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孟祝家的番茄已经进入了丰产期,每天能红几筐番茄。
有时候早上来,番茄皮还带一点青色,傍晚再来,就已经熟透了。
他家的番茄长得太多了,挪一挪,拿两筐出来晒完全没问题。
打定主意后,卿孟祝上网查了一下晒番茄的注意事项,最终决定采取边疆的晒法,什么也不放,只把番茄切成瓣生晒。
他家的番茄个头大,他将番茄分成两半,再把其中一半切成连起来的月牙形,但不切断。
这样晒的时候,比较好保持形状,也方便翻晒。
卿孟祝家有院子,晒番茄就在院子里晒。
他把凳子搬出来,再把竹编的搭子架在上面,而后把切好的番茄整整齐齐地摆在竹编上,等待夏日的阳光和微风将番茄的水分蒸发,让它们的滋味变得浓郁。
为了让番茄的品相和滋味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卿孟祝翻番茄翻得很勤,上午翻一次,下午再翻一次,晒完正面晒背面,晒完背面又晒正面。
番茄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慢慢收缩,散发出更加浓郁的香味。
回村里溜达的卿国致看他侍弄着番茄,调侃道:“我只见过人晒鲍鱼的时候晒得那么精心。”
卿孟祝对自家的番茄很有信心:“我这些番茄干晒好后,味道未必比鲍鱼差。”
老爷子吸了吸鼻子,赞同道:“还真是。这番茄干也晒得差不多了吧?要不我出龙虾鲍鱼,你出番茄干,我们来熬一锅番茄干海鲜汤?”
卿孟祝:“……就知道您天天上门溜达是看上了我家的番茄。”
老爷子嘿嘿笑了两声:“熬不熬?”
卿孟祝:“熬。周末熬怎么样?我叫个特别喜欢番茄的朋友上门喝汤。”
老爷子大手一挥:“只要能喝到就行,要不我再把我家的厨师也叫来?”
卿孟祝想了想:“那我多叫一个朋友,看他会不会来。”
第24章 我在考虑种秋番茄
番茄干这玩意,赵和曦没吃过。
不过听起来就很好吃,卿孟祝一叫,他立刻答应了下来:“行啊,到时候我早早上门来打下手!要不我星期五过来吧?正好在你家住一夜。”
卿孟祝想到已经给明春晰住了的客房,说道:“星期五太赶了,你好好休息,周六再来吧。”
赵和曦满口答应:“那我们星期六见。”
卿孟祝给赵和曦打完电话,给明春晰发微信说了这件事情。
明春晰:【好,周六见。】
卿孟祝:【你要是有空,周五过来也可以,被褥都洗晒过了。】
明春晰过了几秒后,给卿孟祝回:【我周五下班吃完饭过去,大概晚上八点二十到。】
卿孟祝高兴地回道:【收到,到时候再见。】
确定完自己这边的客人,卿孟祝再通知卿国致,谢绝了对方自带厨师的提议,只邀请对方周六中午过来吃饭。
老爷子没什么异议,乐呵呵地答应了。
周五那天,明春晰果然八点二十三分准时出现在了卿孟祝家门口。
卿孟祝听到声音小跑着出去开门,问道:“你不是有钥匙吗?怎么不用钥匙开门?”
明春晰:“先敲门提醒你一声,免得吓到你。”
卿孟祝:“不至于,我没这么胆小。”
明春晰将带来的果篮交给他:“最近几天怎么样?能看见水獭和狐狸吗?”
卿孟祝:“能!每天跟左右护法一样蹲在后院两侧,不仅我看得见,好几个邻居都看见了。”
明春晰:“它们把这当成领地了。”
卿孟祝点头:“我也觉得,反正它们不搞破坏就不管它们了。”
进了屋,明春晰非常熟练地将带来的小包拿进房间里,而后再出来聊天。
两人都有事情要做,略聊了几句便各自回房干活了。
卿孟祝坐到书桌前,忽然想起了他们的少年时代。
他们年少时,也经常聊几句,就各自背着书包回房写作业——尽管卿孟祝那时做的还是课内作业,明春晰却已经在看各种深奥的数学专著了。
第二天早上,卿孟祝轻手轻脚地起来,打算去摘菜。
随着吱呀一声,明春晰那边的开门声响起,他走出来,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卿孟祝:“我吵醒你了吗?”
