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56:41

  断亲书一式三份,其中一份留于衙门入档,此后安老二便与安老夫人彻底断绝了关系。

  阿笙看着手中的断亲书,再不看安老二夫妇二人,由得二人大摇大摆地走出衙门,再不回头。

  静严见阿笙神情淡淡的,也不知在想什么,拿起惊堂木轻敲桌上的砚台,问道:“这几年不见你哪学来的这些讹人的本事?”

  阿笙闻此,立刻换上了乖巧的笑,“静严师父,好久不见。”

  刚刚还一脸冷峻的小女娘当下换了幅面貌,瞬间没了那肃穆之气,倒多了几分灵巧,就连那师爷都不由失笑。

  堂下衙役这才省过来,他们大人这是跟着演戏,怪说不正式升堂。

  静严这才将阿笙递上来的所谓欠债的文书打开,里面一片空白,若今日他正式升堂,阿笙拿出这种东西便是藐视央国律法,免不得一顿板子。

  静严懒得与她计较这些,罢了罢手,道:“行了,先换身衣服去见你祖母吧。”

  阿笙此时穿着浮夸的百鸟朝凤服,主要是为了衬托讨债人的气质,她甩了甩略有些宽大的长袖,此时看起来倒是滑稽得很。

  阿笙规矩地垂首以文士之礼见礼,而后方才带着人离开了府衙。

  但阿笙却并没有立即去安府拜问,而是等了两日,待到确认安老二夫妇二人紧急处理了临安城的宅子,离开了临安,复才正式递上了拜帖。

  那日,安老夫人正在房内打理盆栽,看着院外路过的几个婆子将侧院果蔬地的菜挑到后厨去,心情倒是不错。

  她这宅子占地大,因而来的时候孙嬷嬷便提议将侧院的空地整理出来,正好可以种一些安氏爱吃的蔬果。

  也因此,安老二夫妇二人来闹的时候,他们将大门一关,靠着院内自己的东西也能过活。

  孙嬷嬷从门房处得了帖子,几乎是一路小跑到安氏的院中,老夫人发色银白,容色端和,见跟着自己几十年的老嬷嬷这般着急,便知有事。

  “怎么这般匆忙?可是他们又在闹事?”

  孙嬷嬷有些激动,一时不知如何言语,直将手里的拜帖递给了安氏,那拜帖只是寻常的问候文贴,但落款处的名字却让人无法挪开名字。

  苏长笙。

  “这是姑娘的萦花小字。”

  光这手字旁的人便学不来。

  安氏拿着文贴的手微微颤抖,“人呢?人呢?”

  孙嬷嬷回道:“老夫人是真急切了,这帖子上不是说了么,明日午后来拜访。”

  说着安氏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文贴,熟悉的字迹却更加利落了,笔力见长,可见她这些年并未废掉手中的功夫。

  “快快,让他们准备着,将堂室布置出来,别怠慢了。”

  这几年为了防着安家的那些人,安老夫人着人将府内的布置一应按照简朴的布置,众人外在的行头也都是以素朴为主。

  “对了衣裳,快将我正经的衣裳拿出来,可不能让笙笙看到我这副模样。”

  孙嬷嬷忙不迭点头,眼眶微红,老夫人盼了多少个日夜,终于是盼到了。

  “好好好,我这就去准备。”

  待孙嬷嬷离去,安老夫人复才坐下,静静地看着那张拜帖,直到日暮向晚。

第六十七章 可愿回窦氏?

  次日清晨,天光刚亮,阿笙便起了梳洗着装。

  峨眉轻扫,淡妆点饰,今日着的是锦瑟此前为她准备的明月藏峰服,因不太会挽女娘的发髻,又刻意找来了客栈的管事娘子为自己梳头。

  在阿笙的记忆里,外祖母对子女的要求始终是得体、自洽,纵忙时不能乱分寸,行止坐卧皆须中正。

  阿笙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心如擂鼓。

  她在外五年,如今行事与当年的苏长笙相去甚远,外祖母见到如今的她,可会失望?

