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
张玉兰拍了拍赵想的肩膀。
家里两个孩子由保姆在后院看着,所以她才有闲情来外院和母亲一起招待客人。
赵想在张玉兰走后,端着茶杯坐在一边,想着应该没有会不识趣来给自己敬酒吧?
开席后,赵想以茶代酒敬了各位长辈一杯。
“晚辈不饮酒,只能以茶代酒了,还请各位长辈原谅。”
赵想恭敬行礼,然后把杯中的茶饮尽。
“没事,我们都能理解,不喝酒是对的。”
都是中医,大家都知道作为医生,特别是一名擅长针灸的中医师,不饮酒也是为了更好地精进医术。
于是各位长辈纷纷饮下了手中的酒,同意赵想以茶代酒。
然而长辈们没说什么,被那些长辈带来的晚辈当中,就有人不服气了。
“以茶代酒算什么?有本事喝真酒啊!不给面子就不给面子吧,还找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借口,丢人。”
当时大家刚喝完赵想敬的酒,一时间没人说话,于是他的声音就显得格外的大,所有人都听到了。
“从容,你说什么?”
作为对方的父亲,从楼狠狠瞪了一眼儿子。今天是中医们的聚会,儿子并不是中医,但是他今天带着儿子过来,也是想让他多认识一点人脉,以后有事也能找人帮忙。
结果倒好,他这儿子今天是来给他添堵的,直接和张百草的大弟子对上了。
“爹,我说的又没错。这酒有什么不能喝的,酒可是好东西。”
从容一副不服气的模样,他不是医生,不明白酒喝多了对医生是有影响的,便觉得赵想是在找借口。
“蠢货,什么都不知道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坐下。”
从楼对着儿子大骂。
“从兄,你不学医所以不知道,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和针灸师,是不能喝酒的。”
他身边的年轻人拉了拉从容,同时跟他解释道。
“为什么?”
从容傻傻地问道。
他不问还好,一问他父亲直接掩面。
好歹也是医生的儿子,这些基本常识他应该了解的。从楼以前在教导儿子时,这些事都跟他说过。
可看看他现在的反应,显然自己以前教的从容都没认真听。但凡他认真学,也不会在今天闹出洋相来。
“酒精会麻痹神经,经常喝酒的医生拿刀或是针时,手会发抖。”
赵想不会跟个傻子计较,而且他的父亲从楼也指点过自己,因此他才好心给对方解释。
“这、这样啊……”
从容现在是恨不得有条缝出现,让他好钻进去。
“是的,所以为了对病人负责,我不饮酒。抱歉啊从兄,不能陪你喝酒。”
赵想微微一笑。
“对、对不起,我错了。”
本来也没什么深仇大恨,从容一开始只是看不惯大家对赵想的推崇,一说起他父亲就恨不得换个人当儿子。
作为儿子他当然不服气,不明白自己比赵想差哪里了?让父亲一提起赵想就笑。反而在面对自己这个儿子时,不是骂就是拉着个死人脸。
因此当赵想以茶代酒敬大家时,他才想给对方找点事。
现在知道真相,顿时就愧疚起来,毕竟他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拒绝认错的人。
“没关系的,从兄。”
赵想大度地原谅了他。
这一行为又得到了长辈们的赞赏,夸奖的话跟不要钱一样地说出来,张百草觉得自己未来一年的笑容都透支出去了。
“他好厉害啊!”
一位年轻人看着赵想在众位长辈之间游刃有余的样子,一脸佩服。
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和赵想一样,让长辈们提到都带着赞赏呢?
“他的医术才是真正的厉害,还没有二十岁呢!”一位和父亲学习医术的年轻人说道。
如果说赵想受长辈们喜欢是靠个人魅力的话,那么他的医术绝对给赵想加了不少分。
“我父亲总说我要是有他一半就好了,自己就算死了也对得起祖宗了。”
同是晚辈,一个在长辈中间如鱼得水,一个却恨不得躲他们远远的。
两种反应,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人生,后一个对前一个又是羡慕又是害怕的。
“技不如人怪谁呢?”
晚辈们垂头丧气,也没了说话的兴致。
“各位兄弟怎么了?是菜不好吃吗?”
