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桃咬了下唇,也不知该不该答应,求助般望向李清洲。
李清洲扫了一眼,院子里有七八个人。
思索片刻,他说道:“若是要教,势必要找个宽敞的地方充当私塾,诸位不如先去问问里正的意思。”
是这么个理,一群人恍然大悟,乌泱泱地去找里正去了。
院子里终于静了下来,明桃忐忑道:“清洲哥,我能行吗?”
“教一个人和教一百个人,没什么分别,”李清洲宽慰道,“况且你还能多攒些钱,没什么坏处。”
明桃的眼睛顿时亮了,飞快地算了一笔账,一人一日十文钱,十人便是一百文,那她一个月便能赚三两银子了!
不多时,里正竟亲自过来了。
阿旭也被叫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背了一遍千字文,他向来害羞,所以背得磕磕绊绊,但好歹是背下来了。
里正有些激动,随意说了几个字让他写。
阿旭略一沉吟便拿着树杈在地上写了出来。
“好好好,”里正抚掌赞叹,看向明桃,“私塾的事情我来安排,不知明桃姑娘意下如何?”
明桃盈盈一拜:“能为鹿首村做贡献,明桃自然义不容辞。”
里正笑道:“那日后便不能叫明桃姑娘了,得称一声夫子了。”
明桃忙摆摆手,说道:“像以前一样叫我桃丫头就行。”
众人便开始七嘴八舌地喊起来,有人唤“夫子”,有人喊“桃丫头”,还有人叫“先生”,直叫的明桃红了脸,躲在李清洲身后。
天色早已黑沉,众人的心情却高涨着。
他们虽大字不识一个,但自己的儿孙可以读书识字,说不定日后还能做大官,一家人都跟着飞黄腾达,谁不高兴?
此事便敲定了下来,里正道:“诸位乡亲先过个好年,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日,鹿首村私塾必定能办成!”
第37章
转眼便是除夕。
清晨,明桃和李清洲一起将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这便要去孟家帮忙了。
孟家大得多,仅凭孟锦瑶姐弟俩收拾不完。
出门之前,明桃想起件事:“清洲哥,记得把送给锦霄的冬衣带上。”
大年初一穿新衣,今日送刚好合适。
李清洲原本已经忘了这件事了,没想到她倒是记得牢牢的,多看她一眼,转身回屋里拿。
明桃站在大门外搓了搓手,环视一圈,这才发现旁的人家都贴上了大红春联,唯有他们家只有光秃秃的门楣。
她愣了下,怎么将这件事给忘了。
不过也不怪她,从前过年时,这些事自然有下人去操心,她一个闺阁小姐关心这些做什么?
等李清洲出来,她连忙说道:“清洲哥,咱们是不是该写副对联贴上?”
李清洲也察觉到了,颔首道:“是该贴上新的。”
去年孟伯过世,孟家便没有贴春联,今年他便将这件事忘了。
“写什么呢……”明桃一边往孟家走一边思索,“清洲哥,你有什么愿望吗?”
李清洲慢下脚步,偏脸看她。
明桃兀自想得认真,一双澄澈的眼睛满是雀跃,略带些婴儿肥的脸笑盈盈的,似乎亲手写春联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不期然,她仰起脸,李清洲避无可避,并不坦然地对上她的目光。
几个月过去,她的伤早已好了,又长高了一些,笑容也越来越多,整个人都变得灵动起来,无时无刻都在吸引着他的视线。
他知道自己快要藏不住那份心思了。
李清洲喉间滚了下,低下头去,淡声道:“平安吧。”
明桃亦慌乱地垂下眼眸,脸颊微烫,不自在地往旁边挪了半步。
轻轻吐出一口气,明桃故作镇定地附和道:“我也是,我还希望多赚些银子。”
私塾的位置已经定下了,便是李清洲搬家时去看的第一家,房屋够大,但是年久失修。
不必里正多说什么,男人们便自发地去修了,为了自家儿孙读书,这样的活计谁不愿干?
众人齐心协力,房屋前几日便修好了。但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譬如木桌子是各家出各家的还是用村里账上的银子、笔墨纸砚的损耗谁掏钱、书又该怎么买……件件都是大事。
不过这些事情,明桃自然是不必操心的,让里正去头疼就行了。
她估摸着等到二月,私塾便要开始授课了。
说着话,两人走到了孟家。
孟锦霄正有一下没一下地洗着碗,见他们过来,手里还提着个包袱,好奇地迎上去。
李清洲将包袱给他,“送你的。”
孟锦霄一脸纳闷地打开,看清是件冬衣,眼睛都直了,扬声问:“哪来的新衣裳?”
