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种田养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与云书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11 KB   上传时间:2025-03-18 19:52:00

  “这山这么大,肯定还有呢,早知就应该背个背篓来了。”方桃拎着竹篓跟在两个姐姐后边,有些恋恋不舍。

  方竹看眼郁郁葱葱的山林,想了想说:“我们等会儿再来一趟,不去深林,只在外围转转,多寻点儿明日好带去集市卖。”

  “好啊好啊!”

  于是她们送了一回菌子回家,又约着进了趟山,比头一回多花了些时间,又采满了几筐菌子,还运气好地捡回一大捧地皮菜。

  再次回来天已经不早了,进山不太安全,她们也就没有冒险。

  秦小芳径直回了自己家,方竹她们就在院子里收拾起菌子。

  从树林里捡回来的菌子大多带着烂叶和松针,还有些磕碰破损的,拿去卖总归瞧着不大顺眼。需得仔细挑拣,弄得干净好看些。

  “娘,这些菌子在县里大概都卖什么价?”方竹一边小心地择着菌子,一边跟陈秀兰了解情况。

  “菌子刚出来那会儿贵,黄丝菌十二文,枞树菌和抹布菌十文左右,鸡蛋菌这些价高点儿,约摸十五。不过今年已经卖过几回,应该没那么值钱了,你们明天可以跟其他卖菌子的人问问。”

  方竹点点头,这价跟她们老家那边也差不了多少,心中便有了数。

  虽然采菌子的时候已经非常小心,但提在篮子里,难免有些被挤压坏的,一番挑挑拣拣后还是留出一大碗不怎么像样的。

  于是晚食,几人就吃到了香喷喷的菌子。菌子用腊肉炒滋味最好,色泽油亮,又带着独特的香气,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就着苞谷饭和地皮菜炒蛋,三人吃得饱饱的,一丁点儿饭菜都没剩下。

第12章

  第二日一早,方竹和方桃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背上菌子,提着鸡蛋去村口赶牛车。

  没办法,村里一共就没几辆牛车,这才下过雨,肯定多的是去县里卖菌子、青菜的人,若是去晚了,她们就只能背上东西走着去县城。

  走出院门,秦大柱和秦小芳两人也正好过来,四个人便约着一道。

  下了山再往前走,遇到的村人就更多,有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的,有骑着驴子慢悠悠走着的,也有挑着担背着背篓去卖菜卖果子的。

  方竹有些识得有些连见都没见过,但除了那些个陈秀兰特意叮嘱不要接触的,她都一一打招呼。

  头发花白的就叫声爷爷奶奶,年纪轻点儿的就喊大叔婶子,也不怕出错。再问问人家去哪儿,吃过早食没,脸上始终都带着笑,让人倍生好感。

  哪怕是往日里对郑青云避之不及的人,也都在心里觉得这姑娘不错。

  等走到村口,枝叶繁茂的梧桐树下果然已经停着两辆牛车,先到的人已经坐上木板车,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着新近的八卦。见有人靠近,便默契地住嘴。

  方竹扫视一眼,没瞧见牛大爷,估摸着人已经离开,便向着最近的那辆牛车走去。

  正掏出两枚铜板准备付钱,就被人一撞,她立马紧紧抱住装着鸡蛋的篮子,在秦小芳的搀扶下堪堪站稳脚。

  她皱着眉头抬眼望去,就见矮胖的张翠莲塞两个铜板给坐在车前嚼着草根的汉子,接着一屁股坐上板车,拍着身旁的空位大声嚷嚷:“红英,你走快点儿,这儿还有空位!”

  话落还挑衅地斜了眼方竹。

  方竹脸上再不见一丝笑意,但看着周围窃窃私语的同村人,她还是干巴巴喊了一声“大伯娘”。

  张翠莲把头偏到一边,故意大着嗓门和旁边的人说话,装作没听见。

  方竹心下觉得好笑,也不再看她。

  “小竹姐,要不我们换一辆吧。”秦小芳拉拉方竹的衣袖,小声跟她提议。

  方竹也正有此意,遂拉着方桃去另一辆牛车。

  “翠莲啊,人家喊你,你咋不作声呢?”有大婶看不过张翠莲的行径,开口问道。

  “呸,”张翠莲一口唾沫喷到地下,“我才没有这样的侄媳妇,也不知是从哪个腌臜地方出来的,什么底细都不清楚。”