赵想和长辈们敬完酒,端着茶杯走过来,就看到大家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阿想哥,我们想知道你是怎么应付长辈的,不像我们每次和长辈在一起,就害怕到不行。特别是他们老想考验我们,动不动就问一些深奥的问题,我们都回答不上来。”
一位看上去比赵想还要小一点的少年抓着赵想的袖子问道。
“应付?大家和长辈相处都是应付吗?”
赵想听了他的问题,诧异地看着他。
“对啊,就是如何应付长辈们。我最怕和我爹待在一起了,他老是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
少年没察觉到话里的惊讶,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
“有没有可能,不是长辈们的问题,而是你们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呢?”
赵想放下茶杯,一脸认真地看着大家。
“什么意思?怎么成我们的错了。”
大家迷茫看向赵想,不懂他话里的意思,甚至还有一些不高兴。
“我在与长辈相处时,从来都不是应付。而且学习医术更不应该马虎,我相信各位叔叔伯伯在问大家问题时是有分寸的。问出来的问题,肯定是他们平时教过你们的。你们回答不上来,是大家没有认真学习吧?”
赵想的话让一群年轻人纷纷低下了头。
在赵想没说清楚前,他们从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只会认为是长辈在故意找他们麻烦,老是问一些他们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可是他们却没有想过,这些问题都是他们学过的,回答不上来本身就不应该。
“可是,我们也想玩啊!一天天在家里背书,可辛苦了。”小少年不服,他不想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家里。
“如果你们真的不喜欢医术,好好和叔叔伯伯们商量,我相信他们能理解。但是你们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只会让长辈们更加生气。你们的态度很重要,起码在劝说长辈时要拿出自己的诚意吧?吊儿郎当的态度,长辈们当然会生气了。”
赵想用最真诚的语气劝说大家,不学医不是什么天理不容的事。可是你们不学医,总要有一个让长辈们放心的出路啊?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学,又不愿意学医,以后难不成要啃老吗?
“真的可以吗?我一直不喜欢医术,我更喜欢植物,可是我爹非说家传医术不能丢,强制让我学医。”小少年听到赵想的话,像是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直接问道。
“你好好跟叔叔伯伯说说,只要坚定你的决心,我相信叔伯们并不是不讲理的人。”
赵想的话既是在劝少年,也是在劝另一桌的长辈们。
早在赵想和年轻一辈对话时,长辈们就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和筷子,认真聆听起来。
“好,我回去就跟我父亲好好谈谈,我真的不喜欢医术。我学得好痛苦,一点也不想再学下去。”
小少年终于明白赵想的意思,决定与父亲好好说说自己未来的发展。
“不用了,我听到了。你以后不想学医就不学吧,我不会再强求你学了。”
少年的父亲在长辈桌高声说道。
“谢谢父亲,以后我会好好学习的。”
少年高兴地向他道谢,脸上露出了学医生最开心的笑容。
看着儿子灿烂的笑容,他的父亲像是明白了什么。
罢了,儿子不愿意学习医术,他还是和张百草一样找几个徒弟教导吧!他们家传的医术,不一定非要儿子继承。
看张百草,他地位和实力都比自己高,他都能下定决心收徒,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老一辈们慢慢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不再执着于家族血脉传承,而是开始广收门徒。
因为跟师父学习,包吃包住,虽然没什么钱,但是家中就可以少养一个孩子了,还是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中医药堂当学徒。
学习中医的人多了起来,老一辈在里面发现了不少好苗子。
一个个都忘记了之前找不到传人的窘态,现在每天都是换着花样炫徒弟。
当然,这里面就属张百草最成功,他的徒弟目前还没谁家徒弟能比得上,是下一辈中的领军人物,人生赢家不过如此了。
初三,赵想回首都医院值班。
“赵医生,快去急诊室帮忙。”
一名护士冲进来,抓起赵想就跑。
“怎么了?别拉我啊,你等我拿点工具啊!周姐,快快快……”
赵想听到他的话,向周护士招了招手。
“把针盒给我。”
“赵医生,给。”
周护士抱着针盒追上去,终于把针盒送到了赵想手中。
“赵医生,快跑,要来不及了。”
那位护士根本没听赵想的话,一直拉着他跑。
“好好好,你松开我吧,我自己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