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剑仙裴牧云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步帘衣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57 KB   上传时间:2025-01-21 11:32:16

  隔着水镜的闻人去病震惊到失手掉了笔都没发觉!

  就连裴牧云都在反应过来的刹那露出惊容。

  那幻景之中,俨然是一座巨大的地宫之城!

  上有日月星辰,并非明珠伪造,而是真星缓移轮转;下有江河湖海,并非水银注就,而是真水川流不息。

  百山千宫万般奇珍,是比凡间皇城尤胜;千灯万烛不灭之火,是以鲛人鱼膏幽燃。

  漫数数千年的传说记载,符合眼前奇景的地方只有一处!难道这里竟是……?!

  而幻景中,龙族男女环视四周,竟都露出怀念之色。

  龙族男子轻叹:“人世无常,我还记得他不听群臣劝阻非要出海的模样。”

  龙族女子闻言想到什么,浅笑起来:“他素来倔犟胆大,言行不同寻常,听庸人劝也就不是他了。”

  说到这,龙族女子语气一硬:“不然,他何能以凡人帝王之身获得众多灵兽敬重?这地宫就是明证。可惜那时女娲大神还不曾想出凡人修真的办法,若他还在,世间或许不会变成这般模样。”

  龙族男子安抚道:“夫人说得对,不过你也知道,女娲大神给过他长生成仙的机会,他并不想要。或许世间再不会有像他这样的人,无论贫贱。光是他把陵寝修成仙人墓这一点,后世帝王有谁能做到?”

  说着,龙族男子环视堪称人间不二奇景的地下城,众修追随他的视线,看到许多像是纪念碑的巨石刻碑,有修士仔细分辨上面的刻字,不一会儿就惊得面色发青,失声道:“这、这是墓碑!原来如此,仙人墓,仙人墓!谁能想到这些上古大神都葬在秦始皇陵!”

  众修哗然!

  幻景中,龙族男子的视线一一扫过墓碑,感怀道:“这么多远古上神愿将肉身与他同葬,这么多神兽灵兽愿赠予他族中珍宝,素来不愿与凡人交道的鲛人族都肯将鲛人鱼膏送他,都是因为这座地宫不仅是他的陵寝,更是他为后世百姓生灵建造的地下必难城。

  “有着远古上神肉身与众灵珍宝的守护,这座仙人墓就是华夏的最后一条生路,一旦后世发生灭顶大灾,地宫之门就将开启,华夏土地上的百姓生灵都能躲进地宫,在此避难休养,保留希望之火。若论帝王,他真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龙族女子扬眉哂道:“如今这些所谓众神又哪里比得过他?他哪能想到,后来众神都不愿葬入仙人墓,一个个千方百计把肉身留在凡间,交给他们的徒子徒孙大修祠牌祭庙,才好绵延香火,专门保佑他们的徒子徒孙、族亲姻庇!

  “已经许久没有新神肉身入镇地宫,若日后真有大灾临头,仙人墓的保护能有多久还真不好说。何况,那些众神的徒子徒孙这些年都没少胡编乱造,等女娲大神和我们一走,必是更要大做文章!说不定过个几年,政小哥都要被那些炼丹的写成求仙问丹之辈。”

  龙族夫妻这番对话,真把众修一个个听得震撼到两眼发直!

  若二龙所言为真,那么数千年来人们奉为圭臬甚至载入史册的传说流言竟都是谣言!不少修士整个神魂都惊得不安宁,再听龙族女子把那位称呼为政小哥,整个神魂都感觉麻了,一时都不知该怎么羡慕。

  龙族男子细思一番:“这不是你我能左右。其实,就算他还在,到如今这个局面,他也未必能允许真正的改变,正如女娲大神所言,凡间盘根错节的困局已是积土成山,连她也想不出解决之法。”

  龙族女子浅笑着回:“我早说了,不破不立,把网烧了,把山铲平。虽治标不治本,到底换了个人间。”

  “真想换个人间,恐怕要从抟土造人开始重新来过,”龙族男子温和地摇了摇头,“先不说女娲大神不舍得,我们龙族因华夏而生,亲眼见证这片土地步步繁衍走到今日,如许辉煌华章付之一炬,又如何忍心?”

  众修听得一阵阵发冷汗。

  这对龙族夫妻神仙容貌,笑起来如沐春风,笑谈中片刻的翻云覆雨却让人后怕心惊!

