十五斤装的有三坛,三十斤装的有两坛,两斤装的有八坛。
陆杨开了一坛小的,尝过味道以后,品出细微差别,总体问题不大。
陆柳跟他解释:“我们买的大酱便宜一些,我开始试过好几次,炒出来的味道都有些淡。平常炖菜没觉得,纯吃酱感觉好淡,我就拿盐、酱油,把大酱再炖了炖。炒的时候,全用炖过的酱,成本太高,十二文一斤都不够本钱的,我就两种酱都用了,比例配出来,口感还不错。”
他对调料有把握,自小省钱练出来的,长大后成了直觉,炒酱的活第一次干,照着法子,根据现有条件调整,用低成本做出了好酱。
陆杨听了,让陆林出去买酱:“林哥哥,辛苦你跑一趟,把五文一斤、八文一斤、十二文一斤、十五文一斤的酱,你都买两斤回来。”
炖酱费时误工,盐的成本还很高,既然是用酱炒酱,不如试试酱料铺子的酱种来搭配混炒。
全用贵价的不行,两种掺着来。试试看。
张铁出去吆喝了,陆林出去买酱了,前面没人,陆杨带陆柳在店里坐。
今天谢岩不在,不好让婆婆出来招待客人,陆杨就把黎峰跟王猛也招呼到铺子里坐,搭着跟他们聊天,顺道把他想要的野味计划谈下来。
王猛也想把野味送来卖。这儿方便,价钱也不错。
他们去集市摆摊,是要收摊位费的。陆杨抽成少,两边算下来,差不了多少。
陆杨暂时定在每月十五是野味日,让他们最好在十四的时候送来多多的野味。
黎峰问他:“蛇要吗?”
“要,”陆杨说:“蜂蛹蜂窝都要。还有人吃鸟和鸟蛋,我也要。”
这事好说,一家铺子的销量有限。
他跟寨子里的猎户们宣传一番,总有人送货过来。
他们还要上山,每个月跑一趟,零碎小猎物也够陆杨卖的了。
家里还在养兔子,兔子繁育快、长得快,一茬茬的,也能往这儿送。
陆杨还说了山菌的事:“这事你们可能做不了主,要找寨子里能管事的人说一说,你们要是能答应好山菌不随便往外卖,把住货源,我就找人问问门路,把好菌子卖到外地去。本县城叫不出价。你们住山里,应该知道的,山菌这几年跌价很多。这种价,上山一趟奔不出几个铜板,去的人就少了。那么大一座山,不靠着它吃饭,多可惜啊?”
要把住整个货源,得寨主发话。
寨主发话,也不一定能成。还要价位合适。
人都是为了银子上山的,不会因为寨主一句话,就亏本卖了。
陈桂枝早年就做过山货生意,这些年也在卖山货。
黎峰上山不走空,也常跟各类山货打交道。
他要是不进深山,还会带几个人去山林捡山货。
靠山吃山不是说着玩的,那是一座宝山。
黎峰想了想,跟他说:“这事可以谈成,价格好,寨主会答应的。”
他们分了田地以后,寨子里很多人都向往着农耕生活。
农耕又挣不了大钱,山货能成事,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好事。
寨主,也就是他们的村长,人很公正,愿意为村民们办事。不会拒绝的。
陆杨心里有数了。
他又跟陆柳聊天:“这些酱都是你们自家炒的?那不是累坏了?”
陆柳点头又摇头,脸上都是笑:“有点累,但日子有盼头,我忙着也高兴。”
最怕又忙又苦,还要挨饿挣不到钱。
真是傻气。
陆杨给他们拿包子吃,给黎峰和王猛都是大肉包子,给弟弟是小包子。
“吃点垫垫肚子,等中午再做饭吃。”
上次都吃过,这回不客气,就陆柳捧着包子,半天没下嘴。
陆杨再说两次,他才咬包子吃。
“哥哥,你做包子真好吃。”
他还没做过包子,等下回得了空,也在家里蒸包子吃。
谢岩不在,黎峰百无聊赖,也没什么好跟陆杨聊的了,就想带王猛出去转转。
他们今天要买酱料,炒酱用的酱多,还想去铁匠铺子问问铁价。铁价他们心里有数,常去铁匠铺子,都心知肚明的。就碰碰运气。万一降价了呢?
吃过包子,喝碗茶水,黎峰跟王猛提出告辞,说下午再过来。
陆杨留他们吃饭,他们也不吃。
陆杨只好说:“先别买酱,我们待会儿再试试炒酱,看哪种酱搭着合适。”
黎峰应下了,跟王猛出铺子,先去铁匠那儿转转。
王猛问他:“要去看你老丈人吗?你这夫郎娶得好,一家两个铺面,你也开了铺子,日子真是红火。”
黎峰不去看老丈人。
陈老爹才搬家没多久,铺子里肯定杂活一堆,缺这缺那,过去一趟没好事。
好不容易离得远,两家往来不便,他还能主动送上门不成?
他不去,王猛还问为什么。
黎峰说:“再把我俩留那儿拉磨你就老实了。”
王猛:“……”
他又不是陈老爹的哥婿,拉磨轮不到他吧?
但好歹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