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检查清理了一番,确定没有他们的踪迹留下,陆易安做了个出发的手势,宋常悦好像突然感觉到了什么,手又胡乱一抓,她这次比上次抓的紧,眼睛虽然看不见,但还是勉力睁开,朝着那人的方向说到:“救救我……”
陆风看着那女子又抓住了陆易安的裤脚,手按到了剑柄上。
陆易安这个人身份特殊,心思缜密、杀伐果断,不配拥有一点仁慈。
他看都未看一眼脚下的女子,长腿一迈,转身离开,宋常悦的手又落了空,陆风他们这几人这才准备跟着陆易安也往回走。
宋常悦抓着那人的裤腿,的确用了点力气,她感觉那人远离了也不敢放手,就算用力到手都被带着拉直了,刚刚抓住的裤腿还是挣脱了。
“求求你……别走……救救我……”
陆易安听到身后那微弱的呼救,转头看到少女一脸血渍,衬的脸色更加苍白,手还伸着,想拉住他的裤脚,似乎是拉着伤口了,疼痛难忍,还“嘶嘶”地低呼了几声。
陆易安看着她没有焦点的目光,空洞而黯淡,但又闪着求生的光芒。他彷佛看到了十年前,那个满脸是血,抓住路人裤脚求救的自己。
长安城这潭水最近是太平静了,该搅动搅动,让水变浑了。
陆易安掏出一把暗器扔到了早已死透的侍卫身上,转回去蹲下来抱起了宋常悦。
宋常悦本来以为那人都走了,心中涌上失望,现下被抱起,知道自己被救了。她心中稍微踏实了一点,也放松了下来,偎在那人怀中。
“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宋常悦感激地说道。
没有回应……
就算做好事不留名,至少要回答一声吧,莫非是个哑巴?刚才还听见有人说话啊。
“你好?”
还是没有回应……
以前室友追剧的时候,宋常悦偶尔会瞄两眼,好几部剧里的女主角眼睛看不见,遇见男主之后会用手摸,眼睛好了之后,再摸一次就找到男主了。
宋常悦还给室友吐槽过这个梗属实降智,好像女主的手能3D扫描成像输入大脑似得。但现在她看不见了,被人抱在怀里。
她感觉手臂能动了,竟鬼使神差地抬起左手,想摸摸这个人的脸。
但手臂力气还没恢复,她抬手只到了那人的脖子,陆易安警惕的看她动作,脚步慢了下来,宋常悦摸到了他脖子上的项链,带了个吊坠,坠子手感温润,形状像狗牙。
陆易安看她摸着他带的狼牙坠子,大陶朝的男子第一次猎到狼,都会把狼牙做坠子,倒是不会暴露什么。
宋常悦手再往上,触到一片冰凉坚硬的金属制品,好像是一个面具。
她现在正被一个带着面具的男人抱着?
宋常悦觉得太诡异了,面具异样的触感让她有点害怕,她把手往边上一挪,刚好陆易安不想被宋常悦再发现点什么,把脸往边上一偏,宋常悦的手刚好摸到了他耳朵,小拇指划过耳朵背后,有一处不太平整,应该是个伤疤。
陆易安感到那处伤疤被她触到,心中杀心又起,却觉着她手划过的地方有些酥痒。
“我眼睛看不见了,我想摸摸你长什么样子。”宋常悦好像感觉到了他的杀气,小心翼翼的说到。
陆易安低头看着怀中的少女,她的手缩了回去,不再作乱,眼神涣散,但依然清亮。
陆易安思索这宋二小姐是真的看不见,还是“不敢看见”,不过一个痴傻少女,应该还没那城府。
他压下心中戾气,给了宋常悦一个手刀,宋常悦随即失去了意识。
路边有一块巨大的玄武岩,曜黑如玄铁,陆易安把宋常悦放在平整的石块顶部,等着陆风安置马车。
许是风太大太冷,又许是宋常悦求生意识太强烈,她悠悠转醒。
眼睛微微张开,能看见东西了,只是还看不清晰,模模糊糊只见旁边有人负手而立,腰背挺直、身姿颀长,却带着金色面具,还扎着个高马尾,风吹的他的黑色锦袍猎猎作响,整个人被那轻纱般的薄雾笼着,暮色中似玉面修罗,又似谪仙下凡。
一个扎着高马尾、戴面具、穿长袍的男人?
宋常悦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还是产生了幻觉,反正不是现实中,她闭紧双眼,心里默念“快回去、快回去……”以往她做噩梦了就是这么醒来的,但默念几十遍之后,周遭的感受还是告诉她,她依然在这奇怪的世界里。
陆风检查了宋家的马车,发现还能用,带着人扶起马车,又套好缰绳,才向陆易安示意。
陆易安弯腰抱起宋常悦,从巨石上一跃而下。
宋常悦突然失重,低低的惊呼了一声,陆易安这才发现她刚刚醒了,手指点上了宋常悦的风府穴,宋常悦又昏了过去。
陆易安把宋常悦放进马车,让陆风和陆雷将宋常悦送回宋家,自己则带着其余人走了。
第2章 归家
◎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陆风按照陆易安的吩咐,要悄悄的在子时后把宋常悦送回宋府,在南五台山里绕了一大圈终于捱到了亥时,这才往长安城去,雨早就下了下来。
陆风和陆雷坐在外面赶车,淋了二月初的雨,衣服都湿了,再吹着秦岭的晚风,两人从内到外都跟冰块似的。
陆雷性子不像哥哥陆风那么沉稳,见没有其他人,抱怨了起来:“哥,你说主公为什么要救这个傻女人?”
