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球农场TOP1_分节阅读_第260节
小说作者:月寂烟雨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94 KB   上传时间:2025-02-07 00:18:44

  “我就说你们这蚯蚓怎么格外不一样?原来真的是新品种。”

  “大小也合适,看起来特别适合用来钓鱼。”

  “孟祝,等会回去的时候我能去你家挖一点蚯蚓不?”

  “我也想要,我不多挖,我就养一点用来钓鱼。”

  卿孟祝答应:“行啊,等回去的时候,我就给你们挖。其实你们不去我家果园挖也行,我们网店有专门的商品蚯蚓。”

  别说跟卿孟祝不太熟的人,连米垚都不知道他家还有商品蚯蚓:“大家买了蚯蚓,都是用来钓鱼的吗?”

  卿孟祝:“做什么的都有,钓鱼的、做实验的、调节土壤生态的、还有用来堆肥的,用来做什么纯看个人。”

  米垚:“那等会儿我去看看。”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表示要去他家的网店看看。

  可能因为用了蚯蚓,也可能今天有新人,带来了好运。

  等中午的时候,大家普遍钓到了七八条鱼。

  下午还没那么快回去,中午大家就在船上吃。

  刚好有钓到的新鲜鱼,大家就在船上现杀现煮。

  清蒸的、红烧的、酱油水的,卿孟祝吃过的鱼也算多,然而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多原生态的鱼。

  新鲜的野生海鱼极为鲜甜滑嫩,用筷子一挑,雪白的鱼肉就融化在舌尖上,带来极致的味觉体验。

  好吃又好玩,卿孟祝吃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肉眼可见地开心。

  卿孟祝跟明春晰坐在一边吃饭,小声说道:“我下次还要来。”

  明春晰:“下次我们可以租一条船,两人单独出来。”

  卿孟祝:“挑个天气没那么热的好日子,我们出来看海吹风钓鱼,要是烦了,就让船在在海上飘会。”

  明春晰:“我备注下来,下次来琼蔚市的时候可以试试。”

  今天出来海钓主要是休闲式海钓,吃完饭他们还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继续钓鱼。

  卿孟祝跟明春晰都是新手,运气很不错,钓到的鱼也很多。

  不过最多的是米垚他们中间的一个钓鱼佬,精湛的技术配上十分有活力的蚯蚓,从下午开始就一直上鱼,最后带来的鱼护都装不下了,还得现借了一个。

  等回去的时候,卿孟祝跟明春晰要跟大家AA船费,那个钓鱼大佬说什么也不要他们的钱,还说下次他们来琼蔚的时候,欢迎他们一起出去钓鱼。

  卿孟祝拗不过对方,只好答应了。

  今天收获那么多,卿孟祝跟明春晰也没什么卖鱼的想法,而是将所有的鱼带回果园,跟大家一起煮了吃了。

  早上的鸡枞也还在,用鸡汤蒸了,晚上大家一起吃。

  今天的晚饭实在称得上山珍海味,卿孟祝这种低调的人都忍不住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

  赵和曦在刷到他们朋友圈的第一时间发出了土拨鼠的尖叫。

  赵和曦直接打电话给卿孟祝:“你们今天出去钓鱼了,还钓到了这么多的鱼?!”

  卿孟祝:“是啊,果园里的蚯蚓比较给力,钓鱼的效果比较好。”

  赵和曦要哭晕在厕所了:“这种好事,你们怎么没叫上我?”

  卿孟祝:“你这不是不在嘛,下次一定叫你。”

  赵和曦顿了一下:“我开录音了,你把这句话再说一遍,我要录下来。”

  卿孟祝:“……行吧。”

  卿孟祝又重复了一遍,而后说道:“我们后天就回去了,你有没有要带的东西?”

  赵和曦:“给我带半桶蚯蚓回来?”

  卿孟祝:“这里的蚯蚓不就从藤城带的吗?还要再带回去啊?”

  赵和曦:“说不定分开来长,两边的蚯蚓已经不一样了呢?我在藤城用蚯蚓钓鱼,效果就没这么好。”

  卿孟祝吐槽:“你怀疑蚯蚓都不怀疑你的技术?”

  赵和曦:“我钓鱼的技术有什么好怀疑的?再说,不是你说的吗?我们要科学严谨,要排除干扰项。”

  卿孟祝被他念得头疼:“知道了,回去的时候给你带。”

第240章 隔壁市有个打八折的油葵农场

  海钓完后,卿孟祝带着对海钓的美好回忆,拉着明春晰回了藤城。

  到了六月中,藤城越来越热,雨水也增多。

  卿孟祝带着人管理农田,雨水倒没对他们农田造成什么影响。

  他发现,可能是这两年的水土保持得好,现在下完雨,村里的河流还是会涨水,却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浑浊了。

