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残疾王爷站起来了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笑佳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8 KB   上传时间:2025-02-05 21:17:09

  包括福成长公主,别的事他做皇兄的都可以纵着她,包括如她的意让外甥女嫁给老三,可老三烂泥扶不上墙,那就别怪他不给任何人面子。

  六月十三一早,庆王终于赶到了北苑的城墙外。

  回城时撞上好几场雨,导致他比前往荆州多耽误了三五日。

  永昌帝正在跟大臣们开小朝会,得知庆王回来了,宣庆王直接到大殿来。

  康王下意识地看向轮椅上的二弟,老三剿个匪伤亡那么多人,等会儿父皇还要夸老三,立过更大战功的二弟心里会不会不是滋味儿?

  赵璲只是目视前方。

  大殿之外,庆王最后拍拍身上的浮尘,得到允许后,昂首挺胸地跨了进去。

  “儿臣赵珣,拜见父皇!”

  外差归来,庆王跪在地上,朝龙椅上的父皇行叩首之礼。

  永昌帝淡淡道:“免礼。”

  庆王站了起来,此时大殿中间就他一人,身形挺拔容貌俊朗,瞧着很像个可造之材。

  永昌帝正是喜欢老三的好文章、好武艺、好皮囊,才明知道他轻狂浮躁而给他历练学习的机会,谁曾想老三没把他的谆谆教诲放在心上,没把他特意调给他的干将彭大纪放在心上,直接就搬出他的好谋略了,这般目中无人心胸狭隘不知悔改,再有才也会败在自己身上!

  隐忍了半个月的怒火自心底节节攀升,永昌帝盯着对面的儿子问:“朕派你去剿匪,潭州知府冯规、武陵卫指挥使彭大纪便是协助你剿匪的左膀右臂,你初到荆州并不熟悉他们的品行以及为官之才,为何不先查查他们的底细?”

  庆王心里一寒,强自镇定道:“父皇教训的是,儿臣不该因为心急剿匪而疏忽这点……”

  永昌帝冷声打断他:“你走之前,朕有没有告诫你切勿贪功冒进?”

  庆王:“……有。”

  永昌帝:“你走之前,朕有没有交代你力争用最少的伤亡镇压匪乱?”

  庆王涨红了脸:“……有。”

  永昌帝猛地站了起来,指着底下的庆王厉声大骂:“那你是把朕的话都当耳旁风了吗!才一千山匪,朕给你五千精兵一千府兵,你竟把一千府兵都搭了进去!朕与先皇两朝加起来剿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匪群,到你这里是第一次官兵死得比匪徒还多!朕的脸都被你丢尽了,你还敢递请功折子,还敢跟朕强词夺理!”

  骂到最后,永昌帝已经站到庆王面前,而庆王早已不堪天威重新跪了下去,额头触地,哭求道:“儿臣错了,父皇怎么罚儿臣都行,请父皇保重龙体……”

  康王、左相右相以及十几位文武重臣们全部跪了下去,同请皇上息怒。

  他们这一跪,坐在轮椅上的惠王变得就非常显眼了。

  永昌帝下意识地看了过去。

  赵璲握住轮椅两侧的扶手,手臂用力,就要撑起上半身。

  永昌帝眼皮一跳,递老二一个“坐着别动”的眼神,深深吸了两口气,他转过身背对众人道:“庆王大意轻敌,致使一千府兵白白葬送性命,虽有剿匪之功,却难抵其过,罚爵禄一年,闭门思过三月。”

  帝王的声音一落,跪在大殿一侧的起居郎最先低着头站了起来,回到书案前,提笔沾墨,记下今日朝会上这件令永昌帝震怒的大事。

  而这才是永昌帝给庆王真正的惩罚。

  他要保皇家的颜面,不能把老三干的那些蠢事都宣于朝野,但他让本朝重臣看到了他对老三轻敌无能的不满,让史官记下了老三的这次丢脸,几乎就等于告诉他们,老三再无可能进位储君。

第127章

  庆王真的被永昌帝这一通发作给骂哭了。

  一是吓得,二是面子上承受不来。

  四位后妃当中,沈柔妃年纪最轻,在子嗣上面的运气也最好。

  周皇后连生两个皇子都夭折,刘贤妃承宠三年才有孕,杜贵妃盛宠十余年才盼来了二公主、四皇子,只有沈柔妃十六岁进宫,次年就生下了三皇子,成了杜贵妃之后后宫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晋升妃位的美人。

  柔妃得宠,庆王也给永昌帝当了六七年的小皇子,可能昨日永昌帝还在嫌弃大皇子脑袋瓜笨只会死记硬背,次日嫌弃二皇子木头疙瘩似的呆板无趣,隔日就牵着三四岁的三皇子抓蝴蝶去了,使得三皇子从小就不畏惧父皇,喜欢什么都敢跟父皇讨要。

  这么顺风顺水地长到十五岁,二哥赵璲突然立下战功早早封王,抢了他在父皇心里第一得宠皇子的地位,算是庆王遇到的第一个小挫折,于是庆王越发努力读书练武,等他攒了一腔抱负准备好了要跟二哥争锋时,二哥竟然残了……

  这下子连争都不用争了,心仪多年的表妹也主动要嫁给他,庆王能不高兴,能不得意?