  阿笙也不知自己到底是怎么到的安府门前。

  从前外祖母教导她,大家之女出门脚不染尘,落不得市井腌臜之地,须代步行之。

  但阿笙这一路没有用轿辇,自己一路穿过长街,一步步走到了安氏的门前。

  就是这段距离,她走了五年,才又走到外祖母的面前。

  此前的所有紧张反倒在她叩响府门的狮首环扣时全都烟消云散。

  她尚未扣下第二响,便听得门风尘动,偌大的府门自内缓缓打开。

  出来迎她的是跟在外祖母身边多年的孙嬷嬷,而她的身后站着四五名侍女。

  孙嬷嬷见得阿笙,只一眼便识得她,以嬷嬷为首,众人屈膝低身拜服。

  阿笙下意识双手交叠,垂首回礼。

  这一礼恍若当年。

  孙嬷嬷引领在侧,她心中感叹,又不知阿笙如今脾性,恐怕多说惹人恼怒,偷偷在旁抹了抹泪,阿笙见此眼中甚是柔软。

  安氏的这处宅子阿笙从前没来过,但院中景致与从前外祖母的其它园子相比,倒是简陋了许多,但她并未多看,而是直直地往正庭而去。

  庭内,老妇人着四时年华服,头戴海珠为饰,她端坐高堂,看着孙嬷嬷等人将那个已然亭亭玉立的人儿带到了自己跟前。

  阿笙抬眼看向老妇人,一老一小的目光撞上,话语未开便已然眼眶微红。

  外祖母头上的白发更多了,她终是上了年纪,念及此,阿笙微微敛了眉目。

  安老夫人微微抬手,却见阿笙双手交叠跪地躬身,用清亮的嗓音道:“孙女苏长笙,问外祖母安。”

  姿态行止亦如当年。

  安老夫人抹了抹眼角的泪,平稳着声音道:“甚安,甚安。”

  言毕,孙嬷嬷将人扶了起来。

  阿笙唇边带笑,眸光烁烁,她并未如常人那般与人抱作一团,哭得声音嘶哑,而是上前轻轻抱了抱老人家,用柔和的声音道:“外祖母,孙女如今过得很好。”

  只这一句便断了老太太多年来的担忧与心疼,过去之事已然过去,无须说出来平白惹人伤悲。

  阿笙要将自己好的一面展示给安老夫人看,让她看着自己如今很好,那些不好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安老夫人眼中含泪,听闻她这般道,不断点头,道好,“过得好便好,便好。”

  在老人家看不到的地方,阿笙迅速将一颗滚落的泪抹走,而后放开了安老夫人,笑着与她聊起自己这些年在华清斋的故事。

  孙嬷嬷在旁看得真切,笙姑娘再不是从前那个会在长辈膝下撒娇的苏长笙了,她懂得克制,知道老夫人过于神伤会伤身子,她真的长大了。

  但人的成长岂能没有代价,她这些年在外定然是遇上了不少的事,才能习惯不与人述说自己的委屈了。

  想到这,孙嬷嬷又抹了抹泪。

  “你这老货,我孙女不惹我,你倒来惹我。”

  安老夫人故作生气的模样,孙嬷嬷知她是在劝解自己,立刻换上了笑,道:“省得了省得了,我这就去安排点心茶水,不惹您的眼。”

  说着便带着人下去了,留下祖孙二人讲讲旧话。

  夜里竹影横疏,阿笙与安老夫人请过安后,便随着侍女去了孙嬷嬷为自己准备的院子歇息。

  孙嬷嬷伺候着老夫人梳洗,老夫人看着西边亮起了灯火的院子,对孙嬷嬷道:“给帝京去一封信,告知一声阿笙回来了。”

  孙嬷嬷略有些惊讶,这些年老夫人从来不会主动与帝京联系,就算安氏的人来闹她也从未与帝京求过援,与窦氏老家主更是多年未有话,那边软话说尽,老夫人都不曾抬一眼。

  今日怎么会忽然想要主动联络那边?