  他们总算明白春风剑侠那出了名的如沐春风是从哪来的了,原来是随了爹娘!

  却见龙族女子指尖术法华光一显,怀中就多了一颗雪白的蛋,那蛋蛋身椭圆,个头不小,约够装下一个凡婴。

  她左手将蛋揽在怀中,转身向龙族男子,右手牵握起他的手,神色认真地问:“霜哥,你若不舍得,我们立时回去,就当不曾来过。”

  “我怎会舍得?你不也不舍得。”

  龙族男子回握她手,轻抚蛋身,温声染悲。

  “然而,你我都觉凡人难以解决困局,女娲大神与龙族的离开只会让凡间沦为权贵魍魉操纵的棋局,我们龙族是因华夏而生,就绝不能弃华夏于不顾。我们,理应为百姓留下一条龙。”

  龙族女子颔首低眉,望着怀中龙蛋,像是在对未出壳的孩子低语,又像是在自我说服:“龙族不得不随女娲大神离开,只有将未孵化的它留在这里才能掩过众神耳目,避免牵累女娲大神。这是我的决定,也是你的决定,你我素来同思同道,默契同路无需多言……

  “我知道你赞同我,霜哥,我问的是,你此时后不后悔?我们将它弃留在这仙人墓中,除天地灵气之外无人照料,灵气要滋养它数千年才能破壳,那时凡间不知已如何沧海桑田,它孤龙出世命运难料……”

  龙族男子打断她,温言悲道:“龙妹,你再说下去,我可就真要后悔啦。”

  他见龙族女子面露自责,立时又道:“你我将它留在墓中,是遗弃亲子,往后年月如何自责都不为过。但若数千年后,百姓依旧被如今这些大山牢牢压在山下受苦受厄,整个龙族要如何自处?

  “龙祖因华夏而诞,龙族从此受华夏百姓信奉,肩负保佑百姓生灵、镇守九州四海之重责,代代传承,从未有失。

  “这孩子生而为龙,就是为华夏而生。

  “若只有偷留下它,才能确保仍有龙族坚守华夏土地、肩负护民重责,那这就是它的天命。”

  “龙妹,你知道我,我也知道你,我们决计无法什么都不做就离开,你我狠心已定,就莫再多言,只愿这孩子平安顺遂……”龙族男子说到最后声已微沙,龙族女子紧握住他的手,不让他再说下去。

  二龙对视,再无多言,其情脉脉,大爱含悲。

  众修大受震撼,二龙话语中透露的坚定信念令人汗颜,更叫人心惊的是,他们从不知晓龙族竟真对华夏百姓抱有如此赤忱的守护之心,在众修认知里,龙只是传说中的神兽,是被人雕刻在桌椅门梁上的纹样。

  他们万万想不到,解春风竟是他的父母为华夏百姓才遗留在九州的孤龙,如此大义,怎不叫人惭愧?

  幻景中,龙族女子施展术法将龙蛋封入巨石,又将巨石安置在地下城的湖泊中央,做完这一切后,龙族夫妻并未停留,原路返回,封印了暗门就联袂而去。

  眼见龙族夫妻远去,白龙无意识发出留恋的低声呜咽,向幻景方向伸挠龙爪,似想挽留。

  众修对龙族的好感本就如春雨入江般暴涨,见此情景都是心底一酸,唏嘘不已,再想到龙族夫妻当时的担忧可以说是全部成真,越细思数千年来不变的压迫现状,越觉得这对龙族夫妻可敬可信。

  裴牧云自然更是心疼,可他内心也逐渐生出一丝隐忧。

  师兄至今没有任何恢复记忆的征兆,仿佛将解春风的身份忘到了脑后。

  而且,虽然裴牧云与众修一样被龙族感动,但与此同时,他注意到了龙族天性中的霸气。

  说霸气并不准确,或许是因为龙族生来就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强大,以此为基石,龙族具有一种独特的责权兼具的舍我其谁的气势。

