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低身拜礼后,命人将那份冗长的礼单展开。
“燕城裴氏送明月珠一对。”
此话一出,安氏与裴老夫人同时抬首。
安氏看向裴老夫人,这裴氏并非其他支脉,而是裴氏祖地所送。
这份量过重了。
安氏缓缓开口,向裴老夫人道:“劳老姐姐为孩子撑场子了。”
如今能用燕城裴氏之名的,除了裴老夫人,安氏的确也想不出来还能有谁了。
裴老夫人略微踟蹰了片刻,而后勉强地笑着应了下来。
但她怎么记得自己选的是一对玉如意?这怎么成了明月珠?
许是备礼的嬷嬷弄错了。
“总要给孩子备份礼的。”
裴老夫人将这话圆了过来。
她这话刚说完,嬷嬷继续念道:“上陵裴府送玉如意一对。”
安氏又侧目看向裴老夫人,见她轻咳了一声,而后十分自然道:“这当是老五送的吧,听说他倒是与阿笙也有些交道。”
听裴老夫人这话,安氏复才点了点头。
那边嬷嬷继续念着。
“商国仲景,送山水墨画一副。”
安氏闻此又将那嬷嬷叫停。
“哪个仲景?”
嬷嬷脸上堆满了笑,“商国国士仲景仲大士。”
安氏闻此缓缓点了点头,方让那嬷嬷继续。
而后嬷嬷放缓了语速,一一将送礼之客道出,华清斋院首、九曲国策大师离原、西州王庭、公主府、前国师静严、宗亲王府、文史八大家中的袁氏、何氏……
嬷嬷将那冗长的清单念完,方才缓了一口长气。
阿笙这礼单之上的人足有百家之多,除了华清斋的师生,还有航道合作的各商家,王室宗亲亦在其列。
安氏听完这许多,当即命西园与北园也准备开园迎客,一个南园怕是会怠慢。
阿笙在家几乎不提在外之事,她竟不知,这丫头在外的人脉这般广。
今日单凭燕城裴氏之名,便足以让阿笙这风华宴风光无二。
这里面的每一位都足以成为窦氏家主席面的贵客,但却偏偏全都出现在了一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窦二姑娘的席面之上。
今日过后,窦长笙之名,将广传帝京。
阿笙亦将成为各大世家的座上宾。
嬷嬷看着安氏眼中的欣慰,踟蹰了一下,还是道。
“老夫人,还有一事。”
见嬷嬷有些为难的模样,安氏道:“怎么了?”
嬷嬷苦笑。
“二姑娘让人在南园外开了个赌局,引得那些看热闹的人将钱输了个精光。”
她这话一完,安氏与傅荣华同时愣在了那,倒是裴老夫人不由捂着嘴笑。
嬷嬷勉强地扯了扯嘴角。
“二姑娘这一会儿功夫就赢了五千两。”
嬷嬷笑着咳了咳。
安氏却沉了眉目。
“荒唐!”
“哪有人自己寻自己的乐子!”
嬷嬷赶紧补道:“是了,所以二姑娘又着人准备了上百份礼,派给了在南园外的那些人。”
阿笙原话是,当与众人同乐。
所以又添了些钱财让人备了重礼,随给众人。
这人群之中不少也是文士出身,自认自己此前行为不端,去看一个女娘的笑话,但主人家却不计前嫌,还送礼给自己。
这些人自认惭愧,便也想随一份礼。
而后阿笙让人取来了百米宣纸,让来人在其上留下墨宝就算随礼了。
如今南园之外,人满为患,那百米纸卷渐满。
不少路过之人,不知缘由,只听闻是窦二姑娘德行高尚,仁义之举,才会让这么多人自发为其贺寿,因此都纷纷上前留下自己的墨宝。
裴老夫人静静地听完嬷嬷的话,与安氏不同,她看到的是阿笙的手段。
一个简单的赌局,到后来却为她赚了盛大的名声。
这风华宴即便没有那些座上宾,单凭这百米字卷也可为她打响名声。
今日,上至高堂大院,下至市井巷落,这窦长笙之名是无第二可追比的了。
裴老夫人此时抬眼正巧看到静坐在一旁的傅荣华。
自那嬷嬷念完礼单之后,傅荣华的神色却一直未变,她眼中的冷静可谓冷漠。
那长长的礼单在她的眼中,都成了安氏请裴氏给阿笙做的一个颜面。
毕竟这个年纪的女娘,哪里能凭自己请得来那些贵客?
安氏尚未交待完一切,傅荣华却忽然起身。
她低低朝二位老夫人见了见礼,道自己也该去帮忙打点了。
安氏闻此,又叮嘱了几句。
傅荣华笑着一一应下,而后垂首退了出去。
裴老夫人看着傅荣华离去的身影,收敛了眉目。
“青鸾,你当真考虑一下我的提议,你百年过后,阿笙在这窦氏未必有现在好过。”
安氏顺着裴老夫人的眼神,看向傅荣华离去的方向,亦是沉了眉目。
第一百六十章 一件旧物
四季园高朋满座,窦盛康听闻西园来客,也赶了过来。
春山院屋内,阿笙刚换好服饰。
片刻前,她不小心一脚踩进了还未填平的一处低洼,湿了鞋袜,因而才来换一身清爽的。
园内此时有窦远胜兄妹在待客,倒也不失礼。
此时,西园外负责整理礼单的嬷嬷见她在这里躲懒,便正好带着几样东西来给她看看。
那一些贺礼当中,有些礼须得阿笙亲自去谢过。
小桃为阿笙戴上一对明月珰,便听得嬷嬷在屋外唤着。
阿笙从镜中便见到嬷嬷带着几名侍女,她们每人手中都捧着一个盒子。
阿笙起身走了过去,低低看了一眼,便被那嬷嬷手中的珠子吸引了目光。
其光澄白温润,乍看之下倒看不出有何用处。
她随意地拿了起来,在手中把玩了一番。
阿笙觉得这东西看着有些眼熟,但一时也说不出名来。
“这东西倒是少见。”
嬷嬷闻此,脸上带笑。
“自然是少见的,听闻当年唯有西州王庭得了一颗,放在了王后的宫中。”
嬷嬷这么一说,阿笙方才想起来此物是什么。
是唯有南国才少量有的随珠,可在黑夜泛光。
东境人士为它取了个雅名,“明月珠”。
“这是谁送的礼?”
如此贵重的礼出现在她的风华宴上,过重了。
嬷嬷终于听她问到了关键,连忙道:“燕城裴氏。”
阿笙微微一愣,她到底比安氏更清楚这东西究竟是谁送的。
她看向一旁迎客的大侍女,问道:“沈自轸沈大人可来了?”
那侍女翻了翻至今迎客的单子,道:“并未见到沈大人到席。”
听闻这话,阿笙神色淡了淡,她将手中的珠子几分随意地丢回了嬷嬷捧着的盒子里。
嬷嬷有些诧异她为何忽然来了脾气。
阿笙复才找补了一句,“该是看在祖母的面上才送的,现下祖母那正热闹,晚些时候再去谢过裴老夫人。”
这话便是将人情也算到了裴老夫人身上。
听了她这话,嬷嬷应了应,复又将公主府等其他礼给阿笙过目。
“公主府侍从来报,公主午宴过后会到。”
合德这是不想夺了主家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