  也不会一下雨,河水就裹着各种破衣服、塑料袋、农药瓶子等冲下来。

  村里切切实实地变好了。

  卿孟祝欣慰地想。

  这天,下过雨之后,卿孟祝先穿着雨鞋,骑着摩托车上山看牛群和榛鸡群的情况。

  牛棚和榛鸡棚都很大,小动物们也机灵,下雨了知道及时躲进屋里躲雨。

  卿孟祝看了一下,没发现什么问题。

  都是下雨,夏季下雨比其他季节好的一点就是下完雨之后也不冷,小动物们很少会因为寒冷而感冒。

  巡视完山上,确定榛鸡和牛都没问题,卿孟祝顺便上山顶看了一下他们的“极品-”母竹,看过之后还摘了一些泡茶用的竹叶。

  母竹跟之前的差不多,最近的品质没再提升,可能到了极限了。

  卿孟祝看了一下,周边的篱笆和监控都没什么问题,他就下山了。

  雨后的天气比较凉爽,大家在抓紧时间干活,排水的、培土的、除草的,一组组人分得很清楚,都按工作计划劳作着。

  卿孟祝看公司的田没什么问题,就去他家的田里。

  现在番茄和辣椒都结果了,水稻也正分蘖,一切都欣欣向荣。

  他转了一圈,掘开田埂,把田里多余的水排出来。

  其他田里都没什么问题,稻田里的水往外排的时候,他看到了小鱼银白的肚皮和黑压压的脊背。

  今年为了方便管理,他们已经不在稻田里养东西了,没想到稻田里居然还有这么多小鱼小虾。

  卿孟祝看了一会儿,有点眼馋,干脆去公司那边借了个畚箕过来,放在排水口。

  畚箕是竹编的,缝隙比较多,水流能顺利地从畚箕的缝隙中流出去,小鱼小虾却会留下来。

  卿孟祝只用畚箕拦了一会,就拦截到了一捧小杂鱼和小虾米。

  工作完了,正在休息的员工们抽着烟过来看。

  “哎,这小鱼小虾真多,都赶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了。”

  “还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正读小学,那时候穷,也没什么吃的,我老在中午鱼虾热得翻肚皮的时候过来捉鱼,往锅里一贴,加点剁椒,就是一顿。”

  “你别说,我当时也差不多,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就跟朋友出来捉鱼虾吃,吃不完的还拿去集市上卖,卖完刚好买几根冰棍。“

  卿孟祝去池塘摘了张莲叶过来,把小鱼小虾转移到莲叶上,顺便把那些还能长大的小鱼扔回沟渠里:“那时候的鱼这么多吗??”

  “多,河里、沟渠里、泥土里,要不是后来用农药化肥用得太厉害,估计鱼虾能一直这么多。”

  “鱼虾这东西最好养活了,生得也快,一条鱼就能生几千几万条。”

  卿孟祝看大家感兴趣,让大家也去摘莲叶过来,给他们分小杂鱼。

  这些小杂鱼的个头比较小,要是正儿八经地吃,天天吃肯定受不了,偶尔吃一顿新鲜的,就感觉很不错了。

  卿孟祝打算等会儿带回去,去掉脑袋和内脏,用热油炸了,然后加青蒜、辣椒,炒一盘出来当下饭菜。

  卿孟祝拿畚箕接了一会小鱼小虾,就让大家自己接去了。

  时间有点晚,他得准备回去做午饭。

  卿孟祝慢悠悠地回到家的时候,刚好看赵和曦走过来,手里还提着一个袋子。

  赵和曦先开口:“刚刚看微信群,你们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还抓到了好多小鱼小虾?”

  卿孟祝:“下雨后涨水,我干脆拿畚箕接了一些,你又从哪里过来?”

  赵和曦:“就泾南镇,我们之前不是在那里买桑树吗?后来我们的桑葚出名了,好多人也种桑葚。”

  赵和曦跟在卿孟祝后面,继续说道:“桑树多,桑叶也多,有一些人就将养蚕这活捡起来了。这个是今年的春蚕产的蚕丝,织成绸布,做成了衣服。我按你们的尺码拿了两套过来,等会你们看看。”

  卿孟祝走到厨房放下鱼,洗干净手走出来:“你给我们带绸衣,公司想涉及这方面的业务?”

  赵和曦:“还没那么快,你们要是觉得行,我就安排人调研,看能不能再做一个子网站出来,专门卖优选的农产品,挣点钱的同时也带动一下乡镇的发展。”

  卿孟祝:“我看看。”

  卿孟祝仔细看了一下,绸衣的质量很好,轻薄透气又细密,在市面上绝对算得上是优质品。

  这样的质量,确实可以考虑合作。

  卿孟祝说道:“那就做罢,到时候记得做一下品牌隔离,跟我们的主品牌不要联系得太紧密。”

  赵和曦:“我知道。”

  卿孟祝好几天没见赵和曦了,看他过来了,便留他在家里吃饭。

  今天的小杂鱼有“良品+”的品质,对于野生鱼来说还不错,应该会比较好吃。

  正好吃完饭,他们还能泡个竹叶茶,一起喝个茶。

  吃完饭,大家惬意地坐在屋檐下喝茶的时候,赵和曦忍不住感叹了一声:“舒坦!可惜了,明天我又要出差。”

  卿孟祝回忆了一下工作计划:“明天去叶尔钦格勒看番茄和辣椒?”

  赵和曦:“对,现在番茄和辣椒成熟得越来越多了,我要联系工厂做番茄酱。”

  卿孟祝点头:“你先去,等过两天我也去,我去看看水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2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0/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球农场TOP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