陆风看到了陆易安扔暗器的动作,明白了主公为什么会救人,但是还是惊诧主公竟亲自抱走了她。陆风撇了陆雷一眼,说到:“主公做事向来稳妥周到,他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别妄议主公,我们把人送到了就行。”
从安化门进了长安城,在大街小巷内转了一圈,绕过了西市,这才到了城北辅兴坊的宋府门口,子时已经过了。宋府大门紧闭,只门口挂着两个灯笼,静悄悄的,但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陆风把马车的缰绳栓到门口的拴马桩,撩开马车帘子看了下,宋二小姐还昏睡着。他捡了个石子,冲陆雷偏了偏头,两个人跃上了巷子对面的房顶,陆风把石子弹到了一匹马身上,两人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那匹马被石子一砸,扬蹄长长嘶鸣几声,而后传来宋府大门开门的声音,接下来整个宋府彷佛也被这颗石子砸开了锅,上上下下都忙了起来,只是陆风他们已经走远了,也不关心。
宋府是个五进的宅院,虽然已过子时,中厅还点着灯。
宋成焦急的来回踱步,宋夫人坐着默默地抹眼泪,宋常新看着父母这样,又担心妹妹,也只能长吁短叹。
宋常悦小时候活泼机灵,人又长得粉雕玉琢,颇得宋成夫妇喜爱。五岁时在庄子避暑时不知怎的落了水,被救上来之后昏迷了两天,醒来就痴傻了,心智停留在五岁。但就算这样,也被宋家人精心照顾,一直宠到了现在。
“都怪我,这次没有陪着阿鸢一起去。”宋常悦的左肩上有一个鸢尾花形状的红色胎记,阿鸢是她的小字,宋夫人信佛,有一次带着宋常悦去礼佛后,宋常悦的痴傻好多了,她觉得是菩萨庇佑,这几年每月初一都带着宋常悦去诵经。
“阿娘,您别这么说,这段时间您操持我的婚事,受累染了风寒,谁也不知道会这样。”刚过了正月,山里气候寒湿,宋夫人就没陪着去,想着有丫鬟陪着、侍卫护着,让宋常悦听主持念完经,吃了晌午的斋饭就回来。
以前偶尔也有宋夫人没有陪着去的时候,每次在酉时就能到家,没想到这次就出了事。
大陶朝虽然民风开化,女子能外出游走,但是一个还未出阁的少女彻夜不归,传出去还是对名声有损。
所以宋常悦丢了,宋家还不能声张,只能像往常一样闭了门,前厅的灯不敢点,也不敢大张旗鼓的去寻人。
只派了家丁骑快马去圆光寺查看,家丁在路上见到死去的吐蕃人和自家侍卫,小姐和马车却不见了,赶紧回宋家报信。
回来报信的家丁从后门进了府,着急忙慌的跑到中厅,听到消息,宋夫人大哭了起来,脱力的从圈椅滑到了地上。
宋成本想去扶,那报信的家丁却又请宋成去外面说话,宋常新觉得奇怪,但母亲还在大哭,屋子里一时间乱做一团,他也只得先安抚母亲。
这时,一声马的嘶鸣从前门的方向传来,宋常新觉得有异,出了中厅站在雕花门口,看到有家丁从前门跑进了前院,快到中厅的时候,那人急匆匆地奔过来,喘着粗气说道:“少爷,小姐回来了!”
