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者家属一直跟赵想道谢。
“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谢。”
“赵老师赶紧去吃早餐吧!不然过了早餐时间就没得吃了。”
作为学生,李军医关心地说道,别看他年纪比赵想大,可这声老师他叫得心甘情愿。
“好。”
赵想朝他们点了点头,这才背着药箱离开。
“真是不好意思,因为我弟连累赵军医到现在还没有吃早餐。”
伤者的家属一脸歉意地说道。
“行了,病人还要上药,你们就在外面等吧!”
李军医和护士把伤者重新送进手术室,开始给伤者清理伤口,打针缝合上药包扎。
当然赵想的针拔下来后放进了消毒的盒子里,回头再还给他。
赵想到了食堂,大家吃饭已经到了尾声,他这个时候来也没什么东西吃了。
“赵军医。”
打饭的窗口工作人员,一看到赵想立即喊道。
“你好,请问还有什么吃的吗?”
看着空了的盘子,赵想叹气还是来晚了。
“有,我们已经给你留好了。”
工作人员立即端来了一份早餐,是赵想平时爱吃的早餐。
“谢谢。”
赵想看着餐盘上的包子豆浆和一根煮玉米,高兴地向工作人员道谢。
“赵军医,赶紧吃吧,快到上班时间了。”
工作人员提醒他。
“好。”
赵想没有拖延,端着餐盘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吃。
他在吃早餐的时候,基地首长也进来了。
“赵想。”
首长看到赵想再在才吃早餐,猜测又是被人叫去医院给病人看病了。
这样的事在赵想身上经常发生,整个基地都知道了。
因此赵想还有一项特权,就是他遇上紧急情况,早餐可以晚点吃,食堂还可以给他单独开小灶。
“首长。”
赵想站起来敬礼。
“坐下,坐下。”
首长回了一个礼后,把人按着坐下。
“谢谢首长。”
赵想没和首长客气,坐下就拿起包子继续吃。
“最近工作累吗?”
首长看着赵想,这孩子自从来他们这里后,就一直是从年头忙到年尾,连过年都没清静过,因为过年也不影响有人受伤和生病。
“还好,还能坚持。”
赵想咽下嘴里的包子后回答。
“要是累了跟我说,给你放个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首长也是不忍心,这几年赵想都没休息,要知道连普通士兵还有节假日呢,而赵想却没有。
不是医院和部队不给他放假,而是医院离不开赵想。
他们这个部队医院才建起来没几年,治疗普通外伤和小病小痛还行,可是一旦遇上大病重症就没辙了。
好的军医哪里都抢着要,他们这里太偏,医术好的军医根本轮不到他们医院。
赵想一开始来时,大家还怀疑他的医术,因为赵想的年纪实在太轻了,他今年才二十三岁,刚来的时候年纪更小,不怪大家怀疑。
然而赵想就用自己的实力打了大家的脸,让他们知道年纪轻不代表医术就不行。
赵想的医术胜过了医院所有的医生,这位真算得上是全能军医了。
因为除了是中医外,他还会一些基础外科手术。
于是赵想刚来的第一年,所有科室都拉他去救急。还是赵想看着不像话,开始给军医们培训,教导他们医术才慢慢改善这种情况。
好多军医并不是专业出身,而是进入部队后才开始学习。
战场上他们治疗伤势这一套确实可以起很好的效果,毕竟比起其他来,先把战士们的生命保住更重要。
可是非战时,他们这一套用起来就有些不好,病人意见大得很。
所以赵想的培训班就是在这个时候开起来的,解了部队医院的燃眉之急。毕竟他们治疗战士的那一套用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可不是战士会骂人的。
“首长,没关系,医院需要我。”
赵想笑着摇头,他这几年在医院学到了很多。
因为很多科室都让他去帮忙,赵想的医术进步很大。
他自己学了正骨,已经是一名很不错的正骨师了。
连张百草打电话时听他说了,都夸了徒弟做得好。
中医除了治病,也包括了正骨。正骨师只是中医的分支之一,所以赵想学习正骨也还是中医。
除此之外,他现在一般的小手术都难不倒了。
毕竟这几年他时不时上手术台做个小手术啥的,要不是他无心外科,赵想觉得自己在外科上的天赋也不差。
翟新和诸葛军医听说后,还给他寄了一大堆有关外科的资料。
赵想没有藏私,复印后给医院的军医们看。
有了这些资料,在外科军医们的进步很明显,现在一些大一点的手术也可以做了。
军医院的费用比一般的医院要便宜,因此周围的百姓也愿意来他们这里看病。
可有时候的病不是军医想治就能治的,治不好只能转去更好的医院。
不过赵想来后,除了需要动大手术的病,一般小手术和不需要动手术的病他们部队医院都能治了。
“行吧,你要是觉得扛不住了就来找我。”
首长站起来拍了拍赵想的肩膀,想着回头跟炊事班的人说一下,给赵想的伙食开好一点。既然不能放假,在吃食上就不能再吝啬了,相信其他人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毕竟赵想的辛苦和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
有了首长的吩咐,中午赵想的饭菜就和大家不太一样了,肉多了一点,还多了一碗汤。
“我的饭菜为什么和大家不一样?”
