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56:41

  裴老夫人看着裴钰,一时也不知自己这个孙子到底在想着什么,正欲开口问,却听他对一旁候着的侍女道,“将阿笙叫去书房。”

  侍女低首离开,裴钰方才起身与裴老夫人告退,对于御令之事闭口不谈。

  裴钰过于淡然的态度让堂上几人狐疑,但谁都猜不准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阿笙今早便碰到裴氏的掌事亲自将一个小箱子抱去裴钰的院子。

  她算了算时间,想着阿七该有消息了,果不其然,这会儿,裴钰便着人来寻她。

  阿笙到时,裴钰已经回到了书房,八扇竹骨窗开了四扇,天光将室内照得透亮,也让那人低垂的眉目更加柔和。

  此时他正在看着案几之上的文册,听闻动静方才抬眼。

  裴钰睇了睇窗边案几之上放着的糕点,示意阿笙自己去拿。

  但阿笙此时对那些吃的没什么念想,而是看向裴钰手中的文册,信面的印戳是几日前的,算算帝京到燕城的时间,这些应当是今日刚到。

  阿笙等了许久的东西,就在眼前了。

  见阿笙在看自己手里的文册,裴钰遂递给了她。

  这是刑部一份关于当年案件的结案陈词,其中的论调阿笙早已耳闻,并无任何差异,阿笙扫了一眼便已看完了。

  “你来看。”

  阿笙走近,裴钰将放置一旁的两幅画像展开。

  这两幅画一幅看笔墨陈渍,应当有些时候了,而另一幅纸张如新,也不似第一幅那般仔细,是一幅快描。

  “这是?”

  裴钰指着第一幅画像道,“这一幅是官僚所陈放的前刑部主司汪泽海的画像,画于先帝三十年,也就是十四年前,第二幅是近日阿七着人去汪泽海归老的乡间所画的汪泽海画像。”

  闻此,阿笙不由皱起了眉,虽说这第一幅是十多年前所画,但这两幅画像上分明就是两个人。

  “为什么会这样?”

  裴钰此时拿出了另一份文册,这是刑部赵焕城亲笔所写。

  三年前,他为刑部从官,在研究旧案之时也看了苏远致这个案子,那时候他便有个疑问。

  当年央国多个地区雨势不断,汴水上下府衙为防洪水肆意,提前巩建堤坝,河沙用量之大,导致其市价飞涨。

  若是苏远致以河沙换粮,这笔买卖的利润并不值得他冒那么大的风险。

  更何况这么大量的河沙在沿河府衙急用的情况下,一个仓部的粮官哪能调动?

  待阿笙看完这份文册,裴钰又递上了另外一份整理出来的出京文牒记录。

  “这一份是云象关文档阁内的旧档记录,汪泽海于苏府案子次年归老还乡,往西走云象关出京南。”

  “根据云象关的出入记载,当日从此离开的一共三千五百人,除了汪泽海外,还有一队人马值得留意。”

  阿笙看向那笔墨勾画之处,上面写着“皇庭卫十六人”。

  皇庭卫为帝宫卫队,只听皇帝之令办事。

  阿笙又看了看那两张画着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的画像,难道真正的汪泽海大概已经于归乡那一年便被皇庭卫抹杀了......

  阿笙从那日裴老夫人与密友的对话中得知。

  当年母亲那一跳引发了不少争议,次年的汪泽海离职又让阴谋论再起。

  所以为保天家声誉,汪泽海大概是不能“死”,却也不能“活”着。

  裴钰指了指文册另一边,道:“这一份是云象关延用至今的记录。”

  而在这份记录中,“皇庭卫十六人”这几个字便全然不见了。

  谁有权调得动皇庭卫,能让前刑部主司硬判错案,又能删减云象关的记录,还能让汴河上下府衙拱手让出大量河沙并在苏家案发时一声不吭……

  答案呼之欲出。

  先帝。

  念及此,阿笙的心里沉如巨石压身。

  “但是为什么,父亲只是一个粮官,如何值得先帝费这番功夫?”

  裴钰看着阿笙微蹙的眉头,眉间也几不可闻地蹙了蹙,他缓声道:“因为太子需要功绩。”

  见阿笙不懂,裴钰缓声道:“太子即位之时,是由内阁张御之拿出的一份遗诏定下江山。这份遗诏在张御之手里二十年未曾变动。”

  而太子与景王也斗了二十年,若先帝根本没有改立储君的打算,那景王又图什么?

  阿笙脑中一个念头闪过,她杏眼微蹬,不可置信地看着裴钰,道:“难道先帝是拿景王磨太子?”