  虽然剿匪出了点差错,可他还是成功完成了剿匪的差事啊,而边关打仗动辄战死几千几万的将士,潭州那区区一千个府兵算什么?只能算他这次剿匪战功的白璧微瑕。

  回京路上,庆王做了很多白日美梦,包括回京不久父皇就会正式册封他为太子。

  想得越美,突然挨了父皇这番前所未有的痛骂,还被大哥二哥两位丞相外祖父等六部尚书以及那些颇受器重的公侯武将们旁观了始终,庆王的胆子、面子都受不了,跪在地上一边发抖一边哽咽起来。

  康王就跪在不远处,瞧着三弟这可怜模样,既高兴老三怕是再也没法跟他争了,又有那么一点同情,想着自己当大哥的,是不是该替老三求求情?

  可是求什么?

  父皇一没要打三弟,二没要降三弟的爵,堂堂亲王少领一年的爵禄就能穷到他不成?闭门三个月最多损了颜面,他总不能求父皇少罚一个月两个月的。

  如此,康王只能闷头跪着。

  他是这样,庆王的亲外祖父吏部尚书沈世彦也是这样,原本他还能帮外孙分些过错,可彭大纪的折子进京后沈世彦便去永昌帝面前请过罪了,称他当年提议调冯规为潭州知府有用人不察之过,永昌帝却道冯规之前的考绩没有问题,谁也料不到他今年会有那么一场“英雄救美”,并未怪罪他,只让他安心当差。

  万籁俱寂,还是永昌帝主动打破了大殿上的沉默,最后对庆王说了一句话:“退下吧,记得每隔十日给朕一封自省折子。”

  他只在大殿上追究了老三的大意轻敌、办事不力,给老三留了些明面功劳,但老三知道他自己究竟犯了多少错。

  如果老三真能自省,能跟他坦诚所有过错,包括承认他的目中无人、虚荣贪功且愿意改过自新,永昌帝还会给他做儿臣领差事的机会,否则老三这辈子就只能是个“闲王”。

  “儿臣一定自省,望父皇保重龙体,儿臣告退。”

  连磕三个响头,庆王先用袖口快速擦去脸上的泪,再慢慢站了起来,谁也没看,垂着眼大步离去。

  离开大殿时,庆王听见父皇淡然吩咐朝会继续。

  奉旨闭门思过的庆王,连给母后、母妃请安都可以免了,庆王直接回了行宫这边父皇拨给他们夫妻居住的松风堂,无视行礼的太监丫鬟,庆王黑着脸把自己关进了前院。

  郑元贞收到庆王抵达北苑的消息时正在陪婆母、母亲游园赏花,行宫外面的山水开阔秀美,行宫里面的园景富丽雅致,且无需长途跋涉或骑马坐车赶过去,有了兴致随时都能逛逛,渴了累了也有长廊可坐,丫鬟们端茶倒水都很方便。

  庆王见完皇上后肯定要去西宫请安,娘仨就一起去了柔妃的宫院等着。

  等啊等,还是散朝后沈世彦托了一个小公公去给柔妃送了口信儿。

  听完小公公的话,柔妃苍白着脸愣在了座椅上,郑元贞方才还被婆母、母亲一起打趣得羞红了脸,这会儿仍然低着头,脸上却再无半丝血色。

  婆媳俩心里惊怕交织,福成长公主就是怒了,屏退宫人后,福成长公主看向柔妃:“这半个月皇上也来过你这边两次,难道就一点端倪都没露出来?”

  但凡她们能够看出皇兄的怒火,都可以提前准备起来,譬如让庆王抵达前主动请罪,何至于闹得庆王一回京就在朝会上丢大脸?

  福成长公主四十七了,比柔妃大了九岁,无论年纪还是皇家养出的长公主气势,柔妃都要敬她三分。

  福成长公主这一发难,柔妃想想皇上见她时的表现,委屈得红了眼圈:“皇上待我一如从前,真有端倪,我肯定会察觉的。”

  要说不同,就是那两晚皇上竟异常地威猛,柔妃还以为儿子有出息皇上太高兴,用这种方式嘉奖她……

  福成长公主马上想到了皇兄跟她散步时的言行,确实滴水不漏的!