赵想并不想搞特殊,于是问道。
“赵军医,你的饭菜是上面特意吩咐的。说是你这几年辛苦了,整个人都瘦成皮包骨了,于是上面决定给你补一补身体。”
炊事班的小战士叭叭地把真相说出来,本来还有人看到赵想的饭菜不一样,心里还有些不舒服的人,在听了小战士的话后,打量了赵想一番,然后就认同地点了点头。
“是啊赵军医,你得好好补补身体了,千万别把自己累垮了,医院现在都靠你撑着呢。”
第110章
大家对赵想的印象很好, 这几年他的辛苦大家也确实看在了眼里。
现在人家瘦得只有皮包骨了,再小心眼的人也不好意思在背后骂赵想吃独食。
全年无休,好不容易周末休息一天, 也要去乡下给百姓免费看病,这样的军医谁忍心说他不好呢?
而且他们部队和当地百姓的关系, 也是靠着赵想才缓和的。
毕竟当地比较排外, 他们部队刚迁来时,又有些语言不通,交流也成问题。
蜀省话确实比好多地方的方言容易懂,可不代表蜀省话就和普通话一样了。
当地百姓根本不会普通话, 有些话用蜀省话说出来, 和普通话根本不是一个意思, 很容易就被人误会。
因此一开始双方交流还有点摩擦, 不过受委屈的都是战士。因为部队不管是不是战士的错,只要和老百姓关联在一起,那道歉挨骂的一定是战士。
上面不知道是战士受委屈了吗?知道的,可是他们也没办法。
直到赵想来了后遇上百姓找上门,对无理的要求直接用蜀省话把当地人训了一顿。
别说,挨训的当地百姓不仅没有生气,离开时还高高兴兴的, 甚至还跟受委屈的战士们道歉了。
从那以后, 部队和当地百姓的关系渐渐融洽,大家也更信任部队, 有什么事都找部队解决。
至于之前镇上那些混混,部队也是不好参与, 上面和镇上的官员打过招呼,可架不住对方上面也有人, 当面一个劲地承诺会解决本地治安问题,转身就不把部队的话当回事。
也是赵想上头有更大的官,不然这事还真不好解决,毕竟他们国家军政是分开的,部队也管不到当地治安去。
最近本地的老百姓每天都乐呵呵的,打架争吵的事都少了。早上送来的伤患,也是因为和其他村子争水浇田双方才会打架,最后他被人用锄头伤了大腿动脉。
要不是家人送医及时,这人就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了。
也因为早上首长遇到晚到吃早餐的赵想,才会吩咐炊事班给赵想煮弄点好饭好菜。
其实赵想的饭菜,并不比其他人好多少,只是菜里多了几片肉而已,还有一碗骨头汤,顶多再加一个煎蛋,然后就没有了。
而在这个时代,这样的饭菜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毕竟国家还没有实现肉菜自由。
“不用,我和大家吃一样的就行了。”
不是他不接受首长的好意,而是不想搞特殊化,大家能吃他也能吃。就算比不了家里的饭菜,可是和他刚穿越时相比,已经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