  知道孙嬷嬷在疑惑,安老夫人从她手中接过梳子,为自己梳了梳鬓角。

  “‘苏’这个姓带着天家降下的罪,阿笙如今是华清斋的子弟,带着这个姓她将来会施展不开。”

  说着她又叹了口气,“我们安家如今又是一大个烂摊子,不能让她去沾染,思来想去,唯有窦氏了。”

  “可家里的情况……”

  孙嬷嬷欲言又止,窦氏族内又何尝不是一团乱麻。

  知道孙嬷嬷未出口的话,安老夫人叹了口气,“我那儿子是个诨傻的,才能让二房的窜起来,但他俩但凡有一个靠得住,窦盛康不至于到现在把着家主的位置不放权。”

  “您的意思是老家主并没有多看好二公子?”

  安老夫人闻此冷笑了一声,“窦盛康这人一辈子惦记着祖上的风光,极重礼法,一个外室的儿子,不到万不得已怎么可能将家交给他。”

  屋内烛火摇曳,安老夫人看着镜中自己苍老的容颜,道:“趁着我还能动,还可以为阿笙争一争当年本该属于她母亲的东西。”

  闻此,孙嬷嬷不由叹了口气,倒引得安老夫人发笑,“怎么?觉得我现在人老了,没用了?”

  “谁敢说定远侯府的姑娘没用。”孙嬷嬷笑了笑。

  安老夫人罢了罢手,“得了,多老远前的身份了,就你还挂嘴上。”

  “只是我看笙姑娘现在是个主意大的,这件事恐怕还得跟她商量才是。”

  安老夫人同意孙嬷嬷这话,此事事关阿笙,毕竟从前的种种是她亲历,愿不愿意回窦氏还要她点头。

  次日午席,孙嬷嬷让后厨做了羊肉锅,佐菜便用的偏院种的新鲜蔬果,这个季节吃着正是时候。

  席间,安老夫人十分随意地问阿笙,是否愿意回窦氏。

  安老夫人小心地观察着阿笙的神情,却见她浅尝了一口片成薄片的羔肉,仿似在聊着市集之事一般,问道:“祖母是想要窦氏的家业?”

  见阿笙一针见血地点出自己的心思,安老夫人起了兴致,半开玩笑道:“窦氏于商道之上数一数二,可谓家财万贯,你不想要?”

  阿笙笑了笑,又夹了一块儿小瓜片到安老夫人的碗里,道:“这营生如履薄冰的,孙女没外祖父那个本事,自是不敢所想。”

  安老夫人听闻这话,放下了手中的筷箸,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阿笙见老夫人停了筷,自己也放下了筷箸,又接过侍女递过的清水漱口。

  “窦氏经营粮油起家,如今生意遍布央国内外,除了百姓的日常食用粮外,朝廷南粮北送的赈抚粮,以及仓部的储蓄粮大多也是与窦氏合作。”

  见阿笙对窦氏的生意这般熟悉,安老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阿笙忽然笑了笑,仿似玩笑般问安老夫人,“可一国粮脉一半握在一个民商手里,外祖母认为,天家是怎么看窦氏的?”

  阿笙的声音清浅,带着惯有的柔和笑意,但安老夫人脸上笑意却淡了下去,她细细地看着阿笙眸光灵动,心中被这话砸开了大口子。

  见安老夫人面色不佳,阿笙宽慰道:“外祖母也无须担心,外祖父经营多年,自然是有自己的法子的。”

  安老夫人接过孙嬷嬷递过来的茶盏,拂了拂茶沫,神色上的沉重却未减多少。

  阿笙见安老夫人这般模样,敛了敛眉目,道:“若是外祖母想让我回去,我回去便是,其它的我们容后再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2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