  自己人这边无人可以迁怒,福成长公主想到了贤妃,咬牙道:“就算死了一千个府兵,那也是潭州知府身边出了内奸害死的,珣哥儿自己都差点遇险,皇上即便不赏他也不该如此动怒,定是有人在他面前夸大了珣哥儿的过错!”

  杜贵妃长得美,贤妃得宠除了生了康王便要归功于她的那张嘴了,总能说些听起来都值得起居郎夸她一笔的大道理。

  柔妃:“是又如何,如今皇上都怪罪下来了,旨意一下再不能改,珣哥儿当众失了颜面,此时不定多难受,不行,我得去瞧瞧他,他在潭州那边还挨了一刀,也不知道养好了没……”

  福成长公主一个眼神将她定在了椅子上:“皇上让他闭门思过,他自己不能走出来,别人也不能去探望,你去了,是想给人把柄再去皇上面前告你一嘴吗?”

  柔妃知道自己关心则乱了,终于看向了儿媳妇。

  郑元贞垂眸道:“儿媳这就回去。”

  福成长公主陪着女儿一起出来了,见女儿脸色发青,福成长公主放柔声音,安慰女儿道:“别慌,一时失利罢了,这三个月让庆王做足自省的样子,出来后再去皇上那里好好反思一番,后面还有机会的,康王那边娘会想办法。”

  郑元贞控制不住自己的浑身发抖,望向母亲时眼里都蓄起了泪:“真的还有机会吗?”

  皇上生气,可以私底下骂庆王,为何要在朝会上大动肝火?

  郑元贞一点都不心疼庆王,但她很怕庆王彻底失了圣心,怕自己与母亲先损了名声又失了利,竹篮打水一场空。

  福成长公主用力握住女儿的手,目光温柔又带着一种坚定的锐利:“有的,娘不会让你白受这份委屈。”

  “去吧,今天先好好安抚珣哥儿,明早再过来请安。”

  “嗯。”

  与母亲分别后,郑元贞带着身边的丫鬟往东边去了,经过康王夫妻的清晖堂、惠王夫妻的云山堂时,听得里面一片幽静。

  郑元贞知道,姚黄又带着陈萤、两位侧妃、孩子们以及两位公主出去玩了,今日似乎是要打捶丸,捶丸玩法简单,大人孩子们可以一起打。

  姚黄,惠王。

  如果惠王的腿没有废,他会是永昌帝不二的太子人选,她也早做了惠王妃,安安心心等着继续做太子妃就行。

  可惜没有如果,她现在是庆王妃。

  进了松风堂,郑元贞立即感受到院中下人们的噤若寒蝉,得知庆王在前院内室,郑元贞叫丫鬟留在外面,单独进去了。

  内室的门没有关,只垂了一层纱帘,郑元贞站在帘子外,轻声道:“三哥,我回来了。”

  婚前她一直都叫庆王为三表哥,婚后庆王嫌“表哥”不够亲昵,让她改唤“三哥”。

  里面无人应答。

  郑元贞挑起帘子走进去,视线扫了一圈,瞧见庆王的蟒袍被丢在了拔步床外,他横躺在床上,一双黑靴歪倒在床边,大概是躺上去后才踢开的。

  郑元贞慢慢来到了床前,刚看过去,就对上了庆王寒冰一样的眼睛,瞪着她问:“明明让人递了消息给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郑元贞:“……我在母妃那边,以为你会先去给母妃请安……”

  庆王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那你怎么不继续等着我过去?”

  郑元贞知道他挨了骂心里不痛快,坐到床边,握住他的手道:“三哥别这样,父皇突然发难,我们在北苑也没有提前发现任何征兆,如今我们都跟着你一样难受。”

  庆王偏头,死死瞪着床里面,表妹这话不中听,但他知道表妹只是在关心他。

  郑元贞见他冷静些了,疑惑道:“父皇从小就宠三哥,几乎从未有过怒言,今日突然发这么大的火,是不是三哥在潭州时不小心做了别的错事,被父皇知道了?”

  庆王一听,猛地甩开她的手,坐起来瞪着郑元贞一通讽刺:“我能做什么错事,离京前你就瞧不起我,现在更觉得错都在我头上了,觉得如果我听你的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是吧?”

  剿个匪而已,父皇不放心他,外祖父不放心他,连母妃姑母表妹这些妇人也都看不起他!

  但凡她们没有一个个地在他耳边碎碎叨叨,他都不必那么着急立功,也就不会没去查冯知府!

  “出去,我现在不想看见你。”

  指着门外,庆王用嫌恶无比的眼神看着郑元贞道。

  郑元贞狼狈离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1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残疾王爷站起来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