他一边说一边往自己身上比划,朝着闻风赶来的孟锦瑶美滋滋地问:“姐,好看吗?”
孟锦瑶吓了一跳,问:“清洲哥买的?还是明桃买的?”
明桃忙摇摇头,“是清洲哥的银子。”
“可真是破费了。”
孟锦瑶皱眉道:“清洲哥,你也不早说,早知道这样,我和锦霄也给你买一件了。”
李清洲看了眼明桃,淡定道:“我也有。”
明桃咬了下唇,总觉得他的语气里似乎含着两分笑意,悄悄瞄了眼孟锦霄和孟锦瑶,她们俩好像没听出来。
大概是她听错了吧,明桃默默地想。
四人同心协力,很快将孟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活动一番,明桃觉得自己的身子也热了起来,趁着手也有力气,她走向孟锦霄,准备借笔墨纸砚写春联。
谁知李清洲却先她一步道:“家里有红纸吗?”
“有有有,早就预备好了!”孟锦瑶将写对联的东西捧了出来,“明桃,你帮我们也写了吧?”
她一边麻利地摆东西一边道:“顺便让锦霄沾沾你的才气,保佑他顺利通过童试。”
明桃笑盈盈地应了声好。
孟锦霄殷勤磨墨,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她提笔,生怕错过一丝一毫。
上次明桃给孟锦瑶写信的时候,他便觉得她写字时的模样甚是好看,举手投足之间说不出的韵味。
李清洲也是如此,视线不由自主地从红纸上移到她白里透粉的脸上,冬日暖阳映着她的脸,连细小的绒毛也清晰可见,像水盈香甜的桃。
认真写了几张“福”字之后,明桃渐渐找到手感,开始写春联了。
应孟锦瑶的要求,她写的是文曲星下凡,孟锦霄觉得害臊,小声嘟囔:“万一我没考上,不得被邻居们笑一年啊?”
“那你就不能争点气考上?”孟锦瑶翻他一个大白眼,“就写这句!”
明桃含笑应是。
终于写完了孟家的几副春联,两个男人合力贴上。
明桃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也休息了一会儿。
孟锦瑶端来瓜子,提议道:“今晚咱们一起守岁吧?”
团圆饭定然是要在这里吃的,不过明桃还没想过守岁的问题,下意识看向李清洲,让他决定。
李清洲问:“你能撑到子时吗?”
明桃摇摇头,从前守岁的时候,她总是伴着烟花爆竹声睡去,很难熬到子时。
“既然如此,吃过团圆饭便回家吧。”
孟锦霄一听顿时不干了,“凭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明桃还没说话呢!”
他看向明桃,央求道:“今晚跟我姐一起守岁吧,不然你跟清洲哥待着多无趣啊。”
李清洲瞥他一眼,假装没看穿他的心思,继续贴春联。
不管明桃做什么决定,他都乐意奉陪。
明桃进退两难,最终还是答应了孟锦霄的提议。
贴完了孟家的春联,明桃又开始写自己家的。她和李清洲的愿望一致,唯独她多了一个多赚银子,便写了两幅招财进宝的春联。
两个男人去贴春联,回来时,孟锦霄神神秘秘地从身后拿出一个分量不小的坛子。
孟锦瑶嗑着瓜子问:“什么东西啊?”
“酒!隔壁林大哥送的,”孟锦霄有些兴奋,“今晚咱们不醉不归?”
孟锦瑶一巴掌拍他脑袋上,“不许喝!”
但是等晚上吃团圆饭时,那坛酒还是出现在桌上了。
明桃没喝过,但是也不好奇,自顾自地吃菜,没过一会儿,酒香飘过来,像馥郁的桃花香。
她吸吸鼻子,觉得怪好闻的。
孟锦霄给李清洲斟满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问道:“姐,明桃,你们喝不喝?”
孟锦瑶道:“我喝,明桃就算了吧。”
明桃乖乖应好。
天色渐暗时,窗外响起爆竹声,刚开始是稀稀拉拉的,不成气候,没过一会儿便开始震天响。
恍然间,明桃以为已经到了子时。
从前她在府上的时候,从来没这么热闹过,一家人吃过饭说会儿话,继弟便闹着要睡觉,也就散了,各自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