宋常新听那人说完,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点,急忙下了台阶,往前门跑去,不忘冲那人说:“快进屋告诉老爷和夫人。”
待众人把宋常悦安顿到床上,她还没醒,刚大夫来检查了,宋常悦除了头受了撞击,有几处擦伤,其他都没什么。
宋常悦昏迷期间知道了自己在现代身死,穿越到了这个叫陶朝的架空时代,原身的记忆也进了她脑海,只是痴傻了这么些年,记忆乱七八糟,不过宋常悦还是知道了大概的信息。
原身和她同名,父亲宋成是鸿胪寺主簿,和宋夫人卢氏夫妻恩爱,没有妾室,她还有个哥哥,马上要成亲了。
宋常悦的妈妈在她七岁的时候去世了,爸爸嗜酒又嗜赌,之后就没管过她,她在几家亲戚资助下艰难成长,虽感念他们帮助,但寄养生活如履薄冰,让她很早就独立,也让她很没有安全感,直到读大学开始勤工俭学,实现自力更生,才稍微有了点底气,但自从妈妈去世后就没感受过家庭的温暖了。
这个时代的宋常悦比她幸运多了。
宋常悦感到有温热的毛巾在擦拭她的脸,苏醒了过来,眼睛也能看清了,入目的是绣着燕归图的粉色帷帐,她转过脸,看到了正给她擦洗的宋夫人。
宋常悦年少时辗转几个亲戚家,早已没了妈妈的照片,宋夫人和记忆中的妈妈好像,她眼睛一红,情不自禁的喊了一声“阿娘~”。
“阿鸢,你醒啦?”听到宋夫人温柔又温暖的声音,饱含实打实的关心,宋常悦的眼泪掉了下来,“不哭了,阿鸢回家了,阿耶和阿娘都在。”宋夫人忙给她擦眼泪。
丫鬟端来了瘦肉粥,宋夫人用勺子喂宋常悦喝粥,宋成和宋常新在旁边絮絮叨叨的关心着。
宋常悦心生暖意,更没被人一口一口喂饭照顾过,眼眶不自觉的又湿了,怕被人看见,趁低头把眼泪啪嗒啪嗒落在了粥里。
宋常悦尝着这粥却没沾染上眼泪的苦咸,是她吃过最好吃的粥。
宋家人都觉得宋常悦今天和往常不太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吓着了,想问发生了什么,又不敢问。
宋成和宋常新明日还要上值,嘱咐了一番才离开。出了房门,宋常新才问道:“阿耶,这次阿鸢他们是被吐蕃人袭击了吗?”
“没有活口,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说完,宋成看了看周围没人,才又压低声音说道:“宋四说侍卫身上发现了左卫率的独门暗器。”
“什么?怎么还跟太子……”
宋成连忙呵到:“常新!不得妄言!”
当今圣上多疑善忌,在长安城安插了众多耳目,有可能没见着人,但隔墙有耳。宋常新赶紧闭了嘴,跟着宋成去书房了。
宋夫人没有离开,招呼丫鬟给宋常悦擦洗了一番,还在床边轻拍她肩膀哄她入睡,这一天发生了太多事情,实在困顿的很,就着宋夫人的轻哄,宋常悦很快就沉沉睡了过去。
那边厢,陆易安回了城,就到了罗刹门,这是群贤坊的一处三层宅子,明面上是个叫清平乐的乐坊,靠近长安城西城门金光门和西市,鱼龙混杂,便于出入和藏匿。
进了乐坊地下的密室,陆易安取下金色面具,脱下黑色锦袍,整理里衣时,摸到了脖子上的项链,他顿了顿,想着刚刚怀中女子的举动,也把那个狼牙坠子握在了手中,只摩挲了一会,就把项链取了下来,丢进书案上的屉盒里。
陆易安换上紫色的圆领服,系上一根蓝色腰带,领口半敞着,就只扣了最下面的几个扣子,他的袖口和下摆比一般人穿的圆领服宽敞和飘逸,宽衣大带,更显风流倜傥。
换完了衣服,陆易安将高高挽起的头发放下,就那么披散在肩头,腰背也不像刚才那么挺直,松松散散的哼着小曲、敲着折扇,大大方方的出了清平乐,做回了长安城的闲散小公爷陆易安,又去西市喝了顿酒,才回了国公府。
接下来的几天,宋常悦就躺在床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觉着自己已经没事了,但宋夫人还是让她再多养几天。宋常悦没有消遣,太无聊,就拉着宋夫人聊天,等宋成和宋常新下值回家,她又拉着他们聊天,宋常悦把她好奇的事情都问了。
宋家人惊喜的发现宋常悦不痴傻了,之前只是五岁女娃的心智,现在言谈举止突然就跟正常人一样了。
宋成和宋夫人听女儿说是被一个带着面具的男子抱走的,都很奇怪,因为宋常悦被送回来的时候就她一个人在马车里,后来也没人找来。
他们压下了消息,毕竟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和一个来路不明的男子在山中待了几个时辰,传出去怎么都说不清。
本来宋常悦之前因为痴傻,从十四岁开始相看,到现在还没定下婆家,再有点什么不好的传言,估计真的嫁不出去了。
宋夫人嘱咐宋常悦,让她千万不要对别人说那天发生的事情,只当从圆光寺出来就顺利到了家,又给宋常悦找了个会武功的丫鬟绿柳跟着。
宋家的下人都是多年的老奴和家生子,嘴巴严的很,也多次被耳提面命,不能将小姐那天丢了的事情传出去,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
第3章 再相见
◎他会是我的命定之人吗◎
陶朝重佛教,南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有二十多座寺庙。二月十九,因是观音菩萨诞辰,长安城的很多贵人都来了南五台山。
相传观音大士现比丘身、降伏毒龙于圆光寺,寺内今日还会开道场诵经礼佛,所以圆光寺今日香火最盛。
宋夫人带着宋常悦也去了圆光寺。圆光寺在秦岭北麓南五台山,和现代西京一样,加上西京的古地名也叫长安,她明白了这大陶朝虽是个架空的时代,但是空间还是和现代一样。
在路上,宋常悦撩开马车车帘,看到了大陶朝的长安城。