  裴钰对此话不置可否。

  “先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按照当前的物证我们也只能做这个猜测。”

  “他对景王的疼爱让景王以为自己还有机会问鼎皇位,这也给太子造就了一块极好的磨刀石,来磨练太子。”

  “但二人直至先帝暮年也未能分个高下,先帝为了替太子服众,压景王一头,所以需要民心,而最让百姓痛快的无非是斩杀贪官污吏。”

  “而当年水灾受举国瞩目,最好造势。”

  见阿笙神色黯然,裴钰道:“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

  阿笙静了半响,却忽而笑出了声,语意凄凉,“这便是外祖父不肯相救的原因,因为是皇帝要父亲死啊。”

  阿笙不禁想起当年那些被饿死的流民,“那些,不都是他的子民吗……”

  “天家为权,居然视百姓为蝼蚁……”

  阿笙的声音微有颤抖,她面无悲色,眼角却有泪滑落,很快被她自己抹了去。

  她努力平稳着自己的声音,企图与裴钰正常说话,但开口便是哽咽,她向来不愿示人以弱,索性闭了口。

  裴钰见她这个样子不由蹙紧了眉头,阿笙性子向来冷静自持,何曾有这般神情。

  他抬了抬手,却还是放了下来。

  “还有件事。”

  阿笙抹了抹眼睛,唯恐看不清裴钰拿出来的文册。

  “裴氏的瞰卫从帝京当年的商户那里找到一份记录,证明你父亲当年确实购买了几担河沙。”

  阿笙看着那文册之上的记录,道:“但这个数量……”

  与当年刑部查抄的数量相比,这份文册里面的数量却是极少。

  “我想你父亲大概是想在赈灾粮里面参沙,以避过中间企图贪墨粮饷的官员。”

  “太祖当年的左相便用这个法子保下了不少的赈灾粮,毕竟官员拿到赈灾粮要么自食,要么售卖,参了沙石的赈灾粮他们一来吃不惯,二来售卖也卖不了好价钱。”

  裴钰说得这个阿笙在华清斋的堂上听先生讲过。

  裴钰看着阿笙眉眼中揉碎了的光,缓缓道:“正是你父亲的好心,才让人得了这个机会。”

  阿笙看向裴钰,她拿着文册的手已然在颤抖,她定了定自己的嗓音。

  “此案,可能……翻案?”

  阿笙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裴钰不忍将这话直言,他只是微蹙着眉,静静地看着阿笙,阿笙从这双眼睛中看到了怜悯,她心下会意。

  阿笙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事及两朝皇帝,纵是裴氏,又如何翻?

  秋风送凉,这穿堂的风吹冷的还有人心。

  阿笙将手里的文册放回案几之上,复后退三步,拱手朝裴钰躬身一礼。

  裴钰伸手去扶她,却被她反抓住外衫,云锦纱在她手里被拽得变了形。

  再抬头,阿笙的眼中是一片冷色的光。

  “家主,多谢你帮我查明当年之事。”

  “阿笙……”

  “我……”阿笙扣着裴钰外衫的手紧了紧,“家主,不,九公子,多谢你多年来的相助,我无以为报,但此事我……”

  阿笙称呼上的转变让裴钰蹙着的眉头又紧了些,阿笙言语间是要与裴氏划清界限。

  她不肯就此罢休,也不愿牵连裴氏。

  裴钰的声音冷了三分,“阿笙,我裴氏岂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裴钰清冷的声音让阿笙冷静了下来,她缓缓松开了抓住裴钰衣衫的手,敛了眉目,看着十分乖顺。

  “这件事上涉及皇帝,中间有那沿河府衙,下及流民,无论你做什么都如同蚍蜉撼树,难翻此案,不过白费性命。”

  是啊,在这件事上环环相扣的岂止一人,她即便搭上性命也不过是以卵击石。

  难道真的就这么囫囵着罢手么……

  裴钰见阿笙静了下来,缓声道:“明日你便动身回华清斋吧。”

  “可茉莉公主已经到了帝京,我要先去一趟……”

  “不用了。”裴钰的音色变得清冷,他靠着窗边站着,仿似要融入庭院的寂冷当中。

  阿笙皱了皱眉,原来几日前他所说的话是认真的。

  “我不会意气用事……”

  裴钰凝着眸子,那双一向柔和的双眸之中却不见半点笑意,这一眼望过来仿似隔了山海,拒人于千里之外。

  “阿笙,你自是有些小聪明在,但在裴氏,如你这般的人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裴氏的事还轮不到你插手。”

  自认识裴钰至今,阿笙何曾听过他这般冰冷的话,心中被浇了个透凉。

  “我……”

  “听懂了就下去吧。”

  裴钰的话不容拒绝。

  阿笙此时才深刻地领略到,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裴氏的家主,是那个受诸国世家供养之人。

  念及此,她握着的手又紧了紧,若此时退缩,她便永远不会被裴钰正眼相待,永远没有平视他的机会。

  阿笙尚未意识到自己为何会有那样的念头,便已经交叠着双手,躬身见礼。

  “家主,帮助茉莉公主我不止是为了裴氏,亦有自己的打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2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