  就如龙族夫妻笑谈中体现出的,他们既有毫不畏惧承担重责的英勇,也有毫不避讳推翻重来的杀伐,前者当然是好事,后者就……

  不待裴牧云细思,幻景已改。

  众神随女娲大神一夜之间离去,人们迟疑试探,最终确定,众神是真的全都离开了。

  一些改变开始发生。

  可惜,正如二龙所料,幻景中展现的改变并不是好的发展。

  最先受到影响,最先“被改变”的,正是龙族。

  “真龙”出现了。

第99章 说故事的人

  仔细观看幻景呈现出的数千年前的演变,祝知音越发沉重,再也无法保持着看热闹的心态,他与梁不准交换眼神,梁不准也目露深思。

  他们知道上古时期人们对龙十分崇拜,但他们从未想过为什么,也一直把龙当作一种很少被人看见的神秘神兽,因为自小所接触的对龙族的刻画皆是如此,人们很难见到龙、即使真见到龙也会害怕,这些观念是所有人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成语乃至俗语中告诫的真理。

  例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叶公好龙等等等等,都不厌其烦地再三告诫人们龙是可怕的、应当畏惧的,龙的存在是不可见的、飘渺无形的、更具象征而非具体的。

  然而,幻景中展现出的上古时期,龙族不仅时常现身人前,在农忙时节调节风雨,为保护百姓暴打凶兽,甚至出现在外族来犯的战争中,更没有被民众畏惧。

  事实上,从幻景看来,上古百姓对龙族常识知之甚详,比如,龙在海里出生则一出生就为龙身,成年才化人,在陆上出生则一出生为人身,成年才化龙,幻景中的百姓们不仅热衷八卦每一条龙的出生地,还普遍认为在陆上出生的龙更好说话,有小部分人认为在海里出生的龙更漂亮,但这一点反驳者众多。

  再比如,龙在成年觉醒时会引发异象、接收先辈记忆传承,所以每当有龙成年时都会引发大量百姓围观,不止是当地百姓,在某条龙快成年时,常常有大量外地百姓和痴迷历史的文人涌入当地,成为一种名为“追龙”的迁移现象。

  这些曾经全民皆知的常识,众修几乎从未听闻,全然不知,不少法士回想起来,算计了阁主师兄的儒门之主姬肃卿曾在不周山下提及过,事实上,在场没露出惊诧神色的只有两个出生极为权贵的世家子弟。

  放下失落在历史中被顶级权贵垄断的知识不谈,光是那时普通百姓竟能自由来往于各地,就已经惊掉了在场众修的下巴——如今,自由往来各地可是部分达官贵人和特殊身份者的特权,除了受朝廷尊认的少数高修外,修士实际上也是不被允许擅自出入各城的,只是一般没人敢管而已。

  众修都陷入了沉思,而他们眼前的幻景中,龙族与众神随女娲走后,一个“改写历史的故事”被逐渐确立为“真理”。

  不难看出,秦亡之后,不少后代君王都十分嫉妒天地灵气对龙的偏爱,更觊觎百姓对龙的崇拜,龙族一走,就有君王自称为龙。

  一开始,只是君王借用“龙族生在陆地上为人身,三百岁成年才化龙”的常识给自己贴金,但后来,随着龙族相关的记载被一点点抹去,受喜爱的形象被一点点改写得神秘可怕,龙族在百姓心中不再有具体形象而是恢复成了一个神话形象,这层借用就被彻底甩开,帝王,就成为了凡间唯一的“真龙天子”。

  利用龙改写形象的不仅是帝王,还有同样觊觎百姓崇拜的各家各教,无论是来自异乡还是发源于本土,为赢取百姓的认同,为迎合帝王抹消龙族功绩的心思,它们一个个都抢着把龙写进故事里。

  这些由谎言组成的故事经由大量传播,就成为了新的常识:

  道士将龙王故事移入道家故事,龙仍管理四海,但地位远在玉皇大帝之下,不及时布雨就会被玉帝抓去砍头,以彰显玉帝神通。

  僧人将龙与天竺传说中的那迦之蛇混淆,说龙是佛的普通护法,是高等护法金翅大鹏的食物,金翅大鹏一天要吃五百条龙,以彰显佛祖神通。

  日复一日的编纂改写,龙在百姓心中不再是神通广大的护民神兽,逐渐成了行云布雨不称职被玉帝砍头的龙王、遇人不淑却无力保护自己最后嫁给凡人剑客的龙女、纵火无礼被佛道两家联手管教最后成为僧人西行坐骑的龙太子……