  这话忒难听,分明就是在说方竹她们的身份不干净,方桃气得转身就要骂人,被方竹一把拉住。

  她直直盯着张翠莲,冷声道:“我叫您一声大伯娘,那是看在青云的面子上,若您实在不想听,我往后不叫便是,这么多叔叔婶子都瞧着,到时您可别又说我不敬长辈。”

  “至于您说我的底细,都在县衙里明明白白记着,您要是有疑问,自可去找县太爷查个究竟。”

  方竹说完也不再看张翠莲扭曲的嘴脸,转身继续向前。

  “你个小贱蹄子……”

  “娘,要不你还是回家待着去吧。”

  张翠莲刚骂了一句,就被随后赶到的李红英打断。她语气淡淡,张翠莲却立马噤了声,只不甘心地又超地上吐几口唾沫。

  当即就有人不客气地笑出声:“哎哟,这有的人连自家儿媳都镇不住,还想着管侄子家呢,可别让人笑掉大牙。”

  张翠莲立马呛回去:“咋没把你笑死呢?”

  眼见两人又要吵起来,郑光宗“砰”的一声把挑着的竹筐子往板车上一放,皱着眉看向张翠莲:“娘!”

  张翠莲观儿子神色不愉,悻悻闭嘴,车上总算是安静下来。

  李红英看看张翠莲,翻了个白眼儿。她有时是真觉得自己这婆婆脑子不灵光,在外面连做做样子都不会,当说不当说的全往外倒,天天净招惹是非,丢人现眼的。

  “柳叔,你等我会儿,我说几句话就回来。”李红英跟赶车的柳老四说一声,见他叼着草根点头,就拽着郑光宗往方竹的方向跑去。

  “堂嫂,实在是对不住,娘就是这么个性子,你别往心里去。”

  方竹交完坐车的钱,扭头看向面前的年轻夫妇,笑了笑:“不中听的话我自然是不会记在心里,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不过堂弟和弟妹既然来了,也劳烦你们给大伯娘提个醒,这有道是祸从口出,要是哪天得罪了人可不好。”

  郑光宗和李红英俱是连连应“是”,又跟方竹问几句郑青云的情况,就借口要赶路,急匆匆离开。

  一转身就忍不住在心中埋怨张翠莲没点眼力劲儿,这堂嫂分明不是好欺负的,还非要去惹人家。

  “这会儿知道关心了,怎么平日里都不见人上门来看看。”方桃盯着两人的背影撇撇嘴,小声嘀咕。

  方竹一巴掌呼在她背上,“还不快上车。”

  方桃这才鼓着腮帮子动作利落地爬上板车,方竹也紧随其后,挨着她坐下。

  坐车的人都带着背篓箩筐,没一会儿就挤得满满当当。赶车的秃头大爷挥起鞭子,吆喝一声“走咯”,健壮的大黑牛便驮着车缓慢前行,有汉子三三两两地跟在后面。

  坐牛车颠簸,鸡蛋容易磕碰,方竹原也是打算走着去,让方桃跟着秦小芳坐车的。但秦大柱硬把篮子夺过去,又说两个妹妹照看那么多东西顾不过来,方竹便只能领了他的好意。

  牛车一走,方竹就把村口的那点儿破事抛在脑后。这还是她来到苍黎村后第一次去县里,跟那时逃难而来是截然不同的心境,瞧着路旁的景色也觉得格外漂亮。

  出村没走多远,就到了一岔路口,有人挑着担子往另一条路走,方竹看得好奇。

  秦小芳在一旁跟她解释:“那边是往乡里的集市去的,每月十五黑水乡有一次大集,平日里若是想换些东西也可以去那儿。不过我们村离县城近,大家都情愿往县里去。”

  方竹点点头,这不难理解,县城地方大,东西和人都比乡里的集市多,也更容易卖上价。

  牛车晃晃悠悠走了半个多时辰,方竹远远地就瞧见了高大的永安县城门,和门口立着的青石碑。

  围墙上插着的幡旗随风飘动,有官差在上边儿来回走动。

  城门口被拾掇得干干净净,再看不见东倒西歪、衣衫褴褛的难民。

  村民们都从车上下来,老老实实地排队,把路引递给门口的官差查看,篮筐也都一一掀开给他们看个仔细,见官差大人挥手,方才进城。

  轮到方竹时,那络腮胡官差上上下下打量了她好几眼,直把方竹看得头皮发麻,才粗声粗气道:“找着亲戚了?”