明春晰摇头:“我平时也差不多这个时候起床。”
卿孟祝看他已经准备好了,答应下来:“那我给你拿手套。”
卿孟祝去摘菜的时候,特地带了一罐密封好的番茄干给狄彩勇——番茄可以晒成番茄干这事还是狄彩勇提醒的,晒好之后怎么也要谢谢对方。
来收菜的狄彩勇收到后十分惊喜,连连夸赞卿孟祝的行动力和悟性。
卿孟祝顺势问番茄海鲜汤的详细做法,得到了狄彩勇的倾囊相授。
跟狄彩勇交割完蔬菜,卿孟祝在回家的路上和明春晰商量去镇上吃馄饨,上次说吃鱼尾馄饨没有吃,这次正好补上,吃完早餐还可以去采购午餐要用的食材。
明春晰没意见。
两人往家走,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看到院子外面多了一辆车。
卿孟祝下意识地往车牌看去,还没看清车牌,驾驶座那边伸出了一个脑袋。
“你让我别太赶了,星期六再来。”车里的人幽幽地说道。
卿孟祝:“……”
“原来是不方便招待我啊。”那人又说。
卿孟祝:“……不是你说最近老加班,加到你头晕眼花?”
赵和曦哼了一声:“这也不是你拒绝我的理由!”
说着,赵和曦转向明春晰:“明神!”
明春晰高中的时候得了国内国际好几枚数学物理竞赛的金牌,那时候大家都喜欢叫这类学生学神,明春晰喜提明神的称号,哪怕现在,依旧有人这么叫他。
明春晰点头打招呼:“好久不见。”
赵和曦眉开眼笑:“好久不见,你们要去哪?刚刚说要去吃馄饨吗?要不开我车去?”
明春晰:“好。”
于是,明春晰和卿孟祝上车,两人去镇上吃馄饨变成了三人行。
好在镇上的馄饨铺子依旧维持着老字号的水准,吃起来又鲜又香,大家吃得都很满意。
吃完馄饨,三人去购买中午要吃的食材,并回家收拾。
十点多的时候,卿国致也来了。
卿孟祝给他们互相介绍,而后准备午饭。
除了海鲜汤外,卿孟祝还打算做番茄鱼和牛肉炒藕带,再来个蒜泥空心菜和肉末茄子。
藕带、茄子和空心菜他一早就采摘回来了,做番茄鱼的鱼却养在后山的山泉,还要另外去拿。
赵和曦惊叹:“你家池塘里的鱼那么鲜,还要养一段时间才能吃啊?”
卿孟祝:“现吃也行,养一段时间,让鱼把肚子里面的肥油和脂溶性腥味物质排空,味道会更好一点。”
赵和曦:“有用吗?”
卿孟祝点头:“等会儿你尝尝就知道了。”
午餐要用的食材比较多,大家一起动手。
老爷子看着卿孟祝拿出番茄干,忍不住将其他杂活接了下来,催促他先煮海鲜汤。
卿孟祝说道:“不急,所有菜都不需要长时间炖煮,准备好材料,等真正做菜的时候一会就做好了。”
老爷子:“也行。哎,我们今天准备的食材真好,看这食材我就饿了。”
赵和曦探头过来:“我也觉得,我们今天准备的食材真好,要是让别人看到,肯定得眼馋。”
老爷子感慨道:“好食材是难找。有好食材,菜就成功七成了。”
赵和曦:“那我们不用担心了,别的不说,孟祝种的菜是真的强。”
卿孟祝和明春晰相对着清理小鱼的内脏,两人脸上的表情如出一辙的淡定。
好像赵和曦和老爷子处于一个世界,他俩处于另一个世界似的。
很快,所有食材都整理好了,放在一个个盘子里。
卿孟祝让其他人去歇会:“剩下的我自己来就行。”
明春晰:“真不用我打下手?”
卿孟祝:“有人看着我,我会不习惯。而且厨房不够大,人多会妨碍我发挥。”
其他人听他这么说,只好出去。
等人出去后,卿孟祝开始煮海鲜汤。
他开大火烧热铁锅,再倒入凉油,放入虾头,开小火慢煎。
煎出虾油后,他加入蒜片、番茄干、鲜番茄丁炒香,再加黄油块和洋葱块,翻炒至洋葱变得半透明,然后加青口贝,倒入干白葡萄酒炖煮。
等酒汁收得差不多了,他倒入蛤蜊、鲜虾和开水,转移到炖锅中,小火熬煮。
空出大铁锅后,卿孟祝开始做番茄鱼。
他先将处理好的杂鱼下油锅煎,煎到两面金黄后,放番茄丁、番茄干和青椒同煎,再放入豆瓣酱和酱油焖煮,等汤汁收粘稠,他撒了一把自家田里产出的青蒜叶。
剩下的肉末茄子、牛肉炒藕带和蒜泥空心菜都是快手菜,卿孟祝几分钟就做好了。
等菜盛在雪白干爽的盘子里,卿孟祝转头想让人将菜端出去,就看见老爷子和赵和曦一左一右地站在门口,脖子伸得比每天盯着榛鸡的狐狸和水獭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