  龙的形象遭到了不断的异化,与此同时,帝王的形象遭到了不断的拔高。

  通过各种信仰谄媚地追认加封,帝王事实上获得了与各教众神平起平坐甚至更高的地位,这使得九州各地的山河神都必须对帝王俯首称臣,任何灵兽和修士都无法再干涉凡间帝王的行为,凡间帝王真正实现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而如果说对龙族的改写仍保留了一些尊重,对女娲的改写则是彻底的抹黑。

  在记载中,她开天辟地的功绩被彻底抹去,或是与他神分享,她造人的功绩被当作驯化女德的工具,她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创世女神,而被不断改写成他神的妻子、甚至是与他神乱|伦的姐妹,因为她必须是一个男人的妻子才能成为造人的地母。

  在故事中,她是获得凡间帝王亲赖却不识抬举的表子,这个所谓女神竟因区区调笑就大发雷霆,恶毒地派遣三只妖物败坏帝王的江山,是这女神和三只女妖腐化了帝王的品格,害他成了昏君,这样的女神自然是德不配位,三教有识之士各显神通大败其阴谋,结尾自然是爱护百姓的三教人士获得了胜利。

  这些民心所向的英雄喜上封神榜,一个个名字都颇眼熟,都在离开的上古众神之中。

  如此颠倒黑白,掌握了讲故事权力的少数人织就了一张细密的大网,一个牢不可破的系统正在形成,最基础的原则已被确立:对百姓的愚弄,对妖类的歧视,对女性的矮化。

  再也没有什么百家争鸣,再也没有什么选择,再也没有什么创新,女娲大神撤神的意图在现实中走向了反面,她想给人们自由,让人们自行去创造出真正的改变,她却没有想到得利者有多么聪明,他们为保护利益,逐渐确立了一个系统,一个运行数千年而不倒的系统,确保少数人始终凌驾于众人之上。

  他们夺走人们的土地,夺走人们的武器,夺走人们的选择,夺走人们的思考,夺走人们的自由意志,夺走人们的尊严。

  人们变成良民。

  再没有人可以批评帝王,除非付出血的代价,人们甚至不敢批评他们的地主,因为谁都害怕无家可归、无地可种。

  东风换到西风,虚假的改变,流转的帝王将相,不变的底层牛马。

  女性被步步剥夺矮化,她们被拿走了拥有财产的权力,于是不得不附属于一个家庭。甚至有朝代尊理学而鼓励为所谓贞洁自残自尽,鼓励为扭曲审美而裹脚。幸免了部分劫难的中高层女性沉浸在特权的幻梦中,公主贵妇们一生都不会认识到自己只是特权阶级的附属品。而一两位坐上至尊之位的女王,她们的眼神从不曾真正看向万千底层女性。

  保有良心的修士隐居深山,对人间世不闻不问。

  白龙越看越怒,怒火引动滚滚天雷,天上阴云密布,海上骇浪惊涛,漫天洁白灵云反衬自然怒景更显惊心动魄。

  而众修越看越沉默,心中百味杂陈,作为同样灰心同样选择了潜入山林或纵情山水的他们,面对被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龙族夫妻遗留在凡间的白龙,他们有何颜面争辩?

  幻景继续无情地快速展示,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数千年的改写,数千年的根深蒂固,数千年的一潭死水,数千年步步紧缩的传统教条,数千年泯没人性的堂而皇之。

  如此来到了本朝,依然,没有任何真正的改变。

  白龙终于怒不可遏。

  龙,各部落集体创作出的华夏图腾,是华夏百姓团结、创造、自强不息的象征。而修士的存在,是女娲大神为华夏百姓留下的一条反抗革新之路。

  而此时此刻,刚刚成年觉醒的它,却面对着一众顺民修士!

  白龙狂哮一声,天雷震撼九州,它金眸如炬挨个检视众修,沉声怒道:“占据灵气却不为民,尔等不配修真,须得严惩!”

  它挨个看去,各个修士生平功德都被亮起的金眸一眼望尽,隐居避世、蝇营狗苟、隐居避世、隐居避世、隐居避世、蝇营狗苟……

  越看越气,白龙咬紧利齿,强忍着怒火才继续往下看,当它看向一些穿着同样袍子的修士们,情况明显好转起来,他们各个都功德不浅。

  但白龙先前的排斥失望很快被天地灵气所感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剑仙裴牧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