  方竹一愣,没想到这位大人还记得她,如实回答:“我现在在苍黎村安家了。”

  络腮胡瞧瞧她身后一脸紧张的秦小芳等人,没再多问:“安家了也好,你们来后不久隔壁府城就有难民生事儿,死了老多人。”

  后边还有人排队等着检查,络腮胡也没跟方竹多说,随口提了一句就放她进城。

  方竹却是有些后怕。

  “小竹,你还认识官差呢?”将才络腮胡和方竹说话,可是有不少人看见了,都凑过来打探情况。

  “我怎么会认识官差,不过是当时逃难有一面之缘,大人心善,看我们姐妹俩可怜便记住了。”

  其他人料想也是这样,不再多问,各自拿好东西四散开来。

  方竹看向石板路两旁,已经没有木棚子和大铁锅,也见不着一个难民,跟她初入城时大不相同,却让人心情舒畅。

  三人在门口等了会儿,秦大柱才到。如今太阳还是烈,他拎着东西走得快,热出满头汗,一跟方竹她们会和,就放下竹筐,取出随身携带的竹筒咕咚咕咚灌水。

  稍作休整后,几人结伴往西市走去。

  越走烟火气就越浓郁,有小贩挑着担子大声吆喝,路旁的面馆、包子铺里热气蒸腾,满是让人咽口水的香气。

  方竹甚至还看见有人赶着一头大肥猪走在路上,时不时拿树枝在它屁|股上抽一下。

  “西市那边有一排的猪肉铺子,这人应该是去卖生猪的。”

  秦大柱常常来县里找活儿做工,见得多比较熟悉,见方竹她们都盯着那肥猪,笑着跟她们介绍。

  方竹上回来城里狼狈不堪,哪里有空仔细瞧瞧,后来也一直闷在村里没出来过,如今是见着什么都觉得稀奇。

  好在秦大柱兄妹俩也不嫌她慢,还一路细心地给她讲解,去哪家买米粮划算,哪家价黑别去,东南西北四市分别主卖什么……

  方竹是听得认认真真,生怕漏掉一个字。

  走了有一截,方竹眼尖地瞧见旁边一小摊前挤满了人。

  “我要一个猪肉馅儿的!”

  “还有豆馅儿的没?”

  大家挥着手高声嚷嚷,好不热闹。

  “你们都没吃早食吧?要不就买个烧饼吃吃,老黄烧饼可是这个!”秦大柱竖起大拇指,眼神已经飘向烧饼摊。

  方竹低头看看已经在舔嘴唇的妹妹,问:“怎么卖的?会不会太贵?”

  “肉的三文,豆馅儿的两文,啥也不放的只要一文!”秦大柱一看就是常常光顾的,对人家的价格清清楚楚。

  看来味道是真不错,价格也还能接受。

  方竹把竹筐交给方桃抱好,就跟着秦大柱挤进人群。

  秦大柱一张口就是三个肉馅儿的。

  方竹想了想,要了一个肉的一个豆馅儿的。

  等待的时候,方竹便观察起这简单的小摊,只见那敞口的大泥炉里烧着炭,把炉壁烤得通红,上面贴着的长条饼子就慢慢被烤熟。女主人不错眼地瞧着,瞅准哪个好了,就拿钳子夹出来用油纸一包,递给客人。

  后头的木桌子旁,男主人动作熟练地揪下一小团剂子,压扁后塞上一团调好的肉馅儿或豆馅儿,卷起来拿擀面杖随意一抻,那面团就变得又薄又长。再抹上一点水,轻轻松松就粘在炉壁上。

  面饼薄,烤起来也快,虽排队的人多,但方竹也没等太久就拿上自己的那份。

  烧饼用油纸包着,有些滚烫,外皮酥脆还有芝麻的焦香,咬一口就是油香十足的猪肉,或微甜的豆馅,实在是美味。

  方桃眯着眼含糊不清地说话:“好吃好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种田养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